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建国 《农村电工》2020,28(1):43-44
我国电力系统10 kV中性点接地的方式有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两类,非直接接地分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是指10 kV电力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或经小阻抗与接地装置相连接。这种接地方式使中性点经常保持零电位,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限制非故障相对电压的升高,但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发生人身单相对地电击时,危险性较大,且会造成过电流保护动作停电。  相似文献   

2.
网上问答     
《农村电气化》2010,(11):68-68
down004问:用于测量电压的TV,在10kV系统里采用什么型式?dandi答:10kV系统一般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采用V/V型的TV。电力乞丐问:单相和三相电能表校验时在软件中设置圈数的作用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当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一般出现下列迹象.(1)警铃响,"××千伏母线接地"信号,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常常还有"消弧线圈动作"的信号.(2)绝缘监察电压表三相指示值不同,接地相电压降低或为零,其他两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此时为稳定性接地.如果绝缘监察电压表指针不停地来回摆动,出现这种现象即为间歇性接地.(3)当发生弧光接地产生过电压时,非故障相电压很高,表针打到头,常伴有电压互感器高压一次侧熔体熔断,甚至严重烧坏电压互感器.  相似文献   

4.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中 ,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接地运行 ,涉及到技术、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又称非有效接地 )根据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流 ,我国将其划分为小接地电流系统。按我国有关规程规定 ,在 3~10 k V电力系统中 ,若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超过30 A;或 35~ 6 0 k V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超过 10 A,其系统中性点均应采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消弧线圈迄今已有 80多年的应用历史 ,中压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 ,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优点显著。1 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高阻接地的电力系统,盱眙供电公司配电网多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这种接地方式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经消弧线圈容流补偿,无法迅速确认故障线路。为解决此问题,盱眙供电公司采用KA2003-DH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此装置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功能强大,人机界面友好,运维简单,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准确率达到了100%,彻底摆脱依靠"经验"的"人工拉路法",解决了非故障线路的停电问题,为盱眙供电公司配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接地运行,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技术、安全、经济性等多个方面。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三种: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前两种接地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后一种接地系统又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这种区分方法是根据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的大小划分的。  相似文献   

7.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不变(仍对称),且系统的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所以可不立即切除故障线路,规程允许带接地故障运行不超过2h.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允许带接地故障运行时间,决定于消弧线圈的允许运行条件,制造厂一般规定为2h,但有接地故障时,应监视消弧线圈上层油温不能超过85℃(最高限值95℃).  相似文献   

8.
1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应适时使用消弧线圈配电网的中性点大都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但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完成后电网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尤其是随着配电网的扩大和电缆线路的增加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增加 ,若配电网的电容电流超过规范规定时 ,中性点必须经消弧线圈接地 ,并按过补偿来整定 ,以补偿接地故障电容电流。条件允许时宜选用自动跟踪、自动调谐式消弧线圈 ,使系统在最佳补偿状态下运行。2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应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保护特性好、通流容量大、动作反应快、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9.
谈接地     
王和 《农村电工》2006,14(9):30-30
1 工作接地 为完成正常的工作或为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将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大地连接起来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地等,均属于工作接地。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网变压器中性点都要求接地。10kV及35kV电网的中性点不接地,当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很小,不会突然中断供电,也不会对线路造成较大破坏,人们把这种电网叫做小接地电流系统。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地必须经一点接地,而不能多点接地。  相似文献   

10.
1 中性点不同的接地方式与供电的可靠性 在我国中压电网的供电系统中,大部分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系统.我国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已运行多年,但近几年有部分区域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为此,笔者现对这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作以分析.而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因其是一种过渡形式,随着电网的发展最终将发展到上述两种方式,笔者就不作赘述.  相似文献   

11.
王小刚 《农村电工》2014,(10):22-22
<正>1工作接地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或事故情况下可靠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叫工作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接接地或消弧线圈的接地、防雷设备的接地。工作接地的作用如下:(1)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当有一相出现接地故障时,人体触及其他相所承受的电压等于线电压,即为相电压的姨3倍。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当有一相接地故障时,人体触及其他相所承受的电压接近或等于相电压。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电力系统的接地处理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 ,电抗接地 ,低阻接地 ,高阻接地 ,谐振接地 (又称消弧线圈接地 )和不接地。前三种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后三种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我国 3~ 6 6 k 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并不破坏系统电压的对称性 ,且故障电流值较小 ,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 ,系统可运行 1~ 2 h。但长期运行 ,由于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 3倍 ,可能引起绝缘的薄弱环节被击穿 ,发展成为相间短路 ,使事故扩大 ,影响用户…  相似文献   

13.
正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是指主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目前电力系统中性点主要有4种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110 kV及以上电网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即将中性点直接接入大地。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一相接地时,通过变压器接地点构成短路通路,就形成单相短路,其接地电流大,故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14.
<正>1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概念在电压等级35 k 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非常小,甚至比正常的负荷电流还小,这样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可带故障运行1—2 h,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但这时非接地  相似文献   

15.
正1消弧线圈的一般运行要求电网在正常运行时,长时间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5%,在操作过程中允许不超过额定相电压的30%。当消弧线圈的端电压超过相电压的15%,且消弧线圈已经动作时,应按照接地故障处理,寻找故障点。在电网中有操作或有接地故障时,不得停用消弧线圈。由于寻找故障及其他原因,若消弧线圈带负荷运行时,应对消弧线圈上层油温加强监视,油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福建省沿海晋江、石狮地区 ,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供电负荷急剧增加 ,为满足用电需求 ,变电所中 10 k V出线也相应增多 ,对于一般已建 110 / 10 k V变电所 ,沿海地区均采用 10 k V侧△形接法 ,中性点不接地 ,未装设接地变、消弧线圈及补偿装置。当电网出现单相短路时 ,电容电流急剧增加 ,迫切要求加装消弧线圈及自动调谐装置 ,以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电容电流 ,以消除隐患。2 沿海地区低压电网运行特点(1) 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 ,非接地相电压比正常时相电压升高 3倍 ,流过故障点的短路电流为全线路接地电容电流之和。…  相似文献   

17.
所谓小电流接地系统系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当某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得多。在该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的不变(仍对称),况且系统的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所以不需立即切除故障。但由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点可能击穿而造成短路故障;故障点产生间歇性电弧时,在一定条件下,将会产生串联谐振过电压,对系统的绝缘造成极大的危害。那么如何正确判断单相接地故障,从而避免对系统的危害呢?一般系统发生单…  相似文献   

18.
1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选择中性点小电流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三相电压平衡,变压器中性点电位为零,中性点装设的消弧线圈在大阻尼电阻的作用下,与大地隔离,消弧线圈不通过电流;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位移,线路上产生较大的零序电流,此时,消弧线圈控制装置启动,迅速将阻尼电阻断开,通过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线路的容性电流,  相似文献   

19.
1系统接地的特点.电力系统按接地处理方式可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包括直接接地,电抗接地和低阻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高阻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我国3~66k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20.
李宝通 《农村电工》2007,15(12):34-34
变电所的35kV及以下系统,一般为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发生断线故障时,如果运行人员误判断为接地故障,就会给查线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对线路断线和接地的特征作一介绍。1线路发生断线不接地故障时的特征断线相相电压表指示值可能升高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