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7年10月对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水质进行调查监测,共设置调查站位10个。监测指标包含pH值、水温、盐度、透明度、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硝酸盐、活性磷酸盐、 COD、石油类、悬浮物等12个。采用单项水质指数法、有机体污染指数法以及水体富营养化指数法对监测海域水质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保护区内部分站位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导致对应站点水质评价指数1,有机污染指数1,但富营养化评价指标在10个站位均1,表明保护区内水质开始受到轻微污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春、秋季佛昙湾海域水质的调查,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富营养指数法及有机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佛昙湾海域水质的监测项目中,除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外,其余监测项目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无机氮完全超标,活性磷酸盐部分站位超标,是影响佛昙湾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素.春季佛昙湾海域水质的富营养化指数为5.14,秋季为2.49,均大于1,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春季有机污染指数为5.95,秋季为3.69,均大于3,属于中度有机污染水平.通过对佛昙湾海域水质的评价,为该海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2年5~10月北戴河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几个重要化学指标变化特征,并应用富营养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法和小球藻培养法对北戴河近岸海域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对3种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营养指数法计算结果显示,8和9月北戴河近岸海域海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尤其8月的营养状态指数(E)均值>3,已处于高富营养化.其他月份调查海域海水水质较好,尚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潜在性富营养化法计算结果:5 ~7月北戴河近岸海域营养水平很低,水质质量较好.8和9月由于降雨和径流的影响,致使无机氮水平升高,但由于磷的限制,总体上尚处于潜在性富营养化阶段.通过对营养状态指数和小球藻比生长常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北戴河近岸海域营养状态指数和小球藻比生长常数总体上成正相关关系,表明小球藻培养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北戴河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并分析大亚湾中央列岛海域水质情况。[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富营养化水平评价法对2014年3、6、9和12月大亚湾中央列岛海域水质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大亚湾中央列岛海域2014年各调查时期各站位表层和底层海水溶解氧(DO)、活性磷酸盐(PO4-P)含量、表层海水石油类含量均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COD)含量绝大多数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9、12月各调查时期底层海水无机氮含量均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均有个别站位无机氮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各调查时期表层和底层整体水质均达到了Ⅰ级,整体水质良好;该海域各调查时期各站位表层和底层海水均处于贫营养化状态。[结论]该研究可为大亚湾中央列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4年10月和2015年5月白马井渔港近岸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马井渔港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山东招远扇贝养殖区海水水质状况,加强养殖区环境保护。[方法]在2018年5—10月对该养殖区进行调查,并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法、营养状态指数(E)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调查海域扇贝养殖区水温和pH分别为17.28~27.28℃和7.97~8.30,均符合海水水质二类标准,适宜扇贝养殖;盐度为30.16‰~31.40‰,变化幅度小,适宜扇贝生长;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为6.48~8.76和0.792 0~1.955 0 mg/L,均达到海水水质一类标准;营养盐浓度、营养状态水平偏高,一定条件下易引发赤潮;内梅罗污染指数较低,水质较为清洁。[结论]总体上,此次调查海域水质状况普遍较好,达到二类或以上水质标准,适宜扇贝养殖。  相似文献   

7.
太湖水质现状与主要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均在60~70之间,平均值为65.54,各季节的水质状态差异较小。太湖水质整体上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部分区域已呈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2012—2013年流沙湾海水养殖区4个季度的水质数据,分析流沙湾海域基本理化指标及变化趋势,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营养状态指数(E)和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综合评价该养殖海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显示,流沙湾海水养殖区溶解无机磷(DIP)浓度较低(普遍小于0.05 mg/L),而溶解无机氮(DIN)浓度则普遍较高,尤其是春季(0.692~3.067 mg/L)和夏季(0.521~0.979mg/L),水体属于明显的P限制;化学需氧量(COD)呈春夏两季较高的特征(分别为4.62~5.81和2.87~3.65mg/L);夏秋两季内港的叶绿素a(Chl-a)浓度较高(4.85~8.79μg/L)、水体呈中度富营养化,而夏季外港的1号及3号站位则呈明显的富营养化状态(叶绿素a浓度10μg/L);夏季至冬季的E指数普遍1,各季NQI指数均3,养殖海域已经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春夏季的有机污染严重(A指数普遍4),秋冬两季有机污染状况恢复至中度污染以下(A指数4)。与往年相比,流沙湾海水养殖区的DIN浓度明显增加,富营养化状态凸显。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均在60~70之间,平均值为65.54,各季节的水质状态差异较小。太湖水质整体上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部分区域已呈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0.
海头港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5年春季海头港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海头港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海头港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浓度较低,单因子指数值较小,有机污染指数值较小,水质良好,该海域处于贫营养化水平,富营养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2008年4月对上海白莲泾河段水体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取白莲泾上的6个断面,每月大、小潮当日采集各断面水样,获得了该河段水质指标的变化状况。根据监测结果,以DO、CODMn、NH,-N、TN和TP为指标参数,利用单因子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WQI)对白莲泾河段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空间分布上,位于居民生活区的2个断面DO、CODMn、NH,-N、TN和TP5项指标均为最差;时间分布上,枯水期水质较丰水期差,2007年8月、9月白莲泾水质达到最好;小潮期间水质较大潮期间差,且均有90%以上的断面超过Ⅳ类水标准。主要污染指标排序依次为TN、NH3-N和TP。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苍南沿浦湾浅海渔业水域水质。[方法]以温州苍南县沿浦湾监测水质参数为指标,利用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法(CCMEWQI)综合评价2013—2016年浅海养殖区水质状况及对渔业养殖的潜在影响。[结果]虽然该区域水质判定为良并可满足渔业生产,但是从定量综合水质指数(WQI)值来看却是接近中等水平,并呈下发展的趋势,渔业水质环境非常脆弱;监测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无机氮、石油类、活性磷酸盐等;主要的污染物质会潜在造成生态富营养化,甚至暴发赤潮的风险。[结论]该研究可为水域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上海白莲泾河段水体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取黄浦江南码头上1个断面和白莲泾上的3个断面,于每月大、小潮当日采集各断面水样,获得了该河段的各项水质指标。2007年10月,白莲泾河道断流,泵闸工程实施。根据监测结果,以DO、BOD5、CODMn、TN和TP为指标参数,利用标准类别指数评价法对建闸工程施工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发现:TN、TP是白莲泾河段的最主要污染指标,TN的权重系数均超过40%,甚至50%,均为劣Ⅴ类;TP的权重系数均超过10%,甚至30%,其含量是地表水Ⅳ类标准的0.8~5.6倍。总体上,白莲泾河段3个站点的水质劣于黄浦江站点,而施工前水质优于施工后。施工前,大潮期白莲泾河道IV类水比例为29%,较小潮期(8%)高出21%。建闸施工后,大小潮期间出现劣V类水的比例分别为87%和88%,潮汐对白莲泾河段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地下水源水质的空间变化及其主要影响指标,在天津市5个市辖区地下水源设置202个采样点,于2018年枯水期和平水期在各点位采集水样并分析各水质指标,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水质指标赋值法等3种评价方法,解析地下水源水质的空间变化并进行排名。结果表明:天津市地下水源主要指标有9项超标,分别为氟化物、pH、钠、菌落总数、色、氯化物、耗氧量、硝酸盐氮和硫酸盐,且多数指标受地质因素影响。不同评价方法对地下水源水质评价结果略有不同,总体而言,宁河区和蓟州区地下水源水质相对较好,武清区、北辰区和静海区水质相对较差。研究表明,采用水质指标赋值法的评价结果具有问题导向性,更能反映农村地下水源实际情况。同时,地质因素对地下水源的影响不可避免,结合当前乡镇级水源管理工作,针对水源水质特点,建议安装净水工艺设施以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5.
水质标识指数法在白洋淀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2009年白洋淀水质参数的实测结果,应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白洋淀8个国控点位水环境状况分别进行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国控点位均表现出COD、TN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为TP和NH4+-N,DO指标除南刘庄外均较好;离府河入淀口较近的南刘庄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较高,其他7个点位差别不大,其中淀水下...  相似文献   

16.
为调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养殖区的水质状况,选取大连市金州正明寺和登沙河两个典型海带养殖区,以及登沙河附近排污口海区,研究了海带养殖期间各理化因子的动态,并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水温为(5.90±5.10)℃、透明度为(1.2±0.4)m、pH为8.12±0.09、溶解氧(DO)饱和度90%的条件下,海带生长良好,养殖中后期无机氮(DIN)和可溶性活性磷(DIP)明显下降;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表明,3个海区的DO、COD_(Mn)、pH均符合国家二类水质标准,DIN、DIP含量在养殖前期超标,最高达四类或超四类海水水质;综合营养状况评价表明,两养殖海区均属贫营养水体,主要表现为氮限制,而污水口海区为富营养水体,DIN含量高,呈较严重的磷限制;有机污染指数评价表明,登沙河水质良好率为80%,正明寺为60%,污水口为40%,因此,养殖中后期按照合适的氮磷比例适当施肥将对海带生长有利。本研究结果可为完善海带的健康养殖技术、评价海带养殖的生态作用以及海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5年6月对西瑁洲岛海域环境监测的结果,用单项水质参数法、水体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西瑁洲岛海域水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站位中单项水质参数所变化范围为0.11~0.99,有机体评价因子均小于0,海域水质富营养化E测定值变化范围为0.006~0.027,说明西瑁洲岛海域水质良好。本次调查结果与2010年进行比较,无机氮、油类和锌的含量略有增加,但仍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测项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表明自2010年以来,西瑁洲岛海域的水质环境质量一直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8.
潜江市鱼塘春季水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春季对潜江市龙湾镇鱼塘水质的调查分析表明,鱼塘水质的平均综合素质指数(I)为3.83,水质属“严重污染”;总磷和氨态氮的污染负荷分担率之和为91.3%,属有机污染。影响该地区鱼塘水质的主要因素有农业退水、河水水质退化及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河流底栖动物与水质的相关性。[方法]于2012年11月(枯水期)、2013年4月(平水期)、2013年8月(丰水期)对太湖流域主要河流39个采样点进行水质、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底栖动物指数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出有相关性的水质因子。[结果]受水量的影响,与底栖动物指数有相关性的水质因子在各水期存在差异。各水期水质的营养状况是影响底栖动物生态健康的重要水环境因素。水质因子的变化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着复杂的关系,除营养盐外,SS、CO_4~(2-)、Ca~(2+)、Cu~(2+)、Hg~(2+)、Zn~(2+)、DOC、TOC、TH、Ni~(2+)与底栖动物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重金属对河流底栖动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太湖流域水生态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