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型模式逐渐发展起来,有机结合了农业与旅游业,可以促进农业、旅游业获得健康发展。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提出的一大政策,地区要积极响应本项政策,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文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146-147
该文简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意义以及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缺乏统筹规划、同质化现象严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专业化乡村旅游人才缺乏、营销推介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全域旅游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包括全域统筹,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错位发展,深挖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创意营销,拓展乡村旅游市场等.  相似文献   

3.
<正>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是指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在三亚进行全域旅游实践,可以全面提升三亚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模式,打造富有三亚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扩大三亚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深度与广度,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与游客满意度,实现三亚旅游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全市公民的文明素质,营造友好的旅居环  相似文献   

4.
传统旅游业衰落,乡村旅游业兴起,各地乡村旅游项目遍地开花,迎合市场基本需求同时,环境、产品产业结构等问题日益突出,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急需深化,太白县作为中国西部一个落后山区县,在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作为成功案例,其经验值得分析借鉴。  相似文献   

5.
任晶洁 《乡村科技》2019,(19):30-31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相应提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行业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乡村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发展过程中,体验式经济理论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表明,体验营销模式的介入,有利地推动了个性化旅游体验的优化,促进了消费者数量的增加,为企业品牌形象的打造奠定了基础。总体来看,体验营销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为核心,旨在通过提升客户的旅游体验来实现客户粘性与忠诚度的培养与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创造利润。目前,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相关企业应积极引入体验营销,强化对游客的吸引力,以便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和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全域旅游为现今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以全域旅游为切入点,对全域旅游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阐述。在分析了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升级,旅游产品供给束缚旅游业发展,供给不匹配强烈抑制了居民出游的现实需求。而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潜力产业,需首当其冲从文化产品供给端入手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因此,文章从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分析三江县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并以旅游供给侧思维为促进三江县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供给侧视野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迫切需要,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完善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大力推广"互联网+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强乡村旅游监管,加大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供给侧改革对于乡村旅游的指导意义入手,立足于乡村旅游供给侧方面,分析了生产要素供给问题、旅游产品开发问题,进而探讨了乡村旅游供给侧问题的解决对策,主张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的生产要素供给布局,拓展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越来越渴望能够放松精神、回归自然,导致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变得愈来愈旺盛,乡村旅游显现出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如何实施农产品营销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课题之一。以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基础开展农产品营销,能够很好地控制农产品成本,并提高其附加值,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阐述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农产品营销的基本特征,剖析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农产品营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基于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农产品营销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3-13025,13079
分析了浙江省乡村旅游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产业萌芽发展、产业快速扩张和产业质量提升3个发展阶段,突出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在拉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经验,主要在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风貌建设、推动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和保障农村民生、促进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总结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在领导、制度、产品、标准化和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推进制度创新和标准化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化战略、强化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在此基础上,深化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给其他地区带来的启示,主要在于创新乡村旅游组织领导体制、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加大乡村旅游发展扶持力度、实施乡村旅游强力营销工程、引导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发展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新发展理念对于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基于原始优势,特色创新不足;政府主导协调,整体效能有待提升;外力驱动生态建设明显,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地域局限性显著,内外联动发展不足;共享性显现,共建共治发展空间大的状况。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强化特色创新、统筹协调优化、深化绿色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等层面提出了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王茂强  殷红梅  王英  谢沁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54-21857,21879
基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就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特点,论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动态关系,以期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运用到北京的乡村旅游发展之中,本研究首先介绍了乡村概念及其内涵;其次,通过文献回顾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动因、模式及其经验;最后,结合北京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与启示:乡村风貌的保持、乡间公路标识体系的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乡村旅游创新型人才建设、注重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驱动机制,期望这些经验对未来北京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家界永定区乡村旅游动力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乡村旅游的发展依赖路径,选取张家界永定区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区10个主要乡镇(街道)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张家界乡村旅游的发展依赖的动力规律,提出优化其人地关系中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杨载田  邓运员  刘沛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15-1617,1717
从交通区位条件、建设大南岳旅游的发展契机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力方面分析了白果古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认为其旅游资源的特点在于乡村田园山色与丹霞风光交相辉映;人杰地灵,名人荟萃,且多具传奇色彩;三大红色旅游资源品牌交相辉映。强调了白果古镇乡村旅游开发必须进行科学定位,塑造品牌,突出乡村主题,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04-19906
湖州利用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示范,不过湖州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阐述湖州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现状条件,从规划引领、完善产品体系、延伸产业链、规模化发展和联动营销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为促进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观光农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破坏资源环境、传导不良文化等与新农村建设相背离的问题,为此,经探讨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SWOT分析法对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农业旅游园区整体规划和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有利于特色农业旅游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外在环境;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系统,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依托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构建农业旅游园区的自然生态体系,突显生态保护价值及教育价值;以制度创新为平台,理顺关系,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农业旅游园区的竞争力;以及创新营销方式,培育区域品牌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孙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26-2127,2320
从网络媒介的视角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探讨,回顾了网络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利用网络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应用网络发展乡村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得出乡村旅游对网络继续应用与开拓创新的渠道:加强乡村旅游网站的建设和完善;合理利用乡村元素,开发新的网络游戏;开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实施多元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