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3年多的各种试验和资料准备,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自主创制的国家发明专利新品种90%噻菌铜原药和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通过了农业部第八届四次全国农药正式登记评审委员会的技术审查和专家评审,已于2008年12月29日获得农药正式登记。其中90%噻菌铜原药正式登记证号为PD20086025,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正式登记证号为PD20086024。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04,(12):39-39
龙克菌也叫噻菌铜.是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自行创制发明的国家专利新产品.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防治水稻、蔬菜及果树上的细菌性病害具有独特效果.药效优于常规农药.且对真菌性病害也有较高的防效。  相似文献   

3.
夏季因高温、潮湿和多风雨,加之叶片摩擦破损,成为水稻细菌性病害的易发时期。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独家研制生产的20%龙克菌(噻菌铜)悬浮剂,具有内吸治疗和预防保护作用,传导性能好,是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4.
噻菌铜(20%龙克菌悬浮剂)由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独家生产。该药剂具有内吸治疗和保护预防作用,持效期长,药效稳定,对作物安全,对细菌病害有较好的防效。龙克菌(20%噻菌铜悬浮剂)适用于防治黄瓜、大白菜、花椰菜、甘蓝、萝卜、辣椒、茄子、番茄、大蒜、韭菜、洋葱等蔬菜的多种细菌病害。  相似文献   

5.
洪晓燕 《新农业》2005,(3):41-41
龙克菌是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研制发明的专利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独家生产。是目前国内较好的高效、低毒、安全的噻唑类内吸性杀菌剂。该产品中加有增效剂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广泛用于20多种作物,60多种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噻森铜是浙江东风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的防治植物真菌和细菌性病害的新颖杀菌剂,并已获取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00132657.0)。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大白菜软腐病及番茄青枯病等20余种作物60多种病害,且其内吸性强,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夏季因高温、潮湿和多风雨,加之叶片摩擦破损,成为水稻细菌性病害的易发时期.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独家研制生产的20%龙克菌(噻菌铜)悬浮剂.具有内吸治疗和预防保护作用,传导性能好,是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8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防效和使用剂量,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感病品种五山丝苗为试验材料,于五山丝苗处于分蘖期时选用广东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优势强致病型代表菌株GDXc1608进行人工喷雾法接种,分别在接菌后48 h和第1次药后7 d采用喷雾法施药防治,调查第2次药后8种杀菌剂(20%噻唑锌SC、50%氯溴异氰尿酸SP、20%噻菌铜SC、20%叶枯唑WP、5%噻霉酮SC、1.2%辛菌胺醋酸盐AS、3%中生菌素AS和21.4%络铜·柠铜AS)在常规剂量下水稻的病情指数和植株反应,评价各药剂的田间防效及水稻安全性;选取表现较好的4种药剂分别设置3个使用剂量梯度开展盆栽防治试验,筛选目标药剂的最佳使用剂量。【结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8种药剂中以20%噻唑锌SC的防效最好,在使用剂量为450.00 mL/ha时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为71.81%,其次是21.4%络铜·柠铜AS、20%噻菌铜SC和5%噻霉酮SC,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分别为53.50%、52.00%和48.23%,但21.4%络铜·柠铜AS处理水稻植株出现轻微的药害症状;其他药剂防效均较差。药剂使用剂量盆栽筛选试验结果显示,4种药剂随用药量增加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均逐渐提高,且各药剂不同剂量间防效均差异显著(P< 0.05),其中20%噻唑锌SC在使用剂量375.00~525.00 mL/ha时的防效均在77.00%以上;20%噻菌铜SC在使用剂量375.00~525.00 mL/ha时的防效均在62.00%以上;21.4%络铜·柠铜AS在使用剂量481.50 mL/ha时防效为51.83%,其他试验剂量下防效均较低;5%噻霉酮SC在使用剂量37.50和52.50 mL/ha时的防效分别为49.50%和53.15%,使用剂量为22.50 mL/ha时的防效较低。【结论】20%噻唑锌SC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目前细菌性条斑病田间应急防控的首选药剂;21.4%络铜·柠铜AS、20%噻菌铜SC和5%噻霉酮SC对细菌性条斑病也有较好的防效,可与20%噻唑锌SC交替或轮换使用,以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20%噻唑锌SC和20%噻菌铜SC推荐使用剂量均为375.00~525.00 mL/ha,21.4%络铜·柠铜AS和5%噻霉酮SC推荐使用剂量分别为481.50 mL/ha和37.50~52.50 mL/ha;应用21.4%络铜·柠铜AS防治时要严格控制浓度和注意喷施时间以避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9.
文章用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和50%氯溴异氯尿可溶性粉剂五种不同药剂进行了高、中剂量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噻森铜悬浮剂、20%噻唑锌悬浮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三种药剂无论高、中用量,防治效果均较显著,但三者间差异不明显,生产上均可作为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理想药剂,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实现优质稳产,本文选用4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初步筛选出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防效较好,为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4年在宜州市福龙乡福龙社区晚稻统防统治示范区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噻菌铜悬浮剂2 250 mL/hm2防效为76.33%,21.4%络铜·柠铜水剂1 500 mL/hm2防效为74.92%,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4 500 g/hm2防效为73.21%,20%噻森铜悬浮剂1 500 mL/hm2防效72.75%。生产上可交替使用上述几种农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甘蔗白条病在温岭呈流行趋势,田间表现症状以慢性型为主。为有效防控甘蔗白条病,以广东黄皮果蔗为材料,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白条病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治白条病的方法和药剂,为果蔗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段3 h、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种段,防效分别为24.7%~29.7%、35.6%~36.0%;发病初期,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的防效为54.3%~57.1%,优于20%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的防效;发病后期,20%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的防效优于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  相似文献   

13.
一、"噻菌铜"市场定位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专家;细菌性病害的特效防治药剂。二、"噻菌铜"产品定位高档质量、中档价位、大众产品;细菌性病害上的当家防治产品。三、"噻菌铜"技术优势1.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国家知识产权局);2.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3.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4.国家重点推广新产品(国家农业部);  相似文献   

14.
噻森铜浙江东风化工有限公司针对目前农作物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防治困难的现状,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在公司原有的老产品噻枯唑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属国内外首创。其原药合成工艺路线简便、环保、节能,易于工业化生产:20%噻森铜悬浮剂经浙江、广东、江苏、北京等农业植保部门两年多的田间药效试验均证实,该制剂对水稻、番茄、大白莱和柑桔等作物的细菌性病害和部分真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显著。浙江省化学品安全评价中心毒理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农村科技》2005,(10):63-63
由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创制发明的“95%噻菌铜原药以及20%龙克菌悬浮剂”日前被国家经贸委列为“2002-2003年国家技术创新计划”。这是该产品继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国家级重点推广产品”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16.
<正>一"、噻菌铜"市场定位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专家;细菌性病害的特效防治药剂。二、"噻菌铜"产品定位高档质量、中档价位、大众产品;细菌性病害上的当家防治产品。三"、噻菌铜"技术优势1.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国家知识产权局);  相似文献   

17.
龙克菌是浙江省龙湾农药研究所、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专利产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邮码: 100026)经过几个省布点进行认真严格的药效试验后,正在大力推广这一新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一、"噻菌铜"市场定位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专家;细菌性病害的特效防治药剂。二、"噻菌铜"产品定位高档质量、中档价位、大众产品;细菌性病害上的当家防治产品。三、"噻菌铜"技术优势1.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国家知识产权局);2.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一、"噻菌铜"市场定位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专家;细菌性病害的特效防治药剂。二、"噻菌铜"产品定位高档质量、中档价位、大众产品;细菌性病害上的当家防治产品。三"、噻菌铜"技术优势1.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国家知识产权局);2.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是影响塔额垦区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试验选用4种药剂的不同浓度梯度对小麦细菌性条斑病进行了田间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噻唑锌、噻霉酮、氯溴异氰尿酸、壬菌铜都对细菌性条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控和增产效果,建议作为该区域优先防治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药剂和轮换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