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燕麦田除草剂,选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两种除草剂,以不同浓度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0.05),混配处理的防效平均在75%,高于各单剂处理。药后15d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株防效最高,为86.23%。药后30d的防效同样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最高,其鲜重防效可达到98.81%。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还能显著提高燕麦干草产量,与对照相比可增产16.4%,达到10 404kg/hm2。籽粒产量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700mL/hm2+225g/hm2)处理最高,为2 564.27kg/hm2,相比对照增产37.4%。  相似文献   

2.
草原蝗虫是川西北草原主要的生物灾害之一,近年来危害面积在50万公顷左右,危害面积居高不下。为加大对草原蝗虫的防治力度,采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配制成不同浓度对草原蝗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乳油易于配制,对人畜安全,采用600 ml/hm~2稀释50倍14 d后防效可达93.85%,是防治草原蝗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
我单位自主研发的复合生物制剂,通过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病初期,用浓度为50%的复合生物制剂(施药量90 ml/m~2)对番茄植株灰霉病病叶的防效为86.4%,对番茄灰霉病病果的防效为83%;用浓度为40%的复合生物制剂对番茄植株早疫病病叶的防效为85%,对番茄早疫病病果的防效为80.7%;通过对比试验,该复合生物制剂对番茄真菌类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并且能减少化学农药的喷施次数;表明该复合生物制剂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同类其他产品。  相似文献   

4.
扁穗牛鞭草人工草地中空心莲子草杂草防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水花生净除莠剂可有效地防除扁穗牛鞭草人工草地中的杂草空心莲子草,平均株防效达26.7%~99.8%,并且在较高防效下药剂对扁穗牛鞭草较为安全。在空心莲子草杂草生长盛期,14%的水花生净乳油以浓度为675ml/hm2~900ml/hm2、各处理对水600ml的防除效果最佳,可达到100%。综合考虑,以525ml/hm2~675ml/hm2的浓度为宜。  相似文献   

5.
扁穗牛鞭草人工草地中空心莲子草杂种防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水花生净除莠剂可有效地防除扁穗牛鞭草人工草地中的杂草空心莲子草,平均株防效达26.7%~99.8%,并且在较高防效下药剂对扁穗牛鞭草较为安全,在空心莲子草杂草生长盛期,14%的水花生净乳油以浓度为675ml/hm^2~900ml/hm^2,各处理对水600ml的防除效果最佳,可达到100%。综合考虑,以525ml/hm^2~675ml/hm^2的浓度为宜。  相似文献   

6.
通过40%灭多威乳油对第2代美国白蛾4~5龄幼虫防效试验表明:药后7d,40%灭多威乳油3 000倍液防效最优,达100%;依次是4 000倍液防效为97.26%,5 000倍液防效为95.96%,6 000倍液防效为776.32%,随着浓度的降低防效逐渐递减,其中3 000倍液与4 000倍液、5 000倍液、6 000倍液防效差异极显著,4 000倍液与5 000倍液防效差异显著,与6 000倍液防效差异极显著;故建议蚕农如单独防治美国白蛾,推广使用浓度以4 000~5 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对柳城县凤山镇市面上使用于桑园害虫防治的几种农药进行了防治效果及残效期的测试。结果表明:40%桑宝(灭多威)乳油1 500倍、40%乐桑(毒死蜱)乳油1 500倍、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对鳞翅目幼虫的防效较好,防效依次为94.31%、92.84%、92.23%;73%桑宁(炔螨特)乳油3 000倍、40%乐果乳油1 000倍对桑蓟马和朱砂叶螨等刺吸性害虫的防效特效,防效依次为95.46%、91.33%;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730 g/L桑宁(炔螨特)乳油、40%桑宝(灭多威)乳油、40%乐桑(毒死蜱)乳油对桑蚕的残毒期依次为:5 d、5 d、10 d、12 d、15 d。  相似文献   

8.
用印楝素、黑克和虫毙净3种药剂进行超低量喷雾防治草原蝗虫的药效试验,筛选出了药品的最佳使用剂量.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使用剂量150 ml/hm2校正防效为86.9%;20%黑克使用剂量300 ml/mm2校正防效为91.14%;4.5%虫毙净使用剂量300ml/hm2校正防校88.59%,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选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480 g/L毒死蜱乳油、450 g/L吡虫啉微乳剂、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7种杀虫剂对香蕉花蓟马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当采用每间隔两天施药时,7种供试药剂对香蕉花蓟马都具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0.25ml/L对该虫的防效最高,为87.92%,其次为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0.67 ml/L,其防效为86.02%,再次是450 g/L吡虫啉微乳剂0.33 ml/L,防效为72.00%;5%啶虫脒乳油0.67ml/L、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0.33 ml/L、480 g/L毒死蜱乳油0.5 ml/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0.33 ml/L对该虫的防效分别为:62.63%、54.48%、51.47%和45.91%,显著低于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相似文献   

10.
利用3种农药在辽西地区天然草原进行了蝗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啉微囊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烟碱·苦参碱乳油900 ml/hm2、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525 g/hm2和噻虫啉微囊悬浮剂375 g/hm2为三种农药经济使用浓度。从防效和经济角度分析,辽西草原区大面积开展蝗虫防治时可优先考虑烟碱·苦参碱乳油。  相似文献   

11.
40%乐桑乳油防治桑尺蠖效果的游程检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了筛选替代甲胺磷且适合于桑园害虫化学防治的新农药,测定了40%乐桑乳油对桑尺蠖的室内毒力,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中的游程检测法,分析了2003-2004年江西、山东、江苏和浙江4省地的防治效果数据,构建了不同年份地域田间防治药效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40%乐桑乳油对桑尺蠖的LC50为175.40mg/L,高于50%甲胺磷乳油的LC50值(315.69mg/L),以267mg/L剂量喷药后的第1、7天,400mg/L喷药后第1、3、7天的防治效果依次为78.54%、81.78%和87.62%、90.96%、91.01%;50%甲胺磷乳油以500mg/L剂量喷药后的第1、3、7天,防治效果分别为79.85%、85.52%和80.63%。结果显示40%乐桑乳油可以替代甲胺磷用于防治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12.
采用苯达松、2,4-D丁酯、高效盖草能(10%乳油)3种除草剂对沟叶结缕草草坪进行了杂草化学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苯达松(25%水剂)每15 kg水可加至80 ml左右,2,4-D丁酯(72%乳油)每15kg水可加至25 ml,高效盖草能(10%乳油)每15kg水可加至10~15 ml,每667m2控制用水25~30kg可取得较好效果.但高温季节除草剂容易对草坪产生药害,施用时应在杂草幼苗期进行,并降低药剂浓度,以提高对草坪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试验用24%帕力特(虫螨晴)悬浮剂等农药,对越冬代桑尺蠖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7d的防治效果依次为:24%帕力特悬浮剂1667倍液防效为98.69%,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防效为92.12%,40%丙溴.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防效为91.69%,90%桑宝灭多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效为87.45%,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效为83.15%,33%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防效为61.10%。春季防治越冬代桑尺蠖,宜用40%毒死蜱乳油、40%丙溴.辛硫磷乳油或24%帕力特悬浮剂,不宜使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  相似文献   

14.
狼毒是四川省牧区草原上主要的毒害草之一。施用48%盖灌能乳油3 750、4 500、5 250ml/hm~23个处理浓度,对草地狼毒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对昆虫安全,对人刺激性较小;施药当年3个处理浓度对狼毒的防效分别为89.86%、93.50%和94.53%,且各处理均对单子叶牧草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药效显著性、经济成本等因素,建议在实际应用中采用4 500ml/hm2剂量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深圳市散尾葵植株上的褐圆盾蚧发生及危害情况,并测试了毒死蜱对褐圆盾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散尾葵有虫株率为47.95%,虫害指数为63.99%。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虫口密度与防治效果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06 0,回归方程为y=0.846 1-0.005 8x,且防效偏低。按有效成分配置不同浓度毒死蜱进行防治试验发现试剂浓度与防效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82 6,回归方程为y=0.004 7x+0.163 6。当试剂浓度增加到0.635 0gm/L时,校正死亡率最大,为94.12%,证明40%毒死蜱乳油对高密度褐圆盾蚧会起亚致死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深圳市散尾葵植株上的褐圆盾蚧发生及危害情况,并测试了毒死蜱对褐圆盾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散尾葵有虫株率为47.95%,虫害指数为63.99%。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虫口密度与防治效果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06 0,回归方程为y=0.846 1-0.005 8x,且防效偏低。按有效成分配置不同浓度毒死蜱进行防治试验发现试剂浓度与防效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82 6,回归方程为y=0.004 7x+0.163 6。当试剂浓度增加到0.635 0gm/L时,校正死亡率最大,为94.12%,证明40%毒死蜱乳油对高密度褐圆盾蚧会起亚致死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桑螟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我们对不同龄期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在湖州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6年后桑螟对其抗性增长了8.6倍;不同龄期桑螟幼虫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2龄期最为敏感(LC50为1.29 mg/L),随着龄期的增长耐药性提高,到5龄期时LC50增加到5.59 mg/L。但是,与敌敌畏、敌·马合剂相比,桑螟对40%毒死蜱乳油的耐药性仍处在敏感阶段。  相似文献   

18.
荔枝瘿螨是荔枝、龙眼上的主要害螨。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要防治手段。选用 6种农药进行田间防治试验 ,喷药后 2天 ,50 %溴螨酯乳油 30 0 0倍液、1 8%虫螨光乳油 150 0倍液、2 0 %哒螨酮可湿性粉剂 30 0 0倍液、2 0 %双甲脒乳油 10 0 0倍液、5%唑螨酯悬浮剂 2 50 0倍液和 4 0 %乐果乳油 80 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7 8%、78 6%、77 4 %、4 9 7%、66 9%和 66 7% ;喷药后 7~ 15天 ,除乐果外 ,其余几种农药的防效均明显上升 ,防效均在 92 %以上 ,5种农药间差异均不显著。乐果仅为 75 1%~68 5% ;喷药后 30天 ,几种药剂的防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用清水作对照,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450g/hm2、40%毒死蜱乳油1800g/hm2、20%三唑磷乳油1800g/hm2和40%辛硫磷乳油1500g/hm2进行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对比试验。施药15天后,1.8%阿维菌素乳450g/hm2和40%毒死蜱乳油1800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58%和86.80%,卷叶内有虫率均为0;40%辛硫磷乳油1500g/hm2的防治效果为79.60%,卷叶内有虫率为4.35%;20%三唑磷乳油1800g/hm2的防治效果最低,为72.45%。这4种药剂均对稻纵卷叶螟有一定防治效果,且以1.8%阿维菌素乳油450g/hm2和40%毒死蜱乳油1800g/hm2的防治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亚胺硫磷(Phosmet)乳油对鳞翅目桑园害虫的防效试验发现,在750~3000倍使用浓度范围内,对桑尺蠖防治效果与65%毒死蜱相当,而对桑尺蠖、桑螟、桑毛虫、野蚕等鳞翅目桑虫总体防效稍差于65%毒死蜱,与40%毒死蜱1200倍相仿。在本地区生产上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建议使用浓度1000倍,并掌握在害虫低龄期防治(特别是桑尺蠖),安全用叶间隔期为8~10d,适宜在养蚕前防治,要与其它农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