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平面重建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行螺旋CT平扫.12例同时行平面重建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受伤部位分别为近端胫骨6例.肘部2例.肩2例.髌骨1例.腕舟骨1例.耻骨支1例.腰椎椎体1例.颈椎1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若急性外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严重.X线平片又未发现有明确骨折征象者,于X线检查后行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应为最佳的检查手段。结合轴位及多平面像.可提供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是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主要类型之一,为明确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特征及临床表现,现将我院儿科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的18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及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80例中男108例,女72例.胎龄:<3724例,37周~42周135例,>42周21例,体重:<2500g 30例,2500~4000g 129例,>4000g 21例.有窒息史的126例中,轻度窒息89例,重度窒息37例.顺产81例,剖宫产25例,产钳及胎头吸引器助产24例,臀位产27例,急产10例,滞产8例,其它5例. 1.2 头颅CT检查结果:CT检查时间:出生1~28天,平均(5.4±3.6)天.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26例,其中110例合并有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硬膜下出血(SDH)11例,脑室内及室管膜下出血(IVH)18例,脑实质出血(IPH)25例.180例中36例混合出血,其中2种出血30例,30例中有11例SDH合并有IPH,16例IPH伴有SAH,3例IVH合并有IPH;3例IVH伴有SAH及IPH;3例IPH伴有SAH、SDH、IVH.混合出血以CT表现最重者为第一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03年5月因难产、窒息、早产的新生儿进行头颅CT检查.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SAH)62例;脑实质出血(ICH)5例;硬膜下出血(SDH)15例;脑室内出血5例;混合型出血12例.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颅内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脑电图检查在小儿病毒性脑炎 (简称病毒脑 )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的意义。方法 :对 2 96例病毒脑的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头颅 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电图检查 2 96例均异常 ,异常率为 1 0 0 % ;脑脊液检查 96例 ,异常者 50例 ,异常率为52 .1 % ;头颅 CT检查 54例 ,异常 32例 ,异常率为 59.3%。在病毒脑早期的异常率以脑电图最高 ,明显高于脑脊液和头颅 CT检查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0 1 )。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病情基本平衡。结论 :小儿病毒脑的脑电图早期敏感性高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并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膈肌损伤的原因及早期诊断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膈肌损伤52例的早期诊断资料。52例中穿透性损伤28例,闭合性损伤24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43例。结果:术前早期确诊37例,确诊率为71.2%。结论:术前对膈肌损伤的高度重视及认真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胸部X线检查是首要的诊断方法,CT、MRI及床旁B超是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C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NPSLE)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临床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并均行常规及螺旋CT扫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9例中弥漫性病变11例.局灶性病变3例,单纯脑萎缩4例和正常1例。结论:CT可为NPSLE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但在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生后出现窒息或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的102例高危新生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102例中,通过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42例,脑内出血23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4例,脑室扩张8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阳性诊断率为76.5%。结论颅脑超声可对新生儿颅脑疾病作动态观察,且有快速方便、无放射损伤、可反复应用及廉价等优点,可为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是一组多病因的婴儿常见临床症候群,主要是人巨细胞病毒(HCM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5年10月收治IHS资料完整病例54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4例患儿均在新生儿晚期和婴儿早期发病,均有黄痕、肝大或肝质变或伴脾大和肝功能损害,符合IHS诊断标准。男25例、女29例。发病年龄wt1月龄48例,~2月龄6例,均为足月儿;无输血或使用血制品史。1.2主要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黄疸,其中轻度黄疸15例,中度27例,重度几例。全部病例均有肝功能损害。肝大在右肋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24例早期胎传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皮肤损害24例,早产儿15例,低体重儿17例,贫血18例,肝脾肿大18例,骨损害2例,鼻炎6例,新生儿肺炎0例。梅毒血清学检查:TPPA阳性24例,RPR阳性24例。选用青霉素治疗,临床症状消失10例,好转1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发生吉海反应1例。结论:典型皮肤损害可作为早期胎传梅毒诊断的主要依据;对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贫血应警惕胎传梅毒;治疗中可发生吉海反应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聋是指出生时即存在的听力障碍,对幼儿诊断的困难较大。我们对1993年8月至1998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70例先天性聋儿童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观察分析,为先天性聋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 70例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4.3岁,分别有家族遗传、妊娠期间母体药物中毒及患病或娩出时产伤等病史,均对声音无反应或(和)不能正常言语,个别能发“爸”、“妈”等单音,外耳道及鼓膜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聋。1.2 检查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临床和病理学确诊的脑血吸虫病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病灶呈不规则的等或稍高密度灶。动态增强后早期、中期、晚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不相同,病灶周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经药物治疗后复诊大多数患者脑组织恢复正常。结论:脑血吸虫病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为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期脑脊液外引流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动脉瘤性SAH早期行脑脊液外引流术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8例开始行外引流时颅内压均大干25mmHg.脑脊液均为血性。治愈生活自理37例.好转生活部分自理13例,死亡8例,死于栓塞或夹闭术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心肌梗死2倒、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对存在颅内高压及高危血管痉挛的动脉瘤性SAH患者.早期脑脊液外引流不但可降低和稳定颅内压.而且还可能引流出逆流入脑室系统内的血性脑脊液。减少脑血管痉卒及并发症的发生、对动脉瘤性SAH患者的脑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临床上易造成漏诊及误诊、已证实动态心电图上的ST段降低确属心肌缺血[1]、因此对易患对象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大大提高SMI的诊断率。本文就我科1993~1995年诊治的172例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2例中,男116例,女56例,年龄60~84岁,平均67.3岁。其中,无冠心病组112例(占65.1%),冠心病组60例(占34.9%),冠心病的诊断依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诊断。全组病例中,吸烟131例(76.2%),有高血…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CE)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绝大部分患者属腺癌。MRI诊断CE是继B超诊断后更为有鉴别诊断价值的无创伤性检查。本文是用MRI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叽层浸润12例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12例为我院和深圳市红会医院1988~1995年收治的CE患者,年龄41~59岁。12例用MRI检查后,以手术时取材行病理切片检查对照;其中10例还作了CT检查对照。1.2方法(1)MRI为美国产,Techinicare0.6T超导核磁共振机;CT为美国产Picker1200SX。(2)MRI诊断肌层浸润的判断指标:按肿瘤边缘…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及误诊分析李继红(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湛江524003)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存活者易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且临床又不易早期诊断。我院于近十年间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89例,现作临床与误诊分析。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cvcrcacutepanereatitis,SAP)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SAP 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8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24例.死亡2例。结论:B超、增强CT检查有助于SAP的早期诊断,大多数患者可行内科保守治疗,少数需要中转外科.成内科保守治疗病情仍急速发展者行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应用微型沉淀室法检查125例脑脊液155份,其中能提供临床决定性依据的19份(14%),有一定参考价值的58份(42.6%)。 1例 SAH 发病后58小时发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对怀疑微量陈旧的 SAH 常可迅速作出诊断。本文结合文献,对 SAH、几种 CNS 感染性疾病、白血病等的 SCF 细胞学检查意义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蝶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34你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确诊后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34例中慢性炎症26例,真菌病4例.囊肿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34你均一次治愈.出院后随访4个月至3a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CT检查应作为诊断蝶窦疾病的常规方法;鼻内镜手术对治疗蝶窦疾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颅脑损伤并发亚急性脑脓肿少见于文献报道,我院于1991年9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5例(占同期收入院的急性颅脑损伤895例的0.56%),为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现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15~4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摔伤1例。脓肿位于额叶与领叶各2例,顶叶1例。1.2临床表现入院时意识按GCS评分:3~7分1例,8~12分2例,13~15分2例。入院后6~10d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4例,意识障碍加重3例,高热2例。1.3辅助检查首次CT扫描距外伤时red3h以内者3例,3h以后2例。发现颅内血肿2例,颅盖骨折3例,颅…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β-内啡肽(β-EP)对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测定38例HIE患儿和25例正常新生儿血浆β-EP浓度,并观察纳洛酮对HIE的治疗效果。1 病例与方法1.1 对象 38例,选自1996年10月~1997年10月收入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患儿,均具有围产期窒息史。结合临床表现及生后1周内头颅CT检查结果诊断为HIE。符合1989年济南会议所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及分度》。38例中属轻度窒息17例、重度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