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介绍了冬瓜疫病的危害症状和测报方法,并针对病害的发生规律与特点,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冬瓜疫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冬瓜疫病对露地冬瓜的品质及产量造成影响。文章依据经验总结概括冬瓜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以及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19种杀菌剂对黑皮冬瓜疫病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黑皮冬瓜疫病的高效药剂,进行19种常见商品杀菌剂对黑皮冬瓜疫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安克可湿性粉剂和50%施得益可湿性粉剂的毒力最强,对黑皮冬瓜疫病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9.36%和87.43%,其余为72%克露可溶性粉剂53.07%、68%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51.43%,这几种杀菌剂可直接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青皮冬瓜疫病与枯萎病的发生规律、症状识别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高纬度地区主要病害,如冬瓜疫病、冬瓜蔓枯病、冬瓜枯萎病、日灼病、炭疽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无公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辣椒疫病是近年来辣椒病害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该病在辣椒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从2004年开始,对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及探索,并提出了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常州市郊区冬瓜疫病的发生日趋严重。为此,我们进行了冬瓜疫病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一)冬瓜疫病的发病症状及受害损失 冬瓜从苗期到成株期的茎、叶、叶柄和果实均会受疫病侵害。茎受害,初呈暗绿色水渍状,病部溢缩,蔓上部的叶片逐步枯黄;叶片被害,初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块,天气潮湿时,病斑扩展很快,常造成全叶腐烂。天气干燥时,病斑边缘暗绿色,中部黄褐色;果实被害,初成暗绿色椭圆形凹陷的水渍状病斑,后呈黄褐色水渍状病斑,扩展很快。天气潮湿时,上面长出白色绵状霉,为病菌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使整个冬瓜腐烂,并发出难闻的臭味。冬瓜移栽至7叶期受疫病为害,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的流行特征、本文对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机理、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探索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蓝耳病是近几年动物疫病防治中比较棘手的疫病之一。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特点,并介绍了该病的防治措施,以供广大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86-87
为筛选防治冬瓜疫病的药肥土壤消毒剂,进行药肥土壤消毒剂对冬瓜疫病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沟施茶麸+溴氯异氰尿酸(300∶1)900 kg/hm~2能抑制土壤中病原菌、霉菌生长,促进细菌和放线菌生长,提高B/F和A/F值,控制病害效果明显;其次是酒精+金贝斯90 L/hm~2能较大提高土壤放线菌数量和A/F值,对冬瓜疫病病害也有一定控制作用,这几种药肥土壤消毒剂可直接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余庆县烟草黑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sitica)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于2002~2005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对烟草黑胫病发生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始见期在6月下旬,病害发生高峰期在7月中旬,7月下旬地上部开始死亡,8月上旬地上部进入死亡高峰;连作比轮作发病重,连作时间越长发病越重,轮作发病最轻;地下害虫发生危害影响烟草黑胫病发生程度。防治应采取农业防治为基础,抓好治虫防病,在关键时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谭晓华  岑小红  彭军  代先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690+4701-4690
为有效地预防烟草黑胫病在丰都县的流行与发生,2013年对烟草黑胫病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始见期在6月中旬,病害发生高峰期在7月上旬,7月下旬地上部进入死亡高峰;不同海拔烤烟种植区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情况差异较大,低海拔地区黑胫病发生较普遍,而海拔较高地区发病较少。在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中,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关键时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3.
草果疫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的草果茎杆上组织分离得到草果疫病病菌,用不同农药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经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mum)不同菌株和病菌在PDA平板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易保1000倍药液下病菌菌丝无法生长,百菌清600倍、易保1500倍、春雷霉素400倍药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在60%以上;哈茨木霉不同菌株对草果疫病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力,且药物诱变和紫外线诱变的突变菌株抑菌效果比野生型菌株好。  相似文献   

14.
2012年马铃薯晚疫病在甘肃省平凉市大发生,发生程度是近10年来最重的1年.从生态环境、病原菌、栽培品种、栽植方式、监测及防控等方面对该次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消灭初侵染源、引进推广抗病品种、加强晚疫病数字化预警系统建设、健身栽培、流行期化学防治及监督管理等防控措施,从而降低马铃薯晚疫病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丁子香酚对黄瓜疫霉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疫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黄瓜生产的土传病害,筛选对黄瓜疫霉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药剂是防治黄瓜疫霉病的主要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了丁子香酚和嘧肽霉素对黄瓜疫霉菌,以及丁子香酚对黄瓜疫霉菌和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对于黄瓜疫霉菌,丁子香酚的效果优于嘧肽霉素,EC50值分别为0.622 3和20.673 9 mg/L.而在使用丁子香酚的情况下,对稻瘟病菌的防治效果又好于对黄瓜疫霉菌,其EC50值为0.469 7 mg/L.  相似文献   

16.
防治烟草黑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湖南烟草种植区域往山区发展,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综述了防治烟草黑胫病的一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7.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菌引起的土传性真菌病害。近几年来,该病的大面积发生与流行给我国烟草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威胁了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过程、发病影响因素、综合防治方法与防治效果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生物防治是今后防治烟草黑胫病的重点发展方向,应加强烟草黑胫病致病机理及生物防治机制的研究,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开展系统化的研究,着力探寻更为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法以实现该病害的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大豆根腐疫病鉴定初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从新疆石河子和伊犁大豆种植区采样对大豆根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与诱发.结果在新大豆1号和石大豆1号上共分离和诱发到phy1,phy2,phy3,phy4,phy5五个疫霉菌株,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将此鉴定为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由于该菌属重要植物检疫对象,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希望尽快组织普查,加强检疫,搞清疫区范围,组织力量尽快将其消灭或严格控制在一定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新型杀菌剂的防效,研究了不同药剂及不同浓度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0%三苯基氢氧化锡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良好,防效为62.0%~81.9%。生产中建议使用40%三苯基氢氧化锡悬浮剂2 062.5g·hm-2,于发病初期每隔7d喷药1次,共施药2~3次。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大豆种质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研究大豆疫霉菌生理小种、大豆种质资源的抗病性和耐病性,旨在为有效的病害防治奠定基础。对来源于黑龙江省5个县(市)和1个国营农场的18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别出5个大豆疫霉菌生理小种,其中两个小种的毒力公式分别为7和6,7,与国际上已报道的1号和13号小种相同,另外3个小种为未报道的新小种,1号小种为佳木斯优势生理小种。在145份黑龙江省大豆种质中,有10个选育品种、6个地方品种和19个育成品系抗1号小种,占鉴定资源的24.14%,其中地方品种中抗病材料仅为10.00%,这表明黑龙江省大豆抗性资源相对较少。在鉴定的选育品种和地方品种中未发现高耐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