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一年单作效益低,麦棉套种一年连作两熟不利于机械化耕作,抗虫麦后直播棉一年纯作两熟,既解决了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的矛盾,同时又显著地增加了产出效益,促进了农业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深受现代棉农欢迎.  相似文献   

2.
滨州是农业大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近两年植棉面积稳定在8万~10万公顷.为了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棉田的效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滨州市推广了棉花-土豆间作立体种植模式,公顷产值达到3.6万元,比纯作棉田增加经济收入近1.3倍,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曾有专家认为黄河流域麦后直播棉没有霜前花。进入90年代,经过农业科技人员的潜心研究和多年试验示范,北纬38度以南黄河以北地区麦棉纯作两熟,小麦稳产6000kg·hm-2,皮棉900kg·hm-2,霜前花率85%以上的种植模式已获成功,并进入大...  相似文献   

4.
早熟春玉米新品种苏玉13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采用自选系274作母本,自选骨干系414的姐妹系A6作父本杂交育成.2000年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春播出苗至成熟约97~98 d,需≥10℃积温2 320℃·d,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倒性强、抗病性好等特点,适宜江苏及东南玉米产区春播纯作或套作种植.一般露地直播以4月初开播为宜,也可在3月中旬育苗移栽或3月下旬地膜覆盖栽培,种植密度一般纯作以每公顷7.5万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广适性籼粳杂交水稻甬优154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组合,在不同地区种植表现出丰产高产、适应性广、稻米品质优,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特点,适宜在浙江、上海、苏南、湖北、福建、广西桂中等地作中稻种植,在桂南、粤北以及闽南作早稻种植和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6.
姜宇博  李爽 《大豆科学》2016,(6):1018-1024
基于"大农机、大规模"视角,以位于我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的15个现代农机合作社为样本,通过调研获取大豆生产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模型分析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大豆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的15个样本中,2个样本是DEA有效的,样本有效率为13.3%;与种植多种作物的农机合作社相比,专业从事大豆种植的农机合作社生产效率更高;人力投入冗余与单位面积产出不足是影响非DEA有效样本纯技术效率的主要原因;合作社种植规模、管理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是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应通过理论和经验的学习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适度扩大大豆种植规模,吸引更多农户参与规模化生产,通过提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促进大豆生产的节本与增效。  相似文献   

7.
我市自 1 999年引进标杂 A1抗虫棉品种后 ,不断试验改进间套技术 ,于 2 0 0 0年摸索出了适宜在花生产区推广的标杂 A1抗虫棉间作花生、马铃薯三种三收模式 ,通过植棉条带和花生条带年际间的轮换较好地解决了花生重茬减产等问题 ,2 0 0 1年示范推广效益显著 ,经测产 ,每公顷产皮棉1 731 kg,比对照纯作美棉 33B增产 1 0 .5 % ,且与本品种的春播纯作田产量基本相当 ,产花生果2 767.5 kg,产马铃薯 832 8kg,效益是纯作棉花的 1 80 % ,是纯作花生的 2 0 4 .8% ,是纯作马铃薯的1 38.6%。1种植方式冬前深耕 ,立垡越冬。早春及时耕耙 ,施足基肥 ,精…  相似文献   

8.
嘉丰优2号是由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单季三系籼粳杂交稻新品种。顺昌县洋墩乡农技站于2017—2018年引进嘉丰优2号作晚稻种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适宜在顺昌县洋墩乡作晚稻种植。总结了嘉丰优2号在顺昌作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甬优9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与宁波市种子公司联合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其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宜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介绍了该品种在尤溪作中稻及一季晚稻示范种植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T两优164是由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旺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中籼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8年在沙县作中稻示范种植,表现群体整齐,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米质较优,高产等特点。总结了T两优164在沙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隆两优华占在会昌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6,(3):36-37
隆两优华占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在会昌县作一季稻、晚稻示范种植,表现产量高,适应性广,抗性强。介绍了该组合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赣优明占系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赣香A×双抗明占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2016年起引进赣优明占在将乐县安仁乡作中稻种植,4 a来表现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千粒重较重,产量高。总结了赣优明占在将乐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绿旱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利用水稻6527通过人工浸胚法产生后代选育而成的籼型常规旱稻新品种。尤溪县引进作单季旱稻种植,表现高产、优质、抗旱节水、适应性广、省工易种植等特点。总结了绿旱1号在尤溪县作单季旱稻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隆两优华占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浦城县仙阳镇在2014年、2015年引进隆两优华占作中稻种植,总结了隆两优华占在浦城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程美廷程清海张清祥杨清美(河北邯郸市农业学校邯郸056001)几年来,北方二季作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很快,不仅使马铃薯市场的淡季供给有一大改观,也为种植农户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二季作区大多是发展新种植区,农户对品种...  相似文献   

16.
2012—2013年早、晚季在广西陆川研究了不同纯N用量(120,150,180,210,240 kg/hm2)对超级杂交稻准两优6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N量对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影响较大,对结实率、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对产量的影响早、晚季不同,作早稻种植以施氮量210 kg/hm2最高,作晚稻种植以施氮量240 kg/hm2最高。在中等肥力条件下,超级稻准两优608作早、晚稻种植的适宜施N量分别为210和240 kg/hm2。  相似文献   

17.
棉瓜间套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临清市棉花间作套种面积逐年扩大,2001年承担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达的"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项目,圆满完成了合同指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出了棉花与西瓜间作的技术规范,该模式既可增收一季西瓜,棉花产量基本不减,纯收入是纯作棉的2~3倍,深受棉农欢迎,全市棉瓜间作面积120万公顷.在种植方式上主要有2-1式和1-1式两种.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2019,(5):35-36
甬优4149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和湖南正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甬粳41A和恢复系F9249配组育成的籼粳交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17年在芷江县作再生稻高产示范种植,总结出该组合在芷江县作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开封县受季风型大陆性低温无霜期较短的气候限制,一作有余,两作不足,长期沿袭着单一的平面种植方式,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近几年来,广大农民为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的同时,发展了集约经营立体种植和节本高效农业,间套面积连年扩大,间套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间套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良性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20.
馥香两优19香是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亲本馥香S×19香(固广占/象牙香占)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22年在建宁县均口镇作烟后稻试种,结果表现株叶形态好、生育期合适、产量较高、抗倒性较强、米质优等特点,适合在建宁县均口镇作烟后稻推广种植。总结了馥香两优19香在建宁县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