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虹鲷又叫红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在我国大多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进行越冬保种。彩虹鲷的越冬分为鱼种越冬和亲本越冬两种。鱼种越冬是将当年繁殖的彩虹鲷鱼苗,到10月左右还未长成商品规格的,通过越冬,留作第2年4月~5月作为放养的鱼种;亲本越冬是指从彩虹鲷接班鱼中选择出待第2年繁殖用的亲本鱼种,让其安全越冬。因此,搞好彩虹鲷的越冬事关当年及来年的生产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王文彬 《水产养殖》2011,32(3):44-45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在我国大多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越冬保种。罗非鱼的越冬分为鱼种越冬和亲本越冬两种。鱼种越冬是将当年繁殖的罗非鱼苗,到10月份左右还未长成商品规格的,通过越冬,留作第2年4—5月份作为放养的鱼种。  相似文献   

3.
《水产科技情报》1973,(12):14-15
我场以生产苗种为主的鱼种场。亲鱼越冬和当年鱼种越冬的好坏,是关系到第二年再生产和供应春片支援群众养好鱼的大间题。因此,如何搞好亲鱼和秋片鱼种的越冬,提高它们的成活率,是我场的一个重要任务。遵照毛主席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出一条新的罗非鱼越冬繁殖技术,1989年以来,中捷友谊农场水产养殖公司鱼种场利用地热温水井塑料大棚进行罗非鱼鱼种越冬和繁殖试验。1989—1991年培育出罗非鱼早春(6月10日前)鱼种976.64万尾,培育夏花和秋片鱼种1161.3万尾,越冬出池罗非鱼种3.17万公斤,335.3万尾。一、鱼种越冬利用鱼种场的温井水为热源,塑料薄膜大棚和太阳能为增保温设施,对尼罗罗非鱼种和“奥尼”杂交鱼种进行越冬。该地热塑料大棚为永久性钢制结构,每个越冬池的面积为867米~2,共有大棚30个。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于1994年开始试验推广小网箱养鱼,主要养殖彩虹鲷,1997年仅厦门市祥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养236箱、511立方米水体,年产彩虹鲷32吨,产值64万元。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总结成五个技术关键,供同行参考。一、鱼种过渡关彩虹鲷是红罗非鱼的俗称,具有一罗非鱼的一般特性,从肥水的池塘移到清水的水库放入小网箱密集养殖,由于活动空间、水质理化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很大,需采取过渡技术,让鱼类适应新环境后,方能安全分箱养殖。操作方法是:将严格锻炼和筛选后的整齐鱼种,从池塘运输到目的地.置于预先准备好的大型过渡网箱中…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1998年彩虹鲷引种养殖成功的基础上 ,又进行了彩虹鲷的人工繁殖及育苗的研究 ,1999年取得了成功 ,产出鱼苗12.2万尾 ,育成鱼种6.1万尾 ,为降低苗种成本、大面积品种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繁殖及育苗有关技术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材料1.实验池 :水泥池5只 ,每只16米2 ,深1米 ,同时安装加温、充氧、进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2.亲鱼 :1998年10月21日选出亲本100组 ,雌100尾 ,雄100尾 ,规格0.7~0.8公斤/尾。二、方法1.亲鱼选择 :当年一龄成鱼规格在0.5公斤/尾以上 ,要…  相似文献   

7.
张文革 《齐鲁渔业》2006,23(7):10-12
彩虹鲷又名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一种突变种,因鱼体红色,故称彩虹鲷。彩虹鲷属热水性鱼类,它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盐度广、生命力强、耐低氧、海淡水都可以养殖等优点。由于该鱼肉厚而无细刺,喜食藻类而使鱼肉内富含叶绿素,味道既鲜美又能养颜润肤,是一种食补兼具的佳肴,深受市场欢迎。鱼种养殖当年可达商品规格,每  相似文献   

8.
彩花鲷是罗非鱼与彩虹鲷的杂交品种,体型及生活习性与亲本基本相同,属热带鱼类养殖品种。凭借我市近年来养殖淡水白鲳等热带鱼类的成功经验,2001年我们首次引进彩花鲷春片鱼种l000尾,在宾县满井乡新城渔场试养。经89天的养殖试验,彩花鲷平均个体达500g,证明彩花鲷完全可以在我市普通池塘规模生产,且经济效益明显,是热带鱼类在北方寒冷地区又一良好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9.
汪为均 《内陆水产》2003,28(2):33-33
鱼种能够安全越冬,不仅使当年的生产不受损失,更重要的是给来年的生产带来更大的好处。所以有必要了解鱼种越冬期死亡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使鱼种能够安全越冬,提高越冬成活率。1死亡的原因水体严重缺氧这是引起鱼种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缺氧的原因主要有:池水清瘦,浮游植物少,光合作用产氧量不够;越冬池水底淤泥过多,有机物大量分解消耗氧气;野杂鱼过多,或放养密度过大,引起缺氧;土壤保水力差,结冰后,水位下降过大,造成缺氧。鱼种规格小、体质差鱼种规格小(不足10厘米),体质差,体内积存脂肪等营养物质少,不够越冬期间消耗,因而出现…  相似文献   

10.
王兴礼  林增旺 《内陆水产》2000,25(12):32-32
青虾的越冬分为幼虾越冬和亲虾越冬 2种。幼虾越冬是指那些 8~ 9月份繁殖的虾苗,到 12月份还未长到商品规格的小虾,通过越冬,留待翌年 3~ 4月份作为放养的虾种。亲虾越冬,是指从商品虾中选出待翌年繁殖用的亲虾,让其安全越冬,并对其进行强化培育,达到产卵繁殖的要求。因此,搞好青虾越冬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青虾越冬方式有 2种,即池塘越冬和网箱越冬。 1越冬前的准备 1.1池塘的准备 越冬用的池塘应选择形状比较规则,避风向阳,面积 1 000~ 1 500#醯某靥粒?1.5 m以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  相似文献   

11.
彩虹鲷又叫红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对水温的要求比较高,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进行人工越冬保种。在越冬季节,由于水质相对较差,水温偏低,同时因越冬期较长,密度大,再加上少活动与少摄食,所以容易诱发各种病害,尤其是越冬前后期,如果水温、水质及投喂等相关条件差,极易诱发各种病害,甚至会造成大批量死亡的危险,给养殖经营带来极大的影响。现将其越冬期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鱼种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渔业生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更是下一年渔业生产的物质储备。只有培育出优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才能提高鱼种抗病力和越冬成活率,才能为发展生产,促进渔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个别鱼种越冬场点鱼种越冬成活率不高,死鱼的现象屡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越冬管理不善,缺氧死鱼,造成越冬成活率低的原因外,还有鱼种带病越冬和鱼种体质差,肥满度低,  相似文献   

13.
淡水白鲳鱼种越冬期在闽西需半年之久,受越冬条件所限,越冬大规格鱼种生产最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广大养殖者的需求。为此,我们于1994年5月份,因地制宜,利用简易土池,进行快速培育淡水白鲳鱼种试验,仅35天时间就培育出4—6厘米左右鱼种,50天育成7—10厘米较大规格鱼种,成活率52.3%。这两批鱼种经过3至4个月养殖,大多达到了上市规格,取得良好成效。本试验为淡水白鲳当年繁殖当年养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将试验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我区鱼种生产基地和养殖专业户培育的鱼种在越冬期间成活率很低,有的个别鱼池内鱼种规格偏小,体质很差,在水下全部死光,也有的鱼池鱼种在越冬期体质消耗很大,小规格鱼种体质消耗15%~20%,甚至25%~30%,大规格鱼种体质消耗10%~15%。这些...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场地处东洞庭湖傍,每年冬季水鸟(鱼燕)成群结队侵害鱼种。1981年在鱼种越冬期间,因受水鸟危害,损失十分严重,42万尾越冬鱼种,被水鸟吃掉31万尾,越冬成活率为26.2%,给1982年成鱼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在1982年鱼种越冬期间,我们采取牵拉化学胶丝复盖鱼池,防水鸟侵害鱼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新梅 《内陆水产》1996,(12):15-15
如何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情报》1975,(6):7-9,6
大规格鱼种是保障鱼类安全越冬和来年养殖商品鱼的物质基础,两年来,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大规格鱼种,均取得了较好效果。1973年培育鱼种304万尾,亩产12,666尾。1974年又利用240亩池塘(包括60亩越冬池和4.8亩鲤鱼产卵池在内)生产出鱼种320万尾,平均亩产13,333尾,其中合格鱼种达到70%,为9,320尾(草鱼有90%达到3寸以上,并有多数草、鲢、鳙鱼种达4寸以上;鲤鱼43%达到2.5寸以上),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情报》1973,(11):13-13
我们宾县满井公社红旗大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养鱼事业年年发展。在发展养鱼生产的斗争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保护好鱼类越冬很重要。因为,越冬鱼的成活率高,不仅巩固了当年的养鱼成果,也为来年的春片鱼种自给奠定了基础,保证了我场养鱼生产的顺利发展。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掌握鱼类越冬规律,在严寒时间长的我省,鱼类越冬问题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明晶 《科学养鱼》2006,(12):76-76
防治鱼病是鱼种越冬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鱼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鱼种越冬期间,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1,26(1):32-32
鱼种在进入冬季后,随着水温的下降,其新陈代谢作用逐渐减弱,食欲也相应减退,体质变得较虚弱,易遭敌害生物的攻击和致病菌的侵袭,严重影响了池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因此,如何保证亲鱼顺利越冬,是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成功经验。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价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物,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