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梓洲 《种子科技》2020,(7):75-75,7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其对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现代农业越来越重视生态农业的建设,并充分地利用植物保护技术来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此来推进现代农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分析了现代农业植物保护要点,并进一步阐述了现代农业中做好植物保护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体现了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标志着现代种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现代农业植物保护,从而制定出适合现代农业植物保护的相关措施,使现代农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国家加大了对生态农业的重视。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中,做好植物保护,可促进环境的整体发展。对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植物保护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赵海霞 《种子科技》2022,(6):112-114
随着当代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作为新式农业类型已成为我国重点探究与发展的产业,这对提高我国农业质量与农产品品质具有重大意义.而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应用创新的植物保护技术,促进绿色农业的稳定发展,从而创建绿色生产环境.文章重点解析植物保护技术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提出应用措施,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5.
做好植物保护工作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对于环境保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当前我国农业植物的保护工作当中,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植物保护工作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主要从我国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现状入手,对当前农业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分析,着重对提高农业植物保护工作效率的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胡胜利  杜小妮 《种子世界》2021,(9):0123-0125
作物的生长过程离不开完善的现代农业植物保护工作,科学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具有最大限度提升农作物整体种植产量与质量的重要作用。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的同时,间接强化了土壤肥力并减少了作物的种植成本,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在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的过程中,应保证所获取针对作物的一系列病虫害信息的完整性,确保措施调整的及时性与落实的有效性,继而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畅  杨滨  王轶乾 《种子科技》2020,(7):79-79,82
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度。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将有机农业发展作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而有机农业植物保护工作则是当前有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有机农业植物保护概述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历来重视农业生产.玉米适应能力极强,在我国大范围种植,现代农业技术为玉米种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基于此,详细介绍了现代农业技术对玉米种植的重要性,分析了现代玉米种植技术的运用方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建议.提升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信息化技术在不断地创新,在我国农业中逐渐应用信息化技术,可提高农业的生产力。种子管理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因此种子信息化管理变得尤为关键。通过种子信息化管理能够将传统各类种子的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现代农业工作的处理效率。主要分析了种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作用,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有机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着眼点,为了较好落实有机农业发展举措,做好植物保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点围绕有机农业植物保护和新技术及其相关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科研投入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农业科研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审视当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的现状,分析解决农业科研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改变当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整体不足的困境,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胡水花 《种子科技》2019,(12):145-145,149
进入21世纪以来,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也在不断地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出现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来说无异于是增添了新的力量,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通过对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针对植物保护新技术的特点以及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析,为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腾媛 《棉花学报》2023,(3):255-256
<正>目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我国各行业都在积极开辟海外发展道路,通过开展国际业务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农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推动其现代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因此,立足于国际视角探索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农业国际交流过程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和官方语言之一,往往是联系利益双方、促进农业进出口贸易和平友好进行的重要桥梁。基于此,农业英语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同时开展相关翻译研究也具有必要性。文章结合《农业英语》一书,以书中文本为依托,思考英语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特征,并就农业英语的翻译技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在农业经济的客观条件方面与我国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山地较多、人多地少和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等.然而日本不仅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且农业整体生产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不断对农业政策进行创新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茹桢 《种子世界》2021,(8):0186-0188
我国属于传统的农耕国家,农业生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主要以农产品种植为经济来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与农村建设密切相关。基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识到农业经济的价值性和重要性,并且采取相关措施优化农经管理,进而发挥农业在地区经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更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通过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来说,育种工作是一项比较基础性的工作,是影响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现代农业育种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来实现我国现代农业育种工作的持续发展。从我国现代农业育种创新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入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李天放  杨滨 《种子科技》2020,(4):102-102,10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该地整体发展水平。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制于较多因素,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生态化农业,需要做好植物保护工作,为生态环境的平衡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分析了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加强植物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王玉龙 《种子世界》2021,(7):0084-008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逐渐实现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林牧混合发展的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取得一定的成效,绿色、无公害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植物保护技术主要研究病虫害的防控,将其运用在生态农业体系,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农业的特点,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中的防虫网阻隔技术、害虫诱杀技术以及以虫治虫等技术。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前提.科学技术作为最活跃、第一性生的生产力要素,是人类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农业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新的世纪农业发展如何,关键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中的精神要求,为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逐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基于此,以农技推广服务为研究视角,针对如何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