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蔬菜含水量高,质地鲜嫩,营养丰富,易遭害虫蛀食。而在害虫中,钻蛀性害虫所造成的损失最大,通常为总害虫损失的80%以上。且此类害虫取食为害甚为隐蔽,更给防治带来困难。因此,掌握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和防治特点,对搞好蔬菜生产十分重要。1985年以来,我们进行有关调查研究,现报告于后。一、蔬菜钻蛀性害虫的种类钻蛀性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烟青虫等15种,  相似文献   

2.
从2016年起,北京市昌平区不断有莓农反映草莓田出现大"肉虫子"危害,部分棚室受害较重。为全面了解其发生种类、发生时期和发生程度,为莓农开展防控提供依据,2018—2020年,于每年8月至翌年5月对昌平区主要草莓生产园区展开调查,记录相关发生情况,对部分不易识别的幼虫,通过饲养获得成虫,逐步明确北京昌平新发夜蛾科幼虫有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3种,其中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最为常见。上述3种害虫的幼虫在9—12月草莓开花期前,主要为害叶、嫩枝等,低龄幼虫喜取食嫩枝,造成枝芽破碎、叶片穿孔或仅存叶柄,随着龄期的增加,甜菜夜蛾和棉铃虫可取食周边叶片造成缺刻、大穿孔,果实膨大后,3种幼虫均可取食果实,但田间仍以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较为常见。最后,根据发生特点,从生态防治、理化诱控、药剂防治3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3.
蔬菜害虫种类繁多,但可以归纳为吸汁类、食叶类和钻蛀类三大类。每类害虫的生活习性都不相同。应根据其共性和个性以及寄主的生长特点,有针对性地喷药防治,使药剂直接接触虫体,达到较理想的控制效果。达到较理想的控制效果。①喷药技术与害虫生活习性和为害习性密切相关吸汁类的蚜虫和一些食叶类害虫集中在寄主的叶背和嫩枝为害,应该以“画圈点点”的方式进行喷药,即喷雾器的喷头先兜着植株叶片喷一圈,再扣在嫩头上喷一下,这样就使植株和虫体全部接触药剂,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高龄幼虫白天有入土藏匿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田坤发  杨翠萍 《蔬菜》2002,(10):22-23
露地夏秋茄子栽培以其能及时调节8~10月份秋淡季蔬菜市场供应、技术要求相对简单、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而为农民群众所接受。但8~9月份是多种钻蛀性害虫猖獗为害茄子果实的时期,不仅因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而影响产量,而且严重影响果实的质量和商品性。而此时又正是夏秋茄子开花结果和采摘上市的高峰期,不宜进行化学防治。现笔者将几年来推广实施的夏秋茄子钻蛀性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归纳如下。一、钻蛀性害虫种类据笔者调查,本地(淮北地区)为害夏秋茄子的钻蛀性害虫主要有茄黄斑螟、金刚钻、棉铃虫、烟青虫、玉米螟等,其中又以茄…  相似文献   

5.
正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1808年)],属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又名白菜褐夜蛾、玉米叶夜蛾。它原发于东南亚,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害虫,随后传播、扩散,并入侵到世界广大地区,在亚洲、欧洲、北美、非洲及澳大利亚均有严重危害或成灾的记录。  相似文献   

6.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ubner)又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飞性暴发害虫,国内分布广泛,食性甚杂,能取食甜菜、蔬菜大豆、杂草等100多种植物。该虫在大丰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发生很轻,为偶发性害虫,但近几年来暴发频率增加,危害作物程度加重,仅2001-2002年我市秋季青椒与菠菜因甜菜夜蛾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3成。该虫在本地主要危害时间8~10月份,主要危害大白菜、青椒、赤豆、芦笋、青菜、甘蓝、菠菜、萝卜、棉花等作物。目前对甜菜夜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因该虫抗药性较强,多种药对其防效欠佳,严重田块可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7.
<正>花木的害虫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食叶害虫、刺吸害虫及螨类、枝干害虫、地下害虫等4类。1食叶害虫主要有刺蛾、蓑蛾、毒蛾、夜蛾、舟蛾、卷叶蛾、枯叶蛾、尺蛾、天蛾、凤蝶、粉蝶等幼虫及金龟子、金花虫、叶蜂等。这类害虫用咀嚼式口器取食,有  相似文献   

8.
《果农之友》2008,(8):52-52
枣树病虫害种类较多,6—7月发生的食叶害虫有枣黏虫、枣龟蜡介壳虫和枣叶壁虱,危害枣花和幼果的有枣绮夜蛾,蛀果害虫有桃小食心虫;7月中旬以后,主要病害是枣锈病;8月以后到采收期,主要病虫害是桃小食心虫、枣缩果病、枣锈病。  相似文献   

9.
为初步摸清柳州市主要园林植物害虫种类与危害严重害虫的虫情,对柳州市几个代表性公园、广场、庭院主要园林植物进行了抽样调查与专题调查.结果表明:园林植物害虫78种,隶属8目42科75属.其中吸汁类害虫40种,占总种数的51.3%,隶属3目18科39属;食叶类害虫29种,占总种数的37.2%,隶属5目21科28属;钻蛀类害虫9种,占总种数的11.5%,隶属3目6科9属.危害严重的种类为食叶害虫黄杨绢野螟、曲纹紫灰蝶,钻蛀害虫橘光绿天牛、相思拟木蠹蛾,吸汁害虫杜鹃冠网蝽、台湾白兰蚜.表明柳州市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多,以吸汁类害虫为主,但虫情严重的种类并不多.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性诱剂[1]进行虫情测报,与使用虫情测报灯相比,具有诱蛾始见早、峰型明显,不受气候、周边灯光干扰等特点,通过几年多点的示范比较,上海地区应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甜菜夜蛾专用测报诱芯,使用最简便、稳定、有效,特别是在上海地区梅雨季节,最能客观地反映虫情消长的真实发生动态,是改进、革新该虫测报技术的首选诱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防治生姜甜菜夜蛾的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在生姜主产区开展田间药效试验,调查了4种杀虫剂对生姜甜菜叶蛾的幼虫防治效果和叶片受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虫螨腈悬浮剂和茚虫威悬浮剂对生姜甜菜夜蛾的防效较好,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防效较差;其中,667 m2施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2.0 g后14 d,虫防效为98.19%,叶片受害防效为86.13%;667 m2施240 g/L虫螨腈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5.0 g后14 d,虫防效为80.29%,叶片受害防效为71.05%;667 m2施15%茚虫威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5.0 g后14 d,虫防效为73.40%,叶片受害防效为65.39%。不同药剂对甜菜夜蛾的幼虫防效高于叶片受害防效,但同剂量处理条件下2种评价方法的防效趋势相一致。因此,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虫螨腈悬浮剂和茚虫威悬浮剂可作为生姜甜菜夜蛾防治药剂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同时在田间药效评价时,可采用叶片受害防效来替代幼虫防效的调查方法,从而避免幼虫假死性对调查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宋元周 《蔬菜》2021,(6):69-71
持续大到暴雨导致蔬菜田块遭受水淹,易造成涝灾、渍害,田间湿度大,病害多发,落花、落果较多,出现沤根、烂根、死棵、绝收现象。为搞好生产救灾,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针对洪涝灾害影响、灾后田间管理、灾后恢复生产等方面阐述了蔬菜灾后生产技术措施,对不同受灾程度的田块提出了清沟沥水、及时追肥、抢收抢种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生姜绿色生产的目标,对莱芜区生姜上的姜蓟马和姜螟2种主要虫害的危害现状及其为害特点、发生规律进行描述,并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治措施,其中农业防治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措施来减少虫口密度;物理防治是利用粘虫板防治蓟马,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姜螟;生物防治是通过利用植物源农药、保护天敌等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4.
谭光仙 《长江蔬菜》2013,(22):42-44
为推动凯里市生姜产业发展,开展了生姜适宜栽培密度探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姜行距不宜低于50 cm,否则不利于培土,密度以调整株距为宜;生姜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 m2,此密度下生姜产量高,产品品质优、商品性好;生姜不宜连作,连作病虫害严重,且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种植效益好、具备一定开发潜力的野生蔬菜——宽叶十万错的广泛种植,对其进行试验和生产探索,挖掘宽叶十万错具备的可常年采收、适应能力强、生长快、抗逆性好、病虫害少、风味独特、多酚含量高等优势,并从繁殖、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简要总结了1套栽培技术,每667 m~2年产量1 200~1 500 kg,667 m~2产值1.4万~1.8万元。  相似文献   

16.
十字花科蔬菜虫害经济阈值研究概况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十字花科蔬菜虫害损失率及经济阈值研究情况分析及蔬菜害虫幼虫食叶试验、功能叶剪叶试验和不同条件下虫害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缓苗期及结球始期对虫害敏感,莲座期及菜球充实期耐虫性强;菜球减质量与剪外叶减质量对产量影响趋于相同;莲座期外叶受损,有超补偿能力,可放宽防治指标;莲座期防治指标为菜青虫每株5头,斜纹夜蛾每株1.5头,甜菜夜娥每株7.5头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解决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实现设施蔬菜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南京市江宁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为调研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后发现设施内土壤pH值显著低于露地,且EC值和NO_3~--N含量显著高于露地,表明设施土壤盐渍化及酸化严重。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选择耐盐品种、改进浇水方法、合理施肥等。  相似文献   

18.
本次调查总共发现马铃薯病、虫害共10种。分别是马铃薯28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 solani Kaltenbach)、叶甲(Chrysomelidae Latreil e)、金针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cabies (Thaxter) Waks.et Henvici),马铃薯病毒病(PVY)、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马铃薯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sp)和马铃薯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病虫害的发生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加。为保证‘威芋5号’的高产、优产,准确识别病虫害的种类,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南疆喀什市温室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2017年在喀什市进行了温室蔬菜病虫害调查,共调查了21种蔬菜,其中在16种蔬菜上共发现了12种病害,在15种蔬菜上共发现了4种虫害。综合来看,为害南疆喀什市温室蔬菜的主要病害种类为煤污病、腐烂病、白粉病以及病毒病,主要虫害种类为斑潜蝇、白粉虱和菜蛾。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温室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初步构建了喀什市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