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模式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的铁力市,处于小兴安岭南部低山丘陵与松嫩平原东部边缘交界地带,总面积6 620 km~2,林区面积4 630 km~2。境内多山,海拔190~1 429 m,年均气温1.2℃,无霜期128 d,降水量630 mm。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种类繁多,有8个土类,39个土种。植被属小兴安岭植物区系,地带性植被是红松针阔混交林,主要木本植物有红松、云杉、冷杉、樟子松、落叶  相似文献   

2.
<正>木薯是一种可以用于加工饲料、淀粉和工业酒精等多用途的作物,它属于大戟科木薯属多年生亚灌木植物。据记载,木薯于19世纪初从南洋引进我国,先后在广东高州、海南一带种植,随后引入广西,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地区。其中,钦州市、北海市以及防城港市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钦南区位于钦州市的南部,年均降雨量2 104.2 mm,年平均气温22℃,相对湿度为81%,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地区,种植木薯比较适宜。20世纪50—60年代,钦南区的木薯种植以小面积种植为主,主要用途是补充粮食不足;90年代以后,随着钦州港酒精厂、  相似文献   

3.
红肉蜜柚果园的土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肉蜜柚90%以上种植在丘陵山地上,果园土壤绝大多数为红壤,约占80%以上,少量为砖红壤和黄红壤。红壤由酸性岩、中性岩、沉积岩等各种岩石风化而成,所处部位年平均气温16~20℃,≥10℃年活动积温5200~7000℃,年降雨量1600~2000mm。由于所处的地形部位较开阔,阳光充足,植被较好,因而土层深厚,一般都在1m以上。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石灰土不仅发育较为典型,类型较多,而且面积也较大,广泛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据统计,总面积约有2.9亿亩。虽然比红壤少得多,也占整个红壤黄壤区土壤(包括水稻土)总面积的10%左右。特别是广西岩溶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41%,贵州占全省80%,滇、川、湘、鄂、粤等省也有较大的面积。目前,像桂南(山弄)岗、湘西八大公山、鄂西此神龙架等自然保护区植被保存完好的面积很小,估计不足石灰土总面积的0.5%。广大岩溶山地丘陵的植物被覆破坏均较严重。如广西的桂林、河池、百色、南宁、钦州五个地区的合计,包括灌丛在内的覆盖率仅占19.9%,而大多数岩溶区已沦为光秃的石山。显然,石灰土资源的破坏和肥力的衰退比红壤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5.
衢州市属南方红壤区,境内丘陵红壤资源尤为丰富,概查面积达574.2万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45.8%.它主要分布在金衢盆地两侧的丘陵山地,绝大部分是宜农或宜园地.但因植被覆盖率低,加之缺乏水源和水利设施,作物常受干旱威胁,影响农业效益和农业开发.  相似文献   

6.
1993年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黑叶"荔枝实生树中发现特大果形、果皮鲜红且丰产稳产的优良单株.经过近10年选优、品比鉴定、繁殖育苗和示范推广,选育出适应性强、早结丰产、果形特大且品质优的荔枝新品种,2001年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钦州红荔".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冬种马铃薯主要集中在两广、福建、湖南和云南等地区,商品价值全年最高。钦州无霜期长,全年实行稻——稻——马铃薯栽培模式,一般在当年11月中旬晚造收割后冬种马铃薯,翌年2-3月收获,筛选推广高产优质抗病适宜本地区栽培马铃薯品种,意义重大。钦州市地处广西沿海地区,辖二县二区,即浦北县、灵山县、钦南区和钦北区。全市耕地面积212454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28775.4公顷。钦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季节  相似文献   

8.
研究广西钦州口岸地区库蠓种类的分布、组成、数量,为钦州口岸进口澳大利亚屠宰牛项目季节性非库蠓活动区的申请及认定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灯光诱捕法捕捉钦州市那丽镇钦州保税港区库蠓,监测周期为每月4次,每周任选一天并固定实施.结果:调查发现并鉴定广西钦州口岸地区12种,分别为荒川库蠓、盔状库蠓、黄胸库蠓、龙溪库蠓、屏东库蠓、异域...  相似文献   

9.
钦州黄瓜皮是广西钦州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为了推动该产业发展,笔者先后深入钦州市2县2区12个镇、7个黄瓜专业合作社和8个黄瓜皮加工企业进行调研,摸清了钦州黄瓜皮产业的发展现状,并赴重庆涪陵学习考察,以涪陵榨菜产业为标杆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钦州黄瓜皮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榆中县东北部地区海拔1 430~3 670 m,大部分为黄土丘陵地区,气候特点为冬干、春旱、夏酷、秋燥,日照时数2 600~2 660 h,年均气温6.8~8.1℃,1月年均气温-8℃,7月年均气温19℃,年干燥度2.0~3.1,干旱少雨,年降水量260~300 mm.多数年份持续干旱,无降水月份达8个月之久,区内旱作农业已连续10 a无收成.荒山土壤以白土类、麻土类为主,盐碱含量高,pH 8.0~8.5,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原生植被多以耐盐碱的红砂、猪毛菜、黑柴和蒿类为主,造林的最大限制因素是干旱缺水,如何蓄积并有效利用自然降水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钦州海鸭蛋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钦州市特产“海鸭蛋”,营养丰富,不仅对人的神经发育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和预防老年痴呆症、防治动脉硬化等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广西区内外享有盛誉。为了摸清钦州海鸭蛋产业生产情况,笔者通过现场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解,分析钦州海鸭蛋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快发展钦州海鸭蚤产业的6点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西钦州市城区25条主要道路的绿化树种进行现场勘查,统计出钦州市道路绿化树种有98种,隶属44科78属。结合钦州市道路绿化树种应用现状,对道路绿化树种组成、主要观赏特性、配置模式、应用频度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丰富树种资源、确定骨干树种、合理配置树种等建议,旨在为广西北部湾钦州市道路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研究了红厚壳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通过简单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红厚壳的围径、株高生长量与气象条件间的数学模拟模型,结合红厚壳叶片的生长情况,得出了红厚壳生长适宜的气象条件指标.研究发现最适宜红厚壳生长的条件是:月平均气温25℃以上,最低气温18℃以上,蒸发量在200mm以下,地表温度低于33℃,降水量160mm以上.当最低气温小于10℃,降水量低于50jmm时,红厚壳出现不抽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钦州市荔枝产区29个自然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钦州市荔枝生产经营及效益情况。结果表明,钦州市荔枝完全失管的面积比例达到26.9%,半失管理的占18.6%。在正常管理状态下,桂味的丰产稳产性好,收益最好;然后是鸡嘴荔、贵妃红和妃子笑;钦州红荔效益一般;大宗品种黑叶、三月红、禾荔价格下滑,综合效益逐年降低,失管最严重;灵山香荔"大小年"严重,收益不稳定。为提高荔枝生产经营效益,应选择合适的品种,加强果园管理,提升果农管理技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化学性质的趋异或趋同。[方法]在广西猫儿山南坡的垂直高度上,按每升高100 m设置1个土壤剖面(共18个),按国颁标准采取土壤,并测定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pH值在3.98~5.6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波浪式递增,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有机质含量为31.2~98.8 g/kg,各土壤类型之间的差异较大,总体上表现为:泥炭土〉黄棕壤〉草甸土〉黄壤〉黄红壤〉红壤。全N含量为9.1~21.3 g/kg,速效N含量为222.7~388.3 mg/kg,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全P含量为0.6~1.2 g/kg,含量极少,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波浪式递减;速效P含量为30.9~58.8 mg/kg,表现为:黄壤〉泥炭土〉红黄壤〉红壤、黄棕壤及草甸土。全K含量为0.6~1.2 g/kg,含量极少,并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速效K含量为28.8~99.8 mg/kg,表现为:泥炭土、黄棕壤和草甸土〉黄壤〉红黄壤〉红壤。[结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评价及其森林植被的更新、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生长于不同环境的桉树幼林地径流特性。[方法]通过在广西钦州市低丘地区选择不同更新方式的巨尾桉幼林地建立径流小区,进行水土流失量及其养分流失量的定位对比监测研究。[结果]不同植被类型年均地表径流量为灌草坡(215.930mm)〉萌芽林(168.499mm)〉实生林(122.455mm),地表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为夏季(395.043mm)〉春季(96.343mm)〉秋季(19.452mm)〉冬季(0mm),与该区降雨量的季节分配相吻合。不同植被类型年土壤侵蚀量依次为实生林(7.220kg/hm2)〉灌草坡(6.345kg/hm2)〉萌芽林(6.285kg/hm2),土壤侵蚀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水土主要养分流失量为实生林(0.0955kg/hm2)〉灌草坡(O.084okg/hm2)〉萌芽林(0.083okg/hm2),与土壤侵蚀量大小规律相一致,并显示出K〉N〉P。[结论]该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幼林地表径流差异显著,其养分流失量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选取昆明白龙潭和花联两地的石灰岩红壤和玄武岩红壤进行土壤水分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红壤和玄武岩红壤的天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差异很小;但石灰岩红壤的有效含水量比玄武岩红壤低5.856个百分点,初始凋萎湿度比玄武岩红壤高4.023 5个百分点,永久凋萎湿度比玄武岩红壤高4.406 5个百分点,最大吸湿水比玄武岩红壤低4.572 5个百分点。因此,昆明地区石灰岩红壤与玄武岩红壤土壤有效含水量的差异是造成这2种土壤上植被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濒危植物广西火桐种子繁殖技术及幼苗生长节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火桐(Erythropsis kwangsiensis)的种子发芽与苗木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火桐种子无休眠期,宜随采随播,播后2 d开始发芽,7 d发芽结束,发芽率可达95%以上;种子贮藏方式以使用塑料袋密封低温贮藏为好,种子经低温贮藏2个月发芽率仍可达70%以上;培育广西火桐幼苗的基质以园土最好,其幼苗的平均株高较石灰土、酸性红壤土上的分别增长16%和33%,平均地径增长25%和47%;广西火桐幼苗的生长高峰期为7-9月。  相似文献   

19.
钦州黄瓜皮主要选用钦州黄瓜作为原料精制而成,钦州黄瓜产量影响黄瓜皮的产量,为供应需求,保证黄瓜产量,论述了钦州黄瓜绿色生态栽培综合技术,为黄瓜高产提供技术支撑。钦州黄瓜的栽培由于受到气候、土地等条件影响较大,当前钦州市的黄瓜生产主要有三大栽培技术:钦州黄瓜春提早栽培技术、钦州黄瓜免耕栽培技术和钦州黄瓜绿色生态栽培综合技术。文章主要对钦州黄瓜绿色生态栽培综合技术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土地选择、品种选择、播种季节、整地方法、盖膜方法、肥水管理、田间管理和病虫害控制等内容,以供钦州黄瓜种植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基质对广西火桐幼苗生长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火桐(Erythropsis ruangsiensis)1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选用园土、石灰土、酸性红壤为栽培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及施用基肥对广西火桐苗木高、地径、叶绿素、叶面积,生物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间在N、P、K、有机质等营养成分含量上有极显著差异,园土相对于石灰土和酸性红壤而言营养比较丰富而全面,石灰土次之,酸性红壤最差;生长于园土上的苗木在各项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及净光合速率上均优于生长于石灰土和酸性红壤上的苗木,达到极显著水平;基质中添加基肥可消除广西火桐幼苗在3种基质上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指标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