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V脊菱蜡蝉(Oliarus vicarious Walker)主要危害黄花菜根部,传播性极强,是重要的黄花菜检疫对象.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黄花菜鲜品及加工的需求不断增加,带动了国内外黄花菜栽培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黄花菜栽培材料在国内跨地区远距离调动频繁发生.V脊菱蜡蝉给我国黄花菜栽培带来了潜在的危害,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全面做好预测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碧蛾蜡蝉属同翅目、蛾蜡蝉科.又名:茶蛾蜡蝉、绿蛾蜡蝉、黄翅羽衣、桔白蜡虫、碧蜡蝉.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柑桔、梨、桃、杨梅、无花果、葡萄、甘蔗、花生、油茶、樟、大叶黄杨、桅子花、喜树、海桐等几十种经济作物和园林花木.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园林花木的大量调运,给碧蛾蜡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04年5月底,在我市一个频繁调运园林苗木的综合农场的百亩茶园中,每米茶丛发现碧蛾蜡蝉若虫20-30头,多达50-60头.该虫的为害给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但生产上,只要切实了解掌握该虫的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针对其生活习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蜡蝉原来主要为害果树,特别是柑桔类果林,近几年开始为害茶园,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通过近3年在信阳茶园长期跟踪调查,并采用塑料网套虫饲养方法,发现信阳茶园蜡蝉优势种有柿广翅蜡蝉、八点广翅蜡蝉、碧蛾蜡蝉。现将它们的主要区别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汪荣灶  祝捷 《中国茶叶》2010,32(5):29-29
茶广翅蜡蝉(pachazia sp.)属同翅目,广翅蜡蝉科,为江西省婺源茶区常见害虫之一,局部虫口密度较高,国内尚未见有此虫的系统研究报道。为此,笔者自2007年以来对该虫进行了室内饲养试验与田间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柿广翅蜡蝉Ricania sublimbata Jacobi属同翅目Homoptera,广翅蜡蝉科Ricanidae。该虫寄主植物已鉴定的有30多种,是婺源茶、木荷、樟、女贞、杜鹃、柑橘、李等果树、林木、花卉上的常见害虫。在婺源山地茶园发生普遍,但为害尚不重。鉴于有关此虫的资料不多,为探究其发生规律,笔者对其进行了室内饲养和田间定点调查,已摸清了该虫的发生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白蛾蜡蝉为杂食性害虫,是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简要介绍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以及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茶树碧蛾蜡蝉(Geisha distinctissima Walker)是我市近两年来危害逐渐加重的茶树害虫之一。在我市一年繁殖1代,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造成茶叶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严重的可致使嫩茎枯死。若虫腹末分泌白色蜡质絮状物,致使树势衰弱,诱导煤烟病。碧蛾蜡蝉若虫体披蜡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及药剂难渗透性。该虫在我市尚未发现天敌,生产中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8.
汪荣照  詹武 《中国茶叶》2001,23(6):10-11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vitis(Gothe)]是江西各茶区主要的茶树害虫.由于该虫全年发生代数多,成虫又有陆续孕卵、产卵的习性,加之越冬代成虫产卵期长,因此世代重叠现象非常严重.研究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消长规律,对开展此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江西省婺源茶校经过20年的研究,已掌握了该虫的消长规律,现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三、可可广翅蜡蝉(Ricania Cacaonis Chou et Lu) (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毫米,翅展16毫米。头和胸部背面黄褐色至褐色,额角黄色,有三条纵脊。中胸盾片除三条长的纵脊在前端相互会合外,外侧各有一条独立的短脊。前翅褐色,翅膜的边缘及前缘斑黄色,前缘斑前有横脉约7条,明显向内弯曲,其前端黑褐色,横脉间各有向外倾斜的黑色带纹一条,顶角有一近黑色光亮突起的圆点,翅面有暗色的小斑纹和淡色的横脉所组成的斑纹,翅的前缘区与外缘区凹凸不平,使  相似文献   

10.
茶园中广翅蜡蝉成虫对不同颜色的趋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光性是多种昆虫的基本行为,不同昆虫视觉具有敏感度不同的波谱范围和趋光反应峰。本文利用18种渐变颜色制成的色板,在茶园中测试了广翅蜡蝉成虫对不同颜色色板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广翅蜡蝉成虫趋向于选择黄色饱和度高的色板,但是黄色粘板对广翅蜡蝉成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利用粘板防治广翅蜡蝉的可行性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