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邓华凤  张武汉  孙平勇  何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82-5683,5686
介绍国内外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概述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几种途径及其不足之处,探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对策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种植已在全球推广应用,而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偏高、程序繁琐已成为杂交水稻发展的一个瓶颈。笔者从水稻资源创制、品种选育、混播制种技术研究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可机械化混播制种组合"新混优6号"的混播制种技术进行研究,包括除草剂苯达松的用药时期和用药量、父母本的混合比例和不同播种方式比较试验等混播制种技术进行研究和验证,说明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成熟可行,是杂交水稻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种植已在全球推广应用,而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偏高、程序繁琐已成为杂交水稻发展的一个瓶颈.笔者从水稻资源创制、品种选育、混播制种技术研究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可机械化混播制种组合“新混优6号”的混播制种技术进行研究,包括除草剂苯达松的用药时期和用药量、父母本的混合比例和不同播种方式比较试验等混播制种技术进行研究和验证,说明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成熟可行,是杂交水稻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业科学》2020,(1):34-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逐年增多,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介绍了国内外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稻机械化制种与常规制种生产技术的优势,提出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的技术路线和关键环节技术,总结了母本机插秧育秧、机械插秧、无人机辅助授粉、种子收割和烘干等关键环节技术。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轻简化机械化制种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制种是杂交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在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已经不适应我国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的发展现状。发展轻简化、机械化杂交水稻技术,提高制种效率和产量,减轻人工劳动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是我国杂交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轻简化、机械化的基础上,通过育种材料的创新、制种栽培技术的变革、制种机械的研发等多项技术的联合集成,最终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6.
人工栽植是影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关键,要保障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需推进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指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杂交水稻制种专用栽植机具少、机械化栽植模式复杂多样、田间管理技术不完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以为杂交水稻制种的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现状与技术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我国杂交水稻推广对种子量的需求及制种发展概况,发现基于劳动密集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已成为我国杂交水稻发展的障碍因素.随着我国种子企业改制与农村新形势的发展,实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制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机械制种实践,提出了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7,(5):154-155
根据我国杂交水稻推广情况及制种的发展,劳动密集、工序繁琐的传统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已成杂交水稻发展的障碍因素;必须实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才能适应我国种子企业改制与农村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机械化制种具有可操作性强、节约成本、保证制种产量、质量的优势;结合多年制种实践,及在川谷优T16机械化制种上的探索,提出了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工作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全国已具有一定影响力。通过介绍福建杂交水稻制种的4个历程,以及取得成就(包括组织模式专业化、制种技术智能化、制种实现半程机械化、制种保险政策化、制种农户小康化等),分析了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推进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组合亲本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但相对落后的制繁种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杂交水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经过多学科、多部门的协同作战和联合攻关,使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和高效制种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在分析比较各项制种前沿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利用组合亲本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两系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两优6号是目前两系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组合.以两系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的父母本进行机械化制种,经过几年的研究与示范,明确了机械化制种条件下,母本生长特性的变化及机械化制种的高产技术,以便为大规模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适应现代种业发展新形势,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进行了杂交水稻制种方式的转型升级,示范推广了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该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增效等优点。为进一步促进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该技术的技术集成及其在大丰区的示范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分析了当前水稻机械化制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提出父母本混播混收机械化分选技术是现阶段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较为可行的技术手段,并针对父母本播差期调节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杂交水稻分植法和混植法两种机械化制种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在水稻生产集约化程度、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重点解决父母本同时播种、花期相遇的难题;我国重点解决产业化制种基地和播种机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及组合选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培育能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组合技术。[方法]系统阐述对敏感恢复系苯达松致死剂量筛选、父母本种子重量的比例及已育成的组合应用等几个方面。[结果]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方法在可操作性、节约成本、制种产量、组合优势等方面均有优势。[结论]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培育可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组合是机械化制种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及组合选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培育能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组合技术。[方法]系统阐述对敏感恢复系苯达松致死剂量筛选、父母本种子重量的比例及已育成的组合应用等几个方面。[结果]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方法在可操作性、节约成本、制种产量、组合优势等方面均有优势。[结论]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培育可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组合是机械化制种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插秧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是水稻制种户非常关心的重要工作。现如今,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种植人员只要按照防治规范以及实际情况,再结合自己的种植经验进行病虫害防治,基本上能够保证杂交水稻不会出现严重的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研究现状总结,结合梁平县良种场的具体实情,探讨在杂交水稻制种各环节中,全程利用机械化,以确保水稻制种的效率和质量,并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多年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集成省工节本、减少劳力投入、轻简高效、少风险、高利润的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提出了杂交水稻机械制种的产量结构及产量指标、制种环境条件、机插苗育秧、机械整地、机械插秧、制种田间管理、花期调节、机械割叶、赤霉素使用、辅助授粉、去杂保纯、机械收获、纯度、发芽率检测等关键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SXGC[2014]284)"杂交水稻机械制种高产高效标准化新技术研发与推广"课题,系统研究全程机械化制种配套制种技术---耕整、育秧、母本插秧、田管(病虫草防治、施肥)、收获、种子精选、烘干入库系列机械化技术。为了使这一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本文对杂交水稻母本机插制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