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正>1)环剥过重。环剥过重,影响地下根系吸收的养分向上传输,同时叶片制造的养分不能回流,容易导致树势下降,果面发黄。2)持续高温。立秋后如果连续出现高温,会使袋内温度过高,影响花青苷形成,造成果面发黄不上色。3)摘袋过晚。嘎拉、珊夏、红富士等如果摘袋过晚,也会出现不上色现象。嘎拉8月上旬摘袋合适,若晚摘6~7天,果实发黄难上色。红富士9月下旬至10月初摘袋,延迟到10月中旬摘袋,果实会出现发黄不上色现象。遇霜,也可能出现不上色现象。  相似文献   

2.
2012年风调雨顺,苹果获得大面积增产.但由于管理不规范,晚熟长富苹果品种,尤其是条纹红系列脱袋后不能及时上色问题发生普遍,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1 不上色的原因 1.1 品种因素 目前主栽品种长富系列果实大多是条纹红,本身上色比较慢. 1.2 施肥因素 麦收前后膨大肥尤其是含氮的肥料施用过多,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施得太少或根本未施,影响了着色.一般摘袋后需8~10天可以上色,晚的则需2~17天,还有30%的果园着色期长达20~25天,造成返青不上色,甚至失去了套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4年对满天红梨做了不同时期脱袋试验。结果表明,满面天红梨最适脱袋时期为采收前15~20d(天),脱袋时间过早,着色不鲜亮,脱袋过晚,果实上色面积小,且颜色浅。果实从脱袋至开始着色需4~7d(天),光照时数越长,昼夜温差愈大,上色越快。  相似文献   

4.
套袋苹果脱袋后易出现果皮微裂皱缩现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果实在袋内就发生了皱裂,撕袋后更严重;二是撕袋时无异常现象,至上色后很快皱裂、发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苹果生长前、中期高温干旱,白天袋内温度经常超过50℃(正常情况下应该维持在35~45℃),果实第1次膨大期短,停止生长早,加之袋内果皮薄嫩,若撕袋后水分充足,果实第2次膨大速度会加快。由于果肉细胞分裂速度快,果皮细胞分裂慢,内外细胞分裂速度的差异导致果皮发生微裂。果皮微裂后失水,导致果皮皱缩、发软。此外,果实缺钙也易出现这种现象。防止套袋苹果发生皱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宋颖 《河北果树》2003,(1):37-38
1 除袋 是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中的关键环节 ,据试验 ,红富士苹果在袋内的生长日期 90天以上 ,摘袋后的着色期是 30天左右 ,因此红富士的适宜摘袋时间应在 9月 2 0日前后 ,若是双层袋时应将袋底撕开后先除外袋 ,隔 3~ 5个晴天再摘除内袋 ,摘袋要选择在晴天 ,如遇阴雨天不要摘袋 ,在一天中应在早晨 9点以后和下午 4点以前进行摘袋 ,以免袋内外温差大而发生日灼。2 贴字 应根据果实的成熟期确定贴字时间 ,过早过晚均非所宜。如红富士苹果在摘除内袋后可立即贴字 ,应选取外围光照好 ,果形完美的果实 ,把字贴在果实朝阳一面的胴部 ,要尽量使…  相似文献   

6.
《山西果树》2010,(3):58-58
有的套袋苹果发黄不上色的原因主要有:①氮肥施用过量。施氮过多,尤其是7—8月施氮过多,都会出现摘袋后苹果发黄不上色。②硼中毒。施硼砂过多时会导致硼中毒,使苹果发黄不上色,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连续3年着色困难。③环剥过重。环剥过重时,常发生早期落叶,树体营养积累不足,导致苹果发黄不上色。④持续高温。  相似文献   

7.
1除袋时间和方法 1.1除袋时间 套袋苹果果面质量优劣的关键在于除袋时间的早晚.除袋过早,果实上色重,果面易产生果锈、粗糙;过晚,则色泽淡,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且温度低,着色慢,品质差.除袋既要满足果实着色对时间的要求,又要不使果实底色转绿,红色变暗.红富士着袋天数应为95~110天左右,正确的除袋时间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前15~20天左右为好.除袋必须避开高温天气,尤其是连续高温天气,以免造成日灼,外袋除袋时间为多云转晴,上午9时至下午3时左右,内袋除袋时间选多云或晴天,上午8~11时,下午3-7时为好.  相似文献   

8.
<正>套袋苹果摘袋后不上色的原因主要有:氮、硼、钾使用过量或钾不足;环剥过重;纸袋质量差;摘袋时间过早或过晚;树体郁闭,光照不足等。应采取如下解决措施:要合理施肥,均衡营养,氮、磷、钾的比例按2︰1︰2施用,加大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的施用;改环剥为环割,树势平稳后不剥也不割;选用名牌质量好的纸袋,红富士苹果的适宜  相似文献   

9.
正10月份是苹果采收季,生产者不但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苹果质量,而且还要考虑果实分级、入库、销售,以及病虫防治、施肥等诸多问题。如果管理得当,不但能促进当年苹果园提质增效,而且可为下年稳产丰产打下良好基础。1适时摘袋1)掌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摘袋时间。摘纸袋过早,果实暴露时间长,果皮粗糙色泽发暗;摘袋过晚,果实风味淡,采收后果面易褪色。  相似文献   

10.
<正>1摘袋时间摘袋过早,果面容易粗糙,着色不好;摘袋过晚,温度偏低,不易着色且着色较差,色淡、口味差且贮藏期间容易褪色。红富士苹果在袋内的天数应在90~100d,应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摘袋。摘袋时必须避开高温  相似文献   

11.
<正>1适期摘袋苹果套袋后,一般在9月末至10月上旬采摘前10~20 d脱袋。脱袋前必须浇水一次,摘袋应在晴天上午10:00至下午04:00之间,以防日烧。脱袋后至采摘前,若不下雨不可喷杀菌剂。2摘叶、转果、铺反光膜为了使果实着色达到全红,在撕开外层袋的同时要把套袋果附近的遮光叶摘除。转果时,用右手拖住果实,左手捏住果柄基部,把果实阴面转向阳光照射  相似文献   

12.
嘎拉苹果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由于果实生长期短,成熟期在高温多雨季节,受气候和管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生产中发现部分果园摘袋后出现果实返绿现象。个别返绿现象严重的果园,套袋果质量类似不套袋普通果。因此,我们对嘎拉苹果摘袋后返绿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今年在我县套袋红富士中出现了新的问题——苹果脱袋后发生微裂皱皮现象。其具体情况有两种:一是在平川区套袋果实第一次撕袋时就发现有30%左右的果实在袋内就发生了皱皮发软现象,撕袋后微裂更重。二是丘陵山区,第一次撕袋时,果实没有不正常现象,到了上色之后,就发生微裂、皱皮、发软现象。为此我们对全县套袋果在不同的地区、方位、树型、树龄、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4.
1.小红点病是斑点落叶病菌侵染果面,使果实表面形成小红点。苹果摘袋后,果皮细嫩,对病害抗性低,感病机率更大。因此,防治小红点病,应以杀灭斑点落叶病菌的水剂杀菌剂为好,不提倡喷粉剂杀菌剂,以免污染果面,影响上色。同时,重视及加大套袋之前对斑点  相似文献   

15.
红富士苹果以其鲜亮的外观、独有的风味、较长的耐贮性,几十年来在市场上一直深受消费者的亲睐,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栽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苹果品种,也是我国苹果主栽品种,为我国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给果农带来了很好的效益.但去年我国大部果区红富士在成熟期出现了严重的上色慢、上色差现象,脱袋后一周,甚至半个月都不见上色,直到采收全红果率仅30%~50%,平均单果着色度为40%,严重影响了果品质量,影响了商品率,降低了套袋果的增值作用,挫伤了果农积极性.据我们调查综合分析认为:去年红富士上色慢上色差除栽培管理因素外,主要是由去年苹果成熟期高温少雨的气候特点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苹果摘袋和摘袋后的果实管理,是苹果采收前后一道管理工序,很多果农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或者不懂其管理技术,往往造成果面不洁,病虫泛滥,商品果率大大降低。辛苦一年,一时疏忽事倍功半,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果农应严格把好苹果采后管理技术关,善始善终,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1摘袋时间适时摘袋是获得优质果的一项技术措施。摘袋过早,果实外露时间长,历经风吹,雨淋,日晒,果面容易  相似文献   

17.
正晚熟‘红富士’苹果是牟平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1.7万hm2,产量4.8万t/hm2,是果农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红富士’苹果全部实行套袋技术,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如何在摘袋前后继续加强科学管理,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目标,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1适时浇水摘袋前干旱应在摘袋前二三天浇水,一是促进果实继续生长膨大增加产量;二是改变果园小气候条件,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着色;三是增加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8.
嘎拉是优良中熟苹果主栽品种,在我市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由于果实生长期短,成熟期在高温多雨季节,因受气候和管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近两年来,在生产中发现部分果园摘袋后出现果实返绿现象,个别返绿现象严重的果园,套袋果质量类似不套袋果,既影响了果品质量,又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对嘎拉苹果摘袋后返绿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般情况下。套袋红富士苹果应在苹果采收前25—30天摘袋。摘袋顺序应先冠内、后外围;先摘郁密树、后摘透光树;先摘中低档袋、后摘高档袋。注意摘袋时,双层纸袋应先摘除外袋,5~7天后再摘除内层袋(须经过3个晴天)。如遇阴雨天,时间就应向后略延迟。摘单层袋时,先将纸袋撕成伞形,保持在果实上2~3天,以防太阳曝晒果实产生日灼烧伤。  相似文献   

20.
郝燕燕  任宏伟  黄卫东 《园艺学报》2008,35(11):1667-1670
 对套双层纸袋的富士苹果采收后摘袋,探讨全除袋与先摘外袋3 d后摘除内袋对果实日烧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一次性除袋后,当日即呈现日烧症状,表皮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解体;先摘外袋3 d后摘除内袋,果实无日烧发生,且着色,着色部位部分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化;不摘袋处理的果实表现正常,细胞结构完整。结果说明果实长期套袋后,摘袋时先除外袋而保留数日内袋,可防止因突然性强光对果皮细胞膜的伤害而导致日烧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