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 采精前的准备1.1 种公鸡的选择 用于采精的种公鸡应选择外貌优良、发育好、健康、腹部柔软、冠髯鲜红、发达、性活动旺盛,以拇指和食指按摩,刺激公鸡尾根部时有肛门外翻,交配器勃起等性反射者。选出的公鸡宜单笼饲养,便于熟悉环境与管理。1.2 采精前准备 采精前公、母鸡分开隔离饲养一周,并用弯剪剪去公鸡泄殖腔周围的羽毛。对初次采精的公鸡进行调教:即左手掌心向下,贴于公鸡背部,从翼根轻轻推至尾羽区,每1d作按摩训练1~2次,经3~5d调教后即可采出精液。1.3 人工授精器材准备 集精器数个(试管数个)、刻度吸管数支、保温… 相似文献
3.
养猪场寄生虫病常发,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主要通过对养猪场寄生虫病发病特点,防控方法进行思考,掌握养猪场寄生虫病防控技术,帮助养猪场养殖增效. 相似文献
4.
所谓遮黑技术,就是将育成期种鸡放置在每天8h弱光、其余时间处于完全黑暗中生长,育成结束时,给以强光刺激使鸡群性成熟一致。经过4年对AA肉种鸡遮黑技术的应用,将每群鸡产第一个蛋的时间准确控制在24周末到25周中3d时间内,31周达到产蛋高峰,高峰周产蛋... 相似文献
5.
6.
虻是分布较广的吸血昆虫,最常见的是牛虻,危害家畜的虻科类寄生虫包括虻和斑虻。虻对家畜的疾病传播有较强的带动作用,雌虻需要吸食动物血液以维持卵的发育和成熟,主要叮咬哺乳动物,雄虻不吸血。虻的叮咬导致家畜烦扰不安,导致一些细菌性、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抵抗虻的侵害。 相似文献
7.
正常精液为乳白色浓稠液体。如果精液呈现黄色,则混有粪便;如果呈粉红色,则混有血液;如果有乳白色的棉絮状物,则含有尿酸盐。这些异常的精液都会严重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应当弃用。 相似文献
8.
我区种鸡场在90年代初笼养种鸡开始人工授精,近几年来种鸡场普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蛋种鸡受精率一直保持在92%-97%左右,肉种鸡的受精率在92%-93%左右。影响人工授精的原因复杂,环节较多,以下就我区提高笼养种鸡人工授精受精率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年来在种养鸡工作中的摸索及细致观察,总结出种鸡转群过程中减少应激反应的9种操作技术,对提高成活率,降低养殖户的损失,保证种鸡的生产性能正常发挥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战胜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3,34(5):25-26
随着养鸡规模化、集约化的迅速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种鸡生产中。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和经验,总结人工授精技术要点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肉用种鸡在生产中,很容易生长过肥,影响种用价值。根据我们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肉用种鸡限制饲养的方法,喂料方式以及限制饲喂的注意事项,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了解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区部分市奶牛消化道主要寄生虫病感染情况,2015年4月下旬至11月上旬,笔者一行对山东省聊城、菏泽、濮阳、邢台的部分县奶牛的消化道主要寄生虫病进行了系统地调查和总结,病分析了流行特点,制定了防治措施。结果显示,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奶牛消化道主要寄生虫有球虫类、线虫类、吸虫类和曲子宫绦虫类共9种寄生虫,不同自然环境、不同饲养规模的牛的寄生虫感染率不同。临床上应采取加强驱虫,加强消毒,提高牛的饲养水平等措施,减少寄生虫病的流行和发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为了保持饲养品种的生产性能和其他的优良性,种鸡的人工输精技术逐步被养殖户采用。笔者对实施人工输精技术过程中影响养殖户经济利益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韩永帅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4):34-35
相较于其他家禽养殖,肉种鸡养殖有着更严格的技术要求,要求养殖系统性、精细化。部分养殖户在发展肉种鸡养殖过程中不注重做好养殖管理工作,普遍存在技术空缺,很容易造成各种传染性疾病发生,影响肉种鸡正常生长,最终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该文在总结以往养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肉种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