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AFIS测试的机采棉和手采棉纤维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全面了解机采棉和手采棉纤维品质差异,简单介绍了Advance fiber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AFIS)的测试原理以及测试指标,并利用AFIS PRO2单纤维测试仪对机采棉和手采棉进行测试,详细分析了机采棉和手采棉在棉结、适纺纱线支数及纤维长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机采棉棉结性能跟手采棉相似,长度略短于手采棉,总体上机采棉的纤维品质略差于手采棉,但差别不显著,为机采棉的推广提供依据,同时为纺织企业配棉、用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加勒帕戈斯群岛野生棉考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广泛地考察棉花野生资源,于2015年9月中旬到厄瓜多尔的加勒帕戈斯群岛进行了野生棉野外考察,发现该群岛上达尔文氏棉生长旺盛、分布广泛。找到了23个野生棉自然居群,有21个可采集到野生棉种子,包括四倍体野生种达尔文氏棉(AD5)和二倍体野生种克劳茨基棉(D_(3-k))。还发现了达尔文氏棉、克劳茨基棉和海岛棉3个不同棉种自然混生的情况。从加勒帕戈斯多个岛屿及可能存在的自然分布来看,有必要对该群岛野生棉进行长期和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高品质棉的研究与应用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高品质棉市场需求,回顾了高品质棉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剖析了市场体系与产业效益。以高品质棉科棉1号为材料,从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物质积累、棉铃形成、氮素代谢等方面研究了高品质棉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高品质棉的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现状和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快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发展。本文对长江流域机采棉的品种、配套的栽培方式和机采棉设备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针对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现状从"机采棉品种的选育、机采棉配套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适合于长江流域的机采设备的研发和种植规模"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低酚棉(即无毒棉)除收获棉纤维供人类衣着之用外,棉仁中棉酚含量低于国际卫生标准(0.04%),可供人畜直接食用。棉仁蛋白质的含量高达40~50%,而大米、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都不及棉子仁。而且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在棉仁中既均衡又丰富。不仅如此,棉仁中还含有35%的油脂,棉油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1%,是其它食用植物油所不及的。棉油中维生素E 的含量特别高,为芝麻、大豆油脂的3—4倍,堪称油中之冠。低酚棉的幼苗、枝叶、铃壳、茎杆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作发展畜牧业的优质粗饲料。用低酚棉子壳和棉杆粉生产的食用菌无毒,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由此可见,低酚棉由于株体内消除了含有棉酚的油腺,不仅改变了棉作物学的分类属性,而且也改变了棉花的经济地位。使它由单一的纤维作物变成棉、油、粮、饲兼用的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6.
省工棉新品种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省工棉的背景、特点、栽培技术及所选育的省工棉品种的特征特性,井提出了省工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由于棉盲蝽发生较重,严重地影响了广大棉农植棉积极性。移栽地膜棉、露地移栽棉、直播地膜棉是目前主要栽培方式,其中移栽地膜棉兼有移栽棉和地膜棉的双重优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植棉效益,进行了移栽地膜棉优质、高产、简化配套技术探索,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认为,该技术省种、省膜、省工,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较常规移栽地膜棉省工30%-40%,增产15%-20%,每公顷产籽棉4900kg左右。  相似文献   

8.
转Bt基因棉与常规棉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的区别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系统调查了转Bt基因棉新棉33B与常规棉中棉所12不同时期植株上、中、下部棉蚜、棉叶螨、棉铃虫及其主要天敌的数量。求得各时期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相似性指数并分析抗虫棉与常规棉的群落特征区别。  相似文献   

9.
通过育种工作的不断努力,近三年来长江流域棉区早熟棉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共计审定早熟棉品种21个。对长江流域棉区审定的早熟棉品种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审定早熟棉品种较多,同时对审定的早熟棉品种的产量、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长江流域棉区要坚持早熟棉品种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加强高品质和适合机械化的早熟棉品种的选育,同时要开展适合于早熟棉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建议,为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实施大麦开发利用研究中,对大麦茬移栽棉、大麦套种移栽棉、大麦茬复播夏棉和大麦田串种夏棉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一、经济效益高大麦棉花两熟比单作棉和小麦棉花两  相似文献   

11.
邢银田 《中国棉花》2008,35(11):42-44
测试分析了2019年度阿克苏地区抽检的130批次(机采棉57批次,手摘棉73批次)细绒棉的棉结和短纤维率,并将手摘棉和机采棉进行分类比较。手摘棉与机采棉平均每克纤维棉结数分别为194、240,平均每克籽屑棉结数分别为39、46,平均每克棉结数分别为234、286;12.7 mm短纤维率主要分布在8%~12%,手摘棉在该范围的占比为61%,机采棉仅为36.8%;16 mm短纤维率主要分布在12%~18%,手摘棉在该范围的占比为76.7%,机采棉仅为59.7%。可知,2019年度阿克苏地区手摘棉棉结数和短纤维率均优于机采棉。  相似文献   

12.
中棉113是早熟、优质、适宜机械采收的陆地棉新品种。本文介绍了中棉113的特征特性,结合生产示范推广案例,总结了中棉113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种植的关键栽培技术,为中棉113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测试分析了2019年度阿克苏地区抽检的130批次(机采棉57批次,手摘棉73批次)细绒棉的棉结和短纤维率,并将手摘棉和机采棉进行分类比较。手摘棉与机采棉平均每克纤维棉结数分别为194、240,平均每克籽屑棉结数分别为39、46,平均每克棉结数分别为234、286;12.7 mm短纤维率主要分布在8%~12%,手摘棉在该范围的占比为61%,机采棉仅为36.8%;16 mm短纤维率主要分布在12%~18%,手摘棉在该范围的占比为76.7%,机采棉仅为59.7%。可知,2019年度阿克苏地区手摘棉棉结数和短纤维率均优于机采棉。  相似文献   

14.
射阳县是全国闻名的产棉大县。自2000年全省启动了高品质棉开发计划以来,该县抓住此契机,大力推广高品质棉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射阳县棉花产量、效益逐年增加,为提高棉花品质,加快“纺都射阳”建设,增加棉农和棉纺企业的收入,做大、做强、做特棉花产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1高品质棉推广应用近年来,以高品质棉基地建设项目为载体,以“科棉3号”品种为依托,以超高产栽培技术为先导,以建设“纺都射阳”为动力,高品质棉产业得到了健康地发展。1.1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射阳县自1998年引进高品质棉品种试种,2000年扩大示范种植,2001年…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省有些棉区在改革棉麦两熟栽培制度,实行棉麦菜套作复种栽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增加了复种指数,挖掘了土地生产潜力,增加了棉农经济收入。我县1988年棉麦菜套种面积2.8万亩,据地、县农牧局调查,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速国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的推广种植,规范棉花市场,2006年8—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技贸易公司先后在晋、冀、鲁、豫、陕、苏、皖、赣、鄂等9省召开了中棉所系列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现场观摩会100余场次,参会和到会代表及棉农近5万人次。展示的棉花品种有中棉所4l、44、45、46、47、48、52等。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使广大棉农充分认识到中棉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系列棉花品种的优势。目前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已基本普及推广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尤其是中棉所47、中棉所48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广泛推广种植,引起了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速国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的推广种植,规范棉花市场,2006年8—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技贸易公司先后在晋、冀、鲁、豫、陕、苏、皖、赣、鄂等9省召丌了中棉所系列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现场观摩会100余场次,参会和到会代表及棉农近5万人次。展示的棉花品种有中棉所41、44、45、46、47、48、52等。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使广大棉农充分认识到中棉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系列棉花品种的优势。目前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已基本普及推广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尤其是中棉所47、中棉所48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广泛推广种植,引起了棉…  相似文献   

18.
大麦茬后移栽棉(简称麦后棉)是70年代末继一熟棉改为麦棉两熟后的又一次技术革新。麦后棉的种植面积在长江中下游棉区发展较快,江苏、湖北、上海、安徽等麦后棉面积分别占植棉面积的30%、10%、90%、40%左右,促进了粮棉双丰收。  相似文献   

19.
新疆自1980年开始使用地膜植棉技术至今已 20多年,虽然可以提高单产,增加收入,但是多年来地膜棉还较普遍地存在着出苗期高温烫死、烫伤棉苗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的产量。经过多年的调查分析摸索了一些地膜棉苗期高温烫死、烫伤棉苗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 高温烫死、烫伤棉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对国内新育出的12个棉花新品种(组合)在鄱阳湖棉区的6个产棉大县安排了展示,以赣棉杂1号为对照。从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纤维品质、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经过1年的展示结果表明各新品种(组合)的综合性状均表现较优,从而推荐中棉所66、赣棉杂109、亚华棉10号在鄱阳湖棉区推广,ZZS-2、冈04、冈03、GZ-8、农大棉9号、XT0706可扩大示范,中棉所63、湘杂008F1在适宜区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