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影响孵化场出雏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种蛋质量因素和孵化条件等因素,其中因孵化条件不合理而造成孵化效果差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正> 出雏是孵化生产的最后环节。出雏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人工常规孵化条件下,各阶段(1—5天,6—19天,20—21天)胚胎死亡比例不等,且有一定的规律,其中出雏期胚胎死亡率最高,被称作死亡高峰。造成出雏期鸡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尚未见报道。但有人认为,提高孵化效果的关键是掌握好出雏期的温度、湿度和通风,其三者的最适范围,众所纷云。本次试验旨在探索鸡胚在出雏期造成死亡高峰的原因及温度、湿度和通风的最适范围,为孵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孵化器内氧含量对出雏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现代化养鸡生产中,提高孵化率是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行之有效措施之一。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很多,其孵化器内孵化后期氧的含量对出雏率和出健雏率的影响较大。为探讨氧含量对出雏率的影响,我们通过在孵化第18天向孵化器内输氧的方法,来改善在孵化后期的含氧状态,收到了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AA”和“爱维茵”肉用鸡为例,一般讲出雏最合适的时间,是孵化第20胚龄的后半天和第21胚龄的前半天。只要出雏有明显的出雏高峰,且高峰出现在这个时间内(即出雏时间较一致,俗称“出得脆”),第21胚龄全部出完,即能获得良好的孵化效果。孵化不正常时没有明显的出雏高峰,出雏过早或过晚,有时出雏持续时间很长,甚至第21胚龄都不见啄壳,第22胚龄尚不能破壳而出,孵化率低,雏鸡品质差。观察初生雏,主要观察绒毛、脐部愈合情况、精神状态、体形等。  相似文献   

5.
<正>雏鸡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和生产潜力的发挥及种鸡的种用价值,保证雏鸡质量是提高养鸡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雏鸡质量的提高,要从四个方面抓起,一是种蛋要来源于健康鸡群;二是要为孵化和出雏提供适宜的条件;三是从收集种蛋到入孵、,出雏、销雏的全过程中,要按程序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四是严格隔离,控制孵化过程中疫病交叉感。前三项措施目前已普遍得到重视,但第四项措施却仍被忽视和未研究出有效的隔离方法。为加强对孵化的科学化管理,笔者对孵化与出雏的隔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雏鸡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鸡生产潜力的发挥及种鸡的种用价值,保证雏鸡质量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首要措施.雏鸡质量的提高,主要从四个方面抓起,一是种蛋要来源于健康鸡群;二是要为孵化和出雏提供适宜的条件;三是从收集种蛋到预温入孵、出雏、销雏的全过程中,要按程序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四是严格隔离,控制孵化过程中疫病交叉感染,前三项措施目前已普遍得到重视,第四项措施仍被忽视和未研究出有效的隔离方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孵化与出雏  相似文献   

7.
出雏室保持适宜的温度是提高出雏率的重要条件。关于出雏室最适温度的报道多有不同,天津市食品公司养鸭场编写的《雏鸡的孵化》一书中认为出雏室温度应保持37.6℃,吉林市农科所鸡场采用37℃,我所曾采用37.5℃。为了查明最适宜的出雏温度,我们于1979—1982年四年间进行了多次试验,现报告于下。选用卵用型高产杂交白色鸡900—970只,笼养、47周龄,采取人工授精法、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孵化用的种卵标准相同,均为5天内的新鲜卵,保存种卵的温度为10—15℃,相对湿度为60—70%。每次选种卵2000枚,分为7组。种卵入孵前分别在21~23℃的孵化室内放15~20  相似文献   

8.
出雏之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孵化出健壮活泼的鸡苗是提高肉鸡生产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为尽可能地提高健雏率,良好的孵化管理成为当务之急.管理技术措施之一是考量"出雏之窗".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孵化温度对种蛋出雏率的影响,试验采用21 d出雏法记录孵化厂内的5批种蛋,并对孵化机的温度、湿度、翻蛋次数、风门等进行记录,了解孵化出雏机各因素对出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孵化温度下5批种蛋的孵化率分别为76.8%、77.7%、83.2%、68.3%、80.0%;温度设定1~3 d为38.0℃,4~6 d为37.8~37.9℃,7~12 d为37.8℃,13~18 d为37.6℃,19~21 d为37.3℃或1~18 d的孵化温度为37.8℃,出雏温度均控制在37.3℃,设定的孵化温度均能保证有较高的孵化率。说明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孵化率。  相似文献   

10.
蛋重与孵化出雏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鸡的孵化过程中,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因蛋重不同而出雏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缩小差异,使出雏时间相对集中,减少由于出雏时间过长造成雏鸡高温脱水而影响雏鸡质量,以及有利于孵化管理和减少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通过对不同蛋重的孵化出雏时间比较,找出了蛋重与孵化出雏的时间规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试验场所及材料本试验在章邱县黄河乡见寨孵化场进行。该场所用孵化机为山东临沐县孵化机厂生产的有架组合孵化机和配套出雏器,蛋容量为10,000枚,温度、湿度、定时翻蛋均由电脑控制。所用种蛋由自养的3700只京白Ⅲ系种鸡群提供。二、试验设计1 精心选取52克、55克、58克、61克重的种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