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截到2017年1月22日,我国内地共有19个省报道发生H7N9流感病例,共计发病1031例。在多个省的家禽中也检出过H7N9流感病毒。可见H7N9流感近5年的流行,病毒污染面不断扩大,病毒主要存在活禽市场,特别是农贸(肉菜)市场、也发生了向养殖场扩散的个例,防控形势愈发严峻。现根据我们掌握的有关情况,当前存在患有H7N9流感的家禽与健康家禽之间  相似文献   

2.
<正>为及时发现、逐步剔除家禽H7N9流感病毒,切实保障养禽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农业部《全国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要求,日前,省畜牧兽医局组织制定了《山东省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旨在通过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市场链分析,掌握家禽H7N9流感病毒时间、空间、群间分布状况,及时清除家禽养殖、市场流通等重点环节中家禽H7N9流感病毒,有效降低病毒由活禽市场向养禽场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1998—2021年间我国人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例的发病时间、所在省份、年龄和性别等信息,明确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分析人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特征,阐明人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规律;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的预警和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流感基因数据库、病例报道和文献资料,获得1998—2021年我国人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信息和毒株序列数据。从时间、空间、性别和年龄的分布对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明确人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DNASTAR中的MegAlign软件对人源H9N2病毒的各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MEGA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和分析病毒蛋白关键位点,揭示遗传演化趋势和病毒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变异情况。通过GISAID网站下载2019—2021年间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利用mafft比对后在MEGA7.0中查看人源与禽源H9N2病毒关键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差异,揭示当前人源和禽源H9N2病毒可能引起的风险。【结果】1998—2021年我国...  相似文献   

4.
<正>针对近期人感染H7N9型流感疫情,永年县农牧局科学部署,积极行动,全力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的阻断、减缓H7N9型流感的传播,确保永年县不发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1加强疫情排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家禽为重点的疫情排查工作,农牧局技术人员、基层站防疫员和协防员紧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从农业部获悉,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成功研制出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7亚型,H7N9/PR8株),并通过了新兽药评价,作为应急技术储备。为进一步做好H7N9流感疫情应对工作,及时发现、剔除家禽H7N9流感病毒,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部制定并实施《全国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在实施剔除计划的同时,农业部积极组织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研制H7N9流感疫苗,以  相似文献   

6.
王秀荣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5):3038-3039
流感病毒是一种分节段的、有囊膜包裹的负链RNA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根据其内部NP和M的不同,分为A、B、C三型[1]。到目前为止,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只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B、C型流感病毒尚未在禽类体内发现。自然界中,A型流感病毒的宿主范围相当广泛,猪、马、虎、水貂、狐狸、猫、鲸、禽类以及人体内都分离到A型流感病毒,是人畜共患的重要呼吸道疾病病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A型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片段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PB2、PB1、PA、HA、NP、NA、M、NS,共编码11种病毒蛋白[2]。HA、NA与NP、M1、M2、PB1、PB2、PA共同构成病毒的组成成分,根据HA的不同将A型流感病毒进一步分为18个亚型。其中,H1—H16都能在禽类中发现,而H17—H18目前只在蝙蝠体内发现[3]。不同宿主中亚型分布存在差异,H1、H3在人群中广泛传播,H5、H7、H9在家禽体内流行广泛,野生水禽则是AIV的主要自然宿主,可以分离到H1—H16亚型的病毒,病毒在水禽体内长期存在而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NS1蛋白能够直接调控病毒的复制过程,NS2介导病毒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转运过程。后发现的PB1-F2蛋白与流感病毒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4]。 众所周知,1918年的西班牙H1N1流感,造成了美国50万人死亡,全球至少5 000万人死亡。近来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救获的来源于 1918 年流感基因的病毒相关研究表明,在动物模型中,1918年流感病毒 HA 基因对小鼠模型毒性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5]。另外,1957 年亚洲H2N2流感造成 100 万人死亡,1968 年香港H3N2流感估计造成200万人死亡。2009 年暴发的 H1N1 大流感,到 2010年4月23日共引起超过17 853人死亡,该毒株致死率不高,但新病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在大约8周内传播到12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所有国家都有报道。流感病毒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巨大影响及冲击。 禽流感是A型流感病毒感染各种禽类的总称,对家禽养殖业危害非常严重。根据致病性不同,禽流感又划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和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LPAI)。影响最大的是H5亚型HPAI,已在60多个国家的家禽和野鸟中检测出该亚型病毒,而且,在一些国家,主要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埃及和越南,H5N1亚型禽流感已经发展成为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头号重要病原。不仅仅是H5N1,与H5亚型组合的还有2008年台湾爆发的H5N2亚型AI疫情[6],2014年初在日本和韩国爆发的H5N8亚型AI[7],今年美国也受到H5N8的严重影响,给养禽业造成重大损失。除H5亚型外,H7亚型HPAI也对家禽造成严重危害,2003年,荷兰、比利时以及德国等国家出现H7N7亚型HPAI[8],短短几周,荷兰共有约900个农场内的1 400万只家禽被隔离,1 800多万只病鸡被宰杀,引发H7N7禽流感蔓延欧洲。LPAI病毒通常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但可引起鸡群生产性能下降,伴有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环境影响时可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家禽体内流行广泛的LPAI以H9亚型为主。该亚型1966 年被报道引起威斯康星州火鸡发病以来,已在多个国家被分离和报道,可以感染多种禽类,如鸡、鸭、鹌鹑、野鸡、鹧鸪、鸽、丝羽乌骨鸡、欧石鸡等。中国1994年首次分离到了H9N2亚型病毒,临床表现为禽产蛋量下降,死亡率不高。 禽流感除直接影响养禽业的发展外,还出现了直接感染人,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的问题。1997年香港首次爆发了H5N1亚型HPAI跨越宿主屏障直接感染人并致死亡的事件[9],截止到2015年5月,全球共报告了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840例,其中死亡447例。病例分布于16个国家,其中,中国发现52例,死亡31例[10]。感染H5N1禽流感的多为年轻人和儿童。从1996—2012 年间,在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和英国有报告人感染H7N2、H7N3 和 H7N7亚型流感病毒的事件,除荷兰有1人死亡以外,其他感染者大多仅有结膜炎和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在2013年3月,中国首次出现了人感染H7N9亚型流感病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类似于流感症状,早期主要为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咳嗽等症状,很快变成严重肺炎并出现呼吸困难。这是第一次报告人感染该亚型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例。此外,还陆续发现了H9N2和H10N8等亚型AI感染人事件,控制其在家禽中流行以降低传播给人类的潜在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以跨越种间障碍直接感染人,还为人的新型流感病毒提供供体基因。有证据表明 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是由 H1N1 禽流感传染给人类而引起的;1957 年亚洲大流感是由 人H1N1流感重组了禽H2N2流感PB1、HA 和 NA三个基因片段而引起的;1968 年,人H3N2亚型流感是由禽源 H3病毒提供 PB1和HA基因,由1957年大流感提供其他内部基因而形成的重组毒株,重组后成为一个新的大流行毒株;2009年H1N1大流感是来源于北美猪群中流行的三源重组毒[11],其PB2和PA来源于禽类;2013年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12]。人类历史上出现的这几次大流行的流感病毒都与禽流感密切相关。 本专题围绕目前中国兽医行业内流感研究工作新进展,集中报道了来自禽或猪体内流感病毒的生物信息学、致病机理和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学术交流和讨论,加大对流感的宣传,促进公众对流感的认知,有助于提高人类对流感的防范意识,尽可能降低流感对社会秩序、食品安全和人类自身健康造成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有效防止人感染H7N9等禽流感,家禽集中屠宰将是大势所趋。经实地深入企业了解家禽屠宰检疫监管工作,列出某企业存在问题隐患和建议,以便交流家禽屠宰试点工作经验,共同为禽流感防控、食品安全等问题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前沿动态     
<正>抗药性H7N9流感病毒有高度传播性新出现的H7N9流感病毒的一个突变能使其对唯一一类对该病毒有活性的药物产生抵抗力,而不会影响其在动物中传播的能力。该病毒对抗病毒药物Oseltamivir(亦称为Tamiflu)有很强抵抗力。另外,它也能与未突变的H7N9病毒同样高效地感染培养的人细胞和在实验动物之间传播。这是不同寻常的,因为当季节性流感病毒产生抗药性时,其在宿主之间传播和在它们体内生长的能力会降低。H7N9流感是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出现的,迄今已造成超过130个人类感染病例。由于还没有针对这种流感的疫苗,所以目前抗病毒药物是控制H7N9感染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9.
自今年3月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生以来,家禽养殖场户损失巨大,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测算,截至目前,中国家禽养殖业损失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如此惨重的代价,如果简单的归罪于H7N9禽流感,难免有草率之嫌。换句话说,禽流感事件发生后,在社会公众中产生的恐慌情绪和缺少科  相似文献   

10.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其发病症状为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给人,如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家禽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下面介绍如何预防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  相似文献   

11.
各位会员、禽业相关企业及养殖场户:近日,人感染H7N9流感重创我国家禽行业。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做出指示要求稳定市场供应;5月8日及10日,国务院和农业部分别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持家禽行业、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等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护种禽生产能力,允许合格种苗全国调运流通,落实对祖代种鸡企业一次性补贴,给予重点龙头企业流动资金贴息贷  相似文献   

12.
2016年12月起,我国人感染H_7N_9流感病例数急速上升。由于媒体在报道和宣传时均称"人感染H_7N_9禽流感",并且着重突出"禽流感"问题,造成消费者对家禽,尤其及禽肉产品恐慌。本文对到底该怎么认识甲型H_7N_9流感,怎么防控,禽产品是否安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该方案提出,大部分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者为散发病例,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但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近期,新一轮的禽流感疫情闹得沸沸扬扬,截止5月31日,全国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31人,其中死亡39例,死亡比例为19.2%,严重影响人们对禽类产品的消费信心,全国禽蛋和禽肉需求急剧下滑,家禽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整个养殖行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影响最为严重的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等省市纷纷出台政策,采用养殖补贴,保护价收购等措施积极扶持家禽产业的发展。那么,以此次H7N9疫情为例,在防御禽流感的战役中作为生产者以及主管部门应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15.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1,44(1):114-119
对1株H7N9亚型禽流感毒株A/environment/Hebei/621/2017(H7N9)简称EN621进行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研究其遗传进化趋势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显示,该毒株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分别与人源流感毒株的HA和NA属于同一进化支进化而来,EN621毒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存在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符合典型高致病性AIV特征;HA蛋白上有4个糖基化位点与人源流感毒株HA蛋白糖基化位点一致,且第226位氨基酸为Q,优先与禽类α-2,3唾液酸受体结合;NA蛋白上有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与人源流感毒株NA蛋白糖基化位点一致;NP蛋白第184氨基酸位点由A突变为K,对于AIV的复制和致病性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提示EN621毒株存在感染人的潜在可能性,应加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保障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16.
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要把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当作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并指导村防疫员、草海管护员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了解H7N9流感的防控知识,做到不恐慌、不掉以轻心、科学防范,发现家禽野鸟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农业部公布了《全国家禽H7N9流感根除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推出此《计划》的背景是,目前禽流感带来的严重影响已有目共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2013年上半年家禽产业因H7N9流感直接损失600亿元,2014年以来已损失200亿元,超过5000万户企业和农户遭受波及,仅每天损失的活鸡价值便超过1亿元。  相似文献   

18.
前沿动态     
正系统解析我国H7N9流感病毒流行和进化特点自2013年3月中国发现了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以来,每年冬春季都会出现一波人感染的疫情。H7N9流感病毒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也严重威胁我国的养殖业。科研人员对2013年以来的5波H7N9流感病毒疫情进行了系统流行病学研究和分析。疫情特征表现为,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病例数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男性病人显著高于女性病例。对造成5波疫情的H7N9流感病毒进行大数据遗传进化分析发  相似文献   

19.
受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今年4月以来,家禽养殖业陷入困境,活禽交易直线下降,禽苗基本停止交易,部分企业开始淘汰种禽,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亏损严重.5月初以来,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出现下降趋势,但家禽养殖业遭受的冲击仍在加重,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资金链吃紧迹象明显. 专家认为,受禽流感事件冲击,未来一段时间禽产品会出现"断档期",加之生猪市场持续低迷,6月或7月开始,禽蛋及猪肉价格可能大幅走高.  相似文献   

20.
截至4月7日晚,全国已报告20例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作为一种尚未完全被人类科学界"破译"的病毒,究竟会产生多大的"破坏力"?4月7日,记者向专家了解目前已有定论的H7N9知识及可借鉴的防控办法. 1.H7N9禽流感是什么病? H7N9是动物流感病毒,偶尔感染人类 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等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