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核桃和铁核桃品种(优系)叶形态构造与其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选取6项叶片旱生结构指标: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细胞密集度,主脉厚度和主脉两端厚角细胞层数,观察测定了13个核桃和铁核桃品种(优系)的抗旱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3个核桃和铁核桃品种(优系)在每个抗旱性指标上均差异极显著,故此对各品种(优系)进行了两两之间的单因素多重比较。依据前3个指标利用绝对法对各品种(优系)抗旱能力的大小进行了排序,其抗旱能力的次序为:新野,西洛2号,香玲,西洛6号,西洛3号,西扶2号,辽核1优,西林3号,辽核4号,辽核1号,西洛1号,西林2号,西扶1号,铁核桃(娘青夹绵)。  相似文献   

2.
超级杂交中稻新品种(系)展示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了解决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系)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之间的矛盾,研究优良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2005年对隆平高科等7个单位的20个杂交中稻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和展示,结果表明:Y优1号表现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潜力大,不仅适宜作一季稻栽培,而且再生能力强;D优986、隆安优8号、陆两优106、丰两优1号等品种丰产性、抗性、抗倒伏能力、分蘖能力、株叶形态等综合性状好,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绵油 11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IAB - 2与低芥品系 82 - 11- 2 1转育成的绵PAB - 1和绵恢 6号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 2 0 0 0年 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1 特征特性该品种苗期长势中等 ,叶片较小 ,绿色 ,叶  相似文献   

4.
21个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基因推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17个小麦叶锈菌菌系对1999扑河北省使用的21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抗叶锈性基因的推导。通过与21个抗叶锈单基因系的反应型比较,鉴定出Lr1、Lr14a、Lr26和Lr37等4个抗叶锈基因。8904含有Lr1;5108和4185可能含有Lr1或含与Lr1不同的抗性基因;中麦9号含有Lr14a及其它抗性基因;84251、邯郸4564、71-3、梁麦2、7118-8、859-34、859-39和矮三共8个品种(系)含有Lr26抗性基因;2631、北农8、鲁麦23、高优503、97-11、益麦1含有与供试的已知基因不同的抗性基因;冀麦38、京38和3181没有鉴定出抗叶锈基因。  相似文献   

5.
闽北红壤区牧草引种与筛选研究:I.温带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88个温带品种(系)在福建省建阳市试种,按《印尼植物基因资源田间评价》方法进行观测记录,用PATN聚类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其适应性,筛选出白三叶(Haifa)小黑麦(Triticale)鸡脚草(Porto)弯叶画眉草(Consol)4个优良温带牧草品种(系)。小黑麦是一年生优势牧草新品种,表现出早春高产,耐铝,耐酸,其谷粒和植株茎叶均可作优饲料;鸡脚草,弯叶画眉草表现多年生,耐瘠,高产,优质,白  相似文献   

6.
中国47个小麦新品种(系)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明中国47个小麦新品种(系)携带的苗期抗叶锈基因状况,改进和完善基因推导方法。【方法】选用17个具有较高鉴别能力的致病类型,在不同温度和(或)光照强度下测定,结合系谱分析进行基因推导。【结果】在供试的47个小麦品种(系)中,推导出Lr1(存在于11个品种或品系中)、Lr3(7)、Lr3bg(3)、Lr9(3)、Lr10(3)、Lr13(10)、Lr16(6)、Lr23(2)、Lr26(14)和Lr34(1)共10个已知抗病基因,另有42个品种(系)含有未知基因。【结论】在苗期进行基因推导时,尽量多地选择鉴别能力强的致病类型,在相对稳定均一的环境条件下重复测定,并结合系谱分析,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结合温度与光照强度梯度,具有持久抗病性潜质的抗叶锈基因Lr13和Lr34可在苗期进行推导。  相似文献   

7.
一季晚稻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的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组合)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稻)、绵2优838(三系杂交稻)、湘晚籼11号(优质常规稻)、扬稻6号(高产常规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通过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方式下各品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直播栽培相比育秧移栽产量高;从产量构成因素上分析,直播栽培增产的原因是水稻有效穗数增多、结实事和千粒重略有增加,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8677.直播栽培对水稻分蘖、株高、生育期及叶面积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检测及毒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4年共测定叶锈菌菌株125个.鉴定结果表明,山东省叶锈菌优势生理小种为洛10类群中的叶中4号,与80年代初鉴定结果比较已发生了改变;叶中4号各菌株对山东省主要栽培品种(100万亩以上)苗期毒力频率,除鲁麦15外,都在90%以上;利用已知抗叶锈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对山东省叶锈菌群体毒性基因出现频率进行测定分析,认为抗叶锈基因(组合)Lr19、Lr20、Lr25、Lr13+3Ka、Lr3a+3、Lr27+31+10、Lr1+20是山东省小麦抗叶锈育种可以利用的抗病基因(组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估算品种丰、稳指数的方法、综合评定汕优_(63),D优_(63),D优10号,协优63和Ⅱ-32A×明恢63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1)五个品种的离回归方差不显著,稳产性较好,(2)汕优63,D优_(63),D优10号,协优_(63)和Ⅱ-32A×明恢_(63)的丰稳指数分别为:101.337,97.978,103.198,96.087,99.341;以汕优63为对照,D优10号,D优63,协优63Ⅱ-32AX明恢63的丰稳指数优势率分别为:2.43%,-3.31%,-5.18%,-1.97%,(3)五个品种的丰,稳产性“权”比分别为:丰产性“权”比为67.71,稳产性“权”比为32.29。并以汕优63为对照,对其余四个品种作了优势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0.
1986-1993年作者对省内外20多个单位提供的16m余份(次)品种,进行了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多抗性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鉴定。筛选出早恢C98、IR64、70015、皖恢9号、76~27A等品种(系)可作抗病亲本利用。陆伍红、早籼240、59024扬稻4号、E164、广香40、当优9号、80优9号等品种表现高产,抗性也较好。本文还对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发病关系、抗性鉴定接种方法和杂交水稻抗性遗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D优10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刘京宝(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刘祥臣(固始县种子公司)高洪涛(新郑市种子公司D优10号系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水稻新杂交种,组合为D297A×明恢63。1988年引进信阳地区固始县,在连续3年品种试验...  相似文献   

12.
对203个小麦品种(系)抗病性鉴定表明,187个品种(系)抗白粉病,33份材料抗叶锈,79份材料抗叶枯病,双抗材料80份,三抗材料6份。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北美23个小麦秆锈菌系的反应,分两批研究了我国36个小麦品种存在的抗秆锈基因。第1批24个是60年代和70年代广泛种植的生产品种,第2批12个是当前的重要品种。对测试的品种的抗秆锈基因,用25个抗秆锈单基因(S#-r基因)系对秆锈菌系的反应作比较,鉴定发现具有S#-r5、S#-r8a、S#-r11、S#-r17、S#-r31和S#-rT#-(mp)等6个基因。在第1批品种鉴定结果中,扬麦1号的抗性基因不包括在被鉴定的基因之内。北京6号、北京8号、北京15号、石家庄34、丰产3号和矮丰3号不具有本文涉及的抗秆锈基因。东方红2号、东方红6号、克丰1号、北京10号、安徽11号、京红1号、京红2号和青春5号具有S#-r5基因。农大311、农大139、北京9号、白蚰包、徐州14号和北京10号具有S#-r T#-(mp)基因。安徽11号具有S#-r8基因。矮秆早、京红1号和京红2号具有S#-r17基因。青春5号可能具有S#-r11基因。第2批品种鉴定结果中,冬协3号和冬协4号具有S#-r5和S#-r31基因。丰抗2号、丰抗8号、京单106 、冀78 - 4078、鲁麦1号和烟农7770 - 4可能只有S#-r31基因。丰抗13具有1个未确定的基因。辐63、晋麦11和百农3217可能具有1个未定名的基因,它只对少数菌系有抗性。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常规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推导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已知毒性基因的26个不同毒性谱小麦条锈菌的反应,结合系谱分析,研究了四川省32个常规小麦品种所具有的抗条锈基因。结果表明,在已知的抗条锈基因中,Yr2所占比例最大,至少存在于川麦29等7个品种中,Yr9次之,存在于绵农5号等4个品种中,个别品种则具有YrA、Yr Sel或Yr 15,还有些品种可能具有未知的抗条锈基因或基因组合,但没有一个品种能够抵抗所有供试的26个条锈菌菌系,培育和推广具有有效抗条锈基因的新品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种慢条锈性鉴定方法及判别函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感染小麦条锈病的82份小麦品种(系)进行抗锈性鉴定,结果将82份品种(系)分为高度慢锈性品种,中度慢锈性品种,耐锈性品种,中度感锈性品种和高度感锈性品种等5大类型,通过Bayes判别分析,分别建立了5个判别函数,其符合率为97.56%。  相似文献   

16.
对感染小麦条锈病的82份小麦品种(系)进行抗锈性鉴定,结果将82份品种(系)分为高度慢锈性品种、中度慢锈性品种、耐锈性品种、中度感锈性品种和高度感锈性品种等5大类型。通过Bayes判别分析,分别建立了5个判别函数,其符合率为97.56%.  相似文献   

17.
对7个夏白菜品种(系)露地夏播试验结果表明,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豫早1号、豫园50、夏优1号、西白1号、夏优3号、夏阳、北京小杂56。抗病性夏优1号最强。西白1号、夏阳、北京小杂56耐抽薹力强。参试品种除北京小杂56外,均叶色浓绿,结球紧密,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8.
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5,自引:5,他引:65  
 研究了10个中熟水、陆稻品种(含杂交组合)的抗旱性以及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旱系数为:旱-A03>旱-501>珍珠矮>扬稻4号>汕优63>六优1号>亚优2号>南京11>盐粳2号>盐粳235,而抗旱指数和在水分胁迫下的产量则以3个杂交组合汕优63、亚优2号和六优1号最高;在水分胁迫下,抗旱性较好(抗旱系数较高)的品种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的叶水势阈值较高,叶片质膜透性明显增加的叶水势阈值较低,抗旱性较差(抗旱系数较低)的品种则相反;水分胁迫下库源比、茎鞘物质的输出率和转换率的相对比率(胁迫处理/对照×100%),抗旱性较好的品种较高,抗旱性较差的品种较低;在水分胁迫下剑叶的气孔密度增加,但抗旱性较好的品种增加较少,抗旱性较差的品种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19.
对37份国内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成株期慢条锈鉴定,结果表明,兰天20号等6份材料具有高度慢条锈特性,陇原932等6份材料具有中度慢条锈特性,阜麦16等5份材料具有低度慢条锈特性,石麦11等5份材料具有中度快条锈特性,洮157等15份材料具有高度快条锈特性,同时对慢条锈品种田间判别方法及其研究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优质中稻品种扬两优6号等15个品种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验定研究.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绵5优838等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抗性较强等优点.在湖北省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