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六朝时期,盆景的发展就己初具面貌,加之其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宜人,植物资源丰富,盆景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金陵盆景正是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吸取了古老丰富的地方文化艺术营养和金陵画派——“密笔短皴、积墨重渲”“平中求奇、拙中寓巧”的艺术传统后发展起来的。南京玄武湖公园是金陵盆景的创作和专业化生产基地。在著名盆景作者华柄生的带动下,经过长期摸索,在“浅盆薄土、裸根露干,自然飘逸、苍劲古朴”上发掘和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创作了一大批独具风格的作品。其中,真柏《横绝碧空》、刺杉《锦泊云雨》、雀梅《石城逸老》等在全国盆景展览中荣获一等奖。今天,这里已成为融树木、山石各类大、中型盆景几千盆、小型盆景上万盆的综合型商品盆景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卉园艺》2018,(23):16-16
江苏省盆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崇尚自然为本,造型千姿百态。经各地历代盆艺匠师的持续传承与创新,利用各地域、文化及材料选择上的差异,各地盆景制作艺术独具风格。除传统的苏派、扬派、通派外,还涌现出南京的金陵盆景、连云港的苍捂树木盆景、徐州的果树盆景、靖江的山水盆景、扬州的水旱盆景和南通的微型盆景等现代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3.
在去年举办的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中,苏州盆景以“清秀淡雅、古朴自然”的风格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苏州桩景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注重自然,型随桩变,成型求速,完全摆脱了过去的生长期长、手续烦琐、型式呆板的“顺风式”、“垂枝式”、“劈干式”及“六台三托一顶式”等传统造型的束缚。目前苏州盆景的  相似文献   

4.
盆景艺术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先后形成了许多风格流派。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关“金陵盆景”的历史记载。记得在莫愁湖公园修复开放之日(1960年春节),曾在该园胜棋楼上举办“苏、扬州盆景邀请展览”。当时我奉苏州园林管理处之命,带了50盆苏州盆景到南京展览。同年七月一日,为准备迎接党的四十大庆,江苏省城市建设厅和江苏省园  相似文献   

5.
我国盆景现行分为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两大类,这意味着用树桩盆景去包括其他植物盆景。植物是母项,树桩是子项,怎能把母项归纳到于项里边去?是纲目颠倒,不科学不可取的。“树”是万木之总名;“桩”乃树木之残余。它表明树桩盆景应有树景与桩景之区分。更有甚者将“树桩盆景简称桩景”,这是不妥的。山水盆景,有人称山石盆景,又有人称水石盆景。其实它们之间各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水石”与“山石”两词较实,比较而言,山水盆景这个名称为好,好在它能引导欣赏者联想到山水画和自然景色中的山山水水之美。以我浅见,中国盆景分类按造景材料应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植物盆景,即使配有拳石之类,仅属烘托、陪衬;山水盆景,也有植  相似文献   

6.
近日接到广东邓少佳先生寄来的一大型九里香桩的照片,并要求代为设计造型方案(见附信、原照)。根据要求,在进行造型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几点: 1、岭南盆景的特点:它是以截干蓄枝为主要特征的盆景流派,造型崇尚自然野趣。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作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在造型上达到“法一型万”如诗如画的最高境界。截干的目的是为了矮化树型。经过多次的“以侧代干”使干、枝逐级收尖,过渡自然,最后成为“高不盈尺”的大树缩影。 2、截桩的依据:盆景的欣赏习俗是以曲为美,直则无景;以欹为美,正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截桩就是要充分利用原桩的固有精华和树桩的原有个性,去生  相似文献   

7.
无锡盆景始于近代,其中朱春泉在南门国药号所植树桩盆景,在江南一带颇有名声。后继者有李梦菊、卢阿锡,他们的作品曾为大家所欣赏。近几年,李海根、缪伯华、张国保、胡耀明、张嘉生等人的作品,相继参加了北京、江苏和全国举办的盆景展览,均得到好评,有的还获奖。无锡树桩盆景的风格,质朴自然,秀丽明朗,潇洒飘逸,形神兼备。在技巧上,无传统程式的束缚,博取众长,因材发挥。对树桩的加工,首先辨清主干  相似文献   

8.
人们往往把盆景比做“立体的画”,而绘制这些“立体画”,往往比平面绘画有更大的难度。它不能先有了构图再安排形象,而更多的是因势利导,树桩盆景更是如此。它们既要在原桩上施以刀斧,又不能给人以凿痕。总之,一件优秀的盆景作品应有神斧神工、天成地就之感,它的一树一石如自然生成,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9.
金陵盆景在廿多年前是无一定的攀扎修剪方法的。单条攀扎、拐节修剪法(南京人简称“单条两剪法”)是近几年南京盆景工作者博采众家之长,参照前人的经验,并结合南京当地的乡土人情和人们的审美情趣,通过实践总结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盆景是活生生的东西。原树胚不会自然形成适合自己情趣的树型,也不是任何人所种同样的品种都能形成一定的形态;而是不同的树,不同的人、不同的技艺、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种出不同的千变万化盆景姿势。截干蓄枝是创作岭南盆景的主要艺术手法。一盆成功的盆景,随便剪下一支枝托(有的略修剪)都符合独立的盆景造型标准,甚至把整株树桩“脱衣换锦”(摘去叶片)后仍保持树型的优美和自然风貌,毫无矫揉造作,并且更能显示出盆树的骨干苍劲与枝桠线条的自然流畅。我栽培的这  相似文献   

11.
盆景菊的欣赏趣味主要在作品的整体意境、菊桩形态及满“树”繁花,其次是花色、花形、附件及盆架等等。此文仅就促使菊株多多著花的关键措施作一番探讨,与同好师友们切磋技艺。我认为: 首先是选择品种:菊花大朵者直径如盘、如碗,小朵者如小指甲盖那么一点儿。盆景用菊追求多花,自然应选择小花类型的,尤多用花径2.5厘米以下的。盆景菊桩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中国花卉盆景》和《花木盆景》中,不时有一些有关“文人树”的文章和所谓“文人树盆景”作品出现。应该说是中国盆景艺术创新中出现的大喜事,或者说是中国盆景文化自然进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近期有关盆景刊物屡有文章讨论文人树盆景,表现出盆景界学术气氛的活跃和人们对盆景艺术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鉴于艺友们对有的著文谈及文人树盆景造型时,要求把树桩制成“中上部呈软弯蛇曲翻卷扭动……”,以及又有的著文说要“采用多干式”等有不同意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想和大家一起切磋讨论。“文人盆景”本是早期盆景的总称。因为是文人雅士早在汉代之前,从简化和缩制园林中,推出了盆栽这一“活的艺术”雏形,并历经多年使之逐步成为盆景。仍然是文人雅士约于明代偶有摹拟古诗、画的意境,创作出简约、瘦高式细桩盆景,用以象征文人节操,而成为“文人树盆景”,可视为盆景的一个分支。它又历经多年,约于清代使之逐步  相似文献   

14.
顺德树桩盆景的艺术活动,以县城为集中,因此以“凤城盆景”驰名邻近。树桩盆景向来分为两大类别:一为古典装饰盆景,以剪扎造型见长,题材多为吉祥瑞兽,专供喜庆人家、节日会景作庭院门景陈设,由商业园场经营,抗日战争后,业此者愈来愈少。一为树桩盆景艺术:俗称“古树”,或“树仔头”,专供所谓稚人寄兴,以艺术赏玩为主,遍布于群众之中,近年显得十分蓬勃;故栽培树桩盆景谓之“玩树仔头”。顺德经济、文化素有基础,各类民间艺术颇为发达,而盆景艺术,更为文人、画家、民间艺人所喜爱,参预这项活动者向不在少数。顺德树桩盆景与岭南盆景艺术同源,造型特色共通者多,相异者少。前辈论艺,常以文震亨《长物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人们谈盆景风格流派,总是把北京、天津、山东、沈阳、丹东等地的盆景混为一谈,统称为:“北方盆景”。如《中国花卉盆景》1985年第1期所载钱安同志的文章就是如此。笔者对此持有异议,愿与之商榷。北京盆景发展历史也很悠久。如历代遗存的“桂桩盆景”和传统的丰台民间的迎春桩景,久负盛名。近几年来,北京盆景又有发展,它既不同于沈阳的木化石、海浮石盆景和天津的山水盆景,也不同于丹东  相似文献   

16.
江苏盆景艺术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是我国盆景艺术发源地之一。南京是文化古城,六朝古都,南京盆景早在六朝时期已具相当盛况,连日本人都承认他们的盆景创作深刻地受到六朝思想风尚的影响。但是,南京盆景发展很慢,还未成为独立的流派。近几年来,南京市建委、市园林局,根据南京的特点,提出了金陵盆景创派艺术标准:吸取古老丰富  相似文献   

17.
“蓄枝截干”是树桩盆景的主要技法之一。它通过人为的剪截,着力表现出桩景的苍劲自然、飘逸豪放的自然特色。刚采回的桩坯,在上盆栽种前,要将其全面看透。找出桩坯中内在的主要特色及最能体现出这些特色的枝干,“因势利导”,确定桩坯的栽种和养植样式,进行种植前的首次截干。  相似文献   

18.
“黄岩梅桩惊天下”,这是中国“二梅”(梅花、腊梅)协会主席陈俊愉教授为浙江黄岩盆景的题词,也是对黄岩梅桩盆景的高度赞誉。黄岩,素以蜜桔之乡驰名中外,山水毓秀,人杰地灵。黄岩梅桩盆景,历史悠久,师法自然,简洁明快,其一波三折,一寸三弯,  相似文献   

19.
梅花,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万花敢问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它傲霜凌雪,象征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黄岩梅桩,自60年代起,选取自然的野生梅桩,不受形式的限制,以奇古、屈曲、龙鳞、鹤膝为准则;造型以传统的中国画为基础,结合梅花生长的自然特性,最后达到诗情画意为目的。黄岩梅桩盆景,在历届全国梅展中共获各类奖牌215枚,其中金奖75枚。我国著名梅  相似文献   

20.
“因树造型”是岭南盆景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又很注重露根效果,而头根、树干则是造型的基础,从立意、选胚、定托、蓄枝截干、枝法布局等,都是在这基础上顺理而成章的。“榕树型”盆景,其风格是盘根错节,浑厚苍劲。榕树的头根、树干部分的自然生态特点除了坑稔、结节之外,其中还有很多气根垂挂,这是“榕树型”的独特之处。盆景树型的塑造,其树种,只要具备能够塑造某种树型的可行性就可选用。例如笔者以一株榆树树胚,立意将其培养造就成为“榕树型”的风格。榆树树胚本身的坑稔、结节容易得到,但“气根”就很难天然生成。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