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卯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及风景资源现状,应用生态旅游规划理论,对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探析,包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条件评价、总体布局、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区形象策划等,为类似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福州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阐述旅游产品和森林旅游产品,探讨在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分析基础上的旅游产品规划和经营,提出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天阶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将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市场份额进行了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条件分析和实地调查,开展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研究发现:天阶山森林公园要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进行合理的产品开发;以生态旅游产品为主,休闲度假等产品为辅进行森林旅游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4.
太平楼上放眼望──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揽胜陈国屏由长春市中心驱车顺长大公路向东南方向行驶约20分钟,便到达1989年经林业部批准为吉林省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净月潭森林公园。站在净月潭东侧望月峰上的太平楼,观览净月潭的山光水色是最好的去处。太平楼是5年...  相似文献   

5.
森林旅游产品评价理论,作为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于减少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盲目性、提高成功开发的概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利用经济学、旅游学理论分析了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构建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到了各层次指标的权重,明确终极指标的得分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B层次包括产品竞争力、市场需求水平、开发效益、产品开发能力和外部关联性5个指标.C,D层次由26个因子构成.最后应用该模型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登山旅游产品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该产品适宜开发的程度非常高,这一评价结果与该产品的运行结果是一致的,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莆田瑞云山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瑞云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现状和景观特色,应用旅游规划理论,对森林公园进行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对旅游产品的功能定位、开发原则及各类旅游产品具体开发作出详细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为公园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凤穴寺国家森林公园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森林公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公园功能定位、做好科学规划、丰富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等森林公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浙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根据其建设现状和旅游现状,利用园内的人文以及自然景观,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提出了将浙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分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生态保育区4个功能区8个景区的设想,并对森林公园的植被景观进行了规划,从而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苒 《云南林业》2009,(5):39-39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森林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热点。从1982年我国建立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后,各地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级森林公园总数已达到225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09处),总规划面积达1600万公顷,  相似文献   

10.
介绍国内外森林体验与文化旅游研究现状,以江西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养生基地建设实践为例,论述森林体验与文化旅游的共生模式。对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提出森林体验和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的规划内容:以森林公园优美迤逦的森林景观、鬼斧神工的地质景观为主题,以森林体验和文化旅游为内核,将森林公园定位为"名山名瀑之境,翰墨遗香之地",并将森林公园布局为历史文化、茶文化、诗词文化、禅修文化、归宗文化五大功能区,结合森林公园的特点和总体定位,归纳出5类文化旅游与森林体验复合型产品体系,将森林公园打造一个集森林体验、文化旅游、科普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多元综合型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1.
谭寒冰 《林产工业》2020,57(1):75-76,79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量木制品开始走出国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木制品的世界影响力与竞争力,对塑造民族品牌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对于木制品的需求逐步上升,尤其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这给我国木制品加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我国木制品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关困难及贸易壁垒,这些都需要国内木制品企业进行有效应对,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木制品市场需求。简述了世界和我国木制品及贸易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木制品拓展国际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木制品深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森林防火物资是扑救森林火灾的保障,文中分别给出了防火物资的塑料制品、木制品、铁制品、橡胶制品、化学制剂、通讯仪器、布制品、纸制品等八大类物资的保存办法,以期物资得到完善的保存。  相似文献   

14.
竹产品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竹产品用途、特性分析提出竹产品类别分类,在阐明竹产品竞争力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竹产品构成因素角度分析竹产品生产的产业链环节,综合归纳竹产品竞争力的主要特征,提取影响竹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首次从社会学角度按类分层次,将竹产品竞争力影响因素分为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进而解析出影响竹产品竞争力的各种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在借鉴国内外竞争力研究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初步构建出竹产品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历史悠久,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是维持农民生计和增收的重要手段。欧盟将发展非木质林产品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展循环生物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文中介绍欧洲非木质林产品的发展概况和政策措施,分析其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创新的典型案例,提出对我国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启示: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非木质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协调好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加快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与流通;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林业产业与其他行业政策融合机制;四是推动非木质林产品制度创新,探索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科学认识生态产品的内涵及分类有助于有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文中通过梳理生态产品概念的演进过程,提出了符合目前发展阶段的“生态产品”概念;进一步分析国内外与生态产品一词相关的概念,以深化对生态产品概念的认识;在梳理国内学者对“生态产品”分类的基础上,从产品的表现形式、所有权、经营性质3个方面对生态产品进行分类;探讨目前对生态产品认识的误区,并提出国家应尽快出台生态产品相关标准、学术界要加强理论研究并与推动实践相结合、社会公众应提高生态产品认知,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当前立体绿化在国内多个大中城市中得到了蓬勃发展,促进了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同时新型的配套产品又推动了立体绿化的快速发展。本文对华南地区立体绿化基质产品、蓄水种植容器、植被毯、绿墙、生态植被砖等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情况展开综述,旨在为今后能更有效地推广立体绿化集成技术及相关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竹编制品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品,也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其蕴含的竹编文化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同时,作为低碳环保的绿色产品,竹编制品迎合了时代的需要,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绿色生活、品味生活的时尚产品。适应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设计具有文化内涵和编作精良的竹编产品,是当代竹编设计师和竹编工艺师的时代责任。文章以竹编作品《双鱼送福小簸箕》为例阐述了竹编制品所应具有的文化内涵及精良的编制工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保护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技术性贸易壁垒正成为贸易壁垒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的加工程度不断提高,但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大。文中分析了我国木质林产品的标准和出口目标国制定的相关标准的差异、进入目标市场的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所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并提出了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