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湖与彭头山稻作文化比较研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居中中国农业大学王象坤贾湖文化是分布于淮河上游地区的前仰韶时代考古学文化,彭头山文化是分布于长江中游洞庭湖西岸澧阳平原的考古学文化,均有距今8000-9000年的历史,近几年来都发现有丰富的稻作文化遗...  相似文献   

2.
1个端庄健美、乐观开朗的姑娘,从洞庭湖畔的澧阳平原,来到安化山区的边远山村,与这里1个志趣相同的小伙子结为伉俪。小两口白手起家,依靠科技,很快致了富。如今,2人日子过得温馨甜蜜,事业干得兴旺红火。  相似文献   

3.
<正>前言: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北岸,澧水中下游,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总人口98万,地处全省最大的冲积平原——澧阳平原。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其次为柑橘、红薯、玉米、小麦、高粱、甘蔗等。其中水稻既可作早晚两季种植,也可作一季稻种植,常年水稻复种面积100万亩左右。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个人认为澧县水稻病虫的发生程度和种类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水稻品种、耕作制度、气候变  相似文献   

4.
慈利县位于武陵山脉东部边陲,既有澧阳平原的棉麦区,又有武陵山区的旱地小麦区,常年种麦20-25万亩。选择该县作为我省小麦试点和良种扩繁基地,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广泛的代表性。本文从湘麦12号在该县的鉴定、扩繁、示范种植到全省推广的全过程,探索建立小麦等旱地作物良种繁供体系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吉县农民葛建章和建军兄弟俩人,敢为人先,创办一家“粮食银行”,两年赚了30余万元。  相似文献   

6.
汪铁锁 《新农业》2005,(7):11-11
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二连农工吴卫疆,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发展蘑菇种植。种植蘑菇15年来,累计收入2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蘑菇王”。  相似文献   

7.
提起科技特派员梁全忠和毛杨易,山西太原古交市岔口乡堤子头村武三苟挑起了大拇指。去年,他家移植成功36头西蒙达尔肉牛胚胎,到明年仅养牛一项收入就可达10余万元。“以前一头牛养一年卖上千数元,现在胚胎牛3个月大就能卖到1500元呢。”他乐呵呵地说道:“这些科技特派员的手指头都是金子做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山东省定陶县杜堂乡杨店行政村,提起党员窦留进和他的“聚德养牛场”,全村人没有不知道的。2005年,他依靠科学养牛1000多头,年收入30多万元,成为当地响当当的“致富状元”。在他的帮扶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效仿,家家念牛经,户户发牛财,全村年养牛1万多头,收入300多万元,人均增收  相似文献   

9.
河北唐山明乐乳品公司虽名不见经传,但它的发展势头和骄人业绩却令人刮目相看:自2000年5月组建以来,已实现利税580余万元。而令人惊奇的是,明乐乳品的当家人竟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住河北滦南县奔城镇西张土坎村的崔守财,探询明乐的发展轨迹,崔守财的“才”“财”经成了企业的独特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10.
初夏时节,走进云南龙陵县龙山镇河头村农民段彩焕的石斛园,正在给石斛施生态肥的小段喜滋滋地介绍:“2006年,我投资4万多元种植石斛600多m^2,去年产石斛鲜条110多kg,收入2万多元。”在龙陵县,石斛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县种植面积达26万m^2,去年产石斛鲜条140t,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一根“致富草”,催生新产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种被宣传为“零风险、高回报”的托管造林方式,由北到南席卷我国多个省份。据宣称,只需投资2.6万-5万元不等,在家坐等,数年后就可以得到少则数万元,多则10多万元的回报。尽管有关部门多次提醒高额回报背后存在投资“陷阱”,但投资者依然趋之若鹜。不久前,石家庄市一家托管造林公司卷款潜逃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关注,托管造林真是“天上掉馅饼”的神话,还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快速致富:众目睽睽之下设骗局所谓托管造林,是指造林公司承包、收购某地已有林地或新造林地,再将林地以单位面积出售给投资者,同时林木权属也流转给投资者,…  相似文献   

12.
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沿岸光、热、水资源优势突出,是全区“万元田”生产的集中生产区,加快该区域高效农业发展步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以此为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区高效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阮晓芳 《农家科技》2011,(10):58-63
“万元增收”的标语随处可见。“万元增收”的声音随处可听。注重城市的经济飞腾固然重要,但“以城带乡”促进农民实现“万元增收”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耍途径。林下养鸡。肉牛养殖、山羊养殪、食用菌种植项目的发展。造就了丰都县虎威镇的龙头企业——“多哥农业”、“麻辣兄弟”。农民喜笑颜开地攻下“万元增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豫西“黄金之乡”,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经济“能人”,千万富翁。他没有把辛苦挣来的1000多万元血汗钱装进自己的腰包,而是全部捐献出来,扶贫济困,造福乡邻;他将自己投资500余万元建立的工贸一条街,投资400余万元建起的北阳平花园小区,投资500万元收购的十几家企业,宾馆,商场等全部无偿捐给了村集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种被宣传为“零风险、高回报”的托管造林方式由北到南,席卷我国多个省份。据宣称只需投资者在家坐等,数年后就可以得到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的回报。尽管有关部门多次提醒高额回报背后存在投资风险,但投资者依然趋之若鹜。不久前,河北石家庄一家托管造林公司卷款潜逃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6.
瓜子、花生、玉米,是再普通不过的农副产品。一位普通的下岗女工,却将瓜子、花生、玉米炒出了大文章,不仅将山里土货“炒”到了国外,还将自己“炒”成了一个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的私营企业主;她本人也作为下岗职工的优秀代表出席了全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被光荣评为全国再就业标兵。她就是湖南省安化县水井巷炒货店的老板谌雪花。  相似文献   

17.
吴锴 《农家顾问》2006,(5):32-32
海南锦绣大地公司“米邦塔”仙人掌诈骗案已经侦察终结。此案涉及全国30个省市,涉案金额近1亿元。目前警方已将海南锦绣大地公司所有财物查封拍卖,共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现在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提请公诉并即将公审,公审之后随即进行赔偿。赔偿方案正在草拟,海南省公安厅将本着发现一户补偿一户的办法,按“已登记农户”损失金额的比例进行平均赔偿。受害农户还未在海南公安机关登记的.请迅速和海南省公安厅经济侦查处303专案组(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邮码:570000)联系1将情况谛明.哂幻种合同、身份证每印件: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垦区前进农场十四管理区的青年职工胡杰凯曾在1995年给自己订了个“九年计划”,9年后,计划一一实现。创业之初,他手里只有从别人那里借来的3000元钱;而今,他拥有固定资产40多万元,种地800亩、养殖肉牛60头、绒山羊100只,栽种人工林30亩,年收入达20多万元,成为具有规模效益的典型的家庭农场主。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扶沟县的种田状元朱占中今年创出了独特的“一花椒、一小麦、两玉米一豆角”的(“五种五收”)林农种植模式,每667平方米(1亩)地平均收入超万元。今年54岁的朱占中和妻子曾是大李庄乡林站的技术员,后来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夫妻双双下岗。他们没有怨天忧人、萎靡不振,而是充分  相似文献   

20.
郭云龙 《农家顾问》2005,(10):19-19
当前,水培花卉正在成为一种投资热潮,一些公司以“没有风险的投资”、“懒人的赚钱方式”等诱人话语大肆宣传水培花卉的投资潜力,以此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一些公司大多是宣传投资水培花卉的高利润:“生产水培花卉没有任何风险,平均利润率可以达到200%,以每天售出40盆,每盆售价100元计算,每天的销售额可达4000元,每年足以净赚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