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作物种子标签是指固定在种子包装物表面及内外的特定图案及文字说明.它是种子使用者直接了解种子来源和种子质量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签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七年多了,标签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2.
2001年,农业部颁布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中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申领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行业准入门槛要求偏低.随着种子产业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已发生变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到2006年底,全国拥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达到7613家,其中注册资本在3000万以上的企业139家,注册资本500万以上的3539家(中国种子协会资料).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也得到迅猛发展,种子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柱,这就要求种子管理部门明确责任与义务,规范化引导种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2016年修订的新《种子法》及种子管理部门在新《种子法》实施中的种子市场管理难点进行解读、分析,并针对种子管理部门当前状况提出制度创新思路,以促进种子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及种子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结合大竹县种子市场的现状,对新《种子法》及农业部三个配套规章出台后县级种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种子市场健康发展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良水稻品种的品质性状,利用60Coγ-射线为诱变源,对粳稻品种Koshihikari种子进行了辐照处理,通过改良的单粒种子法对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进行了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筛选到了72个种子蛋白突变体,结果表明经诱变后种子蛋白的含量和组成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异。本研究为揭示水稻贮藏蛋白积累机制及开发新型稻米种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树木种子的发芽率与大于某一界限温度的积温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一般以日平均温度>5℃作为树木开始生长的温度指标,其持续时间为树木的生育期。树木种子萌芽出土的温度有人定为12℃,本文试从种子发芽率与日平均气温>10℃的有效积温及持续日数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资料取自八一农学院林学系温室发芽试验。一、研究方法对黑松、樟子松、油松、雪岭云杉、兴安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的品质指标进  相似文献   

7.
<正> 课题提出普通水煮沸5分钟后,在密封条件下迅速冷却到室内温度,即具有很大的活性,称为活性水。用新鲜活性水浸种或灌溉,不仅能促进农作物增产,还有改进品质的作用。浸泡棉花种子,产量提高10-20%;浸泡燕麦种子,增产20-30%;浸泡豌豆种子,收获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土保持>从1980年8月创刊至今整整20年,当回首这段有意义的历程时,特别是当我有空闲翻阅创刊以来的期刊时,水土保持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往事,历历在目,作为一个老水土保持工作者,心情十分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中国水土保持>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创刊和发展的,经历了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没有经验到成熟的创办过程.  相似文献   

9.
调查当前种子市场的现状,分析发展动态,总结《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元坝区良种推广、市场监管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当前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种子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峰 《土壤》2008,40(4):647-652
为了调查作物种子中有机氯残留的现状和种子脂质含量与种子中有机氯残留的关系,本文通过GC-ECD对某农产品基地的油料作物花生、大豆、芝麻和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种子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WHO/FAO标准,6种作物种子中的滴滴涕(DDT)和六六六(HCH)残留均不超标;总DDT的残留范围是3.8~10.3 ng/g,残留顺序是花生>芝麻>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总HCH的残留范围是4.3~10.7 ng/g,残留顺序是花生>玉米>芝麻>大豆>小麦>水稻.3种油料作物种子中的总DDT残留浓度显著高于3种粮食作物种子中的残留浓度,种子中的总DDT残留浓度与种子脂质含量的对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 种子包衣技术是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的一种高新技术,我国种子包衣剂以药型、肥型和药肥型居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抗旱型种子复合包衣剂独具特点,针对我国干旱缺水的现状、农作物保苗困难及田间农事操作繁琐等问题,研制成功了抗旱型种子复合包衣剂.它集多种技术于一体、多种功能于一身:①抗旱防旱技术;②植物生长调节技术;③微量元素技术;④稀土微肥技术;⑤微肥技术;⑥农药技术.它具有抗旱节水、防病灭虫、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和优质增产的功能.其关键作用是保苗,可提前2~3d出苗,提高出苗率15%~20%,且苗齐苗壮,增产率8%~15%.被农民誉为“庄稼人的救命神”.  相似文献   

12.
基于EDEM软件的气压组合孔式排种器充种性能模拟与验证   总被引:9,自引:24,他引:9  
为研究种群扰动对排种器充种性能的影响,该文基于离散单元法理论,以气压组合孔式排种器为模型,运用EDEM软件对4种不同型孔结构排种盘的种群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以种子法向应力跳动量和种子平均法向应力总和作为指标,分析了各排种盘在不同转速条件下的种群内摩擦力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种群扰动强度的增大并不能显著减少种子法向应力的总量,但会降低种子瞬态的法向应力即瞬时种子内摩擦力,据此推断出扰动强度最大的排种盘的充种性能较其他排种盘更优。在排种器试验台上进行了验证试验,选取6种转速,以漏充率为指标,分别对4种排种盘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扰种强度最高的排种盘在各转速条件下的漏充率最低。对比仿真与试验结果发现,增强排种盘对种群的扰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的充种性能。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种子行业监管体系,构筑规范化、法制化种子市场环境,是种子管理工作的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几年来,阜新市种子管理站结合本地实际,在规范种子经营行为、强化种子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推行一系列监管机制,并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1994-2006年《水土保持研究》载文被引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水土保持研究>在1994-2006年所载论文的被引用情况,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刊1994-2006年载文被<中国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从文献引证的角度透视<水土保持研究>的学术水平.该刊1994-2006年共载文2098篇.被引用2018篇,占载文总数的96.62%.2001-2006年该刊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文献计量指标逐年上升,分析表明:<水土保持研究>载文质量较高,在该学科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正> 湿地松(Pinus ellottii)原产美国东南部,1948年引种到我国,先后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安徽、江苏等地试种。鉴于湿地松生长快,干形好,因此,近年来安徽省淮河以南各地广泛引种。然而,安徽湿地松母树林结实量少,出籽率低,产量年际波动特大,目前所用种子大部分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16.
从许可证发放、副证变更、有效区域界定、育繁推一体化许可证申办、外资企业办证、特殊种类办证、非主要农作物办证等方面,简要分析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旨在为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简证等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JAB)自1993创刊以来至2007年共出版了15卷51期,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性论文.2004年又出版了英文版发表的论文共有154篇被引用,比2003年统计的被引论文50篇增加了2倍.在SCI数据库中检索<农业生物技术学报>被引数据所使用的检索词为:JAGR BIOTECHNOLOGY. J AGR BIOTECHNOL, J AGR BIOTECH及CHINESE J AGR BIOTEC.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土保持>杂志于1980年创刊,到今年8月整整20周年了.这20年来,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年代,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这首先要归功于邓小平同志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引导,归功于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和亿万群众的努力拼搏.当然,其中也包含着<中国水土保持>杂志的一份努力.20年来,她在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介绍、交流与传播水土流失的防治办法和经验,探索改革的思路,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组织与动员广大群众投身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作为水土保持工作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中国水土保持>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对这一成就表示衷心祝贺!  相似文献   

19.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和有机碳流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研究了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的试验区水土流失和有机碳流失的特征 ,结果表明 :径流、泥沙及有机碳流失主要集中在 5月、6月及 8月份 ,其间径流流失量占全年流失量的 68.8%~ 73 .1 %,泥沙流失量和有机碳流失量占全年流失量的 90 %以上。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的大小顺序均为无保护性措施、侵蚀严重的试验区 5>粗放经营利用的试验区 1 >保护性经营利用试验区 2 >保护性经营利用试验区 4>恢复保护性植被试验区 3 ;流失的泥沙主要为推移质 ,有机碳流失量的大小顺序为粗放经营利用的试验区 1 >保护性经营利用的试验区 2 >保护性经营利用的试验区 4>无保护措施、侵蚀严重的试验区 5>恢复保护性植被的试验区 3 ,径流流失的有机碳和推移质流失的有机碳基本接近。从保护资源角度来看 ,恢复保护性植被试验区 3的利用方式控制水土流失和有机碳的效果最好。从农林利用角度来看 ,以有保护性经营利用综合性措施 (等高梯田、植被篱笆、农林间作等措施 )的试验区 2和试验区 4利用方式 ,既有利于水土保持 ,又有利于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鉴定不同磷水平油菜种子植酸浓度 (PA_Conc)和含量 (PA_Cont) 显著关联的 SNP 位点,挖掘候选基因及其优异单倍型,为油菜低植酸品种的培育提供遗传基础和优异基因资源。  【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测定正常供磷(施磷,P2O5 90 kg/hm2)及低磷(不施磷,P2O5 0 kg/hm2)条件下40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种子中的PA_Conc和PA_Cont,利用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获得的530多万个高质量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标记,用 TASSEL 5.0 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鉴定种子植酸浓度和含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及其候选基因。采用Bcftools提取BnaA07.MRP13基因的SNP,利用Haploview 4.2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  【结果】  关联群体正常供磷处理PA_Conc变异范围为17.52~81.32 mg/g,PA_Cont变异范围为0.30~0.99 mg/5粒种子;低磷处理PA_Conc变异范围为17.47~49.05 mg/g,PA_Cont变异范围为0.33~0.85 mg/5粒种子。与正常供磷相比,关联群体低磷胁迫下的PA_Conc和PA_Cont均值分别降低13.5%和10.8%。GLM模型检测到56个与油菜种子植酸浓度和含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分布在除A08和C03外的17条染色体上,它们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7.33%~14.28%。其中A03染色体上含有最多的SNP (9个)。MLM模型共检测到23个与油菜种子植酸浓度和含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分布在A03、A05、A06、A07、A09、C01、C02、C04、C05、C06和C07等11条染色体上,它们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9.6%~14.28%。其中A03染色体上含有8个SNP。对显著SNP位点上下游300 kb范围内的基因进行分析,挖掘出可能与种子中植酸合成相关的14个候选基因,其中包括拟南芥植酸合成通路中的MRP、PLC、PIP5K和SULTR4等同源基因。对BnaA07.MRP13进行候选基因关联及单倍型分析,鉴定出高植酸单倍型“BnaA07.MRP13ContHap1”(TTTA)和低植酸单倍型“BnaA07.MRP13ContHap2”(CCCT)。自然群体中18%的品种(72/403)为低植酸单倍型,种子平均植酸含量为 0.56 mg/5粒种子,极显著低于高植酸单倍型 (平均植酸含量为0.62 mg/5粒种子)。  【结论】  正常供磷和低磷胁迫下,油菜种子植酸浓度和含量均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GLM模型和MLM模型分别检测到56和23个与油菜种子植酸浓度和含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预测的与油菜种子植酸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有14个,发现的BnaA07.MRP13的高和低植酸单倍型为后续油菜种子植酸含量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