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邦崴千年古茶树的发现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仕华 《茶叶》1993,19(2):19-20
云南的亚热带系黄壤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是古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孕育着著名的云南大叶种茶。许多茶科植物在这里繁衍进化。云南是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世界上茶叶科植物共有380多种,分布在云南的就有260种。名扬四海的"普洱茶"就生长在这里。我省还有不少的大茶树,尤其是去年根据群众反映,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发现的一株巨大古茶树——邦崴大茶树就是其中最大的一棵。一、古茶树的发现寻找茶树王是我多年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我翻阅了许多有关资料,走访了许  相似文献   

2.
正英德爱古牌"英红九号"两年多前巫定爱回到英德,携手众多英德茶企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中国英德红茶文化节,并开创了"现代茶园"和"创美茶园"。巫定爱对爱古牌(英红九号)金毛毫荣获金奖并有幸出席张天福先生的寿宴深感荣幸,"英德红茶给了我很多的荣誉,同时我也深深体会英德红茶底蕴,它的芬芳、浓郁、甘润深深迷住了我,就象热恋中的恋人",巫定爱说。9月1 2日,英德红茶再获殊荣。爱古牌(英红九号)金毛豪在第十一届"闽茶杯"红茶评审中获金奖,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英德爱古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巫定爱代表广东省英德市金逸商行参加授奖仪式。  相似文献   

3.
滇西凤庆,古茶马古道从缅宁(今临沧)至顺宁(今凤庆),跨过澜沧江,从古镇鲁史到魏山.凤庆宜茶自然环境得天独后,属于本部型季风气侯类型的中间地带,年温差少,雨量充沛,是茶叶天然的生长环境.凤庆种茶,历史悠久,2200年前居住在凤庆的濮人,即百濮,就开始种茶.至今沿澜沧江右畔山麓的大寺乡平河至小湾新源等村寨,尚有成排健生于农舍房前屋后或园边地埂的"半野生"型茶树.为摸清全县境内古生茶树资源,丰富茶文化大县建设内涵,云南省凤庆县成立古茶树资源普查组,先后用了4个多月时间,对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树进行普查.通过普查统计,全县古茶树资源面积56000多亩.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楚雄州境内哀牢山主脉区域大约生长有3万株野生古茶树,树龄长达500多年、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大茶树就生长在双柏县鄂嘉镇。在对我州古茶树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保护好稀有的古茶树资源,进行科学规范的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一个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楚雄州乃至全省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此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新森 《茶叶》2016,(1):6-9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叶是磐安传统特色产业,先后获得"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更是拥有一座历经千年、泽被后世的宋代古茶场。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省委省政府是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依托磐安茶这一历史经典产业和全国独一无二的古茶场,打造集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一体的古茶场文化小镇,推进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磐安经济行稳致远拓展出发展空间平台。  相似文献   

6.
古茶树是云南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还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研发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等.保护云南古茶树资源,对云南省打造成"绿色经济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云茶这一传统支柱特色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基础上,概述了云南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现状,分析资源保护中的主要问...  相似文献   

7.
黔南古茶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直以来,业界都认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没有古茶树,一是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不适宜茶树生长,二是贵州最早发现的古茶树几乎都在黔西北的赤水、务川、道真和黔西南的兴义、晴隆、普安等地,黔南州从未有过报道。然后,近十几年来随着农村基本建设的扩大和茶产业的发展,各地陆续有古茶树被砍伐或被挖掘出售的消息。为了摸清古茶树情况,2014年10月,黔南州茶叶产业化发展管理办公室(以下  相似文献   

8.
谈到中国茶的历史和文化,人们往往被近年来的一些片面广告及宣传所迷惑和影响,很容易联想起云南的"千年古茶树"和滇藏之间、川藏之间的"茶马古道"等,却忽略了一条真实而漫长的"万里古砖  相似文献   

9.
最原始的古茶树,讲述着普安的历史,也支撑着普安甚至贵州茶产业的未来。但在普安雪浦乡哈马村等地,一些千年古茶树干枯死亡,引发当地政府甚至专家对于千年古茶树的保护的思考:保护普安活化石,刻不容迟。发现:死亡的古茶树和古茶之王相距不到一公里,仍然是普安雪浦乡哈马村马家坪,仍然是千年古茶树。  相似文献   

10.
茶叶来源于茶树,茶树来源于茶园,循序递进,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茶文化。中国是最早利用和发现茶树的国家,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很多国家的茶树都是从我国引入,而在我国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古茶树和古茶园,这些古茶树、古茶园的存在,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不仅能够从其中窥探到茶文化的发展,而且也能够对其他方面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保护机制,并且予以完善,从而促进整体发展。本文就针对于此,探讨古茶树、古茶园法律保护机制如何采取措施予以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对古茶树种质资源及古茶树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利用与开发古茶树资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沿河县是古茶树和野生茶树原产地和发源地之一,据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夷州、费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沿河县古属思州属地,有着悠久的栽茶历史和饮茶习惯,至今仍保留有500年以上古茶树。据贵州省、铜仁市相关专家普查,在沿河县北部地区的塘坝、客田、后坪、洪渡等乡镇发现分散的野生古茶树和集中人工栽培的古茶园。经初步统计,现有古茶树达4万余株,按树型分类有灌木、小乔木和乔木型,按叶片大小分类有大叶种、中叶种和  相似文献   

13.
潮州凤凰古茶树保护获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8日,潮安县凤凰镇文振南老伯郑重地把祖传的宋茶“移交”给潮州茶叶专业人士,潮州茶叶协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陈伟忠先生,揭开了茶叶专业人士斥巨资“抢救”古茶树的序幕。 陈伟忠斥资五十余万元,与茶树业主达成协议,首批认养了凤凰山历史最悠久、价值最高、濒临衰亡的三株古茶树:“宋种”茶树、芝兰香茶树和玉兰香茶树。他希望通过企业出资养护这一做法,使古茶树这一“国宝”生机常在,做大做强潮州茶业,打造品牌。同时,通过认养起到带头作用,呼吁带动周围的茶叶专业人士投入到“抢救”古茶树的大行动中去,形成保护古茶树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5,27(3):38-40
最近,一初建于宋代的茶叶交易市场"玉山古茶场"在浙江省磐安县玉山镇马塘村发现,引起了我国茶叶、文化和考古界的重视和关注.经过浙江省文物局、金华市文物处和磐安县文物所等专家的研究考察,一致认为,这是我国现存的稀见的"市场"实物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此,浙江省文物局已正式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推荐玉山古茶场作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全国网纹红土分布与长江以北大部茶树分布恰相符合;又分析了脱离于红壤带之外的山东日照茶区、西藏察隅茶区,其土壤都有古红土的影响,说明了是古红土促进了茶树生长。虽然古红土和现代红壤的关系,至今在科学上还未完全解决,但从实际出发,研究茶园土壤,古红土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普安县为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古茶树之乡的获得,这让普安打造现代化茶产业的信心更大更足,围绕古茶树之乡的稀奇品牌,拉开了普安产业蓝图大幕。四球茶——布依族的世袭用茶2011年5月22日—23日,我国最权威的古茶树专家虞富莲带领专家组深入普安,并对普白林场和马家坪野生古茶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大山深处,通过对照史料、实地测量,经过分析研究,专家组认为,从茶树的分布范  相似文献   

17.
王郁凤 《中国茶叶》1993,15(6):36-37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古茶树的分布很广,目前,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海南、福建、台湾等省(区)生长有数百年乃至千年以上的古茶树,其中,部分珍稀大茶树为世界所罕见,林业部已将古茶树列为二级珍贵保护树种,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我国古茶树的保护工作得于蓬勃发展,成效显著。然而,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我国的古茶树保护工作还没有收到以期的效果,古茶树消失的危险依然存在。保护古茶树是一项世代延绵的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磐安县“玉山古茶场”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得被遗忘多时的古茶场又重新焕发了光彩。世代居住在周边的纯朴山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家乡其貌不扬的“茶场庙”竟会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建筑。一、玉山古茶场概况与建筑布局玉山古茶场初建于宋,位于浙江省磐安县大盘山北麓的玉山镇马塘村,现存建筑为清朝乾隆辛丑年(1781)重修,虽历经沧桑,但还较好地保留了历史原貌。玉山古茶场2001年由茶场庙管委会筹资12万元收回,同年9月,被公布为磐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3月,组…  相似文献   

19.
高敏  罗庆仙  罗琦 《中国茶叶》2010,32(7):16-18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种茶历史造就了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在全市广泛分布。前几年用古茶树制普洱茶成为厂家、商家炒作的热点,掠夺性采茶、砍树采茶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古茶树资源面临着生存危机。古茶树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已与周围各项环境因子形成了紧密的依存关系,它们的适应性非常脆弱,光强、温度、湿度、土壤等细小的变化都会使古茶树产生不适反应,因此了解和掌握古茶树周边气象环境条件是保护古茶树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贵州作为茶树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自1939年建所以来,对贵州古茶树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贵州古茶树资源调查与鉴定、古茶树保护与利用等做了大量工作,并在茶树起源、茶树分子育种等领域取得一定的创新性突破。本文对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古茶树研究的历史脉络及重要科研成果进行梳理,呈现贵州古茶树研究现状的基本概貌,为科技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