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3,(23):19
水稻品种——镇稻13号镇稻13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2006年育成,属中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穗型较大,长势较旺,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较强。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感穗颈瘟、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3.7公斤,特别要注意穗颈稻瘟病、白叶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王春林  王文相  陈雨  杨雪  张爱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87-13887,13960
2012 ~2013年对安徽省256份水稻区试品种(系)进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明确了近年来新品种(组合)抗性的基本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安徽省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一般,杂交籼稻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较差,中粳稻、单季晚粳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相对较好.抗性较好的品种有两优807、两优160、两优560、两优831、扬育粳2号、丰糯1246、皖垦糯1号、明粳1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3.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1,(7):21
水稻品种——甬优7号甬优7号由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属三系杂交中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集散适中,穗型较大,长势较旺,叶色较绿,后期熟相好,落粒性中等,抗倒性较强;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穗颈瘟,感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2007~2009年田间种植鉴定最高穴发病率24.6%;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相似文献   

4.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3,(16):19
水稻品种——镇稻11号镇稻11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色好,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0.3万,每穗实粒数122粒,结实率92.3%,千粒重26.5克,株高100厘米,全生育期160天。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中感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理  相似文献   

5.
津糯2号是天津市原种场以津糯1号为母本,津原4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大穗型粳糯稻品种,表现优质、高产、抗性强,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优级糯米标准。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1,(7):21-21
水稻品种——甬优7号 甬优7号由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属三系杂交中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集散适中.穗型较大.长势较旺,叶色较绿,后期熟相好,落粒性中等,抗倒性较强: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穗颈瘟,感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22):19
水稻品种──徐稻4号徐稻4号由江苏省徐州市水稻所和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分蘖性较强,长势旺盛,群体整齐度好,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高近95厘米,熟期转色好。每亩有穗数22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克左右。抗逆性强,田间病害发生轻。接种鉴定中抗穗颈瘟、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品  相似文献   

8.
水稻品种间栽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和1个地方糯稻品种,以不同品种组合及按不同行比种植进行田间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研究. 结果表明,糯稻与籼型水稻品种间栽可有效地减轻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率和严重度,不同品种组合防病效果不同,混合间栽组合中黄壳糯效果较好,与其净栽模式相比,2005和2006年在糯稻品种上白叶枯病的最高防效分别达52.0%和86.4%,在主栽籼稻品种上白叶枯病的最高防效分别为59.3%和66.6%;以黄壳糯作为间栽品种时,可有效降低病害传播距离,与净栽相比,间栽种植水稻白叶枯病传播距离降低了21.8%~59.2%;同一品种组合、不同行比的间栽模式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效果不同,混合间栽的主栽品种和间栽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配比关系,其中以主栽品种与间栽品种按6∶ 1行比种植,对病害的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孝早糯08是孝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嘉早303×早糯198)F2作母本和华早糯1003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中熟早糯稻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单产7.68 t/hm2,比对照两优287增产2.68%。全生育期114.8 d,比对照两优287长2.6 d。抗病性鉴定为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穗颈稻瘟病、抗性与对照相当。该品种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糯稻质量标准,适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0.
河南小麦品种对白粉病、叶枯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度对河南推广和后备品种120份进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其中对白粉病免疫的品种29个,占鉴定总数的24.2%;高抗白粉病的品种有11个,占鉴定总数的9.2%;中抗品种有27个,占鉴定总数的22.5%;中感品种有18个,占鉴定总数的15%;高感品种有35个,占鉴定总数的29.2%。对叶枯病免疫的品种有南海1号和洛麦22,占鉴定总数的1.7%;高抗叶枯病的品种34个,占鉴定总数的28.3%;中抗品种有29个,占鉴定总数的24.2%;中感品种有23个,占鉴定总数的19.2%;高感品种有32个,占鉴定总数的26.7%。  相似文献   

11.
苏种 《农家致富》2011,(6):24-25
一、常糯1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013。来源与类型:原名"常糯06-3",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太湖糯/4-8//丙91-17配组,于2005年育成,属早熟晚糯稻品种,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19):19
水稻品种──南粳49南粳49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较好,分蘖力较强,叶片淡绿色,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9.8万,每穗实粒数124.8粒,结实率89.4%,千粒重25.6克,株高101.7厘米,全生育期154.4天,接种鉴定:感穗颈瘟,中抗白叶枯病,高感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稻谷标准。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5公斤,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21):19
水稻品种──武陵粳1号武陵粳1号是由扬州大学、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江苏省种子站共同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该品种每亩有效穗20.3万,每穗实粒数117.4粒,结实率95.4%,千粒重27.3克。株高103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  相似文献   

14.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5,(3):19
水稻品种——盐稻11号盐稻11号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上,叶色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1.2万,每穗实粒数121.6粒,结实率90.5%,千粒重25.8克,株高104.1厘米。全生育期155.8天,较对照迟熟1天。接种鉴定:感穗颈瘟,中感白叶枯病,感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25.63公斤,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9.01公斤。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  相似文献   

15.
盛祝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15-15,104
介绍了7个中籼糯稻品种展示试验结果,筛选出亩穗数较多、穗粒数适中、结实率较高、产量高的珍辐糯、华籼糯1号、嘉糯2优06等品种,可在凤台县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湖北省2005-2012年918份水稻区试品种(系)进行田间剪叶接种抗白叶枯病鉴定。结果表明,抗病的品种(系)占9.37%,感病的品种(系)占90.63%,感病品种(系)占的比例大于抗病品种(系)的比例。区试对照材料感病率为95.33%,每年感病对照材料对白叶枯病发病均能达到感病或高感水平,且发病稳定,这为水稻区试品种(系)抗白叶枯病鉴定奠定了基础。本研究明确了近年来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的抗白叶枯病现状及发展趋势,可为水稻新品种(系)的合理布局和抗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腾糯1号品种属常规粳型糯稻,穗大、易落粒、中等耐肥、抗寒性强、品质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糯性品质深受当地农民喜爱,每年都保持一定的种植面积。1选育过程1988年从糯稻金黄126中选择变异矮秆单株,1989年在穗行圃中分离出几个优良单株,1990年穗行圃鉴定,随后多年单株筛选得到稳定株系。199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8 512.5 kg,  相似文献   

18.
“台糯1号”系台州市农科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选育而成的迟熟晚糯新品种,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我市3年试种示范,表现为高产稳产,株型紧凑,茎秆坚韧,耐肥抗倒,分蘖中等,熟相好,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单双兼用,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一个优良的糯稻新品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2004年已定为我市糯稻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9.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15):19
水稻品种——甬优16甬优16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三系籼粳杂交中粳稻组合。该品种穗型较长,着粒均匀,根系发达,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坚韧,叶鞘紧裹节间,叶型较长,颖尖无色,转色顺畅,熟相清秀。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4.6万,每穗实粒数173.4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4.9克,株高109.2厘米,全生育期149.3天。接种鉴定:中抗穗颈瘟,中感白叶枯病,感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9.55公斤,适宜在江苏省淮北、苏中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3,(14):19
水稻品种——南粳44南粳44属早熟晚粳稻品种,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4年育成。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浅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感穗颈瘟、高感纹枯病,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4.9公斤,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