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模拟长江滩地季节性淹水,以夹竹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部生理生化指标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淹水深度加深,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轻度淹水和深度淹水处理间SOD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POD活性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CAT活性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着淹水时间延长,SOD活性整体上升,差异增大;POD活性36 d时达到最大值,与其它时间段有差异;CAT活性在轻度淹水处理下随着淹水时间延长差异增大;MDA含量12 d时最大,与其它时间段存在极显著差异。淹水胁迫解除后,SOD、POD、CAT等酶活性和MDA含量逐渐降到正常水平。夹竹桃在受到淹水胁迫后,体内氧化自由基的积累能迅速诱导保护酶活性的升高,有效降低毒性物质MDA的含量,说明夹竹桃具有极强的耐水淹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季节性淹水发生的情况,以枫杨、落羽杉和枫香为试验材料,研究这3个树种在淹水胁迫下的适应性和生理调节机制。结果表明:(1)枫杨等3个树种可耐长期水淹,对淹水胁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2)不同淹水深度胁迫下,枫杨SOD、POD、CAT活性无显著差异,MDA含量随淹水深度增加呈现出递减趋势。枫香随淹水深度增加,SOD、POD活性逐渐减少,且渍水与深度淹水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CAT活性随淹水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但不同淹水深度间无显著差异。落羽杉在渍水时SOD活性显著高于轻度淹水,深度淹水时CAT活性极显著(P 0.01)高于渍水和轻度淹水时;MDA含量随淹水深度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但无显著差异。(3)随淹水时间的延长,3个树种的SOD、POD、CAT保护酶活性多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波状起伏变化;枫杨、枫香的MDA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落羽杉的MDA含量变化不明显。(4)淹水胁迫解除后,枫杨等3个树种的SOD、POD、CAT酶活性及MDA含量普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淹水胁迫对美洲黑杨无性系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洲黑杨无性系XL-75、XL-77、XL-90、I-69及耐涝性极强的苏柳J172为对象,开展了其过氧化产物MDA及保护酶活性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I-69杨MDA含量较对照明显上升,XL-75、XL-77、XL-90、J-172在淹水初期MDA含量较对照略有下降,在后期出现回升的趋势;淹水15d时,5个参试材料SOD活性与对照比较均明显下降,随着淹水胁迫程度加深,SOD活性表现为依次上升趋势,而POD变化则与SOD恰好相反,二者存在明显的补偿机制;各无性系CAT活性在淹水胁迫下总体上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淹水30d以内时,5个参试材料ADH活性均较对照显著提高;淹水45d时,I-69杨ADH活性较对照下降56.9%,而XL-75、XL-77、XL-90、J172分别较对照提高970.4%、279.1%、555.2%和461.5%;不同处理下SOD、CAT相对值与总生物量相对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743、0.7651,表明其受遗传控制程度较高,可作为不同无性系间耐涝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经历冬季水淹持续胁迫后对幼苗针叶光合特性以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揭示其变化规律,为消落带分区段监测和治理及植被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2年生湿地松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经历夏季干旱后,通过人为设置对照组、根淹组和全淹组等来模拟长达5个月的冬季水淹持续胁迫对幼苗针叶光合特性以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历夏季干旱胁迫45 d后,随着水淹时间增加,根淹组1和全淹组2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呈现出"下降-平缓"的趋势,但根淹组3和全淹组4植株的Pn处于一直下降趋势,且60 d后的Pn低于前者,水淹150 d后,湿地松的Pn分别比初始值下降30.9%、33.0%、51.9%和62.3%;同时,水淹显著降低了针叶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通过比较Ci和Ls(气孔限制值)的关系得出:湿地松Pn下降前期主要由气孔因素决定,而后期则大多由非气孔因素决定。根淹组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淹水阶段大多与对照组植株差异不明显;全淹组的湿地松针叶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淹水初期(水淹前60 d)出现了显著的增加,而在水淹后期逐渐下降。水淹45~60 d时,湿地松针叶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不同淹水处理下,湿地松在水淹前30 d内丙二醛(MDA)含量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水淹60 d后,湿地松针叶中的MDA含量显著增加并逐渐稳定在一定水平。[结论 ]这些研究结果对未来消落带适生物种选择以及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淹水胁迫下5种竹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叶苦竹、凤尾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菲白竹为试验材料,研究淹水胁迫下5种竹子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试验竹种在淹水胁迫处理期间,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在处理结束后,长叶苦竹、菲白竹的相对电导率超出50%,已接近死亡,而凤尾竹、黄条金刚竹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不大,说明凤尾竹、黄条金刚竹抗水淹胁迫能力较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竹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长叶苦竹、菲白竹在处理结束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接近0,其中长叶苦竹处理结束时叶片叶绿素含量仅为淹水初期的4.6%.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竹种叶片内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保护酶(SOD、POD、CAT)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活性对淹水胁迫的反应最敏感,在淹水处理6天后,就达到最大值,而各竹种POD、CAT活性峰值出现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安徽、湖南3个青冈栎种源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及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对不同程度水涝胁迫(湿害胁迫和淹水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青冈栎幼苗对湿害胁迫和淹水胁迫响应具有显著差异,且种源之间应对不同处理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在湿害胁迫下3个不同种源青冈栎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在淹水胁迫下均呈现下降趋势;3个种源青冈栎在淹水胁迫下的MDA含量均要显著高于湿害胁迫和对照组;SOD、POD活性在湿害处理和淹水处理都呈上升趋势,淹水处理下3个种源SOD活性均要显著高于湿害处理;POD活性则与SOD相反,湿害处理下湖南和安徽种源的青冈栎POD活性要显著高于淹水处理,广西种源的青冈栎在两种处理下差异不明显。(2)不同种源青冈栎之间对水涝胁迫响应差异显著,综合4项指标其中湖南种源的青冈栎幼苗在抵抗水涝胁迫表现最佳,在湿害胁迫处理下具有最高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的POD活性,较高的SOD活性,以及在淹水胁迫处理下具有最低的MDA含量。(3)将淹水胁迫下发生变化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与MDA含量在0.01水平上呈极显著负相关,POD活性与MDA含量在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而SOD活性与POD活性在0.01水平上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消落带植物水桦(Betula nigra)水淹后的生理响应,为消落带进行植物修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三峡库区消落带万州段溪口乡示范带为试验地点,对比172 m高程、经历1~5次周期性水淹的水桦其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解剖结构。[结果]水桦苗在消落区栽植后,周期性水淹5次后与对照相比株高有增加趋势,胸径没有差异;水淹2次后叶片含水量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水淹3次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水淹1~2次后,水桦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比对照要高,水淹3次后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根系中是水淹4次后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水淹1次和2次后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显著增加,水淹3次后无差异;水淹1次后叶片中SOD比对照增加,水淹2次后差异不显著,根系中是水淹3次后差异不显著;解剖结构表明水淹后叶片上表皮增厚,栅栏组织发达,排列紧密,经历4~5次水淹后,叶片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增大,形成较大的气孔窝,叶片维管束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出现了一些较大空隙的溶生型组织。[结论]万州区消落带172 m高程栽植的水桦在间歇性半水淹的条件下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补偿效应,在水淹3次后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适应能力,这为水桦在消落区更低高程环境下生存以及苗木的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土壤水分处理真桦苗木,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组叶片MDA含量始终高于对照,3周时重度干旱组MDA含量达到对照的2.1倍;轻度胁迫处理组,真桦叶片内SOD和CAT活性升高;中度和重度胁迫处理组,...  相似文献   

9.
本特草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坪草本特草离体叶片为材料,设置3种低温处理:2℃,冷冻2d;2℃,冷冻2d后在-9℃下冷冻1d;-9℃直接冷冻1d;并以鲜样(田间直接取样)为对照,然后测定保护酶SOD、POD的活性、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SOD、POD活性下降,叶片伤害率增大。各处理问差异显著(P〈0.05)。(2)在相同冷冻温度下,预先2℃低温锻炼的叶片,其SOD、POD活性明显比未经锻炼直接冷冻的高。低温抗寒锻炼能有效增强本特草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处理下文冠果苗期生理生化变化情况,以文冠果一年生盆栽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称重法控制浇水量,设计了4种不同的土壤含水量处理,比较了各胁迫处理下文冠果苗期叶片中SOD、POD、CAT3种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处理下文冠果叶片中的几种酶活性相对比较稳定,而轻度胁迫下几种酶活变化较对照明显,重度胁迫下,SOD、POD的酶活明显增加,CAT的酶活明显降低。由此可知,在干旱胁迫下,植株可以通过调整自身保护酶的活性来降低伤害,表现出了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芒果壮铗普瘿蚊不同程度为害下寄主植物叶片中硝态氮、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植物保护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将叶片受害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1~50,51~100,101~200,>200(每叶片虫瘿数),并以无虫瘿为害的叶片为对照组(CK).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硝态氮含量在各个等级之间均没有显著的差异;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各为害等级叶片均显著低于CK;而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密度为害等级(101~200,>200)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及CK.植物保护酶系测定结果显示:CK组活力最低,>200等级SOD,POD,CAT活力均高于其他各组;其中,51~100与>200等级SOD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等级;为害等级量重的(>200)POD和CAT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等级;而1~50等级显著低于其他等级.因此,人侵害虫芒果壮铗普瘿蚊的不同为害程度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有关营养物质;随着为害等级的加重可导致植物保护酶系的活性增大.  相似文献   

12.
涝渍胁迫对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涝渍胁迫条件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涝渍胁迫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降低,Ⅱ号与Ⅲ号间差异极显著(p〈0.01);POD和CAT活性随涝渍胁迫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油松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在生态恢复和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分析清水河县油松疑似"红针病"的可能发病原因,文章比较了疑似"红针病"和健康油松的各种保护酶SOD、POD、CAT活性,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结果显示:与健康油松相比,感病油松的SOD、P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均显著升高,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8个1(2)-O型无性系苗木叶片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大,毛白杨无性系叶片的MDA含量、CAT活性呈递增...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胁迫对2种地被竹抗氧化酶与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盆栽法对4种重金属(Cd2+、Pb2+、Cu2+、Zn2+)胁迫下的菲黄竹与菲白竹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菲黄竹的SOD、POD、及CAT活性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总体趋势是先增大,之后降低,最后又增大;而菲白竹则是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产物(MDA)则于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重金属胁迫下,2种地被竹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被诱导,且菲白竹比菲黄竹有更强的耐重金属胁迫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防控引种可能带来的危害,对已引物种应进行生态入侵风险评估,建立相应监控对策。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应用外来种入侵的风险评估体系及风险评价标准,对重庆地区常绿岩垂草引种生物入侵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结论为:在重庆地区,常绿岩垂草属于具有一定风险的外来种,需要进一步地获取相关信息或采取防范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毛白杨幼苗抗氧化系统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3种不同浓度的NaCl (85mmol·L-1,170mmol·L-1,2 6 0mmol·L-1)胁迫下 ,对毛白杨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以及丙二醛 (MDA)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发现 ,在NaCl胁迫 3小时后 ,幼苗SOD和POD活性显著降低 ,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 ,这两种酶活性降低较缓慢 ,但SOD活性下降程度均较POD小 .在NaCl胁迫中 ,MDA含量明显增加 ,并于胁迫 15小时后达到最大值 ,随后含量增加较小 .进一步分析发现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的作用效应是不同的 ,其中 2 6 0mmol·L-1NaCl处理明显促进幼苗SOD和POD活性的下降与MDA含量的增加 ;而且MDA含量与SOD和POD活性的下降有关 .结果表明 ,NaCl胁迫所引起的SOD和POD活性下降可能加强膜脂过氧化作用 ,最终导致幼苗MDA含量的增加与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绿竹容器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模拟干旱环境下水分亏缺对绿竹容器苗主要营养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绿竹规模化育苗栽培制定适宜的经营管理及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绿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苗控水方式,测定分析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绿竹叶片及根系抗氧化酶、膜脂渗透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重,绿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下降,各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达到差异显著(P0.05),但类胡萝卜素差异不显著(P0.05);干旱胁迫下,根系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CK)下降14.35%、33.31%,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根系活力均明显升高,分别达到了CK处理根系活力的96.75%、73.84%;干旱胁迫下,根系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在复水后均呈现一定下降趋势,表现为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MS-CK)降低程度高于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SS-CK),各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结论]模拟干旱环境下,增加干旱胁迫程度,绿竹的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呈显著降低,MDA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均升高。复水后,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较干旱胁迫时有所提高,MDA含量及SOD、CAT、POD活性有明显下降,不同干旱程度补偿能力不同,表现为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高于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且不同营养器官对于解除干旱后消除活性氧及修复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绿竹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负相关,而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From August 2004 to August 2005, three replicate experimental platforms were constructed in a section of the tidal flats in Yingluo Bay, Guangxi Province to study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Rhizophora stylosa Griff seedlings to tidal waterlogging stress in a diurnal tidal zone. A total of eight tidal flat elevation (TFE) treatments, i.e., 320, 330, 340, 350, 360, 370, 380 and 390 cm above Yellow Sea Datum (YSD), were created on each platfor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wer TFEs (320–330 cm YSD) slightly increased the seedling stem height of 1-year old seedlings, while higher TFEs (>340 cm YSD) increased the seedling growth significantly. Moderate TFEs (350–370 cm YSD) favored the development of knots. Number of leaves, leaf conservation rate and leaf area per seedling all decreased dramatically with decreasing TFE. Lower TFEs caused large damage to Chl a, but Chl b was less affected. The Chl a/b ratio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TFE. Prolonged waterlogging induced higher SOD activity in roots, while moderate TFE inhibited the SOD activity in leaves. The POD activity in roots and leaves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TFE. Waterlogging stress decreased the biomass of individual organs and entire seedlings. With increasing waterlogging, the biomass partitioning in 1-year old seedlings increased from leaf to stem. The survival rate decreased sharply from 88.9% to 40.0% as TFE decreased, while more than 80% of the seedlings were able to survive at the TFE level of 370 cm YSD and above. We propose that the local mean sea level should be adopted as the critical tidal level for forestation with hypocotyls of R. stylosa along the Guangxi co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