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2012—2015 年在广西桂平开展了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及示范。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2014—2015 年木薯间作套种西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示范基地采用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模式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10.1%,比纯种西瓜增收90.8%;辐射区间作套种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29.0%,比纯种西瓜增收77.5%。研究结果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木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同时改善了田间气候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除草剂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有效地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木薯间作套种不同作物的栽培模式和经济效益以及国内木薯间作套种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政府和当地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和人才投入,为木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应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相适应的标准化种植模式,探索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建议,为木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木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同时改善了田间气候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除草剂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有效地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木薯间作套种不同作物的栽培模式和经济效益以及国内木薯间作套种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政府和当地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和人才投入,为木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应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相适应的标准化种植模式,探索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建议,为木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穿心莲是一种用途很广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由于穿心莲种植对气候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可以间种玉米、木薯等农作物。本试验在于探讨玉米套种穿心莲的经济效益,结合本地的套种实践,分析玉米和穿心莲套种栽培条件以及套种优势,为横州镇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间作套种是我国集约化栽培精耕细作的传统方法。本文通过对套种高产栽培技术理论的研究分析,来探讨西瓜+穿心莲+豆角三重套种的模式优势,为优化种植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研剖析广西木薯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品种选育、培育龙头企业及打造区域优势产区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多渠道调查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分布区域、主栽品种、种植模式、产量、种植收益、加工和销售情况,结合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及文献查阅结果,对广西木薯产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的木薯主产区,木薯种植面积和加工产量均占全国的70%左右,但2017—2019年期间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广西木薯产区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梧州市、钦州市、玉林市和贵港市,目前推广的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主要有木薯+西瓜、木薯+花生、木薯+辣椒及木薯+穿心莲等,主栽品种有南植199、SC205、SC5号和新选048。广西工业木薯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贵港市、崇左市和河池市,共有24家初具规模的工业木薯加工企业,其加工产品以淀粉为主。广西木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种植经济效益偏低,种植面积逐年下滑;本地原料供应不足,加工企业对外依存度增大;木薯品种更新换代慢,尤其缺乏专用型品种;木薯淀粉生产环保压力大,循环利用技术有待加强;木薯加工产品形式单一,深加工技术落后。【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桂字号品牌建设、木薯基础研究及深加工技术集成与研发,全方位提升木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广西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红壤旱坡地木薯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乡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是武夷山区到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主要以红壤缓坡低丘为主.该县红壤旱坡地等边际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酸性较重,具有种植木薯的理想土地资源.但是,木薯植株高大,生长期长达7~8个月,株行距较宽,前期生长较慢,土地裸露面积大,单种木薯地面易受雨水冲刷而引起水土流失,并且种植经济效益低.针对这种现象,近年我们按照木薯与矮生作物、与早熟作物、与经济效益高的作物、与养地作物搭配的原则,摸索并推广了一系列木薯间作套种模式,达到了增产增效、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现将该县几种主要的木薯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武鸣县木薯间(套)种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广西区武鸣县建立6个木薯间(套)种模式示范基地,对验收产量及其效益分析的结果表明:西瓜、南瓜、香瓜或毛节瓜套种木薯、以及木薯间作花生或大豆的鲜薯单产比对照(纯种木薯)提高6.1%~25.2%,总收入是对照的1.6~4.2倍,净收入是对照的1.7~4.9倍,其中,瓜类套种的效益优于花生和大豆间作。2009年,以上木薯间(套)种模式的种植总面积达到13800hm2,占全县的49.3%。  相似文献   

9.
丘陵红壤旱地花生木薯间作适宜间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主产区,以花生、木薯纯作为对照,通过不同花生木薯间作研究了木薯对花生负面空间影响距离和木薯间作适宜行距,及间作木薯对土地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间作木薯(不明显降低花生产量的前提下)种植系统中木薯对花生的负面影响空间距离为40 cm左右,木薯间作适宜行距不低于374 cm;且花生木薯宽行间作可明显提高丘陵红壤的土地利用率,纯收入提高58.3%。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不同间作方式与种植密度对木薯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木薯高产栽培和耕地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木薯品种NZ199和46-14为试材,设1 m×0.8 m、1 m×0.7 m、1 m×0.6 m三个种植密度,按照二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置密度试验;以GR911单作为对照,设GR911木薯间作糯玉米、GR911间作木薯4...  相似文献   

11.
木薯生长过程中,水土流失会影响木薯生长以及最终产量,能否采取良好并且积极的措施进行木薯种植地的水土保持是实现木薯丰产的重要保障。文章归纳了目前木薯种植地水土保持采取的免耕法、有机质补偿以及种植生物绿篱等技术手段的类型和特点,概述了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以及对木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对未来木薯种植地水土保持的种植以及遥感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木薯种植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木薯产业不断壮大和种植面积增加,木薯种植地的肥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由于多年来对木薯种植的认识偏差,木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受到阻碍.通过多年来对木薯种植与土壤肥力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种植木薯并不会破坏种植地的肥力,只要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完全可以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木薯产业中存在的种植分散,产量较低,栽培效益不高,栽培与加工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成立木薯产业合作社,改进经营模式;发展集约经营,实现产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改进栽培方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工与栽培紧密结合,不断增加产业经济效益;注重木薯废弃物的利用,保持木薯连续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4.
木薯套种西瓜或南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西区武鸣县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木薯套种西瓜或南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木薯套种西瓜比纯种木薯经济效益增长210%。木薯套种南瓜比纯种木薯效益增长16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为旱地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比粉垄栽培与传统整地栽培(CK)两种种植方式对木薯品种新选4088的茎叶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测定株高、茎径、单株叶片数、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重和产量等。【结果】粉垄栽培的木薯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5.35%、28.70%、30.00%、44.92%和46.69%。【结论】粉垄栽培技术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提高木薯产量,是促进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为旱地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比粉垄栽培与传统整地栽培(CK)两种种植方式对木薯品种新选4088的茎叶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测定株高、茎径、单株叶片数、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重和产量等。【结果】粉垄栽培的木薯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5.35%、28.70%、30.00%、44.92%和46.69%。【结论】粉垄栽培技术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提高木薯产量,是促进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木薯是广西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用途很广,经济价值较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蔗糖业生产遭受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木薯生产将成为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广西气候、土壤适于木薯生长,木薯生产具有明显的自然优势,木薯耐旱耐瘠,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广西木薯年种植面积23~28万hm2,占全国木薯种植总面积的60%,然而,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也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是加工业发展滞后,木薯品种单一、老化,生产布局不甚合理、栽培管理粗放等;因此,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木薯加工业,特别是深加工业,提高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选育、推广高产高粉木薯良种,改进木薯栽培技术,建立健全木薯种植、加工标准化技术体系,科学处理木薯加工“三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木薯高产栽培及产后废弃物处理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品种选择、肥料运筹、合理密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综述了木薯高产栽培技术,概括了木薯收获后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展望了江西木薯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