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诱因,早期的筛查技术已不能满足对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准确检测要求。核酸适配体因其小尺寸、易修饰、亲和性高、热稳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研究者们运用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开发了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的众多检测方法,用于快速筛查食源性致病菌。该文介绍了食源性致病菌的常用检测方法,总结归纳了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程序,列举了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应对样品的快速高效检测要求时的发展趋势,以求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改进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食用含有寄生虫卵、幼虫或不加热的食物有关。伴随着经济进步、环境变化、人员和货物流动,农产品食物来源和食用方法多样化,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呈现新特点,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论述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食源性寄生虫在食物中的类型以及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在单细胞水平下的生长普遍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同时低菌量污染食品所造成的危害风险亦不可忽视,因此食源性致病菌单细胞的生长观测及预测研究逐渐成为食品预测微生物学及食源性致病菌风险评估的研究热点。在分析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目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单细胞生长观测研究分为间接推断和直接观测两类方法;同时对食源性致病菌单细胞生长预测的模型参数与建模过程进行概述,比较了传统预测微生物的决定模型与微生物单细胞的随机模型二者之间的区别,强调了单细胞生长模型需在随机建模的基础上开展,并通过个体建模方法进一步联系其与所在食品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食源性致病菌单细胞生长观测与预测的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吕梁市养猪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乡规模养猪场的快速发展,猪的呼吸道综合症病越来越多。猪的呼吸道综合症(PRDC)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环境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并且大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5.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叫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脱水和明显的白细胞减少及出血性肠炎为特征,是猫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 本病毒于1930年首先由Hammon和Ender报告。现在德、法、美、日本和韩国等很多国家都有发生。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即有关于此病的记载。近年来,在江苏、安徽、陕西等十多个省市时有发生,1984年首次从自然病例分离到一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相似文献   

6.
1.发病原因口蹄疫的病原为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本病毒具有多型性和变异性,现已知有7个血清型(A、O、C、南非1、南非2、南非3、亚洲1),80多个亚型,亚型内又有众多抗原差异显著的毒株,而且每年还会有新的亚型出现。各型之间抗原性不同,相互之间无交叉免疫性。病毒的这些特殊性给该病的检疫、防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养猪场(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养猪业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关注。炎热的夏季对养殖户来说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夏季由于高温高湿,很容易使猪只肠胃功能紊乱、采食量下降,造成摄入的养分不足,肉料比升高,生产性能下降;同时夏季的温湿度又给各种细菌、病毒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环境,容易造成疫病爆发蔓延,如何让猪群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较高生产力,笔者提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病毒从诞生之日起,便给计算机应用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使人们不得不投入相当的人力、财力来对付肆虐泛滥的病毒。软件开发者们正不断地在病毒检测和预防方面取得进展。现在已经有了能检测1500多种病毒的病毒检查程序。有的病毒扫描程序作为NLM运行,...  相似文献   

9.
滑动弧放电是在大气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等离子体形式,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对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食源性有害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放电处理时间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杀菌效果,并通过表面形貌、电导率和共聚焦显微镜等测试方法揭示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的失活机制。结果表明,氮气放电等离子体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主要抑菌机理是对细菌的细胞膜造成破坏,导致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是南A型正黏膜病毒——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清亚型众多,不同血清亚型之间及同亚型不同毒株对禽类的致病性不同,不同禽类及同种禽类巾不同口龄,不同饲养条件下禽群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不同,禽流感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可引起100%的鸡群发病,75%以上的病鸡死亡。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则不引起任何症状,仅能从血清中检出抗体,感染温和性的病毒后,临床上则以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呼吸道症状、拉黄绿色稀粪、产蛋下降,零星死亡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薛英健 《农业工程》2018,8(7):122-124
海南省以病虫害防治作为贯彻落实生态立省战略和促进海南热带特色作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且已经取得成效。但在经费投入、基础研究、防治队伍建设和农民防控意识培育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冯彩霞 《农业工程》2019,9(8):15-17
利用臭氧杀菌技术设计了CF-3.5型病害防治机,并进行了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害防治机的施放效率可达92.3%,臭氧扩散均匀且安全性高,各项测试指标均符合技术要求,可满足温室病害防治需求。   相似文献   

13.
杨秀兰 《农业工程》2016,6(4):96-97
水稻是云南省洱源县三营镇重要的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水稻品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三营镇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利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水稻病虫害,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成效。介绍了三营镇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以期促进当地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防疫灭病是养猪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切断病原传播,建立养猪场运输车辆洗消烘干站是较好的措施。结合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和国内行业现状,以及养猪场消毒防疫的发展需求,制定了高效标准的工艺流程,并对设备分类、特点、选择及其应用情况进行具体的阐述,以期为正在建设的运输车辆消毒与烘干设施及设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做好林木蚜虫防治工作,确保林木健康生长,该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蚜虫对树木的危害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正多 《农业工程》2016,6(3):117-118
桑蚕一代杂交种不受精卵对蚕种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分析了不受精卵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提高蚕种单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苏成才 《农业工程》2020,10(1):116-118
鉴于目前果树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不断加快,尝试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分析和评价体系,为防治工作绩效评估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该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卫星遥感方面所做的相关工作,主要介绍的国内外学者研究内容有卫星遥感资料、图像的处理和订正、对地面目标物的识别、农作物产量预报、卫星遥感的发展状况、建立卫星遥感资料库、建立预报模型、降水监测、地温监测、冻土监测、灾害监测、气体监测、卫星云图应用和不同类型卫星遥感技术相互融合使用等内容。该文在简要介绍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气象为农服务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气象为农服务的工作中亟需加强卫星遥感技术应用,阐述了要结合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加强卫星遥感技术在农业气候区划、农作物种植规划、农作物生长期监测管理、病虫害防治、灾害防御、农作物产量预报、防御火灾以及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强调要强化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使卫星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能够趋利避害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仿生学和烟草花叶病毒的摩擦接种原理,设计了以微创机构为核心的接种设备。应用电机带动800目的砂布条,由砂布条对烟苗进行摩擦微创,为避免对娇嫩的烟苗造成严重损伤,通过试验确定砂布条宽度3 mm,微创滚筒转速70 r/min。为方便烟苗的日常管理,设计了集接种、施肥和喷洒药物功能为一体的烟苗接种喷药施肥机。该接种喷药施肥机由机架、微创机构、控制系统、供药机构和行走系统组成。由基于Eclipse开发的手机APP作为上位机,STM32作为下位机,通过Bluetooth实现控制指令在上、下位机之间的传输,实现一体机喷药、施肥和接种3种功能的转换和一体机前进、转向的控制。试验表明,该苗床接种喷药施肥机达到87.3%的接种率,指标优秀。相比于生产中应用的烟草花叶病毒人工接种方式而言,该一体机实现了一机多用,突破了传统人工接种方式的限制,微创小,适应性更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0.
陈晓荣 《农业工程》2018,8(3):81-83
影响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降雨因子、植被盖度因子等,以陕西省宁陕县寨沟小流域5个不同植被覆盖度的侵蚀观测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