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研究春播和夏播2种播期对西南地区主要种植糯高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该地区油菜后直播高粱提供理论依据。以川糯梁1号、国窖红1号、国窖红3号、金糯粱1号、泸糯13号、郎糯红1号为材料,分别于3月5日(春播)和5月5日(夏播)进行播种,于成熟期测定各品种的株高、穗长、生育期以及千粒重、穗粒重、各部位干物质重等产量性状和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支链淀粉、单宁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春夏2种播期对不同糯高粱品种株高、生育期、千粒重、穗粒重、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单宁影响较大,除单宁含量、生育期夏播低于春播,其他指标均表现夏播高于春播。夏播穗干重和籽粒干重均大于春播,但并未对收获指数产生较大影响,夏播千粒重大于春播是夏播产量高于春播最主要原因。杂交糯高粱和常规糯高粱对春播和夏播反应强度不同,夏播对杂交糯高粱增产作用明显,但对常规糯高粱增产作用不大,油菜后夏播杂交糯高粱是一种很好的节本增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秧龄与栽培密度对甬优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A与K2648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组合,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邵武市种子管理站于2006年引进该组合进行中稻和晚稻多点试种,发现该组合分蘖力偏弱,秧龄过长对产量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掌握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笔者于2011年研究了不同秧龄(播种期)与栽培密度对超级稻甬优6号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该组合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遵义市与凤冈县相似生态条件区域种植的酒用优质糯高粱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遵义市种子企业已登记且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酒用糯高粱品种进行对比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平均产量红缨子为499.63kg、黔高8号为485.13kg、金粱糯8号为479.97kg,产量分列前三,较其余参试品种极显著增产。红缨子、黔高8号、金粱糯8号丰产性好,抗倒伏性及适应性强,可作为遵义市与凤冈县相似生态条件区域酒用糯高粱生产基地优先选用品种。针对高粱紫斑病,提出了选用生物农药多抗霉素进行防治的方法,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苏北地区酿酒用优质高粱品种,引进 15 个粒用高粱新品种,调查株高、穗长、节数、生育期、穗型、抗倒性、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与产量,测定容重、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单宁含量等品质性状,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性状较佳的品种有晋糯 3 号、红糯 9 号、红糯 16 号、机糯粱 1 号、两糯 1 号、川糯粱 2 号,这 6 个品种表现为中秆、抗倒、丰产、糯性等特点,适宜苏北地区选择性种植。  相似文献   

5.
新两优6号是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用新安S×安选6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年8月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本文介绍了该组合在宁都县示范表现并提出了新两优6号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
13163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优质糯高粱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穗柄伸出度长,株叶型好,所配杂交组合株高较矮、籽粒商品性好,适宜机械化生产。配合力好,利用该不育系已组配出金糯粱1号、金糯粱2号、川糯粱5号3个品种并已通过审(鉴)定。为促进13163A所配品种的推广和应用,研究总结了13163A的繁殖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川糯粱2号是以抗病不育系L 407 A为母本,自育高配合力恢复系21 R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高淀粉糯质杂交高粱.该组合株型好,穗大粒多,产量高,粗淀粉含量高,抗病性好,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移栽叶龄为5~6叶期,适宜种植密度为7 000~8 000株/667 m2,施足基肥,早追早管,注意田间各生育时期病虫草害的防治.川糯粱2号生育期较早,比泸糯8号早7d左右,适宜在四川东南部做单季和双季种植.  相似文献   

8.
油菜产量的高低是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使蜀杂1号油菜产量有一个新的突破。用系统工程原理,采用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目前我县大面积示范的早中熟优质油菜蜀杂1号进行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分析本试验栽培措施对其产量的影响,寻求措施的优化参数,以获得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该品种的规范化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金粱糯1号是贵州省金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04年利用仁怀地方品种青壳洋的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高粱新品种适宜于在贵州省推广种植。为更好推广金粱糯1号,对品种的表现、品种增产潜力及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池少权 《中国种业》2012,(10):67-68
南农紫玉糯1号(紫玉糯1号)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徐勇副教授于1997年育成,2002年通过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玉200202。南农紫玉糯1号以其糯性好、子粒皮层较薄、果轴较细、风味浓郁、口感绵软、香味突出等优良的食味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一般每hm2制种产量在2250~3000kg,最高产量能达3750kg左右。普通玉米制种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种技术体系,鲜穗糯玉米南农紫玉糯1号的制种与其大同小异,但是糯玉米制种对隔离区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