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打顶是冬季温室黄瓜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生理现象,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尤其以在腰瓜坐瓜前对产量、产值影响最大。轻则在个别植株上出现,重则温室内的全部植株都会出现花打顶。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很多,植株较弱,结瓜多,营养不良会发生花打顶;而植株长势较旺,结瓜少,也会发生。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一、育苗期1.定植前,自根苗或嫁接好的成苗在营养钵内出现花打顶的原因(1)营养土中肥料所占比例过大,浓度高导致烧根。(2) 营养土中养分不足,满足不了幼苗生长的需要。(3) 苗龄过长,苗期养分得不到及时…  相似文献   

2.
马新立  潘国安 《蔬菜》1995,(1):27-27
日光温室黄瓜结瓜期病症解除法043100山西新绛县政府蔬菜办马新立山东寿光县孙家集潘家村潘国安现将日光温室黄瓜结瓜期常见的几种不良症解除法介绍给大家,供借鉴。1.花打顶花打顶即瓜打顶,瓜蔓生长点内缩,叶色黑绿,幼瓜上扬,高出生长点,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3.
孙执中 《西南园艺》2004,32(1):9-10
黄瓜是开原市冬季、早春大棚蔬菜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生产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如只开公花不结瓜,化瓜、畸形瓜、病害严重等,大大影响黄瓜的品质和产量,给菜农造成经济损失。1只开公花不结瓜而只有雄花无雌花的主要原因:(1)在育苗后期温度过高,降温困难,以控水蹲苗来调整,时间一久,造成根系吸收养分差,植株纤细,叶色淡黄、叶面小而薄,光合作用能力低,生长迟缓,生长点周围的各个腋间丛生大量雄花,而自封顶,这种现象叫“雄花打顶”。(2)黄瓜生长过程中茎蔓失调疯长,因而破坏了植株的分枝能力,从而导致黄瓜只开雄花不…  相似文献   

4.
早春瓜菜育苗时,由于土壤水分中盐分浓度过高或土壤通气不良,土壤温度低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使植物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所需的水分,发生过度缺水,破坏植物水分平衡,不利植物生理活动的进行,特别是对苗龄较大的瓜菜苗、叶片大、叶数多、蒸腾消耗水分多、生长点易形成"花打顶",这种现象称为"生理干旱".  相似文献   

5.
张春林 《吉林蔬菜》2012,(10):34-34
黄瓜植株顶端(生长点)着生多枚雌花,茎节缩短、变细,叶片明显变小,植株矮化、停止生长,对这种现象瓜农称之为花打顶或顶头花。花打顶现象在节能温室黄瓜栽培中,发生极为频繁。黄瓜植株一旦形成花打顶,因雌花数量过多,营养竞争激烈,大多数雌花都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难以生长成成龄瓜,既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发育,造成植株更加衰弱,同时还会大量化瓜,引起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黄瓜在外界低温寡照等不良气候条件和田间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下,常出现花打顶、瓜打顶及化瓜等现象,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王玉堂 《蔬菜》2010,(1):27-27
乙烯利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增加雌花数量的作用。利用乙烯利促进大棚黄瓜雌花分化,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增产新技术。但由于生产上一些菜农不能准确掌握施用浓度,常因浓度过高而使幼苗生长停滞,出现花打顶或形成僵苗,严重时生长点干枯死亡。这就是大棚黄瓜生产上常见的乙烯利药害。黄瓜遭受乙烯利药害后的补救措施是:  相似文献   

8.
春黄瓜大棚早熟栽培 ,在进入盛瓜期后 ,往往会出现化瓜现象 ,严重影响春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1化瓜产生的原因(1)采用了不适宜春大棚栽培的品种。(2)播种过早 ,育苗期长期处于10℃以下的低温 ,苗龄过大 ,导致僵苗 ,影响了花芽分化。(3)育苗期管理不当 ,高温徒长导致花芽分化不好 ,造成花器缺陷。(4)栽培密度过大 ,田间郁蔽 ,光照不足 ;栽培期间阴雨天多 ,棚内阳光不足 ,光合作用弱 ,营养物质积累少 ;夜温过高 ,使黄瓜生长发育失调 ,导致化瓜。(5)田间干旱 ,肥料不足或病虫危害导致化瓜。(6)氮肥施用量过大 ,温度、水分管理不当 ,造成植株…  相似文献   

9.
1 花打顶 1.1 症状 瓜秧生长停滞,龙头紧簇。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短缩,靠近生长点小叶片密集,各叶腋出现小瓜钮,大量雌花生长开放,造成封顶,俗称“花打顶”。 1.2 发生原因 其诱发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偏低,尤其土温偏低,黄瓜根系发育差;昼夜温差大,夜间向新生部位(龙头)输送营养量小,生殖生长超过营养生长;土壤干旱,肥料过多而伤根;或土壤长期阴湿而沤根,都会出现花打顶现象。  相似文献   

10.
黄瓜在生产中尤其是开花坐瓜期常常出现花打顶、化瓜症以及尖嘴、大肚、细腰、弯瓜、短瓜等畸形瓜现象,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严重降低品质,给瓜农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将花打顶、化瓜症、畸形瓜的症状、形成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保护地黄瓜在外界低温寡照等不良气候条件和田间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下,常出现花打顶、瓜打顶及化瓜等现象,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这两种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瓜栽培遍及全国各地,其嫩瓜清香爽口,质脆多汁,含有多种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利用保护地生产黄瓜,育苗早,上市早,产量高,效益好。但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幅度大,阴冷天气时间长,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如果在育苗期或移栽后管理不当,很容易发生花打顶现象。黄瓜发生花打顶后,生长发育缓慢,叶片萎缩,嫩瓜商品性变差,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1黄瓜叶片为什么会呈"降落伞"状? 答:黄瓜在正常晴天的情况下,3~4d(天)长一片叶,从生长点展开到长成能制造养分的功能叶片一般需要8~10d(天),即从叶片展开到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再到叶面积最大的壮龄叶,也是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呼吸作用最低的时候.壮龄叶是光合作用的中心叶,也叫功能叶.严寒的冬季雨、雪、雾天气易导致黄瓜出现叶色浅、叶缘下垂似"降落伞",同时还会出现化瓜、瓜打顶(花包头)等现象.特别是连阴天后突然晴天,叶片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如能及时喷水或遮阴,叶片则会很快恢复正常,若叶片不能恢复正常,则对黄瓜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保护地黄瓜生产中 ,除了病虫为害外 ,还经常发生一些生理性障碍引起的病变 ,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 低温导致的生理障碍1.1 低温冷害 黄瓜苗床的持续低温会造成幼苗出现生理性枯干 ,叶片从子叶开始向上逐步干枯脱落 ,严重时仅剩生长点处少数叶片。黄瓜植株在持续低温条件下 ,出现叶片变小变厚 ,叶脉间叶肉隆起如疥皮状 ,叶缘缺刻变小或消失 ,叶边向背面卷曲呈降落伞形 ,叶面上出现干枯斑 ;节间变短 ,结瓜部位明显上移甚至到达顶端 ;生长点缩小甚至消失 ,龙头为小的瓜钮所包围 ,形成“花打顶”现象。黄瓜属喜温性蔬菜 ,生长发育的适宜…  相似文献   

15.
花打顶是冬季温室黄瓜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生理现象,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尤其以在腰瓜坐瓜前对产量、产值影响最大.轻则在个别植株上出现,重则温室内的全部植株都会出现花打顶.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很多,植株较弱,结瓜多,营养不良会发生花打顶;而植株长势较旺,结瓜少,也会发生.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瓜“花打顶”又叫“花抱头”,是棚室黄瓜常见的一种生理障害,通常表现为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没有心叶形成而出现雌雄杂合的花簇,呈“花抱头”状;“花打顶”多发生在结果初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根据多年试验观察,黄瓜花打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发育失调型。前期温度低  相似文献   

17.
黄瓜保护地栽培中存在营养生长过旺、落花和化瓜等问题。比如栽植过密或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疯长而不结瓜;在低温、干旱等不利条件下,易发生“花打顶”现象;另外,大肚子瓜、尖嘴瓜或钩钩瓜等畸形瓜也经常发生,这种现象单靠调整温、光、水、肥等环境条件有时收效其微,实践证明,采用化控技术处理,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1调节生长,培育壮苗保护地黄瓜苗期的徒长问题,可喷1~2次100~200mg/L生殖促进剂液(或助壮素)或5~10mg/L多效唑液一次,可使茎粗、矮化,根系发达,叶片色深、厚实,花芽分化好,提高抗…  相似文献   

18.
<正>早春黄瓜苗期及结瓜初期经常由于低温、潮湿或干旱而伤害根系,或因影响根系的呼吸能力,造成植株生长衰弱和生育失调,生长点急速形成雌雄间杂的花簇。瓜秧顶端不生成心叶而呈现花头,形成异常花簇,俗称花打顶。这是一种生理症状,一旦发生,就会延迟黄瓜的生育期,影响结瓜,降低产量,其原因及防治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棚室黄瓜的生理病害逐年增多,如高温障碍、畸形瓜、苦味瓜、低温生理性病害、花打顶和化瓜等,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及时识别与防治黄瓜生理性病害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进入11月上旬,大庆地区日光节能温室内夜间经常出现8℃~10℃的低温,这对黄瓜的座瓜及幼瓜的生长很不利,造成了黄瓜化瓜和出现畸形瓜的现象,是导致秋黄瓜后期产量低,效益低的重要原因.为提高秋黄瓜的产量和效益,我们于1999年在"43型"节能日光温室内栽培秋黄瓜的后期进行了留瓜、摘心秋延后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