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搭载循化线辣椒种子M1代的生理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对循化线辣椒M1代的生理方面影响较大,M1代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比对照要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绿素a/b的值有所降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小于对照;M1代果实VC含量的平均值小于对照,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果实VC含量的变异系数要大于对照,太空诱变拓宽了循化线辣椒M1代果实VC含量的变异幅度.  相似文献   

2.
对"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搭载循化线辣椒种子SP2代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检测了变异性;并对SP2代辣椒碱提取率与其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循化线辣椒种子经太空诱变处理后,SP2代处理在株高、茎粗、叶片、植株开展度以及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及单株产量等方面均与对照表现出较大差异,且以正向变异居多;对SP2代辣椒碱提取率与株高、果纵径、植株径粗的相关程度较高,可将其作为品种选育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20份线辣椒材料的熟性、植物学性状、丰产性、抗病性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循化线辣椒在早熟性方面优于其他材料,而在丰产性和抗病性方面,TW0503,SZ0505,SX0507,SX0509 4个材料居前.在循化线辣椒的新品种选育中重点可选用TW0503,SZ0505,SX0507,SX0509 4个材料做亲本.  相似文献   

4.
李屹  钟启文  李莉  韩睿 《长江蔬菜》2010,(22):17-20
对"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搭载乐都长辣椒种子及其后代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乐都长辣椒种子经太空诱变处理后,当代(SP1)与对照在生育期、出苗率、成苗率、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SP2代中,生育期提前,出苗率和成苗率提高,其各项农艺性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从后代中有可能选择出优良的变异单株或群体。  相似文献   

5.
在飞船搭载西瓜种子(品种浙蜜2号高代自交系)SP1(航天1代)试验的基础上对SP_2(航天2代)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各SP2株系植物学性状和果实经济性状等的变异和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西瓜各SP2株系果实大小及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继续发生变异,尚未稳定,有91.6%的株系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某些株系内部植株果实表面产生蜡粉、种子变大等变异,其他性状如植物学性状等与SP_1及对照相似,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侯全刚 《中国蔬菜》2011,1(9):32-32
青线椒1 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
用当地主栽品种循化线辣椒优系99- 3- 5 与线辣椒
997- 1 杂交选育而成。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青
线椒1 号每667 m2 产量达到1 733.1 kg,比对照循化
线辣椒增产12.96 %。2008~2009 年同期开展区域试
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中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
均产量1 575.7 kg,比对照增产12.68 %;生产试验中
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均产量为1 519.1 kg,比对照
增产11.41 %。2009 年12 月青线椒1 号通过青海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2009 年开始
进行示范推广,在青海省循化、贵德、尖扎、乐都等地
区累计推广面积已经超过100 hm2。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11):13-18
为创造高光效型的黄瓜种质资源,以‘新泰密刺’黄瓜(常规种)为材料,以盐酸羟氨为诱变剂,通过对0.5%、1.0%、2.0%3种浓度盐酸羟胺诱变后的黄瓜M0代和M1代生长及光合特征进行分析,探明盐酸羟氨是否能够提高黄瓜光合作用。结果表明,诱变后黄瓜M0代和M1代种子发芽率均随盐酸羟胺浓度升高而下降,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M0代2%处理除外);两代种子发芽势均随诱变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且差异显著。诱变后M0代子叶表现出黄化、叶缘上卷、黏连卷缩、缺刻非全缘、下垂、无生长点等形态变异。处理后M1代子叶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率(Pn)均较对照有所下降,但气孔导度(Gs)无显著变化;M1代子叶Fv/Fm、PSⅡ与对照差异不大,而非光化学猝灭(q N)均显著低于对照。诱变后M1代蕾期真叶(10片真叶)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Pn值较对照显著升高;真叶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表现出与Pn一致的变化趋势,因此诱变后M1代真叶光合属于气孔限制;M1代真叶的PSⅡ值与对照差异不大,Fv/Fm整体上低于对照,但有随浓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qN值随浓度升高显著降低。综合子叶和真叶的光合参数变化,认为0.5%~1%范围内的盐酸羟胺既能较少的伤害子叶,又能较好的促进真叶的光合及生长,可以作为创造黄瓜高光效种质资源的有效诱变剂。  相似文献   

8.
贵州地区干椒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贵州种植的高产优质干椒品种,以遵椒2号作对照,对贵州省6个地方干椒品种进行了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抗病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杨小米辣、百宜辣椒、党武辣椒与对照遵椒2号相比产量增加,分别比对照增产31.48%,9.66%,9.30%;而大方线椒、黄平线椒1号、松桃线椒则分别比对照遵椒2号减产21...  相似文献   

9.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我国第二大蔬菜作物,而雄性不育性状是辣椒杂交种选育中最重要的性状之一。该研究利用辣椒不育系3198A和恢复系3414-3-5的杂交后代F2分离群体249个植株,在观察花药形态的基础上,对花粉育性的分离情况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三者的花药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不育系的花药瘦小无花粉,恢复系、保持系的花药大而饱满,成熟花粉中充满淀粉粒;F2代花粉育性分离结果分析表明,辣椒雄性不育系3198A的雄性不育性状受到3对隐性核基因的控制,且存在光温敏不育基因。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辣椒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特性,分离并选育出光温敏不育系,加速辣椒杂交种的推出。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浸种方式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为材料,采用清水浸种(CK)、硬化处理(T1)、赤霉素浸种(T2)、纳米处理水浸种(T3)4种方式对辣椒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势,CK、T1、T3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发芽率及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T2和T3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板栗地方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巢式设计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中国10个省份90个板栗地方品种叶片表型、坚果表型及品质12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板栗12个农艺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存在广泛变异;(2)叶片表型性状、坚果表型性状及坚果品质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7.7%、4.4%和6.8%,表明坚果表型性状遗传稳定性高于叶片表型及坚果品质性状;(3)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VST均值为23.42%,远远小于群体内变异(76.58%),群体内变异是其主要的变异来源;(4)利用群体间最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10个板栗群体分为4大类,反映不同地理群体板栗表型多样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新疆野苹果叶形性状变异及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新疆天山地区新疆野苹果600个无性系中筛选得到的18个优系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叶形性状变异,并进行了SSR分子标记分析,探究叶形性状与SSR标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调查的15个叶形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尖角α(达到25.39%),叶形指数L1/L3最小(仅为10.31%);叶片长的重复力最大(达到0.967),叶形指数L1/L3最小(仅为0.495)。以15个叶片性状为依据,可将各无性系完全区分开,并分为3类,各无性系间的遗传距离变化在1.293~7.235间。用均匀分布在17个染色体连锁群上的30对多态性SSR引物对18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各无性系完全区分开,并可分为4类,各无性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89~0.689,平均遗传距离为0.433。所有叶形性状聚类结果与所有SSR标记聚类结果不相关。以单一叶形性状聚类结果与经过筛选的部分SSR标记聚类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绝大部分达到极显著相关,且大部分引物组合表现为累积效应,表明叶形性状与部分SSR位点具有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3.
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评价是青萝卜育种的重要依据。对48 份青萝卜种质资源的33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 个数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单株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2.46%,叶宽变异系数最小,为14.67%;以肉质根为主的典型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相关性极显著的有29 对,相关性显著的有8 对;从33 个农艺性状提取出9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8.937%,基本反映了青萝卜地上部和地下部重要农艺性状信息;在平方欧式距离系数为8.5 时,可将48 份供试青萝卜种质资源分为3 个组群,第Ⅰ组群包括33 份材料,主要特征是株高、开展度、叶长、叶宽和叶片数在3 组中最小,第Ⅱ组群包括14 份材料,主要特征为株型、叶片大小中等,第Ⅲ组群只有1份材料,其株高、开展度、单株质量和单根质量在3 组中最大。  相似文献   

14.
岷江百合天然群体的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的7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花瓣长、叶片数、花朵数、叶片长和叶片宽等6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岷江百合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存在广泛变异,6个性状群体间的F值为4.878~34.915,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群体内只有叶片长和叶片宽达极显著水平,其他4个性状均不显著。6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61.5%,群体间变异(26.2%)大于群体内变异(20.0%),说明群体间变异是百合表型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岷江百合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株高、花朵数和叶宽与纬度成显著正相关,而其它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岷江百合天然群体可以划分为两类,说明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有葡萄品种叶片形态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资源圃中保存的342个葡萄品种的成熟叶片为试材,采用度量性状与非度量性状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研究了供试葡萄品种的叶宽等9个度量性状和叶片形状等8个非度量性状,以期为进一步建立葡萄种质资源叶片性状数据库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现有栽培葡萄品种的叶片形状主要为楔形和五角形;9个度量性状具有明显的变异性,且与长度有关的度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6.51%;主成分分析表明与长度有关的度量性状为第一主成分,与角度有关的为第二主成分,与比值有关的为第三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7.186%。  相似文献   

16.
东北寒地96份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存学  杨晓华  刘海荣 《园艺学报》2020,47(10):1917-1929
为了深入了解李(Prunus L.)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按照《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李资源圃内保存的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20个描述型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对16个数量型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聚类、主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20个描述型性状,共观测到66个变异类型,其中叶片形状、果皮颜色、果核形状等变异范围较大。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H)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D)变化范围分别为0.3768 ~ 1.3993和0.2188 ~ 0.7196,其中果皮颜色(H:1.2093,D:0.6814)、叶片形状(H:1.1227,D:0.5484)等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16个数量型性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1.32%;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为8.72%。聚类分析将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在欧式距离22处将各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群,其中第Ⅰ类可用于选育离核、抗性强的品种;第Ⅱ类可用于选育抗性强、丰产品种;第Ⅲ类可用于选育果大、可食率高、离核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191%,主要有果实纵径、果实横径、1年生枝粗等性状,主要反映了果实大小和枝条性状因子,果实性状对于东北寒地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的贡献率最大,一年生枝条次之。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16个数量型性状可简化为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叶片宽、果核横径、果形指数、叶片长、1年生枝粗7个主要指标,提高了寒地李种质资源评价和选育鉴定工作的效率。性  相似文献   

17.
草莓微繁殖苗及其后代性状表观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揭示微繁殖导致表观遗传变异的表现特点,以草莓品种佐贺清香和全明星为试材,研究了微繁殖导致草莓表观遗传变异的生物学性状表现和生理生化变化。草莓微繁殖原种苗和一代苗繁殖匍匐茎子苗的能力明显高于普通苗,其中佐贺清香微繁殖原种苗繁苗能力比普通苗高1倍以上。微繁殖苗后代与普通苗在物候期上没有明显差异,同样在叶片形态和发育上也没有明显差异。在果实成熟期,微繁殖苗后代的生长势强旺,佐贺清香二代苗和全明星二代苗分别比普通苗增产49.8%和9.7%;微繁殖苗后代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明显低于普通苗,这意味着微繁殖可能导致草莓的抗病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品种比较试验数据,采用DTOPSIS法对9个甘蔗品种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蔗06—407、云蔗04—622综合性状优于双对照,C266—70居于双对照之间,即优于闽糖69—421(CK2)而次于ROC22(CK1)。上述3个品系应重点试验和评价,其余品种材料综合性状次于双对照,仍需作进一步观察试验或根据实际情况直接淘汰。  相似文献   

19.
利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不同持续时间涝害对甜叶菊种质材料IS-1、QF-1、青甜杂4、JD-1、AL-4光合作用及干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涝害时间的持续,5份甜叶菊种质材料的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及单株干叶产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短时间涝害处理(Ta:5d)对SPAD值、Pn、Gs、Ci、Tr及单株干叶产量影响均不显著;但随着渍水时间的持续叶片SPAD值、Pn表现出下降趋势:在Tb(涝害处理10d)中IS-1、QF-1、青甜杂4、JD-1、AL-4的SPAD值较正常水分处理分别下降21.29%、34.57%、27.84%、23.01%、17.59%,QF-1下降最快,AL-4下降最慢;Pn较正常水分处理分别下降65.88%、78.51%、74.44%、71.68%、59.58%,QF-1下降最快,AL-4下降最慢;Gs与Tr变化趋势与Pn相似,而Ci与Pn变化趋势相反;随着涝害持续时间的持续,甜叶菊单株干叶产量出现下降趋势,不同材料相同时间涝害胁迫单株干叶产量下降幅度不同,表明不同材料对涝害的耐受力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