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赣棉杂1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将M610(赣棉47系×中间材料)×K158配育而成的非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高产、多抗,2006-2007年参加江西棉花区试.2008年3月通过江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赣审棉2008001。  相似文献   

2.
赣棉15号是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其春播生育期122 d,单株结铃29.3个,铃重5.65 g,衣分39.65%,株高118.2 cm;2018―2019年长江流域中熟常规棉区域试验中,赣棉15号2年平均666.7 m2籽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3.7 kg、99.9 kg,比对照GK39增产4.8%、0.5%。主要介绍了赣棉1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赣棉杂1号在德安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赣棉杂1号系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棉品种,2004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7年德安县连续3年试种、示范推广,该品种具有综合性状好,抗性好,产量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棉农欢迎,2007年成为江西省棉花首推品种。1品种特性赣棉杂1号全生育期130 d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中棉所7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棉所79(原名:sGK中177)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0006)。  相似文献   

5.
赣棉6号(原名赣棉85-6)棉花新品种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于1983年采用赣棉5号(原名赣棉78-7)与科遗181杂交,经单株选择,连续两年南繁加代后,按照常规育种程序不断培育而成。该品种经几年来的试验、鉴定和示范,证明具有苗期抗逆,抗病力强,主茎粗壮,根系发达,结铃性强,桃大,早熟,耐旱,高产,优质等特点。1990年3月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准予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新陆早46号(原代号新石k10)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陆地棉新品种,2010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新审棉2010年38号]。  相似文献   

7.
赣棉8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于1983年从赣棉5号中按系统育种程序,结合定向筛选培育鉴定的方法育成的。1991年3月经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同年9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填补了江西省耐旱棉花品种的空白。1991年已示范推广2000公顷。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66(原代号:中CJ03B)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常规陆地棉品系“中9018”为母本,以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5为父本,配制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07年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第150号]。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6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棉所76(sGK9409)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早熟育种课题组选育的双价抗虫杂交棉,具有优质、抗病、高产的特点。2005—2008年通过国家棉花品种黄河流域杂交春棉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并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生产应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249号],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09011]。  相似文献   

10.
银山9号(原名:豫早杂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转基因短季杂交棉新品种。2010年3月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9第250号)。2010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为豫审棉2010018。  相似文献   

11.
双价抗虫杂交棉-荃银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荃银2号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抗虫”杂交棉。2007年12月份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07)第132号]。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棉2008002。  相似文献   

12.
赣棉KS002是由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由GM11-16与ZM98 杂交组配而成,于2018年通过江西省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虫以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创新棉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创新棉2号是湖北省金龙发种业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高产抗虫中熟棉花杂交种。该杂交种以鄂抗棉9号选系“L9201”为母本、鄂抗虫1号选系“R003”为父本,于2004年杂交配组,2010年通过湖北省区域及生产试验,2010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字(2010)第120号]。2011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为鄂审棉[2011002]。  相似文献   

14.
川杂棉21是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优质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GA18作母本、高产恢复系R193作父本,采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配制的抗虫核不育F1代杂交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008年通过四川省生产试验,并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203号]。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棉2009001]。  相似文献   

15.
富杂棉3号是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独家选育的转抗虫基因棉花杂交种,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棉2013018),2012年获得在长江流域棉区生产应用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2)第031号]。  相似文献   

16.
汪勤 《江西棉花》1993,(3):37-37,46
赣棉9号(原代号万棉82—1)是江西省万年县农科所育成的一个高产、稳产、品质优的棉花新品种。纤维品质符合纺织要求。该品种于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1993年3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7.
赣棉1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在“八五”攻关期间选育的陆地棉新品种。该品种集优质、高产、抗逆于一体,2000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列入了国家新品种展示计划,还被农业部列入“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2002年得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2002~2004年连续3年确定为江西省棉花主栽品种,累计推广lOOkhm^2,覆盖江西大部分棉区,并辐射到湖北、安徽等周边地区,成为80年代以来第一个走出江西,推向外省的棉花新品种。现将赣棉11号的选育、特征特性、推广应用表现及效益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盛杂棉9号是湖北盛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棉花新品种,2010年3月22日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棉2010002]。  相似文献   

19.
冀棉16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优异的种质材料,以高产冀棉20号选系402系为母本,自育抗虫、抗黄萎病棉花品系33为父本,通过杂交实现优良基因重组,经南繁北育,定向选育而成。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6)第019号]。2010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10001]。  相似文献   

20.
KB3137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2018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具有"植株塔形、秆坚硬抗倒,丰产、稳产,综合抗性强,品质较优"的特点。为加速其推广应用,特介绍其在长江流域棉区高产栽培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