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蚧壳虫的克星速扑杀赵明(重庆市农科所速扑杀是由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广谱、高效、强触杀性的杀蚧、杀虫剂,已在重庆市柑桔产区广泛地使用,是广大果农防治柑桔蚧壳虫的首选药剂。其主要特点是:一、极强渗透力,杀蚧效果极佳。速扑杀之所以成为卓越的杀蚧剂,是因为它具...  相似文献   

2.
速扑杀是由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广谱、高效、强触杀性的杀蚧、杀虫剂,已在重庆市柑桔产区广泛地使用,是广大果农防治柑桔蚧壳虫的首选药剂。其主要特点是:一、极强渗透力,杀蚧效果极佳。速扑杀之所以成为卓越的杀蚧剂,是因为它具有极强渗透力,能渗过腊壳杀死里面的若虫,因而施药时间灵活,一般杀虫剂只能在若虫爬出母体移向新梢定居时喷药才有药效,速扑杀可以在蚧壳虫全生活期中施药。当然初孵期施药效果更佳。在重庆地区,蚧壳虫初孵期一般在5月底到6月份。速扑杀同时能渗入植物组织内,因此可以杀死叶片中或果皮中的害虫,亦可杀…  相似文献   

3.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2%氟啶虫胺腈SC对柑桔红蜡蚧的防效较好。使用4 000倍~5 000倍液,药后14d平均防效在66.05%~81.10%;药后21d平均防效在74.51%~86.11%;药后28d平均防效在80.27%~91.73%。随着高效农药杀扑磷因高毒在柑桔上禁用后,防治红蜡蚧可优先选用22%氟啶虫胺腈SC 4 000倍,在若虫孵化高峰期均匀喷雾,能有效控制红蜡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长期使用农药易使蚧类产生抗药性,因而利用天敌防治柑桔蚧类为害被日益重视。常见的柑桔蚧类的致病微生物多为真菌类,最重要有为蜡蚧轮枝菌 Verticillium lecanii (Zimm) Viegas。该菌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我国大陆于1982年首先在贵州发现,以后在南方几个省市相继发现,且分布较广泛。当田间温度在18~28℃,RH(相对湿度)>85%时极易引起感染流行,可使多种柑桔介壳虫大量死亡。如在黄昏时喷施菌液,还可达到更高的感染率。本菌寄主范围广,无毒,安全,害虫对它产生抗性慢或不产生抗性,与有些杀虫剂、杀真菌剂和杀螨剂  相似文献   

5.
0.3%绿晶乳油防治柑桔矢尖蚧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kuwana),是十堰市柑桔生产中发生比较重的蚧壳类害虫。因此,选择安全、有效且残效期长的杀蚧壳虫药剂,不仅对提高十堰市柑桔产量,而且对提升柑桔品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筛选对柑桔矢尖蚧有效药剂,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0·3%绿晶乳油、40%速扑杀、48  相似文献   

6.
黑点蚧是柑桔主要害虫之一,1年发生3—4代。各代雌蚧完成1代所需天数依次为104.3、59.6、184.9天。主要以产卵雌成虫越冬。发现黑点蚧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6种,其中以寄生未成熟雌成虫的盾蚧长缨蚜小蜂寄生率最高,似有利用前途。药剂防治以喹恶硫磷、杀扑磷、乐斯本、氧化乐果等有机磷剂对雌成虫的效果最好,拟除虫菊酯类对雌成虫的效果较差。若把上述农药分别与1%石油乳剂混用,便可降低农药使用浓度,提高防治效果。防治最佳时期6—8月。  相似文献   

7.
赵明 《植物医生》1999,12(1):45-45
为害柑桔、柚有多种害虫:螨、蚧、蚜虫、粉虱、叶甲、天牛、潜叶蛾、凤蝶、实蝇等。但两成以上的损失来自蚧壳虫。蚧壳虫危害,造成柑桔叶色发黄、枝梢枯萎、落果、树势衰弱、甚至全株死亡。因此防治蚧壳虫是果农的首要植保措施之一,在目前市面上针对蚧壳虫的药剂较多,...  相似文献   

8.
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rri(McGregor),是危害巴东县柑桔生产的主要害虫,对柑桔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为了控制它的危害,提高防治效果,笔者于2007年进行了阿维菌素及其混剂防治柑桔红蜘蛛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柑桔是南平市果树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树龄的增加。其蚧壳虫(蜡蚧)发生频繁,同时宽皮枯类的疮痂病、煤烟病.甜糖类的溃疡病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0.
红蜡蚧若虫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适期探讨章新民(浙江兰溪市植保站,321100)红蜡蚧(Ceroplastesrubens)是柑桔的重要害虫,尤其是老桔园危害更重。目前多数农户对红蜡蚧的防治技术较生疏,因此增加了药剂防治的盲目性,往往防治失时而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11.
柑桔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Kuwana)是我县桔园上的主要害虫.近年其发生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准确预测该虫的发生期和筛选防治该虫的有效农药品种和最佳剂量,以便及时、科学地指导防治,笔者进行了该虫第一代若蚧盛发期的预测研究和药剂防治试验.现报道如下.一、第一代若蚧孵化高峰期的预测研究1、发生时期预测式的建立:根据笔者近年的田间观察,在阳朔桔园,柑桔矢尖蚧以第一代为主害代,其若蚧盛发期早发年为4月下旬,迟发年为5月中旬.对历年本县若蚧盛发期与气象资料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柑桔矢尖蚧第一代若蚧盛发期的迟早与当年  相似文献   

12.
0.5%苦·烟水剂防治柑桔矢尖蚧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昌余  李敏 《植物医生》2002,15(6):28-29
0 .5 %苦·烟水剂是一种新型防治蚧壳虫的生物性杀虫剂 ,为了解该药对柑桔矢尖蚧的防治效果 ,以便为该药在我地进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特组织安排0 .5 %苦·烟水剂防治柑桔矢尖蚧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条件1.1 供试作物及试验对象1.1.1 供试作物 柑桔 (柑 ,树龄 7年 ,株距 2 0 0~ 2 33cm ,株高 1.5~ 2 .5m)。1.1.2 试验对象 柑桔矢尖蚧。1.2 试验前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从江县郊区 ,面积 1.3hm2 ,土壤肥力中等 ,耕作均匀一致。当年柑桔矢尖蚧发生较重 ,平均单株 10 0叶虫量 10 0 0头以上。试验时以晴到多…  相似文献   

13.
在柑桔园中,利用天敌防治柑桔蚧类被日益重视,作为柑桔介壳虫的一类天敌——致病微生物的研究渐趋深入。 常见的柑桔蚧类的致病微生物多为真菌类,最重要的为蜡蚧轮枝菌,该菌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锡兰、古巴、印尼、英、美、波、印等国都有报道,台湾亦早有(日本人)报道,大陆于1982年在贵州发现,以后在南方几个省市相继发现,说明在南方分布较广泛,北京也发现该菌流行(温室白粉虱上)。该菌可使多种柑桔介壳虫大量死亡,如柑桔软蜡蚧、红蜡蚧等,还可寄生褐圆蚧、矢尖蚧、长牡蛎蚧、黑点  相似文献   

14.
机油乳剂是一种防治柑桔蚧螨类害虫的有效药剂.1990年受钦州地区植保站的委托,我们分别对柑桔糖片蚧、吹绵蚧、红蜘蛛、锈蜘蛛进行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柰树桑白蚧发生与防治林绍锋(福建省永春县柑桔研究所362600)桑白蚧(PseudalacaspispentagonaTargioni)又名桑盾蚧、桃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该虫近年来在永春县危害柰树严重,部分受害重的果园被害株率几达100%。该虫以...  相似文献   

16.
柑桔木虱、桔蚜是为害柑桔嫩梢、嫩芽的主要害虫.危害严重时,叶片卷缩、梢芽生长不起,树势减弱,且易引起柑桔黄龙病、煤烟病的发生.近年来,果农在防治这些害虫时多用有机磷杀虫剂,其效果不够理想.为此,1987年初我们用多杀菊酯(重庆农药厂产品)作为防治柑桔木虱和桔蚜的药效试验材料,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柑桔是宜都市的支柱产业,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柑桔长期受到大实蝇的危害。近几年来,宜都市采用柑桔大实蝇食物诱剂防治柑桔大实蝇,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山地桔园的防治效果差,为此,本文简述了山地桔园大实蝇的绿色防控试验,以期完善大实蝇的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柑桔褐圆蚧Chrysomphalusaonidum(Linnaeus)是柑桔上常见的蚧类害虫。全州县国营咸水林场于1987年连片新种哈姆林甜橙247hm2,1991年开始发现有褐圆蚧发生,到1992年已扩散至全场,并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为及时有效地...  相似文献   

19.
柑桔蚧类害虫的发生为害与防治技术洪海林(湖北省咸宁地区植保站437100)咸宁地区为山区丘陵地带,地处东经113°32’~115°30’,北纬29°02’~30°17’,柑桔为我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10.5万亩,柑桔蚧壳虫是柑桔的主要害虫之...  相似文献   

20.
蚧壳虫是我县柑桔的主要害虫。在各种蚧壳虫中,以柑桔矢尖蚧Unaspis yanoneasis(Ku Wana)、糠片蚧Parlatoria pergendii Gomstock,褐园蚧Chrysomphalus,aonidum(Linnaeus),为主每年发生面积2866.7公顷以上,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成为发展柑桔生产的广大障碍。为此,我们于1991年5月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选择在本县白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