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我国农村社区农林业经营形式的现状为根据,运用产权经济学理论对农业和林业的经营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现行农林业经营形式的共同特征;重点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四种主要经营形式:即集体—农户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形式,农户经营形式,农户与非农主体的合作经营形式和企业化“场”经营形式,指出了这四种经营形式在农林业中的适宜区域及主要表现形式。最后还提出了选择可适宜性农林业经营形式的宏观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三农”问题备受关注,科学合理地对农林业产业进行布局与规划,对发展农林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有重要作用。在结合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兰山区适合粮油生产、蔬菜种植、生态养殖、林果栽培、花卉苗木栽培的农林业产业布局的建议,为兰山区制定农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苏建兰  林诗文  刘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33-2636,2722
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及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阐述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导入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2点必要性:一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形势的需要;二是为了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研究了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的具体特性、现有基础及面临的阻力。介绍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导入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模式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探讨了构建生态农林业循环发展模式所需要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的政府职能和监管机制、营销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市场体系和人力资源等。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为例,分析了华坪县创建的"919"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模式及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农林教育区域化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广西农林业产业结构和高等农林教育的影响,论述了广西农林业产业结构的区域化优势,明确提出应对金融危机对高等农林教育的冲击,应大力加强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区域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九五”高等农林专科教材建设的几点认识阴天榜李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00)农林专科教育是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我国输送了大批高级推广和应用人才,促进了农林业的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教学内容沿袭本科教育,大多数课程借用...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主动以工作过程导向组织教学、工作任务引领设计教学,以技能需求整合教学是当前的主要课程教学改革方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是当今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理念,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教学具有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实施情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教学考核多元化等特点。在具体课程体系设计中,可通过确定职业面向岗位—分析职业工作过程—确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并加强课程体系的评价考核,不断提高课程体系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内涵,从专业类型、高校层次、专业教育内容和目标三个方面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进行了具体界定。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点,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及其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农林院校信息类专业的基本定位,给出了特色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世界与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高等农业教育的影响(提纲)朱道华编者按4月23—26日,国家教委高教司在云南农业大学召开了“高等农业院校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这是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教会和农林高教会议精神的...  相似文献   

9.
一、定位研究的必要性高等院校的定位是指一所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构成中的位置。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由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过渡的转型时期,各高等农林院校如何抓住机遇、端正方向、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是—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农林专门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一种现象、两大矛盾、三个趋势”。“一种现象”是培养和需求之间始终存在着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富余并存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反映比较突出。“两大矛盾”一是农村和农林业发展新阶段的人才和科技需求与农林…  相似文献   

10.
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农业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具有不可懈怠的责任与义务.在分析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创业教育供给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变创业教育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构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体系是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从更新教育观念,变继承性教育为创新性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立“两段式”培养模式和“三平台”课程体系,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改善教学条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在构建研究型大学教学体系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高职秘书人才一方面供不应求,一方面就业率下降,究其原因是文秘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实际要求的脱节.我校文秘专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构建“五模块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能力教育、素质拓展教育、能力拓展教育五大模块,并基于“五模块课程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此提高秘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秘书人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国农林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的植物检疫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对植物检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在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对贸易的限制。关系到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关贸总协定对检疫问题十分敏感,目前正在进行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秘书处成立了一个关于检疫和植物  相似文献   

14.
以新工科背景下的机械类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国外工科教育的研究现状、国内高校学者对新工科的研究和目前机械类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新工科对机械类基础课程体系提出的客观要求;最后从构建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组织和课程评价4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以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教学展开研究。首先,简要阐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论述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设定高职高专院校农林类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总结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经验,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预期的目标是,构建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高职高专教育的基本特征为依据,以现代农林业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林业技术应用领域为教学平台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框架。1 制订高职高专院校农林类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的依据1.1 农林业的特殊性和社会作用 农林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生物的生长机能,获得自身必须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它既是国民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基础教育出现了“升学主义”盛行、课程结构失衡、辍学问题严重、“留守孩”教育缺失、素质教育和育人价值受到冷落等问题。本文认为只有通过转变基础教育观念、发挥基础教育的文化功能、消除城乡歧视、加强对“留守孩”的教育管理、改善教育队伍结构、完善课程体系等,才能确保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历史情况,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面向21世纪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以及具体方案作了论述,提出了“两段制”的教学模式,即一、二年级为第一段,学习共同的公共课、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同时学习“农业背景”知识和技能。三、四年级为第二段,在全面学习农学专业内容的前题下,可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和个性特点,选学另一个专业的主要课程或读一个辅修专业,或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完成一定学分,从而培养出“农理”型、“农工”型、“农经”型、“农文”型等多种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农林复合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农林业发展模式,对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其中氮在该系统的生产中尤为重要。目前,对于农林复合系统中氮的研究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归纳,需要明确该领域研究变化和趋势,为农林复合系统中有关氮的研究给予参考方向。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12—2021年发表的607篇以“农林复合系统”和“氮”为主题的文献为基础,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机构、合作作者、研究热点等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此确定农林复合系统中有关氮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科学院、法国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法国蒙彼利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机构在该领域贡献较为突出,且国内和国外机构合作交流较少;研究作者呈现“整体分散,部分集中”的特点;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不同的土壤管理系统下,土壤养分氮含量研究、土壤中有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和气候变化下,森林中土壤固氮及碳固存、农林复合系统或农林业土壤中氮素与土壤有机质、植被生长的影响研究。氮对农林复合系统生产十分重要,今后学者仍需加强该领域的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20.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逐步普及对教育教学的5方面要求变化出发,分析了天津农学院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5个方面主要问题,重点从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管理体制和机制、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