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在调查关中地区春季色叶植物资源状况、观察其春季色叶性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观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春色叶植物资源丰富,春季叶色有异于绿色的植物多达85种,观赏价值极高的17种,观赏价值高的23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有22种,表明本地区此类植物的多样性。可为推广应用关中地区春色叶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荷花观赏性综合评价模型,对苏州市43个荷花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4个观赏等级:Ⅰ级品种在苏州适当环境下可大量栽培应用,Ⅱ级品种可作为水景园配景用;Ⅲ级、Ⅳ级品种除作为一般应用外,亦是育种的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3.
观赏甘薯的观赏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观赏甘薯[ Ipomoea batatas ( L.) Lam]进行性状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观赏甘薯的观赏性进行系统化、层次化分析,筛选出综合价值高的甘薯品种,建立观赏甘薯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约束层中叶的权重最大,其次为整株的观赏性;指标层中叶形的权重最大,其次是成熟叶色,生长势;黑美人、大叶薯、卡罗琳紫、卡罗琳铜、B01-LC1、FD-6、XX等7个品种的观赏价值较高,在园林绿化中可大力推广,FD-12综合评价较低,可予以淘汰,其他品种观赏价值介于两者之间,可结合材料自身特点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4.
5.
以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国家樱花种质资源库内樱花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以13个园艺学性状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樱花种质资源观赏性评价体系,并对124个樱花种质资源进行观赏性评价。结果表明:124份樱花资源中“红霞”“楚锦”“须磨普贤象”“大渔”“阳光”5份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值在4.144 0~3.704 6,观赏性评价等级为高;“启翁”“楚韵”“八重寒绯”等20份种质资源观赏性综合评值在3.599 5~3.211 1,观赏性评价等级为较高;“寒樱”“茜八重”“樱桃”等68份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值在3.189 5~2.800 4,观赏性评价等级为一般;“泰山府君”“系括”“红手球”等29份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值在2.797 5~2.477 2,观赏性评价等级为较差;毛樱桃、刺毛樱桃2份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值分别为2.353 0和2.107 5,观赏性评价等级为差。  相似文献   

6.
何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49-5750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地貌条件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珍稀濒危植物38种。通过对这些植物观赏特性的评价及其园林应用现状的阐述,探讨了促进其在园林中应用的措施,以期把保护这一珍贵资源和园林绿化结合起来,开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16种野牡丹科植物观赏性及适应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充分发掘野牡丹科植物的园林绿化价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16种野牡丹科植物的观赏性及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蒂牡花、巴西野牡丹、展毛野牡丹、银毛野牡丹、细叶野牡丹的园林绿化价值极高,地菍、多花野牡丹、野牡丹、叶底红的园林绿化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观赏蔬菜观赏性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三种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按观赏器官分类,介绍了观叶类蔬菜、观果类蔬菜、观花类蔬菜、观根类蔬菜及观茎类蔬菜观赏性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园林红叶植物新贵——红叶石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建会  魏兴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63-5265
介绍了红叶石楠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适宜种植的区域和4个常见的栽培品种,并对红叶石楠的大田育苗及管理技术、园林绿化中的观赏价值、应用和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株形、叶(形状、色彩)、花(形状、色彩、香味)、果(形状、色彩)、香味5个方面对植物的观赏性进行了阐述,并综述了提高植物观赏性的技术措施及其应用前景,以期在生产实践中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临汾市23个品种的外引园林植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得分将其分为3个等级:Ⅰ级(≥0.8)园林应用价值高的品种5个;Ⅱ级(0.7~0.8)园林应用价值较高的品种13个;Ⅲ级(0.6~0.7)园林应用价值一般的品种5个。从研究结果看,该评价系统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常用外引园林植物在临汾市的生长状况,为其他城市评价外引园林植物指标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汪小飞  关玉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98-19900,19903
在对黄山市应用的室内观叶植物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美学等因素,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室内观叶植物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人们选取室内观叶植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广东省1965~2007年78个县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以经纬度、海拔高度、水分和热量等为气候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回归分析+残差修正”模型。然后采用反距离加权法对气候要素进行空间插值,以1km×1km栅格为评价单元,分别对年平均气温、大于10℃积温、干燥度、年降水量和年降水变率等因子进行分析评价。最后,采用AHP决策分析方法对气候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及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郑州市杂交茶香月季观赏特性综合评价体系,观测统计67个不同月季品种的13个植物学性状指标,从花部特性、叶片特性、植株特性3个方面对观测月季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品种综合评价得分,聚类划分等级。结果表明:根据各品种综合评价得分将67个月季品种划分为优秀、优良、一般、较差四个等级,筛选出了11个观赏特性综合评价等级为优秀的月季品种,适宜在郑州市园林绿地优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32种常见灌木的观赏性及适应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天津市区32种常见灌木进行定期观测,以观赏性和适应性为总评价准则,确立15项子评价准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灌木的观赏性及适应性的综合评价系统,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32种灌木聚为4类.依据聚类结果,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园林灌木在天津市的引种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引种对策.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观赏竹类景观应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省珠三角的广州、东莞、惠州3个城市的公园或小区的观赏竹应用进行调查,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进行分析、建模、排序,结果表明,排名前10的观赏竹种类是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Munro)、白哺鸡竹(Phyllostachys dulcis McClure)、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f.spectabilis)、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 E.G.Camus)、黄金间碧玉(Bambusavulgarisvar.striata Gamble)、大琴丝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Flavidorivens’)、唐竹[Sinobambusa tootsik(Sieb.)Makino]、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Chu et Chao cv.prevernalis)、湘妃竹(P.bambusoidesform.Lacrima-deae Keng f.et Wen.)、紫竿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var.textiliscv.purpurascens)。  相似文献   

17.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系统复杂,其核心技术——评价指标层次分析过程繁复、数据量大。运用VB编程技术化繁为简,提高分析速度和精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