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春蚕室外大棚养蚕技术在我市得到普遍推广应用,但如何在大棚内科学使用方格簇提高蚕茧质量呢?就这一课题,2003年春蚕期,我们根据方格簇自动上簇技术,结合大棚养蚕实际,在姜堰市娄庄镇大棚养蚕户王宝礼等3家进行了方格簇自动上簇技术的尝试,入孔率均在85%以上,所营蚕茧上茧率达95%以上,并且省工节时,深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2.
方格簇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上簇工具,能显提高蚕茧质量。姜堰市目前拥有方格簇160多万片,普及率稳定在90%以上,对全年蚕茧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但到茧站出售的方格簇茧2005年全市平均上车茧率仅为85.3%。调查发现,在生产实践中,方格簇的使用技术不当是影响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方格簇室外上簇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格簇是目前家蚕营茧的最理想的簇具 ,它具有结构合理、保管方便、劳动强度低、使用寿命长、上茧率高、解舒好、出丝率高等优良特性。1 推广应用概况1985年 ,如皋市开始推广方格簇具 ,分别在东陈、江安、吴窑等乡镇试验、示范、推广 ,以后逐年向全市推广应用 ,1991年全市推广应用方格簇 150 0多万片 ,推广使用面积达 80 %以上 ,其上簇方法和形式主要推广的是室内上簇法 ,手工捉熟蚕 ,熟蚕粪尿排在室内 ,簇中多湿 ,簇中管理较困难 ,但是 ,通过推广方格簇具 ,蚕茧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增加了蚕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5年前后 ,由于…  相似文献   

4.
楼梯簇又称木板长格簇 ,是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崇义县果茶桑局、崇义县茧丝公司根据纸板方格簇、木板转轴方格簇的原理研制改良的一种新型簇具。经过在崇义县蚕区使用一年多的效果证明 ,该簇具有制作简单、簇具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 ;自动上簇快而齐 ;结茧率高 ,茧色洁白 ,茧质优等特点 ;鲜茧上茧率高 ,几乎不存在黄斑茧、柴印茧、畸形茧、双宫茧 ,比竹花簇上簇每张种可提高上茧率 6 %~9%。笔者认为该簇具适用于在南方杂交桑养蚕批次较多 ,木材资源丰富的蚕区推广。制作方法 :楼梯形长格簇主要利用杉木毛板竹制而成 ,外形高 1 50cm …  相似文献   

5.
<正> 原蚕苏六多结下层茧。农村原蚕点蚕农采用草制或塑料折簇上簇往往因上簇密度不当以及簇室通风排湿不良而引起簇中多湿,不结茧增多。也有一些农户采取翻簇拾出不结茧蚕,重新上簇等补救措施,但损失还是难免的。而采用方格簇上簇后蚕儿入孔快,营茧快,结茧率高,死笼率低。我们于1991年秋进行了调查比较,折簇上簇的蚕儿营茧速度比方格簇上簇的营茧速度慢3小时左右,结茧率低2.1%,而死笼率高1.05%。但使用方格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方格簇因多次重复使用,养蚕前要进行彻底消毒,晒干保存待用。消毒一般采  相似文献   

6.
<正> 在茧、丝生产以质取胜的情况下,蚕茧生产也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这是发展蚕茧生产面临的重要任务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蚕茧质量呢?就现实的农村养蚕条件和上簇管理较差的状况下,改良簇具和加强簇中管理对提高蚕茧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改良簇具,即大力推广篾折簇和方格簇,无疑地对提高蚕茧质量起着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7.
<正> 茧、丝、绸生产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蚕茧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丝绸的质量。提高蚕茧质量的途径很多,本文主要谈一下如何利用经济杠杆促使蚕农提高蚕茧质量的问题。簇具的优劣和上簇环境的适宜与否,对蚕茧的上茧率和内在质量影响很大。日本的春用品种和江苏省的春用品种质量基本相似,单位产量也基本相等,但是,上茧率和出丝率相差甚远。究其原因除气候条件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日本普遍使用了方格簇。日本五十年代初,推广方格簇30%,上茧率为89.25%,到六十年代方格簇占70%,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方格簇在实际生产中正在推广和应用,为比较方格簇与蜈蚣簇对双宫茧率影响的异同,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75新×7532是近年我地饲养量最大的蚕品种,这个品种双宫茧率比较高,1987、1989、1990年我们在月城镇戴庄村蚕桑承包户刘玉娣等户,对该品种在不同饲养季节应用蜈蚣簇与方格簇上簇的双宫茧率进行了调查(表1)。结果表明,无论在哪个季节,使用方格簇的双宫茧率均大大低于蜈蚣簇,  相似文献   

9.
<正> 蚕茧品质的优劣主要表现在茧层率、上茧率、解舒率的高低。我省近年来逐步推广多丝量的品种与优良簇具,加之养蚕技术有了改进,蚕茧品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要多出丝、出好丝,还要进一步提高蚕茧品质。要达到这一目的,单抓某一项是不行的,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养蚕技术方面来说,应在推广多丝量品种的同时,重视上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簇具的改革。我省农村上簇,还大量使用旧式簇具,由于这些簇具的结构不够合理,加之上簇过密,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双宫茧、黄斑茧、柴印茧、畸型茧等。  相似文献   

10.
<正> 如皋县江安乡1990年春蚕期在狠抓科学培桑、小蚕共育、防病消毒等措施的同时,大力推广方格簇,不但蚕茧张产、总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蚕茧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上车茧率由上年的85%提高到93.2%,解舒率由56.8%提高到61.4%,茧丝长由998m提高到1098m,鲜上茧出丝率由17.6%提高到20.5%。每公斤方格簇茧平均价达12.26元,比草笼茧平均价高1.28元。广大蚕农看到了使用方格簇可改善茧质、提高效益的优点,推动了如皋县其它乡镇使用方格簇的积极性,全县1990年方格簇使用量300万片左右,1991年将达720万片,使用方格簇上簇的将达80%。  相似文献   

11.
<正> 涟水县麻垛乡有桑园4250亩,86年养蚕4109张,使用纸板方格簇7万片,编结式方格簇24万片,有90%以上的蚕种使用了方格簇上簇。麻垛乡引进方格簇是这个蚕桑生产技术的一大进步。以前使用的簇具多为菜籽秸、柳树枝、乱麦草、玉米皮等,正规一点的是草龙。因此,养出了好蚕而结不出好茧的现象是很多的,上茧率最高也只有80%,甚至有的农户下茧占多数。使用方格簇后茧质大有提高,群众收入显著增加,这个乡的东哨村大庄组85年秋蚕用草龙上簇,平均每公斤上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是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的上簇环节进行技术革新,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在熟蚕前12小时给蚕儿添食,能使熟蚕齐一,增强其趋光性和活性,自动登簇快;未熟蚕继续食桑,不登簇,病蚕不登簇,减少窝边茧、污染茧、增加上茧,达到省工、省力,提高工效增加生产效益;对茧质和丝质不但无不良影响,而且有提高茧丝质量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日本蚕桑生产,在上簇方面进行了簇具的改进,研究了上簇方法,簇中保护等的理论和实用化,又用法令规定了茧检定的制度,对提高茧质,增加出丝,节约劳力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在50年代初期,主要使用的簇具是稻草折簇占70%以上,方格簇(即回转簇)占20%左右,60年代方格簇占70%以上;折簇占20%左右;到70年代全国有98%的养蚕农户使用方格簇。上茧率也随着上升,从50年代的88%,上升到70年代的96%以上,对提高出  相似文献   

14.
<正> 上簇是养蚕劳力的高峰阶段,又是决定茧质优劣的关键性时刻,因此研究应用高工效、高质量的上簇技术,这是当前养蚕生产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要获得蚕茧高质量,采用优良簇具是一个重要手段。方格簇是目前各种簇具中结构最优的簇具。1974年以来,先后推广过有木簇架组装的回转型方  相似文献   

15.
彭年云 《蚕学通讯》2001,21(3):57-58
在目前普遍使用的各种蚕蔟中 ,以方格蔟为最优。使用纸板方格蔟上蔟 ,黄斑、柴印、双宫等下脚茧比例大幅下降 ,蚕茧色泽洁白 ,上车率、解舒率大幅提高。我区于 1 999年春蚕开始在蔺市、山窝、南沱、义和四个乡镇搞纸板方格蔟试点 ,当年正秋开始在蚕桑重点乡镇逐步推广使用 ,至 2 0 0 0年底我区已推广方格蔟 1 0 0万片 ,预计 2 0 0 1年可推广 80万片 ,随着蚕茧质量的提高 ,蚕农养蚕的经济效益也增加了 ,使用方格蔟上蔟的蚕茧价格比其他蔟具每公斤鲜茧高 1 .0 0~ 1 .50元 ,因此 ,蚕农也特别乐意接受方格蔟。在推广过程中 ,方格蔟的使用技术的…  相似文献   

16.
<正> 多年来在养蚕生产中致力于纸板方格簇的推广使用,借以克服蜈蚣簇等营茧所存在的上茧率低,茧丝长、解舒差,茧质低劣的弊端。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方格簇价格和供应问题,影响推广速度。为保证生产优质蚕茧,降低养蚕生产成本,兼顾到取材方便,我们引导蚕农就料制作草方格簇。几经改进制作和试用比较,证明草制方格簇与纸板方格簇在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 西乡县葛石乡养蚕专业户视培华,精心钻研培桑养蚕技术,养蚕效益不断提高。1985年春养蚕4张,产茧354斤,收入553.30元,不仅单产在全乡数第一,蚕茧质量也首屈一指,上茧率达到97.7%。他的经验有两点:一是科学养蚕,无病高产;二是合理上簇,丰产丰收。他的上簇窍门是: 1.外排粪尿:制一上簇方木盘,内撒石灰粉,上放塑料折簇1个,将熟蚕(450头)轻轻撒于簇上。因受石灰粉刺激,熟蚕很快在簇具上寻找营茧位置,拉丝固定,排泄粪尿。粪尿落于石灰中。2.箔背放簇:待绝大多数熟蚕排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省蚕农生产的蚕茧,丝厂可以直接用来缫丝的上车茧率,根据调查大约在85%左右,其余15%的蚕茧要作为下茧不能缫丝。一般下茧为蚕病引起的印烂茧、薄皮茧,下栏茧,大部分在售茧已选去,此外,如黄斑茧、柴印茧、畸形茧和双宫茧等占下茧总重量80一90%,主要是由簇具和上簇技术处理不良所造成的。因此,上簇的簇具和簇中技术管理,不仅和丝厂上车茧率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提高蚕茧的内在质量亦有很大影响,所以簇具的改  相似文献   

19.
簇中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蚕茧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表现为“三低一短” ,即上茧率、解舒率、出丝率低 ,茧丝长短。这“三低一短”直接制约着蚕丝行业的整体效益 ,也是制约陕西省蚕丝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要在不增加桑园面积的情况下 ,增加产丝量 ,提高效益 ,关键在于提高蚕茧质量。在衡量茧质的几个主要指标中 ,解舒率的高低尤为关键 ,并直接关系到缫丝行业的成本和效益。而蚕茧解舒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蚕品种和上簇环境 ,对于同一优良品种而言 ,上簇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据上田悟 (日 ,1976 )试验调查 (见表 1,表 2 ) ,可以看出 ,簇中…  相似文献   

20.
<正> 吴江庙港公社部分生产队今春采用方格簇片竖放蚕座自动上簇试验。社员反映此方法简便、采茧容易、上茧率高,但还存在簇格营茧率低(占60—80%),由于有些蚕座残桑较厚造成蚕茧含水率高等缺点,这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