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肉鸡皮肤损伤的原因 1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密度过大,活动面积不足,群鸡拥挤、相互践踏而引起皮肤损伤;饮水不足或喂料没有定时、足量,造成鸡只过度饥渴,进行饲喂时,鸡群发生哄抢、啄斗、践踏而导致相互间抓伤;没有做好保温工作,鸡群打堆,某些鸡在打堆鸡背部走动,结果导致皮肤抓伤;没有适时进行公母分养。  相似文献   

2.
肉鸡皮肤损伤是严重影响肉鸡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表现为肉鸡的外观和体表光洁性、完整性差,造成上市肉鸡次鸡率升高,屠宰后的肉鸡商品等级降低。如果在肉鸡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加以控制,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肉鸡皮肤损伤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是肉鸡生产、加工者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1 肉鸡皮肤损伤的原因1.1 饲养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3.
1原因分析饲养密度过大,活动面积不足,鸡群拥挤、相互践踏而引起皮肤损伤。饮水不足或喂料不定时、足量,造成鸡只过度饥渴,喂料时鸡群发生哄抢、啄斗、践踏而导致相互抓伤。没有做好保温工作,鸡群扎堆导致皮肤抓伤。没有适时进行公母分群导致打斗抓伤。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肉鸡养殖早已成为我国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肉鸡饲养起步较晚,成大群体小规模形式饲养,生产条件落后,饲养人员养殖技术匮乏,造成肉鸡腹泻疾病经常发生,是当前肉鸡养殖业普遍而由严峻的问题之一。它不仅会降低饲料的转化率、利用率、影响鸡只正常生长,还会造成饲养环境的污染,诱导其他疾病的发生。当前,准确诊断和处理各种常见肉鸡腹泻疾病,对肉鸡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意义。1雏白痢  相似文献   

5.
优质鸡目前一般以活鸡上市,消费习惯对其外观性状有较高的要求,华南地区的优质黄羽肉鸡就形成了以玉林地区三黄鸡为代表的相对完善的感官标准。符合外观要求的肉鸡售价比有外观缺陷的肉鸡售价高1~1.8元/千克,每羽鸡的收益多2.5元。如一家养殖公司年出栏2000万羽优质鸡,即使只有10%的肉鸡达不到外观要求也会造成500万元的损失。优质鸡外观性状包括羽毛、冠头、黄度、皮肤和呼吸状况等,其影响因素及处理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鸡肉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肉鸡饲养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市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但当前肉鸡饲养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大群饲养肉鸡存在的主要问题1.1对优良品种认识不足良种鸡的生产性能高.多数养鸡户都有认识,但因良种鸡苗来源不足,且价格较高,农村仍以饲养本地鸡为主.结果因生长缓慢,效益不高.1.2人工育雏成活率低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种蛋来源除部分良种鸡来源于种鸡场外,农村孵化场种蛋多是从农户中收购的,孵出的雏鸡往往不健壮,二是有些孵化场的孵化条件差,种蛋虽好,出雏提早…  相似文献   

7.
快大型肉鸡品种的选育和集约化的饲养模式,加速了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但也导致肉鸡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更为敏感,容易造成肉鸡产生氧化应激。当肉鸡遭受氧化应激时,机体内会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当机体自身的抗氧化系统无法及时清除这些过量的ROS时,便会导致氧化损伤的发生。此外,ROS会攻击脱氧核糖核酸、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对肉鸡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进而影响肉鸡健康,降低其生产性能。文章阐述了ROS的生成过程及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危害以及肉鸡养殖过程中诱发氧化应激的主要因素,为全面了解氧化损伤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鸡羽虱主要啮食鸡的羽毛和皮屑。严重感染时,可表现为脱毛、皮肤损伤,鸡群骚躁不安,体重减轻,消瘦贫札.雏鸡和肉鸡生长迟缓,产蛋鸡产蛋牢下降。秋、冬两季.鸡体表寄生的羽虱最多,是防治重点,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要想有效的防防治鸡羽虱,必须对鸡体、鸡舍、产蛋箱等同时用药,一般每7~10d用药1次。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1商品肉鸡后期死亡的原因1.1疏于管理 大多数养鸡户在育雏期间都比较重视管理,温度、湿度等都能得到较好控制,所以前期死亡较少。随着鸡的日龄的增长,有些养鸡户总认为大鸡更好养,因而忽视中后期管理,如饲养温度达不到要求、通风换气不足、饲养密度过大、垫料潮湿并板结,饲养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肉鸡后期生长速度加快,对防疫、换料、转群的驱赶和捉拿、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养殖技术》2008,(6):32-32
进入3月份以来,山东省各地肉鸡价格总体稳定,活鸡和西装鸡价格分别为9.12元和12.61元,环比分别下降1.83%和0.86%。山东省畜牧办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肉鸡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是春节过后鸡源紧缺,毛鸡收购难,造成价格不断上涨。虽然前段时间补栏不少,但大多存栏肉鸡日龄在一二十天,达不到出栏体重,目前正处在出栏空白时期。个别屠宰厂的宰杀量都很低,苦于收购不到毛鸡而处于小规模生产状态。同时,肉鸡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农户的补栏积极性,山东各地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为3.91元/只,较2月底上涨9.83%。由于目前养殖数量和总体存栏量不足,肉鸡市场需求紧张的局面会继续存在,预计短期内肉鸡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回落。  相似文献   

11.
啄癖是由于某些营养物质缺乏,代谢紊乱,味觉异常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病鸡啄羽、啄肛、啄趾、啄蛋,不仅会造成鸡全群不安,影响生长速度,而且会降低商品肉鸡的等级,增加蛋品的损耗和鸡的死亡率,给养鸡业生产和经营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分析1.1饲养管理方面饲养密度过大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肉鸡饲养过程中,一旦育雏管理出差错,会造成鸡只生长发育受阻,大小不均,生产上不能全进全出,带来生产周期延长,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低下等等。所以,育雏期的合理饲养与规范化管理是规模化肉鸡饲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海新”优质黄羽肉鸡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经多年研究培育而成的优良肉鸡品种,具有性成熟早、鸡冠鲜红、体型矮小、颈部略带麻栗。三黄等特点,其肉嫩味美、皮肤细洁、腹脂少、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符合当今人们对肉质的要求,深受广大城乡消费者好评。我场于1995年开始从上海农科院引进“海新”优质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自繁自养,1996年开展肉鸡饲养技术试验取得成功,并获得良好的效益,现将我扬优质黄鸡的饲养技术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D方法1.1试验时间:1996年5月16日至7月25日,全期70天。1.2…  相似文献   

14.
可改善鸡羽毛生长、减少鸡的活动、促进鸡免疫力的营养学措施 ,能够减少肉鸡胴体的降级。  鸡群内不同个体间的相互打斗会造成皮肤抓伤 ,从而会危害肉鸡最终产品的质量。鸡在舍内的活动水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舍内饲养密度、采食槽位和饮水槽位、垫料的类型和质量、鸡群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管理方式、鸡在舍内的移动、有无供料中断、是否实行限饲 (分餐饲喂 ,或实行特殊的光照方案 )以及宰前撤料等等 ,会使问题复杂化从而使得肉鸡胴体在加工厂内的降级发展到不可接受的程度。肉鸡的抓伤在春夏季节尤其严重 ,因为这时的光照方案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肉鸡饲养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进鸡~10日龄),中期(10~28日龄),后期(28日龄~出栏)。肉鸡饲养后期,是几种鸡病的多发期,往往会发生高死淘率,给饲养者造成重大损失。因为当肉鸡饲养至30日龄后,饲料、药费等投资都已过大半,成本相对较高,如果这阶段开始出现长势缓慢甚至死淘率高的现象,势必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要防止肉鸡后期肉鸡死淘率高,必须采取综合有效的管理措施。1造成肉鸡后期鸡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今肉鸡生产不断发展,肉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也日趋复杂、严重,造成死淘率增高,其中伴发肉鸡运动障碍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影响较大。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了解病因,加强饲养管理,及早采取防制措施。1病毒性因素1.1马立克氏病(神经型)1.1.1病因本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多病型性传染病,多发于中成鸡,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坐骨神经。1.1.2临床症状常见的是由于侵害腰荐神经或坐骨神经造成一侧肢的不完全或完全麻痹而形成一肢在前另一肢在后的“劈叉”姿势,或鸡只站立不起、侧卧等姿势。当侵害臂神经时,病鸡翅膀下垂。迷走神经受损,病鸡嗉囊膨大,  相似文献   

17.
<正>在肉鸡养殖中为提升鸡对疫病的抵抗能力,同时加快鸡的生长速度,所以不少养殖户会在鸡食用的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使养殖户可以在饲养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养殖户关注的重点在于从养殖业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对消费者食用鸡后是否出现健康问题的考量不足。本文基于肉鸡养殖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对于肉鸡饲养中使用抗生素的做法提出以饲养管理、生物安全管理等作为替代手段的建议。1肉鸡无抗养殖的概念其主要指在肉鸡生长中使用安全的饲料,  相似文献   

18.
禽舍内空气质量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肉鸡饲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禽舍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禽舍空气中粉尘、有害气体、有害微生物的含量,对这三个因素的控制在创造舍内的良好环境、防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空气质量不佳的危害性 由于肉鸡的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并且属于高密度饲养,随着鸡只不断活动,禽舍空气中粉尘及飞沫、有害气体、有害微生物的含量持续保持高浓度,特别是在冬季,禽舍空气质量更为低劣。污浊的空气会损伤鸡的呼吸系统,降低鸡对疾病的抵抗力。 禽舍空气中的粉尘及飞沫主要来源于鸡…  相似文献   

19.
肉鸡啄毛症是鸡啄癖恶习之一,它比啄肛等啄癖更易发生,常发生于大批量群养的商品肉鸡,特别是生长速度快的肉用品种,如AA鸡、艾维茵,易发日龄为6~25日龄,而肉用种鸡则为产蛋高峰期和换羽期。由于当前的肉鸡饲养已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在一些养鸡场常因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营养不平衡或某些疾病而导致严重的啄毛现象,生产出大量质差价低的“无毛鸡”,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根据临床症状和实践治疗中的体会,现将病因及对应防治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由个别鸡去啄其它鸡背、翅膀或尾部的羽毛,而被啄的鸡大声痛苦鸣…  相似文献   

20.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环境温度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肉鸡到28日龄后,最适宜的生产温度是21-24℃,而夏季鸡舍温度常常超过30℃,对肉鸡的饲养非常不利。高温对肉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速度减慢;(2)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加。当舍温达34℃时,可导致肉鸡中暑死亡;(3)由于生长速度降低,肉鸡饲养期延长,用于维持其生长的营养需要量增加,料肉比增加,最终会使肉鸡的饲料报酬降低;(4)由于饮水量增加,鸡排泄物中水分也增加。容易造成球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