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市场》2003,(11):17-18
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正处于由供大于求将供不应求方向转变,近两年我国大规模举行陈粮、陈化粮拍卖活动,库存水平急剧下调,加之今年玉米产量下降,预示着市场新增供应数量的减少,受双重因素影响,新年度国内玉米整体供应数量将出现明显降低;而国内玉米消耗渠道却在不断得到拓宽,需求数量明显增加。据预测数据显示,2003/2004年年度国内玉米供求缺口将扩大到1220万吨。目前,受新玉米上市数量有限、市场需求增加、出口外运活动持续等利好因素影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普遍出现上涨,后期随着新玉米的陆续收获上市,其价格走势则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了解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产销区市场行情状况对于把握后期国内玉米市场整体走势有着积极帮助。  相似文献   

2.
1 当前玉米产区市场的基本情况 目前,正处于东北新玉米上市阶段。玉米主产区市场较往年特别是与上年相比,收购形势、市场形势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概况起来,主要有“早、快、多、大、高”五个和以往不同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3.
《北方牧业》2004,(20):9-9
进入今年10月份,按照传统规律,河北省将拉开秋粮收购旺季的帷幕,为了切实把握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以后,全省玉米流通情况的发展变化,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对今年的玉米产购形势作一下简要分析及预测。  相似文献   

4.
春节过后,国内玉米市场将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区域性供需格局的变化仍将成为主导春节后国内玉米市场形势的主导因素,下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初步分析及展望。  相似文献   

5.
《吉林畜牧兽医》2008,29(9):65-65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依然呈现弱势运行的态势,除了政策主导、市场需求不旺等诸多利空因素的制约之外,今年产区新粮长势良好,丰产预期增强也在心理层面上影响着各方市场主体对其后市价格的看涨心理。与此同时,随着目前关内产区春播新玉米开始陆续收割,并且局部已零星上市,因而目前国内玉米产区的生产形势也逐渐受到来自市场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于国内玉米市场而言,当前整体仍面临利空。首先,国内玉米充足的供给形势对价格构成打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8日发布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08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5600万t,较2007年的15230万t增长370万t,增幅达2.43%。随着国内新玉米上市期的到来,市场供给压力将更加明显。另外,目前中国国内玉米消费状况不佳也对其价格回升形成制约。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初,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出现了稳步走高的行情,然后好景不长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即呈现弱势格局,部分地区市场价格跌落,后期国内玉米市场将是怎样的格局?笔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玉米期货价格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政府在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以国储高价收购现货的方式,把国内玉米价格提高到了全新的水平,冬去春来,2010年国内玉米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深加工扩张后又一轮全新的契机)我们将通过基本面的分析具体了解2011年度国内玉米的供需形势。  相似文献   

9.
展望2004年 ,国内玉米市场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玉米市场既面临国内外玉米总体供求形势偏紧 ,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的有利因素 ,又面临入世后玉米进口配额增加 ,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压力。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习银生分析 ,有5方面因素将对今年的国内玉米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河北畜牧兽医》2004,20(11):14
目前,新玉米陆续上市,国内玉米市场压力明显增强,部分地区市场价格出现跌落,东北新季玉米也将收割上市,市场供应数量将进一步加大,节后国内玉米市场是否会继续下跌,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何在,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8月20日,桂林市场东北和河南产玉米车站成交价格在1310~1330元/吨,市场批发价格在1340~1360元/吨,保持平稳;南方新玉米价格在1300元/吨左右,保持相对平稳,目前价格比上年同期低100-120元/吨。目前桂林市场南方新产玉米全面上市,虽然今年南方新玉米质量相对上年差,但由于天气较好,水分相对较低,价格也比北方玉米低50元/吨左右,因此饲料厂和养殖户仍然乐于采购和使用新玉米,当然由于数量相对不足,不能大批量满足厂家和养殖户的需求。届市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保持相对平稳中有所波动下滑的态势。原因:一是目前国内产区玉米长势较好,大幅减产的预期已落空,预计今年玉米总产量不会有太大的下降;二是当前南方新玉米上市,可能在北方新玉米上市前满足一部分需求,特别是中秋节前养殖业的旺季需求,缓和南方供需矛盾;三是下个月中下旬起,河南等地新玉米就可上市,到时,国内玉米供给又将增加,销区对东北玉米的需求将继续有所下降;四是新玉米的上市.价格的相对较低.拉动国内玉米价格整体水平也有所降低;五是由于国际运费的下降,人民币的升值.后市国内玉米出口将有所减少;六是中秋节后.养殖业将进入季节性淡季.饲料需求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目前玉米库存状况以及玉米生产形势,本年度玉米总供给将超过上年度,预计增加约5.6%左右。同时,今后国内玉米消费需求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玉米收购价格下调,但市场价格下降幅度更大 随着1999年新玉米的上市,各地玉米收购政策纷纷出台,为了顺应市场形势,保证玉米顺价销售成功,从北到南玉米收购价格跌声一片。在收购执行过程中,玉米主产区基本实行定购价格与保护价格同价,非玉米主产区价格则基本上放开,由粮食购销企业自主确定。 分地区看,东北地区黑龙江玉米(二等、18个水,下同)的保护价是为每500克0.40…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牧业通讯》2004,(12):20-20
由于12月正值新季玉米大量上市的高峰期,今年全球玉米产量的大幅增加对玉米价格形成巨大的季节性压力,但笔者认为,今年的增产对玉米期价的利空作用是阶段性的。一方面,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玉米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从国内市场看,玉米呈供不应求的格局。而且随着收获季节的结束,市场的关注重点将从供应向需求转移,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养殖技术》2006,(13):38-39
6月中旬,国内玉米市场总体平稳,市场价格涨势虽有减缓,但局部地区依然保持着上涨态势,但在新粮上市前,尤其在7、8月份,国内玉米市场现货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相似文献   

15.
《水禽世界》2005,(5):45-45
近日.国内玉米市场表现平平,南方销区玉米收购未见放大,贸易商发货谨慎,近期东北春播工作由南向北逐步展开,农民销售玉米的热情也在减退,而南方销区大部分厂家玉米备货充足,4月下旬玉米市场将出现购销平淡格局。先从部分销区玉米市场了解到,近期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降低,春节过后的一轮玉米采购已经接近尾声.南方销区玉米到货量增加,近期销区玉米保持弱势整理。以往饲料企业在4~5月份开始,饲料需求进入相对旺盛时期,但今年当期国内饲料消费增长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6.
《牧业资讯坊》2005,(10):23-23
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产销区市场价格将面临着价格回调压力,开怀一笑为时尚早。但随着市场基础形势的日渐好转,国内玉米大“牛”市格局终将形成,具体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17.
董锋 《饲料广角》2014,(15):19-25
<正>2014年上半年玉米市场在政策调控的引导下,整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受到临储收购影响,市场流动性粮源归于临储库存,多数地区出现粮食缺口。上半年养殖行情喜忧参半,深加工效益不佳以及新麦上市等因素,现货市场陷入持续调整阶段。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玉米市场供求格局改变的背景下,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极度有限。纵观上半年,国家针对玉米制定一系列政策,临储收购、进口退运、临储拍卖等等,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将进入一  相似文献   

18.
王长梅 《畜牧市场》2006,(10):37-37
9月玉米市场在多空交织中接近尾声。新玉米上市缓慢的制约和玉米需求相对增长的相互作用,9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仍演绎慢牛行情。10月份国内玉米市场总体情况会如何?是否会重复2005年的历史?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10月份新玉米上市量是否会加大从国内主要产区新玉米的上市情况来看,华北黄淮地区新玉米上市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月份以前。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12,(21):14
<正>与去年相比,今年玉米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新粮上市时间整体较去年偏晚;二是受自然灾害影响,粮食品质区域间差异较大;三是深加工企业新粮收购"开秤早、价格低",贸易商收购态度谨慎观望;四是种植成本继续提高,农户对新粮价格预期较高。国内玉米市场供需"紧平衡"2012年,虽然国内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及虫害影响,但由于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为实现丰收打下基础。据有关部门预计,2012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430万公顷,同比增加75.8万公顷,增幅2.3%;玉米产量将达到1.97亿吨,同比增  相似文献   

20.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5):62-62
自去年秋季新粮上市至今,国家对东北玉米主产区先后下达四批总计4000万t的临时存储玉米收购计划,国内玉米价格在托市收购利好政策强劲支撑下,2008年底终于止跌企稳,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反弹。进入2009年以后,国内玉米市场“政策市”特征更加明显,促使玉米价格在经历短暂小幅波动行情之后逐渐步入全面上行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