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麻海燕 《农家顾问》2010,(12):35-36
1.棚室和棚址选择选择土质肥沃,土层厚,光照和通风条件良好,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棚。温室应坐北朝南,方位角南偏西5度;棚间距7米,钢架结构,跨度7米,长60米,脊高3米;前底角切线角60度,后坡仰角36度;复合墙体,墙体1.2米,内填珍珠岩,后墙设上、下通风口,下通风口,大小为20厘米×30厘米,  相似文献   

2.
一、采用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包括三项内容,即采用优型结构参数,选用无滴耐候棚膜和加强内外保温覆盖。 1、采用优型结构参数。在北纬33~43度地区是:矢高2.8~3.1米,内侧跨度6~7米,长度50~60米;墙体厚度50~100厘米,冬季封冻地区,墙外培土隔热防寒,培土厚度≥当地最大冻土层厚度;后屋面仰角≥当地冬至太阳高度角,草、泥复合保温层厚度40~70厘米;前屋面外脚下挖30~40×50~60厘米防寒沟;双斜面日光温室前立窗高80厘米并与地面呈65°角;最佳屋面角度为23.5°+(φ—40°)+(H_0—H_(10))(H_0为冬至日当地时间12时太阳高度角,H_(10)为上午10时太阳高度角,φ为当地纬度。);拱圆式日光温室前屋面正  相似文献   

3.
<正> 1 温室结构 冀西北高寒区建温室应采用东西走向、坐北朝南的一面坡温室,即朝南偏西5°。温室南北跨度6.5米,东西长60~80米,脊高3.2米,前沿1~1.2米,后坡斜长1.8米,抑角45°,用苇帘和秸秆铺好,穰泥抹平,厚度30~40厘米,温室的后墙高2米,后墙及两侧山墙用板打土墙,底厚1.2米,顶厚不小于80厘米。棚面略呈拱形,与地面夹角23°左右。  相似文献   

4.
夏树让 《农技服务》2002,(10):35-35
<正> (一)建造地窖 1、窖址的选择与设计 地窖应建在地势略高、通风良好的地方,最好在树荫下,以利于前期降温。窖容为30立方米,半地下式。窖身东西方向。窖门设在西端,离窖底40厘米,高1.6米,宽70厘米。窖东端设一高、宽各40厘米的通风口,便于贮藏初期通风降温。前后墙各设30厘米×40厘米排气孔,窖顶设高 1米,  相似文献   

5.
<正>1菇棚设置塑料大棚一般宽5~7米,长30~50米。为利于保温,保湿,在地面下挖40~50厘米深的坑,建成浅沟式菇棚。棚内设宽1米,高30厘米的畦床。2配方堆制与发酵  相似文献   

6.
秦基伟 《农家顾问》2008,(11):42-42
1.建棚 采用普通一斜一立式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大棚.南北宽8米,东西长40米.墙体用土筑成,后墙高2米.厚60厘米,脊高2.4米.棚内用水泥柱做支架,棚前坡以竹竿为横梁,覆盖普通聚乙烯薄膜.夜间加盖稻草苫。棚后坡用玉米秸、麦秸泥墩实.防寒保温。  相似文献   

7.
<正> 1 棚室的选择 普通的二代日光温室大棚都能种植。棚室后墙高2米,棚脊高2.5~3米,跨度一般不超过7米,长度50米左右为宜,墙体基部厚度2米、上端1米。棚的前面挖50匣米深的防寒沟,用无滴防老化聚乙烯无滴膜做棚膜,提高光能利用率,加厚防寒草帘或纸被,棚内设加温炉3个,以备阴、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2001,(8):18-18
1、高温闷棚关温室建成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 ,密闭闷棚7~10天,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0℃以上,以杀死上表及墙体上的病菌抱子及虫卵,以减轻蔬莱生长期的侵染及危害。如在高温闷棚时,按每立方米温室空间,用硫  相似文献   

9.
<正>1栽培拱棚藕藕棚宽6-8米,长度不限。在建棚的地方深挖40厘米,把水泥柱埋好,中柱高2.6-2.8米,边柱高1.8-2.0米,用整幅的厚塑料膜铺池底和池壁,池壁高出地面25厘米,留好排水口。池底施30厘米厚的玉米秸秆,再把起出的土混合基肥填回池内,每亩施有机肥400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池上用竹竿搭成拱形,2月25日左右扣棚,3月上旬下藕种,每亩用种150公斤,栽后立即浇水。下午5:00时盖草苫,早晨7:00时揭开草苫。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7℃左右。后期温度渐高,逐渐免盖草苫。通风时通风口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  相似文献   

10.
使用微拱塑料薄膜日光温室栽培桃、杏、李、葡萄、樱桃、猕猴桃等果树,可控制果实成熟时间,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现介绍一种投资小,结构牢固,可多年使用的简易日光温室建造方法。1、温室位置选择温室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面积以300~400平方米较适宜。温室位置以坐北向南或正南偏西3°~5°为宜。2、温室墙体墙体由麦穰和泥筑成,下部宽1.2米,上部宽0.8米,高1.8米。3、温室后坡后坡构成:由柁、钢丝、玉米秸、保温层、塑料薄膜、瓦组成。柁固定在水泥桩上,直径10厘米…  相似文献   

11.
蒋学杰 《北京农业》2011,(31):11-12
<正>1日光温室结构温室坐北朝南,跨度9米,长度60~80米,前脊高0.8米,脊高3.2米,后墙高2.2米,墙厚0.8~1米,后墙南缘至中立柱0.8米,中立柱间距3米,前缘外挖0.3米×0.3米的防寒沟,后墙在距地面1.0米处每间留一个0.3米×0.3米的通风口,温室旁建操作室。温室后坡宽1.5米,用稻草、玉米秸秆等隔热保温材料铺成50厘米的厚度。前温室面由温室架、温室膜、压膜线组成。在寒冬,温室膜外加盖厚5  相似文献   

12.
品种选择选择瓜型好、植株抗病性强的北京农科院品种迷你2号、迷你4号和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品种戴安娜。 定植前准备定植前7~10天扣棚,施入底肥,每667米2优质有机肥2000千克在旋地时混合施入,在种植行底部起畦前条施100千克有机肥和25千克二铵。做成畦高15厘米,畦面宽90厘米的台畦,水沟宽40厘米,畦面覆地膜,保温防草。  相似文献   

13.
四、竹木结构半拱形日光温室建造1 温室总体尺寸的确定不同地理纬度建造熊岳农专Ⅲ型日光温室总体尺寸不同 ;北纬40&#176;~41&#176;地区跨度7 5米 ,脊高3 5米 ,长88 8米 ,后屋面水平投影1 5米。北纬40&#176;以北地区跨度6 7米 ,脊高3 1米 ,长100米 ,后屋面水平投影1 4米。2 垒墙土墙厚度0 6米 ,墙外培防寒土厚度0 7~0 8米 ,后墙高2米。3 建后屋面骨架后屋面骨架分为柁檩结构和檩椽结构。柁檩结构由中柱、柁、檩组成 ,每3米设1架柁(见图1)。檩椽结构由中柱、脊檩和椽子组成 ,椽子间距30厘米 ,椽头上设?檐(见图2)。4 建前屋面骨架前屋面每隔3米设1根腰柱、1根前柱 ,支撑腰梁和前梁 ,用竹片作拱杆 ,上端固定在脊檩或?檐上 ,下端插入土中 ,由两道横梁承担成拱形。拱杆的间距50~60厘米。为了防止拱杆下沉 ,在前底脚处设一横杆 ,把各拱杆绑在横杆上(见图3)。竹木结构半拱形日光温室 ,前屋面可取消立柱 ,建成悬梁吊柱骨架。每3米距前底脚0 5米处设一木桩 ,在柁头和木桩上用木杆作桁架 ,上端固定在柁头上 ,下端固定在木桩上。桁架上设3道横梁 ,中部两道横梁加粗 ,在横梁上设小吊柱支撑...  相似文献   

14.
凯特杏以其果个大 (平均单果重 105克 )、成熟期早、风味独特,备受消费者的欢迎.采用保护地促成栽培,果实 5月上旬成熟,比露地栽培提早 35天~ 40天,经济效益提高 12倍~ 15倍. 一、促成栽培设施的构造 大棚采用冬暖式全钢架无支柱结构,跨度 9米,长度 60米,脊高 3 2米,肩高 1 4米.墙体为夹心式砖墙,厚 0 80米,高 2 2米,中间填充干燥的草或锯末等,并留有通风口.大棚膜选用长寿无滴聚乙烯膜或聚氯乙烯膜,棚膜幅与幅之间相互压茬.通风时在棚肩部两幅膜压茬处掀开一条缝即可. 二、栽培技术 1定植 栽植前按 1米× 2米株行距挖宽 1…  相似文献   

15.
<正>菇棚建造 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和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米、高2.4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改良自然圆头树形结构 树高2.5米左右,主干高度25~30厘米,主枝5~7个,无明显的中心干,侧枝、小枝多;分枝角度适当,主枝基角为60°~70°,树体结构坚实平衡,上小下大呈自然圆头形;叶幕层厚而不郁闭,内膛充实,外围稀疏,分布均匀,光照充足(晴天中午树下有“筛子斑”),每一大枝群的叶幕层不超过1.5米;结果枝和营养枝数量基本平衡。 (二)改良自然圆头树形的整形方  相似文献   

17.
一、育秧前准备工作1.育秧棚及育秧地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地块建设育秧大棚;大棚规格为55米×6米×2.1米;大棚与本田比例为1:(70~80),棚与棚之间开好1米×0.5米的排水沟,棚内秧床要整平,育秧前清除棚内杂草,棚内中央留一条40厘米~50厘米的过道,有条件的可铺设水泥砖过道,以方便后期棚内管理工作;棚内中央离地70厘米处挂好温度计,以观测棚内温度。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业》2012,(2):14
一、育秧前准备工作1.育秧棚及育秧地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地块建设育秧大棚;大棚规格为55米×6米×2.1米;大棚与本田比例为1:(70~80),棚与棚之间开好1米×0.5米的排水沟,棚内秧床要整平,育秧前清除棚内杂草,棚内中央留一条40厘米~50厘米的过道,有条件的可铺设水泥砖过道,以方便后期棚内管理工作;棚内中央离地70厘米处挂好温度计,以观测棚内温度。  相似文献   

19.
一、建造地窖 1.窖址的选择与设计.葡萄窖应建在地势略高、通风良好的地方,最好在树荫下,利于前期降温.窖容为30立方米,半地下式.窖身东西方向,窖门设在西端,离窖底40厘米,高1.6米,宽70厘米.窖东端设一高、宽各为40厘米的通风口,便于贮藏初期通风降温.前后墙各设有30厘米×40厘米排气孔,窖顶设有高1米,长、宽各为60厘米的天窗,各气孔有窗扇铁网,以便通风排气及防鼠害.  相似文献   

20.
<正> 1 棚址的选择和构造 小低棚宜设在林荫树下。棚内设苗床,一般床面宽1~1.5米,长度随地形而定,床深30厘米,床底整平,床内铺10~15厘米经过消毒的干净河砂,床周围做高20~30厘米的土硬。床面用秫秸、树条等搭设拱架,拱间距30~50厘米,拱高50~80厘米,覆塑料薄膜,压实盖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