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鲀肉味鲜美,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可作为人体优质的膳食来源。早先因其含有剧毒的河鲀毒素而被禁止销售与食用,随着养殖与控毒、祛毒技术的趋于成熟,国内外在逐步开放河鲀的市场,河鲀的经济价值不断提升。本文分析总结了河鲀的营养价值,综述了其风味、毒素、贮藏保鲜及加工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河鲀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河鲀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鲀和河鲀毒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中国有毒河鲀的种类和分布、河鲀体内的河鲀毒素的来源、河鲀对河鲀毒素的耐受性、人工养殖河鲀的河鲀毒性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河鲀与河鲀毒素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关于河鲀体内的河鲀毒素来源的新观点,认为河鲀体内的河鲀毒素可能是河鲀以细菌产生的河鲀毒素类似物为前体,生物合成而成的。养殖河鲑的毒性控制,需同时考虑食物链和河鲀本身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有毒河鲀的种类和分布、河鲀体内的河鲀毒素的来源、河鲀对河鲀毒素的耐受性、人工养殖河鲀的河鲀毒性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河鲀与河鲀毒素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关于河鲀体内的河鲀毒素来源的新观点,认为河鲀体内的河鲀毒素可能是河鲀以细菌产生的河鲀毒素类似物为前体,生物合成而成的。养殖河鲑的毒性控制,需同时考虑食物链和河鲀本身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病害防治是水产养殖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用药、科学防治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水产病害呈多样性和多发性趋势,养殖户在病害防治上常因缺乏认识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发病后用药。水产动物因其生长生活的特定环境,在发病初期症状往往不太明显,若加上巡塘工作粗枝大叶就更难察觉,待发现症  相似文献   

5.
产河鲀毒素细菌水平转移相关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种进化关系并不密切的细菌均能合成河鲀毒素,揭示了产河鲀毒素细菌间可能存在水平基因转移现象,但通过何种途径并不清楚。为调查产河鲀毒素的气单胞菌(Aeromonas sp.)质粒中是否存在与水平基因转移相关的元件,通过PCR扩增分别发现该质粒中存在tra,rum及vird4基因,扩增出的906 bp的tra,681bp的rum及1 319 bp的vird4,分别与多种菌株的转座酶、松弛酶和Ⅳ型分泌系统中的ATP酶基因具有高度的序列同源性,并具有这些酶的保守结构域,结果表明产河鲀毒素的气单胞菌具有通过接合转移和转座方式转移基因的能力,同时具有转移河鲀毒素至宿主的能力。对于进一步了解产河鲀毒素细菌之间以及产河鲀毒素细菌与河鲀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帮助。研究亮点:本研究首次在产河鲀毒素的气单胞菌质粒中明确鉴定出与水平转移相关的基因,表明该细菌不但具有通过接合转移和转座方式转移基因的能力,而且具有转移河鲀毒素至宿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养殖河鲀效益显著,但其越冬问题却一直困绕着广大养殖户.河鲀越冬是指池塘养殖的大规格河鲀鱼种或未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7.
黄瓜病害的化学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CucumissativusL.)整个生育期发生病害达18种之多,病情严重,防治难度很大,针对黄瓜病害的种类和发生特点,从黄瓜生长的各个时期详细介绍了当前化学农药的科学防治技术,通过烟薰、粉尘、喷雾等项措施,达到适时适量科学用药控制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以来,国内河鲀大多在沿海地区销售,如今河鲀逐步向内地和北方地区发展,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政策的调整和产业的逐渐规范化,河鲀对于老百姓而言,以前是"不敢吃,吃不起",如今是"放心吃,吃得起"。随着河鲀养殖规模不断增加,成本和价格均有所下降,河鲀逐渐成为老百姓消费得起的鱼。  相似文献   

9.
根据丰县设施蔬菜生产中病害严重的问题,提出清除病原,切断传播途径,科学用药的防控技术,旨在为当地蔬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番茄是邢台地区主要的反季节栽培蔬菜。近年来,由于有些菜农缺乏科学的病害防治知识,盲目用药,导致病害发生严重。不但达不到预期的防治目的,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污染了环境。现将该地区保护地番茄主要病害的症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为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晚疫病是该作物的主要病害,为了进一步做好晚疫病防控,确保福泉市马铃薯作物优质高产,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及病害流行原因,从种薯处理、土壤处理和科学用药等方面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淑臣  王晓东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3):178-179,169
介绍了河北省东部滨海稻区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科学用药,综合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及条纹叶枯病等主要病害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病毒病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病害中的重要病害,文章重点分析了5%壳寡糖水剂在不同作物病毒病上应用技术,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朋友、种植大户提供科学、完整的数据支持,以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4.
东海区黄鳍东方鲀寄生异尖线虫的鉴定及河鲀毒素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检查东海区283尾野生黄鳍东方鲀(Takifugu xanthopterus)样本,发现具有河鲀毒素的黄鳍东方鲀也受到线虫的感染。11月份黄鳍东方鲀体内异尖线虫感染情况最严重。通过形态学特征和线粒体DNA鉴定,黄鳍东方鲀组织内寄生的线虫为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免疫组学分析发现异尖线虫体内含有河鲀毒素,进一步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显示异尖线虫体内河鲀毒素含量为425 ng/g,这是首次发现寄生在东方鲀体内的线虫具有河鲀毒素。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用技术》2014,(8):38-38
<正>病害防治是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合理用药、科学防治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水产病害呈多样性和多发性趋势,养殖户在病害防治上常因缺乏认识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此在经过多方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归纳总结了生产中常见的误区,以供同行借鉴。1、发病后用药水产品因其生长生活的特定环境,在发病初期其症状往往不太明显,加上巡塘工作粗枝大叶就更难察觉,待发现症状时,病鱼常已很  相似文献   

16.
病害问题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近百种.每年约有20%~30%的养殖面积受到病害侵袭.直接经济损失在10亿元以上为此,要应科学用药.积极开发绿色水产药物,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1)认识水产动物疾病及其特征,对症用药;(2)了解药物的性状和作用,掌握环境对药物的影响以及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反应特点,合理用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调查了西甜瓜的细菌病为害特点,果实发病,病害难以控制,因此,绿色防治措施是预防该病害的主要途径.提出了择优选种、合理开展田间管理、绿色农业防治、科学用药等防控措施,为西甜瓜细菌病为害特点及绿色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暗纹东方鲀几种组织中可培养细菌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6S rDNA特征序列PCR-DGGE法,分析了不同饵料饲养的暗纹东方鲀的表皮、肠道和河鲀毒素累积组织(肝和卵巢)中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组成.根据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共鉴定出45种可培养细菌,在这些细菌中,以变形细菌的gamma亚群占多数,其它分别隶属于低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和高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摄食不同饵料的暗纹东方鲀,其肠道、表皮或河鲀毒素累积组织中的细菌菌落组成是不同的,但不管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或天然饵料,在暗纹东方鲀的肠道、表皮或河鲀毒素累积组织中,均发现已有报道的可产河鲀毒素的细菌类群,表明饵料来源对暗纹东方鲀的河鲀毒素产生不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16S rDNA特征序列PCR-DGGE法,分析了不同饵料饲养的暗纹东方鲀的表皮、肠道和河鲀毒素累积组织(肝和卵巢)中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组成.根据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共鉴定出45种可培养细菌,在这些细菌中,以变形细菌的gamma亚群占多数,其它分别隶属于低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和高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摄食不同饵料的暗纹东方鲀,其肠道、表皮或河鲀毒素累积组织中的细菌菌落组成是不同的,但不管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或天然饵料,在暗纹东方鲀的肠道、表皮或河鲀毒素累积组织中,均发现已有报道的可产河鲀毒素的细菌类群,表明饵料来源对暗纹东方鲀的河鲀毒素产生不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正1.植物病害诊断仪。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引起农作物病害的主要原因。这些病害微生物一般通过茎、叶、根系、果实等侵染植物,大部分病害在染病初期虽能较易防治,但一般不易被人察觉,病害一旦发生,防治不仅困难而且效果较差,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在病害发病初期进行检测和及时防治,对防治病害的发生尤为重要。该仪器能够快速分析确定各种农作物病害的种类,为如何防治病害及用药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邮购价4800元/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