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夏琪玮 《农业工程》2022,12(7):118-120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一年最多可以种3季,使用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种植水稻,其每年作业时间为60 d左右。为了增加高速插秧机利用率、降低农户生产成本,研发设计了乘坐式多功能农用车。该农用车以高速插秧机底盘为行走部件,设计两根动力输出轴,通过搭载耕、种、管、收等功能部件,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该机具田间试验作业效果良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正>春耕期间,在咸宁广袤土地上主要种植早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为抢住春耕农时季节,咸宁市农机部门强力推广这些粮食作物使用机械作业。全市农机主管部门、各级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蔬菜的种植面积仅次于粮食作物,但是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差距还比较大。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各有不同,再加上蔬菜种类多,生产机械化作业难度和复杂程度差别巨大,从蔬菜生产流程来看,耕整地、播种、育苗、施肥、植保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稍高一些,移栽、嫁接、采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比较低。  相似文献   

4.
一、实施农机作业补贴项目的意义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着力提升玉米等粮食作物机收水平,逐步实现玉米等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从2010年开始国家和山西省先后启动了机械深松整地作业补贴、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补贴项目,以及柠条机械化平茬作业补贴项目,这一系列举措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一、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总体情况(一)深松适宜区域:泰安市耕地面积511.6万亩,大汶河两岸为平原地带,土壤主要类型为壤土、沙壤土,并且土层较厚,符合农机土地深松整地作业要求,可以实施土地深松作业(涉及六个县市区);东平湖区土壤类型为黑粘土,适合深翻作业,其他山区丘陵地带因地块较小,不适宜大面积开展土地深松作业。目前,全市可以实施深松作业的土地面积约337.3万亩。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57.4万亩;经济作物有花生、马铃薯为主,常年种植面积151.5万亩,为土地深松机械化作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重要的食品供应。为了提高玉米机械化发展,设计一种能够一次性完成耕整地和播种的联合机械,并对关键部件的设计依据及参数进行系统论述与说明。研究结果可以解决传统分别整地和播种作业弊端,减少机械进地次数和能源消耗,对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粮食作物种植前需要进行施底肥、旋耕、刮平和镇压等作业工艺环节,本设计在吸收借鉴现有施肥机和旋耕机的用途及特点基础上,设计制造一款经济实用、可靠性高、颗粒肥按比例混合、防漏施、防漏肥、防拥土、灭茬、旋耕、刮平和镇压等功能的机具。  相似文献   

8.
<正>廊坊市土地机耕面积255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102万亩和153万亩。近几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收获、秸秆综合利用等关键作业环节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9.
<正>岱岳区为了进一步掌握全区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和方法、为下一步更好地推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搞好这次调研工作,局里成立了调研小组对全区农机深松作业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岱岳区现有耕地面积103.32万亩。主要农作物种植为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0余万亩,经济作物及其他种植面积53.32万亩,适宜实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以来,孝南区农机局围绕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深入推进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突破粮食作物薄弱环节、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瓶颈问题,促进了全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农业机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围绕机械化插播,深入推广应用新机具、新技术水稻机械化插播一直以来是孝南区农机作业的短板之一,区农机局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手段,补齐水稻机械化插播短板。一是强化宣传力度。通过发动宣传车、发放技术  相似文献   

11.
旋耕机是在传统犁耕设备基础上发展出的耕整地设备,其具有驱动力特征,能够利用旋耕刀轴旋转实现良好的土壤细碎功能,旋耕机在农业生产的耕整地作业中应用十分广泛,通过与拖拉机配套后能够发挥出良好的耕整地效率,为耕地创建良好的耕层条件.为进一步提高旋耕机使用的合理性,分析了农用旋耕机的技术特征,说明了旋耕机的正确操作方法,并总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旋耕机的使用成为我国机械化耕整地的主要装备,使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随着我国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旋耕机逐步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而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因为各种机械故障影响正常生产活动,基于此,笔者在文章中总结分析旋耕机常见故障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提升旋耕机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旋耕机果园作业时株距间的区域无法耕作、造成少耕漏耕现象,需要人工进行二次补耕的问题,将液压避障系统应用于果园作业,设计了一种果园避障旋耕机。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确定了旋耕机各工作参数,并对各系统和主要工作部件进行了设计,进而确定了整机的结构与技术参数。该果园避障旋耕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与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设施农业多功能作业机械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龚永坚  熊永森 《农机化研究》2003,(1):104-106,123
研究没计了应用于没施农业的、能完成旋耕、起垄、培土、覆土、开沟及犁耕等作业的多功能管理机械。通过分析国外样机的先进结构,根据我国农艺要求和使用习惯进行了国产化设计。经过试验分析,确定了6种作业机具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并通过试验和生产考核,证明了机具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在详细介绍旋耕机种类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介绍旋耕机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现状,论述旋耕机在整地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旋耕机具的研究发展及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小区自走式旋耕机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玉米根茬地旋耕作业的要求,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对玉米根茬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旋耕机前进速度为0.6m/s、刀轴转速为224r/min、刀齿齿数为11片时,旋耕深度达到13cm,玉米根茬破碎率达到9 5%以上,基本满足了小区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北京地区油菜播种质量,参照相关标准,开展了驱动耙和灭茬旋耕机2种耕整地方式下的油菜播种机试验。结果表明:与驱动耙对比,灭茬旋耕机的作业质量好,作业效率高,性能较优,但油耗稍大。综合考虑油菜播种机的播种质量发现,驱动耙耕作方式更适合油菜播种机,在播种机设定的作业条件下,驱动耙耕整地后播种机的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比灭茬旋耕机低25.5%,各行播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低1.3%,同时用种量高0.45 kg/hm2,作业速度低0.09 hm2/h。   相似文献   

18.
精确定位是实现智能旋耕机自主作业的关键技术。为此,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智能旋耕机的定位系统,主要由部署在旋耕机上的移动定位节点、上位机和Zig 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成。无线网络主要由坐标位置已知的锚节点和移动的定位节点组成。移动的定位节点以低功耗芯片LPC2148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原理进行测距,利用3个CC2530模块分别采用三边测量法确定3个未知节点的位置,最后采用三点求质心法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同时,借助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与上位机的实时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智能旋耕机定位系统能够实现精确定位,且工作稳定可靠,对农田内8个随机位置坐标上的测量平均误差仅为0.242m,能够为智能旋耕机自主导航作业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轴承是旋耕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接触特性对于旋耕机轴承的承载能力、传动精度、可靠性等具有显著影响。为此,基于ANSYS/LS-DYNA显示动力学分析方法对SKF-4201ATN9型旋耕机双列深沟球轴承的应力、位移、速度等接触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转速及载荷对轴承接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滚动体速度、应力呈波峰波谷形式变化,最大应力出现在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时;随着单元与内、外圈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应力大小显著减小;内圈转速对轴承位移、速度、应力变化频率影响明显,对应力值影响轻微;随着径向载荷增大,滚动体应力增大,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吻合,为后续旋耕机双列深沟球轴承接触及动态特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田高茬秸秆还田耕整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计了一种双轴水田秸秆还田耕整机。阐述了该机工作原理及其总体结构设计,并进行田间试验检测其性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可一次性实现水田高茬秸秆的埋覆还田、旋耕碎土、平整地表等多项功能,耕深158.7 mm,耕深稳定性为84.86%,秸秆埋覆率94.19%,耕后地表平整度25 mm,生产率0.87 hm2/h,能够满足水稻播栽对耕整地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