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主要介绍酸雨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着重分析酸雨对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中徽生物的负面影响及对农作物的直接危害.提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模拟酸雨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酸雨区三叶草作为地被植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pH为2.5、3.0、3.5、4.0、4.5、6.5(清水)不同梯度酸雨胁迫对地被植物三叶草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抗性指标的影响。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脯氨酸含量用酸性茚三酮显色法测定,POD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在不同pH酸雨影响下,三叶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的蛋白质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pH的下降呈上升趋势。[结论]pH〈3.5的酸雨胁迫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3.
模拟酸雨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杉木种子和当年生幼苗置于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条件下观测和分析其生理和生长变化。结果表明,pH2.0和pH3.5的模拟酸雨严重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成活,其它处理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在pH2.0的模拟酸雨条件下,杉木幼苗叶片表现明显的受害症状,叶绿素含量下降,细胞透性增加,叶汁液酸化,从而使幼苗生长严重受阻。pH3.5的处理对幼苗叶片的伤害也比较明显,导致叶汁液pH值下降,生长量呈现下降趋势。pH5.0的处理对幼苗生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而pH6.0的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模拟酸雨对樟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模拟酸雨条件下,对樟树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pH2.0的模拟酸雨严重地抑制种子的萌发,伤害了幼苗的叶片,降低了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了细胞的透性,使叶汁液的土壤酸化,从而阻碍了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在模拟酸雨条件下,对樟树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pH2.0的模拟酸雨严重地抑制了种子的萌发,伤害了幼苗的叶片,降低了叶绿素的合量,增加了细胞的透性,使叶汁液和土壤酸化,从而阻碍了幼苗的生长。pH3.5的模拟酸雨尽管时幼苗产生一定的负作用,但却增加了幼苗的生物量。pH5.0和pH6.0的模拟酸雨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模拟酸雨对闽粤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闽粤栲种子和幼苗置于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条件下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pH2.0的模拟酸雨严重抑制了种子的萌发,伤害了幼苗的叶片,降低了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了细胞的透性,使叶汁液酸化,从而阻碍了幼苗的生长.pH3.5的模拟酸雨尽管对幼苗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但却增加了幼苗的生物量.pH5.0和pH6.0的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pH2.5、3.5、4.5、5.6的模拟酸雨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无性繁殖体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2.5模拟酸雨降低了空心莲子草宿根和匍匐茎片段的出苗率以及幼苗成活率,并对其幼苗的叶片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而其他酸度的酸雨不影响其出苗率及成活率;喷洒酸雨后3d,空心莲子草的最长枝长、节闻长度、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不同pH的酸雨处理下均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酸雨酸度的升高,幼苗生长趋势出现下降;喷洒酸雨6d、9d、12d后,酸雨对空心莲子草生长无显著影响。由此表明,酸度高的酸雨对空心莲子草的萌发以及幼苗早期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其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空心莲子草对酸雨会产生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酸雨对农作物影响的模拟实验,建立了酸雨与农作物产量之间的三条理想反应曲线和各环境因素间的关系及产量反应区的变量。指出了在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各环境因素中酸雨的特殊作用。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酸雨能影响农作物的长势和产量;在一定条件下,酸雨和土壤的相互作用比酸雨本身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9.
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不同pH值(分别为3.0,4.0,5.0)的酸雨胁迫处理水稻(Oryza sativa)种子和幼苗,以了解酸雨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pH值5.0的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pH值4.0和pH值3.0处理下种子萌发率显著下降;幼苗对不同程度的模拟酸雨胁迫均敏感,各生长指标包括叶长、苗高、植株鲜重、不定根数等被显著抑制,且随着pH降低,被抑制程度越甚。试验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均有影响,且幼苗阶段较种子萌发阶段对酸雨的影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模拟酸雨对玉米幼苗生理与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模拟酸雨对玉米幼苗生长指标、若干生理指标及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强度的增强玉米幼苗生长受到了抑制,玉米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呈下降趋势,SOD活性却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模拟酸雨引起玉米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的降低,酸雨处理结束后,植物叶片质膜透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峰值多出现在72h左右,各处理间仅变化幅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林依倔  韩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84+3987-3984,3987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了不同pH值(2.5、3.0、4.0、5.0和6.5)酸雨条件下白菜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长及幼苗根系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随pH值的下降,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苗长及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降低趋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为进一步开展酸化环境对蔬菜生长发育的胁迫机理研究和筛选出对酸雨有高抗性的蔬菜种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镧对酸雨胁迫下酸雨敏感植物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mg/L氯化镧对酸雨胁迫下番茄幼苗的保护效应较好,稀土元素镧的施用,可使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及质膜透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减弱了由于酸雨胁迫所导致的POD活性的下降幅度。表明适当浓度的镧对酸雨胁迫下番茄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酸雨与重金属镉复合胁迫对作物(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机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分别进行了不同强度酸雨单一处理(酸雨pH分别为5、4、3、2)和不同强度酸雨(酸雨pH分别为5、4、3、2)与5 mg·kg-1 Cd2+的复合处理两个试验系列。采用分光光度法等对玉米幼苗生长指标(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株高、根长、株质量、根质量)、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及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其各自空白对照(pH=6.5)相比,随酸雨强度的增大,单一及复合胁迫均导致玉米种子萌发率降低;而幼苗株高、根长和植株鲜质量则呈先促后抑的趋势。单一和复合胁迫酸雨强度敏感点分别为pH值等于3和4。两种胁迫SOD、POD活性均先升后降,单一和复合胁迫酸雨强度敏感点分别为pH值等于3和4;CAT、GST活性单一胁迫下表现为持续上升,复合胁迫下则先升后降,pH值等于3为其敏感点。两种胁迫的叶绿素含量均先升后降,单一和复合胁迫敏感点分别为pH值等于4和5。酸雨单一胁迫及其与重金属镉复合胁迫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均随酸雨强度的升高表现为双阶段性:低强度促进、高强度抑制。与同强度酸雨单一处理相比,Cd2+的存在,加大了酸雨单独存在时对玉米幼苗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下害虫以成、幼虫危害各种蔬菜及农作物的种子、萌发出的幼芽或将幼苗咬断致死(种蝇的幼虫可蛀食萌动的种子或幼苗地下组织,引致腐烂死亡)造成缺苗断垄,重者造成毁种,近两年地下害虫的危害成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酸雨和铅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期保护酶系统的影响,为酸雨和铅复合污染对植物的毒性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苏香梗3号水稻幼苗为试材,采用模拟联合污染方法,共设4个处理,即对照(CK)、酸雨组、铅组、铅+酸雨组,研究了铅及酸雨复合胁迫对水稻幼苗的危害。[结果]酸雨(p H=3)与铅的复合胁迫使水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导致幼苗保护酶系统中SOD、POD升高后快速降低,CAT活性持续减弱。[结论]复合污染严重影响了水稻保护酶系统的正常功能,且复合污染的危害远大于单一污染之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a2+对酸雨胁迫下茎瘤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效应的影响。[方法]以茎瘤芥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外源Ca2+对酸雨胁迫(pH 2.5、pH 3.0)下茎瘤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低浓度Ca2+对酸雨胁迫下茎瘤芥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向酸雨胁迫下的幼苗喷洒低浓度的Ca2+,能够使茎瘤芥幼苗叶子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以及丙二醛含量减少,对植物起到保护作用。[结论]为提高茎瘤芥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幼苗根系伸展为指标,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土霉素对常见的12种农作物幼苗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农作物受土壤中土霉素危害的阈值有较大的差异,12种作物受土壤中土霉素危害的阈值由高至低依次为:玉米〉水稻〉南瓜〉小麦〉苜蓿〉西红柿〉黄瓜〉萝卜〉莴苣〉胡萝卜〉小白菜〉油菜;表现出粮食作物幼苗不易受土霉素的危害,蔬菜作物幼苗相对易受土壤中土霉素污染的危害。考虑到目前抗生素污染土壤中土霉素的残留水平一般低于10mg/kg,推断在前农地土壤中土霉素污染水平下,其对农作物生长直接危害相对较小,而进入作物可食部分的土霉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可能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生物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模拟酸雨溶液对豆科作物大豆和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对大豆种子的发芽势、萌发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其抑制效应不断增强,但花生种子萌发几乎不受酸雨胁迫的影响;另外,酸雨胁迫对大豆和花生种子萌发后的幼芽、幼根生长同样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随着酸雨浓度的增加,幼苗的芽长和根长逐渐缩短、抑制指数相应上升,其中在酸雨pH≤3.5时的大豆幼苗芽长以及pH≤4.0时的大豆幼苗根长和花生幼苗芽长和根长均显著低于蒸馏水处理,而在酸雨pH≤4.0时2种作物的芽长和根长抑制指数均显著高于蒸馏水处理;种子抗酸雨胁迫能力强弱表现为花生高于大豆.  相似文献   

19.
李彬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18-402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铅与酸雨的复合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大豆为实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铅与模拟酸雨复合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铅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酸雨会影响大豆的发芽率;铅与酸雨的复合处理降低了幼苗的株高、叶面积、物质量和蒸腾速率,而对叶绿素的影响并不突出,叶绿素主要受酸雨酸度的控制;复合处理的抑制作用高于单一因子,且受铅的浓度与酸雨的酸度影响.[结论]重金属铅与酸雨的复合处理在抑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上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模拟酸雨胁迫对青冈幼苗土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静  江洪  马元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33-14836
通过在为期2年的可控酸雨胁迫下对中国亚热带典型树种青冈幼苗的土壤蔗糖酶、土壤纤维素酶和土壤脲酶活性的比较研究,试图分析亚热带区域日益严重的酸雨是否会对森林土壤酶的活性产生影响,从而揭示出酸雨胁迫下3种土壤酶的变化规律。试验共设3个梯度:酸雨对照处理(pH 5.6)、中度酸雨胁迫(pH 4.0)和重度酸雨胁迫(pH 2.5)。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喷淋对青冈幼苗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都比较显著,青冈幼苗各个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显著,夏季的土壤酶活性普遍高于春季土壤酶活性;随着酸雨pH的降低,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激活作用,土壤纤维素酶和土壤脲酶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