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以攀枝花市为中心地跨川、滇两省的仁和、米易、元谋、华坪等县的部份低丘地区,由于具有气温高,日照充足,霜期短而轻等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为开发商品芒果生产较理想的地区。据1988年不完全统计,本区已引进芒果品种10多个,推广种植3万余株,一般植后3—4年便正常开花结果,而且产量高、品质好。为发展芒果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三年芒是云南芒果产区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它具有生长适应性强,速生、早产、风味好等优点。在一般管理条件下,植后3—4年可开花结果。但常因营养供应不足而生理落果比较严重,产量低且不稳定。为探索促花保果增产措施,我们于1989年进行了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试验,其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 在本所果园进行试验,材料为栽培管  相似文献   

3.
梅子栽培容易,丰产性能强,经济效益高,对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要求不严。若水肥条件好,嫁接苗第二年即开花结果,一般2—3年开花结果,实生苗3—4年开花结果,7—8年后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延续至60—80年,结果寿命可达百年以上。经调查,我省梅产区的老梅树,有的已三四百年,但仍花果满树,结实百斤以上。梅树盛果期一般株产100—150斤,最高可达500公斤以上。梅树阳性喜光,喜温凉湿润气候和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微酸性红壤。据调查,  相似文献   

4.
<正> 龙州县是广西出产八角主要地区之一。但由于长期用古老的办法栽种八角,未进行科学管理,致使一些树木12年后才开花结果,且产量很低。1981年普查时调查,龙州县有八角林2.7万亩,计70.2万株,平均每株年产果2.25公斤。八角树一般一年开花结果两次,一年四季有花果,养分消耗大,形成明显的大小年。要想提高产量,就必须加强经营管理,适时进行施肥、除草。1982年龙州县八角乡一户农民承包了一片八角林,7—8月他选了10株60—70年生的八角树,对其中5株树在树冠投影处挖品字形的三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6月 ,根据园林绿化的需要我们对 10株 14年生雪松进行了移栽 ,采取预挖定植穴 ,大土球移植等技术措施 ,均已成活 ,并当年抽生新枝。现把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预挖定植穴定植穴须在预定植时间的两天前完成。同时 ,株施腐熟好的圈肥 5 0kg ,磷酸二铵 2kg。定植穴直径为树干直径的 2 0~ 2 5倍。定植穴底部应回填肥土 (即 1份肥料与 3份土充分粉碎、过筛、混合 ) ,踩实 ,然后往穴内灌水 ,备用。2 大土球移植雪松生长季移植的土球直径可为干径的 15倍左右。移植前 3~ 4天灌水 1次。开挖时尽量加大挖土范围 ,可达到断根线以外 40…  相似文献   

6.
从1973年起,我们在苗圃和林地上开展了檫树嫁接技术研究。苗圃的砧木为一年生原床苗,高约1米,地茎1.2厘米。林地砧木为一年生幼林(连苗龄2年),株行距4×4米或5×5米。接穗从12株13—20年生的树上采集,是树冠中上部一年生侧枝。春季嫁接于每年3月上、中旬用切接法嫁接,连续3年,成活率分别为38.4%,45.7%,56.0%。接株除少数于接后10天左右开始萌动外,多数于接后30—40天萌动,随即旺盛生长,当年高生长1米多。夏季嫁接于7月上旬用芽接法嫁接,成活率仅2%。原因之一是在接后一个月切砧,而此段时间内砧木树冠光合作用产物向下输送受缚带阻碍,缚带上缘树干肥肿,接芽被包进树干死亡。少数成活接株当年高生长5厘米,第二年起开始旺盛生长。  相似文献   

7.
<正>我所一九六一年从缅甸引进马切苏芒果,一九六六年开花结果,现有大小树三百三十四株。十多年表现产量高、品质好、果实病虫少。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二月中旬至三月底,在10年生以内的母树上选择树冠中、下层的冠外枝,剪成6~8厘米长的插穗,并保留好顶芽。扦插前,每30~50根扎成一捆,放在100ppm的2、4—D溶液中浸12~24小时(基部浸没2厘米左右)。然后,在事先准备好的插床上按8×10厘米的株行距扦插,插入深度约为穗长的三分之二左右。扦插后至生根前,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幼林小气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前言1959年夏,于南京紫金山(北纬32°05′东经118°52′)地区的马尾松幼林中选取晴天与昙天两种天气型,进行马尾松幼林小气候调查。以马尾松幼林作为基本点,坡向坡度地形条件相同的林中空地作为对照基本点。并对地形平缓的马尾松中龄林(坡度3—5°,坡向南偏西)阔叶老林(坡度1—3°,坡向南)进行参考性观测。马尾松幼林位于紫金山主峰东段中上部,坡向西南,坡度12—15°,海拔160米。该幼林系12年生,平均树高4米,平均胸径13厘米,每公顷株数1479株(原造林株行距2×2平方米、2×2.5平方米不等)。林冠郁闭度0.68。枝下高平均1.0—1.2米,未见结实,林木生长中等,树冠球形为多,轮枝平均长度1.5米,枝基径平均2.0—2.5厘米(指修  相似文献   

10.
<正>芒果是永德县国营勐底农场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867hm~2,产值占经济收入的40%左右。1998年后,由于品种、市场和管理等原因,导致芒果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必须实施较为系统的技术进行改造。2009-2013年,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在国营勐底农场0.67hm~2低产芒果园实施改造试验示范项目,改造后3~4年株高控制在2.78m,实现了矮化栽培;改造后4~5年产量超过10t/hm~2,芒果品质大幅提高,产值达6万元,超出改造前10倍,经济效益显著。至2014年底,示范项目推广近400hm~2,带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2009-2013年,在云南永德县国营勐底农场0.67 hm2低产芒果园实施改造试验示范项目,改造后3~4年株高控制在2.78 m,实现了矮化栽培;改造后4~5年产量超过10 t/hm2,芒果品质大幅提高,产值达6万元,超出改造前10倍,经济效益显著。至2014年11月底,示范项目推广近400 hm2,带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10余年来,对银杏实生大树高接改良技术进行了研究,使高接成活率达到87%以上,嫁接后4年形成树冠,5—6年开花结果,8年进人丰产,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 1985年12月,我们从日本北上市带回10株早熟苹果品种苗木——津轻,采用半嵌合嫁接方法繁殖万余株,同时在陕县张湾乡下陈东村建园试验。试验园2.8亩,主栽品种:津轻、岩富10号、北斗。4年生,株行距2×4m,每亩83棵。1992年调查,7年生树高3m 左右,树冠纺锤形,主枝8~11个。  相似文献   

14.
1974年11月下旬,我所从武汉大学农场引进池杉一年生实生苗1万株(平均高度为45厘米),其中960株大苗已定植,其余9040株假植在荫棚內。1975年4月2日,以8×2市寸的株行距将假植苗移植于苗圃,4月9—11日离地面7—8厘米处切干,剪成长度10—12厘米的插穗30700  相似文献   

15.
<正> 丰产植株必须具有丰产的树冠,而丰产的树冠必须从幼树开始采用修剪的方法进行培育。近年来我国南方新营造的油茶幼林,仍多放任生长,造成树冠郁密,枝梢向外围发展,树冠内部光秃空虚,结果仅在外围表面,产量不高。有的虽繁花满树,但因树势衰弱,引起严重落果而减产。为此,1972年以来我们在武义百花山林场,分别选择了树冠接近郁闭的12年生幼树,进行了矫正树型修剪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修剪方法1.自然圆头形:留强壮主枝4—5个,主枝在主干上各保持10—15厘米距离,各向一方发展,不要互相重叠。每个主枝只留顶部枝  相似文献   

16.
芒果尾夜蛾,俗称芒果钻心虫,是芒果树的主要害虫。危害芒果顶芽为主,每年3—12月均有发生,一年发生7—8代。防治方法:首先进行虫情调查,掌握在刚孵化不久取食嫩叶时,采用敌百虫1:500—800倍喷施预防。因该虫世代重叠,应每隔10天喷药一次,连喷3—4次,效果较好(500倍液虫死亡率达100%,800倍液虫死亡率达85%);用敌敌畏1:1300倍液,虫死亡率达  相似文献   

17.
窄冠白杨5号、6号的选育,是作者进行的白杨派树种杂交育种工作的一部分,目的是育出一批适于林粮间作和农田林网采用的优良无性系。经过室内杂交、苗期无性系测定、观察性造林试验,多点无性系对比试验,根系及材性研究和杨粮间作试验,证明窄冠白杨5号(12—3)、6号(4—3),具有树冠窄、根系深、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主干圆满通直等特性。两无性系用于林粮间作,行距15—20m,株距4m,每亩8—10株,10年生,可长成30cm的中径材,间作区粮棉基本不减产。  相似文献   

18.
采用4×6、3×8、2×12、3×10、3×12、3×4、3×7.5(米)等7种株行距进行沙兰杨造林,6年的试验表明,2米×12米的造林株行距是杨粮间作的最适密度;3米×4米的造林株行距不适宜搞农林间作,适合集约经营定向培育造纸原料林。  相似文献   

19.
南方红豆杉大树移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对一株胸径53.7cm,树高18.9m,树龄约260年的南方红豆杉大树的移植过程及技术要点:选择适宜的移植地、移植时间(早春);树木移栽前的处理措施(缩坨断根、树冠平衡修剪、修坨、打花箍等);移植穴的大小及移栽后的养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将芒果插穗在50—100ppm的ABT 1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4—6小时后扦插,苗木成活后用10ppm ABT4号生根粉溶液加1%尿素喷施一次,移栽时再用50ppm ABT 3号生根粉溶剂浸根1小时,可保证难生根的芒果苗木成活率最高达89%。按出圃苗木数量计算,其产投比平均为32.7∶1,比进口苗木可减少投资25.82元/株,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