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代谢障碍、应激和营养紊乱有关的牛的皱胃疾病比较多,这些疾病包括皱胃右方变位、皱胃左方变位、皱胃扭转、皱胃溃疡和饮食性皱胃阻塞。在皱胃左方变位时,在第9—12肋间听诊和叩诊出现鼓音为特征。皱胃右方变位和扩张时,叩诊、听诊和冲击触诊,检查时出现鼓音和击水音是特征,直肠检查时可摸到膨胀的皱胃。患皱胃左方变位时,皱胃从其腹腔底部的正常位置.移到腹腔左侧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笔者重点介绍了皱胃的左方变位的预防和治疗,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皱胃积食,又称皱胃阻塞。皱胃积食是由于皱胃内容物异常积滞、膨胀和皱胃弛缓而向十二指肠排空停止,导致以牛机体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代谢性碱中毒和进行性消瘦为主征的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3.
奶牛皱胃变位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右方变位又称之为皱胃扭转,有皱胃前方扭转和皱胃后方扭转之分。近年来皱胃变位的病例有增多的趋势。有的牛场年发病率高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4.
皱胃灌注挥发性能肪酸对绵羊复胃消化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经皱胃瘘管给绵羊皱胃内灌注挥发性脂肪酸混和溶液,同时记录绵羊瘤胃和皱胃的肌电图。比较投药前后肌电变化表明:皱胃内灌注0.3M的VFA溶液50ml,瘤胃和皱胃的运动频率、收缩强度、收缩传导速度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变位分为2种类型: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皱胃向前方扭转置于网胃和膈肌之间,称为右方逆时针扭转,向后方扭转置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称为右方顺时针扭转,此2种变位统称为皱胃扭转。皱胃变位是奶牛较常见的皱胃疾病,亦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的最主要原因,但手术的具体方法略有不同,且报告较少,尤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近2年本院诊治皱胃变位病例绝大多数为左方变位,  相似文献   

6.
三种不同的方法治疗皱胃变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胃变位是指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其中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皱胃顺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从而景于肝脏和腹壁之间.你为右方变位。该病主要发生于妊娠奶牛和分娩奶牛,在有的牛场发病率、淘汰率较高。笔者近几年在临床上遇到多例皱胃变位病例.现选取三个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的典型病例,供同行参考。病例一和病例二是皱胃左方变位,病例三是皱胃右方变位。  相似文献   

7.
高精料日粮诱发皱胃弛缓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精料日粮诱发皱胃弛缓的病理研究张雄杰(内蒙古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呼和浩特010018)近年来,国内外对反刍动物皱胃疾病的研究表明:皱胃疾病的发生与过多饲喂高精料有密切关系 ̄[1][2].过多饲喂高精料会诱发皱胃弛缓,进而发展成为皱胃变位、皱胃扭转、...  相似文献   

8.
奶牛皱胃变位诊治的探讨王应安彭永鹤,龚俊安,郑玉芳(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西宁,810003)(西宁奶牛场)皱胃变位是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皱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 ̄[1]。本病一般比较少见。发病原因主要是因皱胃弛缓或母牛妊娠、分娩等...  相似文献   

9.
皱胃变位是指皱胃由右下腹部正常位置经瘤胃下方移至腹腔左侧,留置于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即皱胃左方变位;或在右侧腹腔位置发生改变,即皱胃右方变位。皱胃变位98%以上发生于体型大的高产乳牛,偶见黄牛、青年乳牛及犊牛。笔者于2008年6月27日手术治疗一例奶犊牛皱胃左方变位。现将该病例的发生和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接诊了11例奶牛皱胃阻塞病牛。其中,皱胃完全阻塞5例,不完全阻塞6例;在完全阻塞中有4例病牛触诊右腹中下部皱胃轮廓明显、如大西瓜状,其余7例右腹触诊皱胃轮廓不明显。观察11例病牛的皱胃内容物,有2例为皱胃积沙,其余9例为皱胃积粪;而且其中有1例皱胃内有金属异物。11例皱胃阻塞病牛全部继发瓣胃阻塞,其中有6例伴有严重瘤胃积液,网胃内有会属异物病牛3例。  相似文献   

11.
前胃疾病和皱胃疾病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包括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五种前胃疾病和皱胃积食、皱胃变位二种皱胃疾病。据临床统计,其发病率占牛消化系统疾病的71.3%,占牛内科疾病的51.8%。又因其临床症状错综复杂,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故探讨和研究牛前胃疾病和皱胃疾病的防治,对奶牛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奶牛皱胃变位一般多发生于产后,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发病率较高。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皱胃顺时针扭转,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从而置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即为右方变位。变位后皱胃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膨胀、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奶牛皱胃右方变位,又称皱胃扭转,其扭转形式不一,若顺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后上方,置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称为后方变位;若逆时针扭转,转向瓣胃的前上方,置于网胃和膈肌之间,称为前方变位。临床上常见的是后方变位,也称皱胃顺时针扭转。皱胃扭转常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症。  相似文献   

14.
皱胃.即牛的第四胃,又称真胃。皱胃变位是指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奶牛营养不良的一种内科疾病。一般分为皱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其中左方变位是指皱胃的一部分通过瘤胃下方移到瘤胃左侧与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叉称为皱胃扭转,是指皱胃从正常的解剖位置以顺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置于肝脏与腹壁之间。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占1/5左右。  相似文献   

15.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近几年,随着奶牛饲养数量的增多,奶牛皱胃左方变位发病率大幅增加,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皱胃疾患,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皱胃从正常位置瘤胃底部移至腹腔左侧,留置于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皱胃扩张或扭转后位置发生变化,皱胃仍位于腹腔右侧。病牛主要表现为食欲和产奶量下降,而皱胃扭转病例则最为严重,若不及时诊治,病牛多在2~3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7.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在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皱胃变位发病高峰在分娩后6周内,也可散发于泌乳期或怀孕期,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母牛。犊牛与公牛较少发病,断奶前常发生右方变位。  相似文献   

18.
皱胃右方变位是指皱胃顺时针扭转,被压迫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膨胀、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征。治疗该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疗法,2005年4月我站采用手术成功治愈一皱胃右方变位奶牛,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按其变化的方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又称皱胃移位,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即皱胃扭转,指皱胃顺时针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置于肝脏与腹壁之间。临床上以左方变位较多。笔者接触到很多奶牛皱胃变位,其所造成的生产性能降低,诸如产奶量下降,发情配种延迟,利用年限缩短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则更无法估计。  相似文献   

20.
奶牛皱胃移位是皱胃的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疾病。分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皱胃扭转)两种,临床上以左方移位多见。笔者在近几年的兽医临床工作中,曾先后诊疗过皱胃左方移位的病牛,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