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Cu,Zn等制剂对银杏容器苗的控根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容器育苗开展较早,但发展缓慢(关百钧等,1998).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全国普遍开展育苗容器类型、基质配置及培育容器苗技术的研究上,取得较好的成效(陈凤英,1998).目前容器育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常发生根系畸形现象,影响到造林后期成林的效果(Faye,1996).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化学修根或控根技术是将化学制剂涂于育苗容器的内壁上,实现根的顶端修剪,以达到控制根系过长生长、促进侧根增生形成发达根系的目的(马常耕,1994;孙盛等,2006),该技术国际上应用较广泛(Sonja et al.,2002).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苗木产业发展和干旱地区极端环境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无纺布容器育苗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试验以蘑菇菌渣(30~40%)+森林土(60%~70%)混合发酵腐熟后作为育苗基质,利用无纺布容器、塑料袋容器进行不同质地、不同规格的油松移植苗培育。结果表明,无纺布容器油松移植苗的高生长、地径生长优于塑料袋容器苗,而且克服了常规塑料袋(钵)容器苗圈根、窝根等不足,具有根系易穿透、不窝根、根系发达,苗木生长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连香树天然更新困难,濒危,需要回归造林以扩大种群.以田园土、泥炭土、森林土为原料配制成8种基质,进行连香树容器苗培育试验,测定苗高、根团质量、全苗干质量、根系干质量、生长节律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的苗木生长效应不同,筛选出连香树容器育苗最优基质为田园土、森林土配比1:1,当年根干质量占全苗比例58%;次优基质为田园...  相似文献   

4.
设置泥炭土、水稻田土、钙镁磷肥不同配比的5种基质,开展青冈栎容器育苗基质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青冈栎容器育苗最佳基质为泥炭土∶水稻田土∶钙镁磷肥=50∶45∶5;在此种基质上生长的青冈栎幼苗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7%;该基质中生长的青冈栎幼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与其它4种基质中的有极显著差异,其苗高达73.2 cm,高出总平均值31%;地径达8.0 mm,高出总平均值19%,富根壮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容器培育半年生桢楠宜采用8 cm×12 cm的塑料育苗袋,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采用是10 cm×14 cm的塑料育苗袋,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选用育苗基质100%森林土。  相似文献   

6.
容器育苗是当今世界林业的一项先进苗木生产技术,主要采用各种容器装入配制好的基质或营养土进行育苗,我国现在主要采用塑料薄膜育苗袋育苗,采用这种方式培育的苗木容易造成窝根、卷根,影响树木未来生长;一种新型育苗容器即无纺布育苗袋,现在越来越受到广大育苗户的青睐,它是采用特殊的聚丙烯材料制成的,无纺布具有非常好的透气透水性,根系的穿伸无阻碍,不会造成缠根现象,同时能够起到空气切根的效果。同时,无纺布可自行分解,不存在容器回收环节,易于移栽,节约育苗和造林成本,也规避了"白色污染"。由山东省林科院研发的平衡根系无纺布育苗容器成型机可自动化、大规模生产无纺布育苗容器杯,机器使用轻基质和无纺布为生产原材料,自动完成焊接布缝、装填基质和切段成型,高质高效生产出大量透底无纺布育苗容器杯,可直接用于扦插、下种或移栽组培苗,实现了容器育苗的自动化、机械化、工厂化。  相似文献   

7.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半年生桢楠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8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是10 cm×14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100%森林土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容器育苗基质主要是黄心土,具有比重大、搬运劳动强度大、林农造林成本大的特点,已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应用轻基质培育容器苗,是国内外林业工厂化育苗的一个发展趋势. “轻基质网袋容器”为圆柱状,外表是一层薄的、可降解或半降解的网孔状材料,能透气、透根且不阻碍根系生长,内装农林废弃物等加工的轻基质.容器中的植株根系根尖能穿过网袋材料容器壁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导致根尖萎蔫死亡形成根结,由此在容器内部诱发形成更多的侧根.该容器是一种采用空气修根手段的控根容器,所培育出的苗木均能达到根系均衡.近年来,以泥炭作基础基质,配以适当比例的各种可利用生产废料作容器基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重量轻,可以较好地满足容器育苗基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利于实现工厂化容器育苗.  相似文献   

9.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工厂化容器育苗是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育苗新技术,它具有育苗周期短、苗木规格统一、移栽造林成活率高、幼苗生长快等特点,因此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容器育苗技术起步晚,发展也较缓慢,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容器育苗的配套设备不齐,使用效果不佳,没有形成工厂化的规模.就容器苗装播前基质土和各种添加剂的搅拌作业而言,一直是用人工或非专用的搅拌机来完成的,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搅拌质量也得不到保证.80年代,我国研制的营养土搅拌处理机在效率和作业质量上存在着应用范围小、效率低、搅拌均匀度差、不易和主机配套等问题.因此,大多数育苗工厂都已弃之不用.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以五角枫作为研究对象,以菇渣作为育苗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基质(A)和容器(B)两个因子,其中A因子设置5个水平,[100%田园土(CK)、70%田园土+30%菇渣(A1)、50%田园土+50%菇渣(A2)、30%田园土+70%菇渣(A3)、100%菇渣(A4)],B因子设置2个水平:10cm×12cm无纺布容器(B1),10cm×12cm塑料袋容器(B2)。对各处理的育苗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田园土中添加菇渣作育苗基质,能显著提高五角枫幼苗成活率,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系的发育,增加幼苗生物量的积累,其中以30%田园土+70%菇渣(A3)效果最好。(2)无纺布作为育苗容器,较塑料容器能有效改善植株根系生长状况,从而提高成活率,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热带林业》2000,28(4):124-132
容器育苗是将种子或穗条等繁殖材料,在装有培养基质的各类容器内或在固定的一块营养土团中进行育苗,苗木的根系分布在容器或固定的基质团内,造林时带有较完整的根团进行栽植。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大田育苗技术,主根发达,根的总量少;常规的容器育苗方法,根的缠绕现象非常普遍。而控根育苗技术可以使侧根形状短而粗,发育数量大,根系接近自然生长形状,不会形成缠绕的盘根,克服了容器育苗植株不稳定的缺陷。同时,由于控根育苗容器底层的结构特殊,使向下生长的根在基部被空气修剪,在育苗容器底部20mm处形成对水生病菌的隔离层,确保了苗木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3.
红锥容器育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开展以不同育苗基质与移苗阶段作组合和以不同断根方式与根部处理作组合的红锥容器苗育苗试验,对影响红锥容器育苗效果的因素组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红锥容器苗的成活及生长指标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不同育苗基质和不同断根方式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以红泥营养杯下垫火烧土的处理对红锥容器育苗的苗木保存率和苗木高生长的影响效果最好,而以单纯红泥作为育苗基质的处理对其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最大.以在芽苗出土前进行切根处理对于红锥容器苗的苗木保存率、苗高及地径生长影响的效果最佳.但在芽苗出土前进行切根处理则对于其苗木根系的生长更有好处.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史密斯桉(Eucalyptus smithii)苗期生长规律,设计不同容器类型试验,系统研究无底容器育苗对移植后90 d的苗木质量的影响(即幼苗从苗床移植到容器生长90 d后).结果表明:无底袋容器苗比有底容苗在苗高、根颈直径、叶片数、叶面积和植株总干重分别提高了13.0%,21.7%,28.1%,11.8%,16.6%.无底容器苗的地上干物质分配指数(86%)高于有底袋苗(84.5%).  相似文献   

15.
泡桐采用容器幼苗直接造林 ,根系发达 ,叶面积大 ,粗生长快 ,能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健壮植株的株型结构 ,还能降低早期丛枝病的发病率 ,缩短成材年限 1~ 2a ,方法简单 ,容易操作 ,效益可观。1 培育容器幼苗造林用的容器幼苗 ,提前在圃地培育。采用塑料薄膜全封闭种根容器育苗。容器由穿孔 (孔径 1 0cm )的塑料薄膜制成 ,袋高2 0cm ,宽 15cm ,每个容器盛沙壤土 1kg。容器排列在宽 1m的低床内 ,床底撒一层毒土防地下害虫。 3月上旬将长 15cm、粗 1cm的种根插入容器中 ,用塑料薄膜严密复盖床面 ,以保温保湿。在全封闭条件下 ,床…  相似文献   

16.
育苗基质、容器规格和施肥量对山桂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乡土珍贵树种山桂花容器苗育苗试验,研究了育苗基质、容器规格和施肥量3因素对山桂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苗基质、容器规格和施肥量3个因素对6月龄山桂花容器苗的苗高、地径、茎叶生物量、全株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均有显著影响。育苗基质和容器规格对山桂花苗木的主根长和侧根数的影响不显著,而施肥量除了对叶片数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主根长和和侧根数的影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6月龄山桂花容器育苗的最佳组合为育苗基质采用2份森林土+1份轻基质(腐熟的甘蔗渣+牛粪),容器规格为12cm×16cm,苗期每株施2. 4g的复合肥。  相似文献   

17.
北方林区大棚工厂化容器育苗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塑料大棚工厂化容器育苗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用草碳土+腐殖土,腐殖土+马粪,草炭土+马粪配制的3种营养基质,最有利于红松幼苗的生长;用草炭土+马粪配制的营养基质,最适宜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幼苗的生长;培育容器苗不仅需要施用大量的N,P,K肥料,而且还需要补充Fe,Cu,Mo,B,Zn和维生素B1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8.
栓皮栎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地下部分主根生长迅速而侧、须根少,影响移植成活率.采取不同胚根短截处理,并利用控根容器和普通育苗盘等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育苗,研究不同育苗方法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控根育苗技术对苗高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控根容器播种育苗对促发侧、须根的作用明显,其苗高生长优于育苗盘苗,是一种新型的以调控根系生长为核心的快速培育大苗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不同容器类型和规格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容器育苗试验,发现塑料薄膜育苗容器在幼苗成活率、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3个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用10cm×15cm规格的容器育苗不仅成本低且苗木生长良好。在容器育苗袋不同处理的试验中,发现采用有底袋(剪角)、打孔袋较好,不仅使基质通气透水、而且有利于温度调节,从而提高苗木根系的生根率,促进根系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秸秆容器育苗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幼苗不同根系形态的植物在秸秆容器中进行播种育苗,研究了秸秆容器促进植物根团形成的可能性;从灌溉方式、容器放置方式方面探讨了对容器育苗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与纸质容器、塑料袋容器的育苗效果。研究认为,试验的秸秆容器适合培育幼苗期侧根发达、主根细弱的植物,对于主根发达且生长迅速的植物不适宜,因此目前在树木容器苗培育中的应用前景并不理想。秸秆容器育苗时采用侧方渗灌、容器地面平放方式,对育苗效果有相对较好的作用。相对于纸质容器和塑料袋容器,秸秆容器的育苗效果较差。要提高秸秆容器在农林业生产领域的可适用性,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