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机犁作业   (1)在出车作业前,机手应了解,熟悉作业地段机耕路宽度和虚实情况,不符合通行要求的,应及时修整,不得凑合将就;更不能冒然下田,危险地段应作好标记,以防拖拉机下陷、倾斜,造成翻车事故.(2)耕地前,机手应根据田块大小、形状及土质情况,选择适宜的行走路线.犁耕深度:早地一般为18~20cm,稻茬田为14~18cm较为适宜.(3)为了地头整齐,便于犁铧入土,耕地前应在田块两头耕出地头线.作业行走要直,避免漏耕或重耕.(4)在机耕作业过程中,严禁在犁架上坐人,也不得对犁进行检查、调整和修理.若发生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5)严禁进行转弯耕作,当拖拉机进人耕作区时,应先转弯后落犁;出耕作区时,应先升起犁后再转弯,以免损坏机具的零部件.   ……  相似文献   

2.
1.犁耕作时,严禁在犁架上坐人,也不得对犁进行检查、调整和修理 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 2.地头转弯时,应先将犁升起,铧尖离开地表后拖拉机方  相似文献   

3.
新机手在耕地作业中都存在一个毛病,即地头留得大,且不齐;地头翻垡带有喇叭口;翻不匀,地表不平等。这些都降低了耕作质量,为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那么,新机手怎样才能提高耕作质量呢?1.头留得大,且不齐。这主要是新机手耕地时,机车在出地头时起犁早,进地头时落犁晚所造成的,因此,机组进地时应降低车速,适时落犁,出地头时也要降低车速适时起犁,且起犁,落犁都在一条横线上,就可避免留不齐的大地头了。2.地头翻垡带有喇叭口。这也是由于机组到地头时机车转弯早、起犁晚,而进地时却在机车拐弯时就早早落下了犁。因此新机手在耕地时应在地两头放…  相似文献   

4.
(1) 田间作业时,为增加机组的稳定性,将轮距调至最大。耕作时勿偏行,右轮走在犁沟内,谨防漏耕、重耕。 (2) 作业中以中油门为好。当土壤较坚硬,阻力偏大,可选低档作业;土壤阻力较小时则可用高档耕作。 (3) 若田块过湿或土壤阻力太大,引起发动机超负荷或铁轮打滑、下陷时,可将扶手把上抬,也可扳动手柄、手轮,适当减少耕深、耕宽。如仍通不过,可抬高扶手把直至犁出土,再下压扶手把,踏 1只脚于犁曲面后部的转向盘上,挂倒档退出。若陷车,可将 2根长于轮距的木棍 (直径 10cm左右 )以恰当的间隔轮流置于车轮下,使机组越过陷区。 (4) 地头转弯,当转弯角度小于直角时应空行转弯;若转弯角大于直角时,可耕半犁转弯,以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翻车轧人祸难逃某机手驾驶东方红—75型拖拉机在田间耕地,由于没有按照农田作业技术标准而将地头枕地留得过小,故转弯时,拖拉机前轮被迫驶入了地头的沟里。机手想把车开出来,便急忙向左侧转弯,不料机组失去稳定而翻入沟内,机手被压在车下,助手则被抛出……通常为了保证机组安全和作业质量,在耕地两头应耕出地头线(打横堑),留出合理的转弯地带。若采用环节形转弯方式,地头宽度E应按下式计算:E=3R+e而采用圆弧形转弯方式,地头宽度E可按下式计算:E=1.5R+e两式中:R———机组转弯半径;e———机组出线长度。图省…  相似文献   

6.
王敏 《湖南农机》2003,(5):29-29
新机手耕地作业常出现下列现象:地头留得大,不齐;地头翻垡有喇叭口;翻不匀,地表不平等。一句话,耕作质量不高。上述现象原因何在?如何提高耕作质量呢?(1)地头留得大,不齐。原因是机车在出地头时起犁早,进地头时落犁晚。因此,机车进地时应降低车速,适时落犁,出地头时也要降低车速适时起犁;且起犁、落犁都在一条横线上,就可避免留不齐的大地头了。(2)地头翻垡带有喇叭。原因是机车进地头时转弯早、起犁晚,在机车拐弯时就早早落下了犁。因此在地两头放慢车速,适时起犁,落犁,起、落犁尽可能在一条纵直线上,就可以避免翻垡喇叭。(3)翻垡不匀,地表…  相似文献   

7.
正(1)作业前,农机手要仔细对拖拉机及犁、耙、旋耕机等配套工作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农具挂接必须牢固,悬挂农具上严禁站人。拖带农具时严禁高速行驶或急转弯,经过人群集中地点时减速行进,并严防其他人攀爬农机具。农具升起时,在没有锁紧或垫稳前,不得在农具下面调试或排除故障。作业中,在农具未提升前严禁转弯。(2)禁止起步猛抬离合器,应缓慢地松开离合器踏板,同时适当加大油门行驶。否则,会造成对离合器总成及传动件的冲击,甚至损坏。拖拉机严禁挂空档或踏下离合器滑行下坡。应先减小发动机油门,再踩下主离合器踏  相似文献   

8.
1.机组行走方法耕地机组行走最基本的方法是内翻法和外翻法,在耕地中可运用这两种基本方法,根据地块的具体条件组合成不同的行走方法。(1)内翻法。机组从耕区中心线左侧入犁,耕到地头起犁,顺时针方向转弯,在中心线另一侧回犁,依次耕完。此法耕区中间不留墒沟,耕区两边有半个墒沟,中间有伏脊。(2)外翻法。机组从耕区右边入犁,逆时针方向转弯,到耕区另一边回犁,依次耕完,此法耕区中间有墒  相似文献   

9.
1机组行走方法耕地机组行走最基本的方法是内翻法和外翻法。在耕地中可运用这两种基本方法,根据地块的具体条件组合成不同的行走方法。(1)内翻法。机组从耕区中心线左侧入犁,耕到地头起犁,顺时针方向转弯。在中心线另一侧回犁,依次耕完。此法耕区中间不留墒沟,耕区两边有半个墒沟,中间有伏脊。(2)外翻法。机组从耕区右边入犁,逆时针方向转弯,到耕区另一边  相似文献   

10.
犁架是犁的基础部件,一旦产生变形,将改变各个工作部件的正确位置及相互配合关系,在耕作时出现沟底不平、耕深不一、地表不平、覆盖不良、重耕或漏耕等现象。犁架产生变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耕深过深,或因调节、牵引不当造成耕幅过宽,进行超负荷作业,牵引力超过了设计的最大限度,梨架就会变形。 2.拖拉机地头转弯时,升降器不灵或耕深过深升不起犁时,犁将被横向拖曳,使犁铧承受过大的侧压力,致使犁架变形。  相似文献   

11.
<正>(1)作业前,农机手要仔细对拖拉机及犁、耙、旋耕机等配套工作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农具挂接必须牢固,悬挂农具上严禁站人。拖带农具时严禁高速行驶或急转弯,经过人群集中地点时减速行进,并严防其他人攀爬农机具。农具升起时,在没有锁紧或垫稳前,不得在农具下面调试或排除故障。作业中,在农具未提升前严禁转弯。(2)禁止起步猛抬离合器,应缓慢地松开离合器踏板,同时适当加大油门行驶。否则,会造成对离合器总成及传动件的冲击,甚至损坏。拖拉机严禁挂空档或踏下离合器滑行下坡。应先减小发动机油门,再踩下主离合器踏  相似文献   

12.
一、耕地方法 1.内翻法,即闭垄耕法(如图1所示)。从田块左侧入犁,向右向顺转弯,从中线右侧回犁,然后向两侧耕翻,直到耕完为止。 2.外翻法,即开垄耕法(如图2所示)。耕时先从右侧入犁,向左转弯,从耕区左侧入犁,一直耕完。 3.套翻法,即套区耕法。把耕区分成几个小区,机组可以隔小区向右转弯,一次耕翻,也可以隔区单独内外套翻。这种耕法,耕区的开闭垄少,机具回转方便、空行程少。  相似文献   

13.
一、耕地作业 1.耕地前要明确任务,对耕地要做好勘查,了解地形地物道路障碍、土壤墒情等,从而确定耕地方法,行驶路线。对田间和道路障碍应作好明显标记或加以排除(特别是夜间作业)。 2.为保证作业质量和机车安全在地头应犁出地头线,地头宽度应为耕幅的整数倍,以利于地头的横耕。 3.耕地方法。常见的耕地方法有内翻和外翻两  相似文献   

14.
1.拖拉机田间作业时的档位选择 (1)田间作业时,如播种、中耕、收割等,机组行驶速度不宜过高,宜采用低档中油门。 (2)地头转弯时,应采用低档小油门。 (3)悬挂农具在公路上行驶和转急弯时,应低浓行驶,严禁采用高档大油门。 2.运输作业时的档位选择  相似文献   

15.
使用旋耕机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使用前,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此机的使用特点和安全注意事项,而后方可操作。 ②经检查确认技术状态正常时,方可使用。 ③万向节的夹角,工作时不得大于±10。; 地头转弯时不得大于30。; 长距离运输时应拆下万向节。 ④严禁先入土、后接合动力输出轴,或急剧增加耕深,以防损坏两机的传动机件。 ⑤地头转变时,不可耕作。 ⑥倒车时,不可耕作。 ⑦作业过程中,拖拉机上不准乘人,以防跌入旋耕机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⑧农机运转时,其他人员不得接近。 ⑨耕作时,听到不正常声响,…  相似文献   

16.
1机组行走方法耕地机组行走最基本的方法是内翻法和外翻法。在耕地中可运用这两种基本方法,根据地块的具体条件组合成不同的行走方法。(1)内翻法。机组从耕区中心线左侧入犁,耕到地头起犁,顺时针方向转弯。在中心线另一侧回犁,依次耕完。  相似文献   

17.
一、机组行走方法耕地机组行走最基本的方法是内翻法和外翻法。在耕地中可运用这两种基本方法,根据地块的具体条件组合成不同的行走方法。1.内翻法:机组从耕区中心线左侧入犁,耕到地头起犁,顺时针方向转弯。在中心线另一侧  相似文献   

18.
拖拉机悬挂农具(犁耙、旋耕机)进行农田作业,在田间地头转弯时,由于机手没有仔细观察和掌握田间地头转弯的技术要领,行驶速度过快,转弯过急,往往容易发生拖拉机悬挂的农具伤人、损物等事故。为了做到安全作业,避免这些  相似文献   

19.
拖拉机档位的正确选择1.拖拉机田间作业时的档位选择(1)田间作业时,如播种、中耕、收割等,机组行驶速度不宜过高,宜采用高档小油门。(2)地头转弯时,应采用低档小油门。(3)悬挂农具在公路上行驶和转急弯时,应低速行驶,严禁采用高档大油门。2.运输作业时...  相似文献   

20.
由于液压悬挂系统具有农具结构重量减轻、机手操作省力、地头转弯灵活和增加驱动轮附着力等诸多优点 ,故在拖拉机上被广泛采用。可有些机手因不能正确、安全地使用液压悬挂系统 ,不仅造成一些本不该发生的故障 ,有的还伤及人身安全 ,甚至丢了性命。要发挥液压悬挂系统的优点 ,就必须正确、安全地使用液压悬挂系统 ,具体地说 ,应注意以下一些事项。1 .转移地块时 ,农具与悬挂杆件上不许载人、载物 ;农具在作业时不可倒车。2 .作业中 ,不提升农具不得强行转弯。正常转弯调头时 ,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 ,保证农具顺畅通过 ,避免撞人或刮坏农具。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