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玉米杂交制种是榆林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农业新兴产业。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基地。随着制种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植物检疫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种子生产单位在产地检疫申报工作中,故意隐瞒制种面积,少报多制问题比较普遍。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玉米杂交制种产地检疫工作的实践,探讨了当前玉米杂交制种检疫申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植物检疫》1991,5(2):143-144
1 必须改变制种基地发生检疫性病害的局面洪雅县是一个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亚县。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70%以上。1976年引进杂交水稻,为满足群众对杂交良种的需求,逐步建立了稳定的杂交稻制种繁殖基地。1984年,洪雅县植保植检站首次到制种繁殖基地进行产地检疫,未发现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细菌性条斑病,但省外补充对象水稻白叶枯病、稻粒黑粉病发病普遍。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发生面宽,危害严重。为了确保健康无病良种的生产,县植保植检站同县种子公司本着把关与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衢江区位于浙西金衢盆地,钱塘江上游。为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为浙江省制种基地,制种面积常年维持在300hm^2以上,但由于我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不稳定性的影响,常常发生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稍有松懈,杂交水稻制种易受检疫对象细条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为害,不仅造成减产,还会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及其商品品质,甚至因达不到检疫要求,影响种子的销路,造成生产单位、农民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梁静波  种焱 《植物检疫》1998,12(6):375-377
对外制种,即进口国外父、母本原种,进行杂交后,制成F1代生产用种返销国外。在我国,制种工作始于1979年。这项工作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费工、费时,属劳动密集型。制种地有逐渐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制种地主要集中于内蒙古、...  相似文献   

5.
榆林市是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年杂交玉米制种申报面积6000hm2左右。其中榆阳区杂交玉米制种地面积占全市的75%。由于榆阳区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天然隔离条件好,加上地下水资源丰富,日照长、昼夜温差大,以及畜牧业所提供的有机肥料充足等优越条件,吸引了大批省内、外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前来寻求发展。这给本地区制种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也为植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在产地检疫工作中狠抓关键环节,努力探索和实践,使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为确保制种生产安全做出了贡献。1公示产地植物检疫行政许可程序按照全国农技中心《关于…  相似文献   

6.
《植物检疫》1994,8(2):117-118
山东省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情况山东省植保植检站抓好产地检疫是做好调运检疫的基础,如何切实做好产地检疫工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是我们几年来一直力争努力实现的目标。据统计,1988~1992年全省对各种农作物种苗实施产地检疫的面积达125.8万hm2,按...  相似文献   

7.
金天寿  陆顺德 《植物检疫》1994,8(6):369-370
全面实施《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生产无病杂交稻良种金天寿,陆顺德(浙江省磐安县植检站322300)磐安县杂交水稻制种始于1977年,至今已有16年历史。常年制种面积在666.6hm2左右,最高年份曾达1200hm2,1990年被列入国家基地。但因水稻...  相似文献   

8.
酒泉市制种基地是全国最大最具优势的蔬菜花卉外贸制种基地和重要的杂交玉米、牧草种子生产基地。为有效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制种基地,以及阻止其在制种基地传播蔓延,植物检疫部门通过把好源头入口检疫、产地检疫、信息共享、执法监督、企业自律五个"关口",保护了制种基地的生物安全。针对制种基地检疫监管力量不足、经费保障"捉襟见肘"等问题,提出了强化绿色种业、加强督促检查、狠抓检疫监管、进行分类施策、加强合作交流、强化种子处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承德地区是我国七大杂交玉米制种和四大马铃薯制种基地之一,年制种面积达20多万亩,生产种子和种薯5000多万公斤,年外调种3500多万公斤,直接供应全国20多个省(市),植物检疫工作任务很重。承德地区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工作是从1984年开始的。他们立足承德实际,依据检疫法规,积极把关主动服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产地检疫的新路子。8年来,全地区发展了228人的专、兼职检疫员队伍,建立8个检疫实验室,累计实施产地检疫130万亩,建立无危险性病虫留种基地35.04万亩,共检疫合格种子37万吨,种薯20万吨,经检疫外调种子无一出  相似文献   

10.
我县产地检疫情形可谓忧喜共存,但忧大于喜,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检疫任务一贯繁重磐安县自从1976年一个村几块田进行杂交水稻种子试制以来,由于平均海拔500m以上,昼夜温差大,隆起的矮山纵横其间,隔离条件优越,被列为省重点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但20余年来经过了许多波折,特别是1988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传入我县以来,连续8年(1998~1995年)累计处理病田20.67hm2,病种4.57万kg,烧毁稻草14万kg,取消因发病而涉及的村和畈不符合基地选择条件的面积达1000hm2,并通过对9万多kg亲本采用强氯精消毒处理,在水稻感病时期统一组织新植霉素(…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业植物检疫工作一些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果,有待及时、规范地加以解决。笔者根据自身工作实践,对一些具体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以期与同行探讨。 1存在的问题 1)产地植物检疫工作难度较大。产地植物检疫是在杂交制种和常规种子繁殖过程中,在生产地开展的一项植物检疫工作。这项工作难度较大,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比如目前农业生产中所用的玉米种子全部是杂交种,在杂交制种过程中,有些种子生产单位(人)不申报或者不如实申报亲本的来源、面积、组合名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种子市场开放,进人绥宁县制种的种业公司急剧增加,品种也越来越多,危险性病虫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加强无检疫性有害生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产地检疫概念在植物检疫实践中产生、演化.由于产地检疫概念误区,有时产地检疫规程程序没有完全纳入产地检疫工作,产地检疫也就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通过产地检疫概念演化、程序、作用等的分析,希望能走出产地检疫概念误区,使产地检疫走向规范,生产无检疫对象良种,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繁基地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南繁基地检疫工作,确保制种基地安全,近期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植物检疫机构100余名专职植物检疫员,分成12个工作组,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先后赴三亚、乐东等南繁区域,进行轮流值守,协助当地开展产地检疫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刘培廷  康登科 《植物检疫》1994,8(5):307-308
种苗产地检疫的几点做法刘培廷,康登料(安徽省六安地区植检植保站六安市237000)1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认真实施产地检疫近十年来,我区种苗产地检疫工作,结合实际,突出以水稻、小麦、棉花、桑苗为重点,兼顾大豆、油菜、杂交西瓜等。在进行全面疫情调查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孔世艳 《植物检疫》1994,8(5):309-310
浅谈内蒙古粮食出口产地检疫的体会孙世艳(满洲里动植物检疫局021400)内蒙古东部四盟市(呼盟,兴安盟、哲盟和赤峰市)自1985年开始对苏联出口玉米和大豆,产地检疫任务均由我局承担。连续6年来,由我局检疫的粮食5l/万多吨,没有因检疫问题而发生退货现...  相似文献   

17.
贯彻植检条例切实开展产地检疫四川省植物检疫站1贯彻种子苗木产地检疫规程,切实开展以“三杂”制种为主的制繁基地产地检疫1985年以来,国家标准局陆续发布了柑桔、马铃薯、小麦、棉花、甘薯、水稻和苹果等种苗产地检疫规程,我们结合我省实际,以杂交水稻、杂交玉...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榆林市是2002年被批准的国家级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基地,特别是榆阳区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多的年份达0郾53万hm2。在生产玉米种子的同时,还生产高粱、西瓜及多种蔬菜种子。为了加强种子检疫的规范管理,2005年榆阳区植保植检站对本区内11个种子经销公司(门市),来自全国20个省的农作物种子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植物检疫检查工作,共检查农作物种子1013个(次),发现存在不少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引起各级植物检疫机构的高度重视。现提出与同行共同探讨。1种子标签(包装)上反映的检疫问题1郾1无检疫编号在本次检查中,共查出种子标签(包装)上无检疫编…  相似文献   

19.
汤水生 《植物检疫》1993,7(5):397-398
实施种子、苗木基地产地检疫,是整个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植物检疫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搞好植物检疫,必须坚持以产地检疫为基础,调运检疫为依据,辅之以邮包检疫、关卡检疫、市场检疫,采取分级服务,部门配合,层层把关,处处防疫等综合检疫措施,才能取得植物检疫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榆林市榆阳区是被国家和陕西省确定的杂交制种生产基地。越来越多的省内、外种子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前来寻求发展,所生产种子远销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安徽等省。据统计,2002年全区杂交玉米、西瓜、高粱制种面积达5300hm2以上,高产组合667m2产量超过600kg,低产组合也在250kg左右。制种产业的发展为植物检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现就种子生产基地植物检疫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提出来与大家商榷。1植物检疫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1)调种前未取得检疫要求书。种子繁育单位或个人在调入亲本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