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目前市场上空轴上带有Y型或直刀型的卧式无支撑切割秸秆粉碎装置,作业时机具消耗功率大、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和秸秆粉碎效果不理想这一现状,设计了Y型粉碎刀具,有双面刀刃,可以使用两次,直型刀设计成两边带锯齿,两种粉碎刀交错对称排列,减少了刀具使用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能够有效地对呈直立或倒伏的秸秆进行切割、粉碎、还田,为秸秆粉碎还田机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常规的秸秆粉碎装置,粉碎后的秸秆长短不一,在深埋作业时难以保障作业质量,影响次轮播种、整地作业.研究设计的二次粉碎装置将初粉后的秸秆进行再次粉碎,将秸秆切割成均匀细小的碎屑,为深埋作业打下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刀辊工作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制一种无须借助风机既可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又可完成秸秆回收的作业机,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核心部件刀辊的主要工作参数,分别对甩刀的排列、刀辊高度及转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整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秸秆腐化为基础,设计一种与已有谷物收割机配套的秸秆腐化还田机,其集作物收割、秸秆粉碎和秸秆腐化还田操作于一体,以加快秸秆还田后的腐化,在解决作物秸秆处理难这一问题的同时,也改善了土壤肥力和农业生态环境。实验表明,经改进的作物秸秆腐化还田机,能使秸秆腐化分解腐化时间缩短,产量比单一秸秆粉碎方式略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作为试验样机,通过一系列正交试验和理论分析,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揭示了影响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确定了最优的参数组合,为整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秸秆粉碎还田机使用的Y型粉碎刀设计采用一体式,当机具工作时,由于刀具对秸秆以及土壤进行切割,是机具最易损坏零件,经常需要更换新的刀具,Y型刀不易加工,这样增加了生产成本。新型粉碎刀是采用L型组合式的Y型粉碎刀,由两把L型粉碎刀通过螺栓安装在刀柄上,以刀柄中心线对称分布,不仅具有Y型刀的优点,而且加工和安装方便,降低了刀具的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我国秸秆还田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农机、农艺及农民的实际需求,研制出一款粉碎和旋耕同时完成的HCZ-220型一体机。经田间测试,HCZ-220型秸秆粉碎旋耕一体机对秸秆具有良好的粉碎翻压效果,秸秆切碎平均长度为58 mm,秸秆粉碎率为86.94%,还田深度为96 mm,还田深度稳定性为97.31%,满足农艺要求,为后续免耕播种提供便利条件,并有利于秸秆分解转化,从而培肥地力。HCZ-220型秸秆粉碎旋耕一体机是一种可同时服务于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新型农机装备。  相似文献   

8.
我国秸秆粉碎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祖宇  郝玲  董良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53-1756,1759
我国是生物质产出大国,随着对生物质能的不断开发与利用,对生物质的粉碎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该文概述了我国秸秆粉碎机的研究发展现状,研究了现有粉碎机如铡切式、锤片式、揉切式和组合式粉碎机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及粉碎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今后秸秆粉碎机的发展趋势,提出要重视对秸秆粉碎机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优化现有的粉碎设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机型,使各种机型的主要工作部件实现标准化。发展一体化联合加工设备,大力开拓秸秆粉碎机的经济市场,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软质秸秆和硬质高纤维物料规模化粉碎的生产需要,并克服单一切碎机、粉碎机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带风引出料装置的切粉一体化组合式秸秆粉碎机,实现了硬质高纤维秸秆的强制喂入。结果表明,软质秸秆可直接通过粉碎装置喂料口喂入,无需切碎,平均生产率为1.27 kg/h,吨料电耗为32.0 k W·h;硬质高纤维秸秆需通过带有强制喂料辊的切碎装置后进行先切后粉,平均生产率为0.67 kg·h,吨料电耗为60.5 k W·h。该机器具有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物料适应性强和操作环境无粉尘等优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软质秸秆和硬质高纤维物料规模化粉碎的生产需要,并克服单一切碎机、粉碎机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带风引出料装置的切粉一体化组合式秸秆粉碎机,实现了硬质高纤维秸秆的强制喂入。结果表明,软质秸秆可直接通过粉碎装置喂料口喂入,无需切碎,平均生产率为1.27 kg/h,吨料电耗为32.0 kW·h;硬质高纤维秸秆需通过带有强制喂料辊的切碎装置后进行先切后粉,平均生产率为0.67 kg·h,吨料电耗为60.5 kW·h。该机器具有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物料适应性强和操作环境无粉尘等优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空化水射流清洗网衣表面的能力,设计了一种内壁-中心体空化喷嘴。采用空化喷嘴空化流CFD数值方法,对比分析仿真与理论解,验证了基于两方程湍流模型的二维轴对称空化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开展了淹没水射流环境下的内壁-中心体空化喷嘴空化流数值计算,获取了内壁空化器与中心体对喷嘴空化效果的影响,并计算讨论了水深对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射流通过喷嘴喉部时,分别在内壁空化器及中心体表面产生空泡;中心体空化效果较内壁空化器更好,但对射流阻塞作用更强;内壁空化器会提高喷嘴喉部压强,进一步提高中心体空化效果;内壁空化器与中心体均可降低喷嘴空化效果对水深的敏感度;本研究可为养殖网箱网衣清洗喷嘴设计提供空化流动力学机理研究基础,并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管道中的黑粉严重影响管输效率与安全,现有的带皮碗、磁铁及钢刷的清管器对黑粉的清除效率较低,且易出现卡球现象。射流作用产生的冲击流场对管内积液、杂质的清除效果较好,基于射流原理提出了利用射流清管器清理天然气管道黑粉的方法。为了达到最佳的射流清除效果,需要优化清管器喷射组件中文氏管喷嘴的关键结构参数。文氏管喷嘴结构包括收缩段、水平段及扩散段,其中扩散段的参数对射流效果起关键作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原理,以Fluent软件为模拟工具,选定实际气体状态模型定义管道内天然气参数,考虑文氏管喷嘴扩散段中扩散长度与扩散角的影响,对清管器的射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扩散段参数模型在射流流场中流速和湍流动能的云图以及变化曲线,得到具有最佳射流效果的天然气管道射流清管器喷嘴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小型自热式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对农作物秸秆进行膨化加工试验。将螺杆螺距,喷嘴出口间隙,秸秆物料含水率,秸物料粒度作为试验因素,经单因素试验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找出其对秸秆膨化加工性能(膨化压力,生产率,度电量等)的影响规律,并得出最佳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稻草能够更好地在设施芹菜生产中得到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稻草表面覆盖和散施为处理,以不施稻草为对照,通过对比及方差分析研究了其对芹菜植株株高、叶柄周长、茎叶鲜重等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入稻草的2个处理明显地促进了芹菜植株的生长,提高了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16.2%和8.4%。[结论]稻草表面覆盖处理在增产方面效果明显优于散施处理。  相似文献   

15.
利用CFD前置处理软件gambit建立扇形喷嘴内部流场的可视化模型,通过fluent软件求解扇形喷嘴高压水射流各节点速度.根据速度场分布云图,分析影响扇形喷嘴高压水射流速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扇形喷嘴出口盲端长度和切槽相对偏移量对其内部流场影响较大,圆柱端长度和切槽半角对其内部流场影响较小,切槽半角主要决定射流的散射...  相似文献   

16.
蚯蚓体表自润滑仿生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蚯蚓体表自润滑行为进行分析,并设计5种仿生润湿试件:通孔型、阶梯孔型、通孔倒角型、插销型以及复合型,以水为润滑剂,通过润湿试验,探讨润湿规律,为蚯蚓耦合仿生研究提供设计依据。结果表明,无论是覆盖玻璃还是有机玻璃,通孔型的喷嘴润湿整个表面所需的时间最长,而通孔倒角型喷嘴所需时间最短;在同一流速条件下、同一时间间隔内,各仿生润湿试件按润湿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通孔倒角型、插销型、复合型、阶梯孔型、通孔型。  相似文献   

17.
在丘陵红壤旱地伏秋干旱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覆盖与施用保水剂对鲜食糯玉米生长及产量的效应。结果显示:稻草覆盖和施用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肥力,并改善玉米的产量构成因子,从而提高产量。在5个处理中,以5000kg/hm2稻草覆盖+施用30 kg/hm2保水剂处理的保水、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压磨料水射流对高效率、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CBN(立方氮化硼)砂轮进行了研究。喷射系统压力为3.8MPa,工作液体为5%的乳化液,喷射介质为80~#白刚玉,修锐CBN120 B 100的砂轮,实验证明效果良好。在3.8MPa较低系统压力下,可以对树脂粘结剂CBN砂轮进行修锐;喷嘴安装位置决定于磨料射入角、修锐参数及砂轮CBN含量;喷嘴直径为1.5mm、液流喷嘴直径为0.7mm、磨料供给率为7g/s时,其修锐效果最好;喷嘴进给速度越低,效果越好,但修锐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方藏区传统青稞收获作业中秸秆收集运输机械化程度低、现有机具行走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一套青稞联合收获机配套秸秆打捆装置,整机主要由喂入机构、压缩机构和打结器离合装置组成,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选型设计,确定了打捆机各装置的配置方式与动力分配。应用ABAQUS软件对整机机架振动特性进行有限元仿真,对比固有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变化趋势,改进机架结构并优化其参数,以避免作业时发生共振。通过ADAMS软件得到喂入机构上、侧拨叉工作时的运动轨迹,确定两拨叉结构参数,以避免作业时出现干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成捆率达到98.3%,草捆合格率达到94.7%,草捆抗摔率超过90%,整机作业效率达到0.7 hm2·h-1,平均草捆截面尺寸达到0.5 m×0.6 m,平均草捆密度达到124 kg·m-3,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研究可为青稞联合收获、秸秆打捆一体化作业机具的设计与研制提供应用实例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油菜秸秆还田及肥料运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油菜秸秆的不同用量与NPK肥料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于2007和2008年在肥东和居巢进行试验。[结果]在肥东试验中,与未施秸秆相比,秸秆还田水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0.3%、0.3%、1.9%和0.7%;秸秆还田并减少磷、钾肥施用量25%水稻的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下降2.8%、1.4%、0.7%和3.8%;秸秆还田并增加氮肥施用量使水稻增产3.7%。在居巢试验中,与未施秸秆相比,秸秆还田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下降0.9%~2.4%和1.1%~1.2%,实粒数和千粒重增加0.6%~2.9%和1.0%~1.7%;秸秆还田并减少磷、钾肥施用量25%的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增加2.1%~2.8%和2.5%~2.8%,千粒重减少0.7%~1.0%。[结论]适当减少磷、钾肥用量不会使油菜秸秆还田水稻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