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屏南县引种长林18号良种油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12年在福建省屏南县造林的长林18号油茶良种在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坡向的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生长量目前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保存率达极显著差异;平均地径、平均冠幅均以半阳坡最高,达2.59 cm、90.8 cm;平均树高以半阳坡、阴坡较高,分别为124.8 cm、124.2 cm;平均保存率以阴坡、半阳坡较高,分别达98.2%、92.0%。不同坡位的生长量均以下坡最高,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平均保存率分别达2.56 cm、125.8 cm、91.6cm、98.6%。不同坡向油茶平均结实率以阳坡较高,达11.6%,半阳坡次之,阴坡较低;不同坡位油茶平均结实率以下坡较高11.4%;中坡次之,上坡较低。  相似文献   

2.
试验于2016年引进长林油茶品系种苗,在宁化县西部紫色土水土流失区试验造林,用相同的造林及抚育技术措施,在相同地点相同气候条件、不同坡位不同坡向的林地进行造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条件下,油茶幼树的各项生长量指标、保存率无显著差异,结实率达显著差异;阴坡生长量各项指标最高,半阳坡居次,阳坡最低。在不同坡位的条件下,保存率、结实率无显著差异,油茶的生长量指标(冠幅、树高、地径平均值)达显著差异,上坡的生长量指标最低,中坡稍高,下坡最高。  相似文献   

3.
章文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59-12960
[目的]为进一步推广多花黄精人工栽植提供参考。[方法]对不同郁闭度和坡位的毛竹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郁闭度和坡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根茎总长、根茎直径和根茎鲜重等生长指标,尤其是对根茎鲜重的影响更大,不同郁闭度根茎鲜重表现为0.6~0.80.4~0.60.8以上,不同坡位根茎鲜重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结论]多花黄精人工栽培时要做好适度遮阳和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4.
试验于2016年引进长林油茶品系种苗,在宁化县西部紫色土水土流失区试验造林,用相同的造林及抚育技术措施,在相同地点相同气候条件、不同坡位不同坡向的林地进行造林效果对比分析。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得出结论:不同坡向条件下,油茶幼树的各项生长量指标、保存率无显著差异,结实率达显著差异;阴坡生长量各项指标最高,半阳坡居次,阳坡最低。在不同坡位的条件下,保存率、结实率无显著差异,油茶的生长量指标(冠幅、树高、地径平均值)达显著差异,上坡的生长量指标最低,中坡稍高,下坡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杉木林下种植的多花黄精根茎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海拔对林下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多花黄精生长的各时期延迟且持续时间延长;出苗期、伸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基本上为30~40 d,从出土至枯萎 220~240 d。不同海拔对林下多花黄精生长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多花黄精的地径、株高及根茎鲜重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下降的趋势,以海拔500~600 m的多花黄精的生长量最高,多花黄精的地径、高度、根茎株产量的平均值分别达0.63 cm、85.21 cm、251.94 kg·株-1。不同海拔下多花黄精的地径、株高差异显著;海拔500~600 m与800~900 m、海拔800~900 m与1 100~1 200 m的根茎鲜重差异不显著,海拔500~600 m与1 100~1 200 m的根茎鲜重差异显著。多花黄精在不同海拔下的成活率都在91%以上,说明本区域适宜多花黄精生长。  相似文献   

6.
黄精属传统道地药食两用植物,适宜在林下、灌丛等荫蔽处生长。为探讨香榧林下套种黄精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本文研究香榧林龄、坡位、密度对多花黄精、黄精和长梗黄精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林下套种3种黄精,多花黄精、黄精与长梗黄精间保存率、植株高度和地径差异极显著(P<0.01),多花黄精与黄精和长梗黄精间根茎大小、产量差异极显著。香榧未成造(1~5 a)、幼龄林(6~10 a)和投产林(≥11 a)林下套种,同种类黄精在不同香榧林龄间,保存率、地径、植株高度和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种林龄类型比较,多花黄精与黄精间及黄精与长梗黄精间,保存率、植株高度、地径和产量差异极显著。香榧林下套种在下坡位,同一种类黄精各项生长指标均略高于上坡位、中坡位,但差异不显著,说明下坡位土质和水肥条件较中坡位和上坡位好;同一坡位比较,多花黄精、黄精和长梗黄精间差异极显著。香榧林下套种,3种黄精以香榧密度450株·hm-2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 625.5、2 365.8和1 780.2 kg·hm-2,且相互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香榧林下套种,黄精产量多花黄精>黄精>长梗黄精,套种多花黄精是践行"一亩山万元钱”的创新生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陈艳彬 《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31-132,135
杉木林下套种雷公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林下套种雷公藤生长发育较好,植株基径、每丛枝数和单丛干物质重量等明显优于纯雷公藤,而单位面积产量与纯雷公藤相当,经济效益更好。六年生平均基径达1.5 cm,每丛枝数平均11条,每丛干重3.71 kg,分别比纯雷公藤提高25.0%、37.5%和32.97%,产量达28 t/hm2左右。同时,林下套种还有利于提高杉木林分生产力,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坡位、坡向等立地环境因子对雷公藤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坡位以下坡生长最好,坡向以半阴半阳坡生长发育最好。  相似文献   

8.
在宁夏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研究了坡面草地的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从坡向上看,草本生物量的大小为:半阳坡(3555.47 kg/hm2)>半阴坡(2545.85 kg/hm2)>阳坡(2043.44kg/hm2);从坡位上看,不同坡面有所差异,半阳坡草本生物量随坡位升高呈现增加趋势.半阴坡和阳坡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草本生物量与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草本生物量的方差分析表明:在坡向上,半阴坡与阳坡和半阳坡表现为差异不显著,但阳坡和半阳坡之间有显著差异.在坡位上,半阴坡在中坡的草本生物量与下坡和上坡处表现为极显著差异.分别是其1.45和1.85倍;阳坡在上坡的草本生物量与中坡和下坡处分别表现为极显著和显著差异,中坡处分别是下坡和上坡处的1.36和2.29倍,下坡处是上坡处的1.68倍;半阳坡三个坡位的草本生物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选择延平区赤门乡一片林地,在不同坡位上进行樟树和杉木混交造林实验,对成活率、保存率以及生长量等各项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中、下部及山谷地带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都高于上坡;6a生混交林中的樟树,中、下部及山谷地带胸径年平均生长量达4.23cm以上,树高3.75m以上,蓄积4.74m3/hm2以上,而上坡地带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仅为3.53cm,树高3.12m,蓄积1.31m3/hm2。说明坡位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生长量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人工造林15年的杉木与枫香混交林生长量的调查,分析不同坡向和不同坡位对杉木、枫香混交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质量等级及经营措施条件下,不同坡向以阴坡的生长量最大,半阴坡次之,阳坡最小,其中:杉木的平均胸径阴坡比半阴坡和阳坡分别高出9.9%、14.3%,平均树高分别高出7.4%、11.0%;枫香的平均胸径阴坡比半阴坡和阳坡分别高出7.9%、11.5%,平均树高分别高出17.0%、21.3%;杉木+枫香的总蓄积量分别高出29.6%、40.8%。同一坡向以下坡生长量最大,中坡次之,上坡最小,其中:杉木的平均胸径下坡比中坡和上坡分别高出5.9%、16.1%,平均树高分别高出5.5%、19.5%;枫香的平均胸径下坡比中坡和上坡分别高出11.3%、16.0%;平均树高分别高出16.4%、28.6%;杉木+枫香的总蓄积量分别高出22.4%、56.0%。  相似文献   

11.
张玉清  宓永宁  王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54-9855
护坡是保证堤防安全的重要基础工程。在分析传统护坡存在整体性差、冻胀易损坏等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沈阳市鸟岛公园护坡工程方案优选为例,选用了新式护坡模式——铰接式混凝土砌块护坡系统;介绍了该护坡的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实践表明,其具有整体性好、施工效率高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因此该护坡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定量化分析在不同坡度条件下植被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贡献,采用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测定研究区不含根土体及2种灌木植物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参数,应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不同坡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算例分析,发现当坡度在25°以下时,有根系边坡的稳定系数比素土边坡的稳定系数增大1倍以上;当坡度在25°~50°之间时,种植灌木四翅滨藜的边坡稳定性较种植柠条锦鸡儿边坡平均增加38%,其中四翅滨藜可提高边坡稳定系数1.38~0.80,柠条锦鸡儿提高边坡稳定系数在1.03~0.56之间,植物根系对边坡土体发挥着重要的加筋和锚固作用;当边坡坡度超过55°时,2种灌木植物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然径流小区的观测试验,研究了坡度、坡长与水土流失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区径流冲刷量、养分流失量、农作物产量与坡度和坡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便为当地的水土流失整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坡位、坡向对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纸浆材材性的影响,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于不同坡向和坡位设置样地并采集木材试样,对木材材性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对长白落叶松基本密度、晚材率、纤维长和纤维宽影响不显著.试样纤维长宽比在不同坡位间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坡向间差异显著,东坡和南坡明...  相似文献   

15.
生态护坡应用及护坡植物群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被的力学效应和水文效应2个方面分析了生态护坡的作用机理;介绍了生态护坡技术方法和适应范围;从植物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理论出发,结合植物生物学特性,根据中国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列举出了适合于中国6大区域生态护坡的植物群落,并提出草灌结合种植技术为生态护坡最佳植物群落选择的理论;最后对生态护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等级公路边坡植物护坡机理与深根锚固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植物根系的力学作用、茎叶及枯枝落叶的水文效应、植物的蒸腾排水效应3个方面分析了植物护坡的作用机理.通过对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根系的野外试验证实:深根具有锚固作用;有植物根系的边坡,在剪切处于不同阶段时,抗剪强度由根与土的复合体和植物根共同承担;植物根系不能延长土体结构发生破坏的时间,只能延长根与土复合体的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17.
Slope profiles of cycloidal for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cave profiles of basalt hills in the Darling Downs area of southeastern Queensland can be cycloidal or exponential in form. Where the complete hillslope consists of shallow soils the form is cycloidal. Where colluvial lower slopes are present the overall slope is exponential but the upper, dominantly sedentary portion is cycloidal. The cycloidal form,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curve of least time, appears to be associated with erosional processes and the exponential form with deposition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为明晰环境因子对酸角生殖枝生长发育的影响,提高干热河谷乡土乔木酸角林恢复成效及酸角生产管理质量。以元江干热河谷猫哆哩庄园酸角树新生生殖枝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比较分析了不同坡向及坡位酸角生殖枝与营养枝、生殖枝的营养及生殖构件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酸角生殖枝和营养枝在枝条干物质积累策略(枝条干鲜比)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坡向、坡位,以及坡向×坡位交互因素均会对营养枝和生殖枝茎叶等营养性状特征产生影响,仅坡向因子对生殖枝花的性状影响显著,提示酸角开花特性主要受到光热及水环境的调控;北坡较好的水环境或相对少或弱的光照有利于酸角生殖枝花水分的保持(花鲜重)以及花的资源配置(花干重),但南坡相对多或较强的光照有利于酸角生殖枝的整体生长,并具有显著高于北坡的酸角果荚产量。研究结果提示酸角更适应干热的环境,在干热河谷酸角的生产中,适宜在阳坡(南坡)种植,保证盛花期具有相对较干的环境可能是促进酸角开花质量、提高坐果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明晰环境因子对酸角生殖枝生长发育的影响,提高干热河谷乡土乔木酸角林恢复成效及酸角生产管理质量。以元江干热河谷猫哆哩庄园酸角树新生生殖枝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比较分析了不同坡向及坡位酸角生殖枝与营养枝、生殖枝的营养及生殖构件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酸角生殖枝和营养枝在枝条干物质积累策略(枝条干鲜比)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坡向、坡位,以及坡向×坡位交互因素均会对营养枝和生殖枝茎叶等营养性状特征产生影响,仅坡向因子对生殖枝花的性状影响显著,提示酸角开花特性主要受到光热及水环境的调控;北坡较好的水环境或相对少或弱的光照有利于酸角生殖枝花水分的保持(花鲜重)以及花的资源配置(花干重),但南坡相对多或较强的光照有利于酸角生殖枝的整体生长,并具有显著高于北坡的酸角果荚产量。研究结果提示酸角更适应干热的环境,在干热河谷酸角的生产中,适宜在阳坡(南坡)种植,保证盛花期具有相对较干的环境可能是促进酸角开花质量、提高坐果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生物护坡技术及砂堤堤防的特点,分析了砂堤生物物种选择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砂堤生物防护模式,并进行了效益分析,以为辽宁省堤防边坡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